“中国首富”为何多“短命”

2019-03-07 07:37
新传奇 2019年5期
关键词:墨守成规宗庆后娃哈哈

“中国首富”曾被看作一个时代的标志,这群人迥然不同的命运让“财富”这个词在中国有了更丰富的含义。然而,无论哪位富豪在“中国首富”的位子上都坐不长久。导致他们“短命”的原因是什么?

那些“短命”的“中国首富”

胡润百富榜创立19年来,中国大陆一共有14位民营企业家问鼎首富。

2003年,网易创始人丁磊以75亿元的财富数额超越荣智健,成为新一年度的“中国首富”。丁磊也是第一个成为首富的互联网富豪。

2004年,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以105亿元的财富数额成为“中国首富”。

2006年,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以财富数额270亿元成为“中国首富”,她也是中国第一位白手起家的女首富。

2010年,娃哈哈老板宗庆后家族以财富数额800亿元成为“中国首富”,这是“饮料大王”第一次成为首富。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以1500亿元财富数额首次问鼎“中国首富”。

2018年,腾讯集团CEO马化腾以财富数额2950亿元成为第14位“中国首富”。

……

纵观昔日的“中国首富”,他们的平均“首富寿命”仅为1.3年。而近20年,全球只出现过4位首富,他们是微软集团前总裁比尔·盖茨、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股神”沃伦·巴菲特以及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与“中国首富”的“短命”形成鲜明对照。

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只顾着跟风走

“中国首富”如此“短命”,其原因错综复杂,除了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政策变化等外部原因的重大影响外,如果着重从这些“中国首富”自己本身去观察,他们的“短命”似乎是必然的。

一些“中国首富”没有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置于“长寿”的长远目标之下,他们看重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远大理想和伟大梦想。中国“荒诞首富”牟其中只顾眼前利益,因“罐头换飞机”成名后,他对自己的“空手道理论”深信不疑,连续策划了一大堆听上去很吓人的项目:购买卫星,移民火星,宣布投资100亿元独家开发满洲里,炸平陕北地区的沟壑,使其成为“好江南”……“牛皮”越吹越大,大到已失去理智与常识。

一些“中国首富”习惯于跟风,习惯于投机。他们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与考察,也没有长远的规划,只是看到别人鼓吹项目好要投资,就盲目跟投,想坐等钱生钱;或受他人的观念影响,希望趁此时机大捞一把,一夜资产翻倍,使得企业隔三岔五改变主业。

2005年开始,资本市场被看作是一个快速暴富的场所,但也是隐藏最深的陷阱。黄光裕们搞了半辈子实业,突然发现资本市场来钱很快,于是走上了“不归路”。两届“首富”王健林家族,最初是靠旧城改造发家,接着从住宅开发到商业地产,再到收购大连足球队,从跨国并购到转型文化旅游产业,王健林的每次转型都像是一次“大冒险”。5年后,王健林不得不将万达旗下的13个文旅项目和76家酒店转让给了融创,宣告转型失败。王健林家族的财富也因此缩减了500多亿元。

不难发现,一些“中国首富”看到的只是成功者转型后的结果,而忽视了这些人在转型过程中花费的漫长等待,以及对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坚守。

墨守成规和缺少创新

缺少创新意识和进取心,也是一些“中国首富”“短命”的重要原因。他们中的一些人致富成功后就“原地踏步”了,缺乏创新意识和墨守成规,多少带有“小富即安”的思维。

娃哈哈多年不变背后的根源,是创始人宗庆后长期的墨守成规和缺少创新。曾几何时,娃哈哈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饮料帝国”。可如今,娃哈哈已经少有“爆款”产品,2004年推出的营养快线,到现在仍然是支撑娃哈哈业绩的最重要单品。

而同一时期的华润怡宝、农夫山泉、百岁山、恒大冰泉等品牌已经严重挤压了娃哈哈在包装饮用水的市场份额,留给娃哈哈的份额也越来越少了。

早在2016年底,马云就曾隔空喊话宗庆后:“不是技术让你淘汰,而是落后的思想让你淘汰,是不愿意学习、自以为是让你淘汰。”而蝉联世界首富时间最长的比尔·盖茨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创新、创新、再创新。

“中国首富”曾被看作一个时代的标志,这群人迥然不同的命运让“财富”这个词在中国有了更丰富的含义。然而,“中国首富”的企业家含量还很不够,他们对于价值层面的思考也还不够,这导致他们缺乏深刻的使命感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导致他们在创新方面的动力严重不足。所以,无论是哪位富豪在“中国首富”的位子上都坐不长久。

猜你喜欢
墨守成规宗庆后娃哈哈
浪漫冒险
按图索骥
矿泉水瓶的秘密
娃哈哈:向左还是向右?
宗庆后这次真的改口了,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
你的甜蜜七夕
娃哈哈困局:老司机碰上新问题
新形势下的阅读教学策略
宗庆后
“我不想做娃哈哈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