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娜 张爱群
摘要:基于产业链视角,构建生态工业园链合创新动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和模糊聚类分析法,考量产业链内外部链合创新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链合创新驱动因素中政府驱动和利润驱动排序靠前,技术因素、资源整合和企业家精神居中,而企业文化、市场和制度因素排序相对靠后。鉴此,链合创新驱动应从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方式逐渐向市场需求拉动方式转变,同时加强较为薄弱的创新文化培育和制度建设,推进链合创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链合创新;动因模型;模糊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9)01014307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当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却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学者们一致认为,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自2005年以来,工业园的生态化改造就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到目前为止,我国获批“生态工业园”称号的工业示范基地就达到九十多家。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不但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周边地区有良好的示范效应。虽然生态工业园建设在全球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但是很多园区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很多园区内企业产业链不足;很多企业是出于政府的鼓励和优惠政策而进入园区,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集。就算是存在相互关联的企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松散,也没有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其次,已有的产业链柔性不足,导致产业链不稳定;当产业链条上某个企业发生改变,比如有新的产品研发或者工艺发生改进,就会导致其上下游企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链,进而导致产业链的断链或缺链的发生。最后,园区内没有形成促进上下游企业进行链合创新的有效机制;链合创新不仅可以分散独自创新所带来的高风险和高成本状况,实现了风险和成本互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而且有利于强化产业链的优势环节,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
最早提出产业链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随着对产业链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将目光聚集在如何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链合创新的概念,即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间的纵向合作创新[1]。国外学者对于链合创新的来源有不同的看法,Roth well通过对产业创新过程的发展变化分析,认为创新链的形成自于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的作用[2]。而Lundvall认为创新来源于集群产业链上客户和供给方的沟通与交互[3]。Gales和Mansourcole通过利用创新信息处理模型分析出用户参与频率与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还有部分学者分别从链合创新的影响因素、链合创新的模式以及链合创新中上下游企业如何博弈的角度进行研究[4][5][6]。Tomlinson通过对比竞合创新和链合创新,发现后者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更佳[7]。
国内学者大多是对产业内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创新模式、实现机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较少学者单独对协同创新中的链合创新进行研究。张伟、柴张琦分别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角度分析了新兴技术企业协同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其绩效[8]。齐绍平和张婧则从区域角度分析了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9]。陶爱萍分析了链合创新的概念模型、创新模式以及创新效率[10]。其它一些学者主要是分析了链合创新中处于不同位置的各供应链企业的博弈行为,构建了不同情景下的链合创新博弈模型。
综上所述,当前大多数学者主要针对协同创新进行研究,较少学者将链合创新单独剥离出来进行研究。而且对于链合创新主要是集中在不同策略下上下游企业的博弈行为分析,较少学者研究链合创新的驱动因素。本文将从系统化的角度来综合考察产业链内外部因素对链合创新的驱动作用及机制,并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企业链合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因素进行分类、归纳和排序,找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链合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一)链合创新的理论分析
当前,工业园区内主要的协同创新模式有处于竞争关系的同质企业之间的竞合创新和处于同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纵向合作的链合创新两种模式。链合创新是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吸引合作伙伴参与研究开发新产品或技术,共享信息,分摊风险,共同获益,从而实现资源节约、优势互补及创新效益最大化。链合创新的实质就是产业链与创新链相融合,发挥互补互促的效应。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极大地促进产业的发展,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并促进新产业的形成,从而有利于促进新产业链的形成和原有产业链的延伸;另一方面,主导产业活动空间的增大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又亟需技术支撑,对原有技术的改进和新技术的需求,极大的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发展。链合创新有利于产业链内各企业的资源整合与共享,节约创新资源。同时由于各主体风险分担、利益共存的共同体,这种紧密的联系能够让产业链上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防止出现链短或环弱的局面,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而链合创新这些方面的特点正好能够解决目前生态工业园所面临的生态产业链短、单一、不稳定的问题。所以要促进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的稳定与升级就必须加快链合创新的发展。
(二)链合创新的驱动因素分析
对于生态工业园的链合创新而言,由于它并不是简单的“1+1>2”协同创新,而是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多个企业协同创新,因此它的驱动因素也分为链内驱动因素和链外驱动因素。
1.链内驱动因素分析。
链合创新的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产业链内部的动力因素,是链合创新活动的內在行为激励动力,也是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 利益驱动力、企业家精神、技术因素、企业文化和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1)利益驱动力。从单个企业角度来说,最早提出创新原动力的是熊彼特,他认为创新原动力来自于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创新的最直接驱动力来自于经济利益的驱使。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个企业追求的最主要目标,而技术创新能够使企业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高额回报。但是企业的单独创新面临着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的因素,协同创新能够克服这些问题,使各创新主体成本分担、风险降低、利益共享。
(2)企业家精神驱动。企业家在创新活动中养成的体现自己职业特点的思想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 ,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企业家精神[11]。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创新的基础,而研发投入的最终决策权掌握在企业家手里。由此可见,一个企业对于项目的投资决策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家精神。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具备极强的创新意识,勇于承担风险,善于捕捉机会,能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特点。企业家精神所表现出的领导决策能力、对市场的超前感悟能力、在企业内部能建立起来的良好协调能力以及冒险精神和竞争意识正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非常重要的支持体系[12]。
(3)技术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产业界不断面临技术的变革。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如何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技术创新是每个企业面临的必然选择。创新来自于技术革命引起的自发行为和市场需求带动的被动行为[13]。作为生态工业园,要实现产品的清洁生产和闭链循环,则更需要大量技术的支撑。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因素是推动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4)企业文化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及其成员一整套的价值观、整体信念和行为规范体系。具有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为企业之间的链合创新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许多学者都证明良好的沟通协调方式使保证企业内部运转顺畅的润滑剂。同时,由于这种良好的沟通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还能为各个职能部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与创新环境[14,15]。
(5)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是促进链合创新的关键因素。产业链资源整合主要涉及到产品链的整合和知识链的整合。首先,产业链内各企业产品关联度越高,越能促进企业间的链合创新。要形成完整的产品链,即要求产业内下游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上游企业所需的原材料。这就意味着只要有一个企业发生改变,就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从而会促使产业链内企业从整体的角度去配置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促使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否则某个企业的创新可能会导致产业链断裂和改变。其次,产业链内知识共享的能力越强,企业间链合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主要原因在于上下游企业之间交流协作越多,知识共享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和交流,从而促进创新的生成效率。
(二)链外驱动因素分析
产业链外部驱动主要是产业链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产业链合创新所产生的驱动力量。本文主要从市场拉动、政府推动和政策保障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市场因素是拉动园区链合创新的关键性动因。一方面,出现新的市场需求会对企业技术创新起到拉动作用。在当前技术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时候,就会促使企业去进行协同创新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市场的竞争会给企业带来压力,促使他们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16]。
(2)来自政府的支持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政府可以采取税收优惠和直接资金支持的方式激励企业开展链合创新,尤其是对处于创新初期的企业给予特别的扶持,鼓励其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发展战略、政策宣传等手段引导园区内企业进行协同创新。
(3)制度因素是企业链合创新的保障。制度因素是指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形成的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法规。目前颁布的知识保护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对于企业的链合创新就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链合创新动因模型
通过对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创新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动力因素分析,本文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生态创新的动因模型。即企业内富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通过对产业链上所有企业的资源进行垂直整合,并将捕捉到的企业外部创新驱动因素与企业内部创新驱动因素相结合进行协同创新活动。
从图1可以看出,驱动产业链企业链合创新是内外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动力是推进链合同创新的直接动力,外部动力通过作用于系统内部动力,支持链合创新系统竞争优势的获取,内部动力在外部动力推动下,形成链合创新系统的竞争优势。
三、对动力因素的评价:排序与分层
通过对上文构建的链合创新驱动模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影响链合创新的驱动因素分为两个层次,即:产业链内驱动因素和产业链外驱动因素。对于这些因素当中哪些因素在现有的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哪些因素本应该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而没有发挥?哪些因素虽然排序靠后但是有较强的潜力?了解这些情况更有利于我们找到提高生态工业园链合创新的有效办法。基于以上想法,本文在链合创新驱动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生态工业园链合创新驱动因素调查量表》,发放到已被国家审批的生态工业园区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并通过5级里克特量表对生态工业园驱动因素进行打分评价,最后通过模糊聚类方法对各因素进行排序和分层。
(一)评价方法的确立
学术界普遍认为聚类分析法可以用来对若干被评价对象进行归类排序,研究中通常可以采用多个指标来衡量这些被评价对象的现状水平或发展态势。传统的聚类划分是一种硬划分,它把每个待辨识的对象严格地划分到某类中,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因此这种类别的划分界线是分明的。而实际上大多数对象没有严格的属性,它们在性质和类属方面存在中介性,具有亦此亦彼得性质,因此适合划分。本文的被评价对象并不是实体组织而是众多动力因素,这些动力因素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聚类分析法做出適当的改进,把模糊数学方法引入聚类分析即产生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本文采用的就是模糊聚类中的逐步聚类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改进后的模糊聚类分析法其基本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要确立论域,也就是具体的聚类对象;其次,基于论域收集原始数据,通常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再次,采用适当的方法(如归一处理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一步地,构建模糊相似关系矩阵,并考察其是否满足模糊等价关系的条件,如果尚未满足则要采用循环自乘的方法来处理直到满足条件要求为止;最后,对符合条件的模糊相似关系矩阵展开模糊聚类分析。
2.样本选取与数据的收集。
在确定了论域之后需要根据各动力评价因素收集原始数据。本文对每个动力评价因素按照重要性程度设置了五个评价等级,“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比较重要、很重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相关被调查人给每一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打分,且只能在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本文主要对正在實施生态化转型的工业园区或者已被国家正式批准的生态工业园区展开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工作。这些园区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对天津、昆明、南昌、温州、长沙等地的生态化运作工业园区进行了调研。在具体的填写调查问卷的人员选择上,选择了相关工业园内的关键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企业核心技术骨干、生产一线典型员工代表、园内企业孵化组织的主要管理者、园内研发机构的管理者等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被调查人员。我们综合运用了纸质方式邮寄、亲自送达、电子邮件方式、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一共发放问卷476份,总共回收了37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数为316份,有效回收率为 66.39%。从所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可以整理得到各个动力因素重要性程度的原始评价数据。
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矩阵便可开展聚类实证分析。实际操作中需要借助适当的软件系统,本文选择了Matlab程序为实证操作提供技术工具支持。采用Matlab程序进行循环测算,当λ=0.61时得到本文预期的结果 。实证结果表明将全体24个推动生态创新的动力明细因素聚成六个层次(类别)是合适的。当然,为了获得具有足够可信度和准确性的研究结论,最终的聚类结果还征求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具体的聚类结果列示在表3中。
5.评价结果的获得及讨论。
表3对影响工业园生态创新的24个动力因素进行了分层和排序,其目的就是明确相关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并从社会经济实践中找到合理的解释,最终针对重要性程度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改善措施以便有效地促进工业园链合创新工作的开展及实现园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结合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每一个因素的评价值并将相应评价值列示在表3中。从表中可知,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和政府的驱动因素排在驱动因素排序与分层列表的第一、二层。在微观经济学框架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追逐的重要目标。而当前企业面临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独自创新面临风险大、成本高,因此链合创新对于产业链上的企业成为最优选择。而政府排位也是非常靠前,说明在我国生态工业园的链合创新仍然以政府驱动为主,这一结果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实践的现实情况。由于生态化创新的投资额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并且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生态化技术创新项目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创新环境的完善,这些特点决定了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比一般的技术创新更复杂、更现实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监督。
技术因素、资源整合和企业家精神这三种驱动因素排序都比较靠前,而这三种都是内部驱动因素,说明内部驱动对于产业链创新起到重要的作用。技术因素排在了第二层,说明技术因素是推动工业园区链合创新进而实现生态化转型的关键性条件,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撑要实现生态工业园链合创新的目的几乎是不可能的。资源整合能力排在第三层,而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链合创新的成功概率,然而要实现对于产业链的资源进行整合,就必须与产业链上各节点企业建立契约关系,进而实现对其相关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建立产业价值链的联盟战略。这种联盟使各节点企业不仅增加了交流和见面的机会而且使各企业实现了知识共享,从而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产生。企业家精神排在第四层,是因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者因为拥有敏锐洞察力、较强的进取心和勇于承担失败的风险,因此能够承担企业领航者和航向标的作用。这些能力使他们在链合创新中起到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最后我们发现驱动因素中企业文化、市场和制度因素主要排在第五、六层,说明这三个驱动因素的作用相对来说较弱。首先,企业目前主要忙于企业经营,而对企业文化的培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市场因素在排序中比较靠后,说明在工业园链合创新过程中市场并没有发挥其应尽的作用。最后制度因素最弱,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而且人们的法律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四、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要促进生态工业园链合创新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将链合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由政府推动逐步转变为市场需求拉动;目前对于链合创新其主要驱动作用的因素是政府,这主要跟我国市场侧重于从供给侧角度关注生态技术的创新和转化,而忽略了对生态技术创新需求侧的激发。要实现链合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逐渐转变扶持的方法与手段,政府应该逐渐从直接干预慢慢转变为通过制定创新政策、促进产业链资源整合,提供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为链合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另一方面需要企业更多的从客户角度出发探究客户购买动机和真正需求,从而做出快速的响应。从需求角度来说,企业要从激烈的市场中获胜,就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研发相应的产品和进行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不仅仅促进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创新,同时由于产品的关联性会导致中上游企业必须创新,否则可能导致产业链的断链和改变。整条产业链的创新又会生成新的产品,从而促使人们的需求发生改变,进而进一步拉动创新,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企业文化的驱动作用;良好的文化的建立能够促进企业不同部门的协调,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和冒险以及企业知识和信息的共享,这些都为链合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因此要加强企业创新文化的培育应该设置和构建完善的创新制度文化。首先,从企业、园区到政府部门都应该对创新文化的建设活动给与有利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其次,培养员工的主体意识和创新价值观;因为创新文化的培育并不是企业管理者的责任,而应该落实到企业每一个人都应该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创新文化的建设中来。最后是培养团队创新和文化联盟,做学习型企业;因为链合创新意味着产业链上的多个企业的协同创新,因此企业之间建立“知识联盟”和“文化联盟”,可以整合各个企业的知识,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共享,从而提高创新的频率。
最后,加强链合创新中涉及到的所有法律、法规的建设;因为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的保护,没有有效的制度约束,就不可能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从而就没有办法形成牢固的联盟进行链合创新。因此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是实现链合创新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汪洋,刘志迎. 基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链合创新”的博弈关系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0(5):6770.
[2]Roth well P. 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90s[J].R & D Management, 2010 , 22 (3) :221240.
[3]Lundvall, Bengtke.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J].Research Policy, 1995 , 7 (4) :31830.
[4]Sobrero M,Roberts EB.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suppliermanufacturer relation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Research Policy, 2002 , 31 (1) :159182.
[5]Slikkeraab M. Cooperation between multiple newsvendors with transshipment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5 , 167 (2) :370380.
[6]Gassmann O,Zeschky M, Wolff T, Stahl M. Crossing the IndustryLine: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through CrossIndustry Alliances with ‘NonSuppliers[J].Long Range Planning, 2010 , 43 (5) :639654.
[7]Tomlinson P R, Fai F M. The nature of SME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 multiscalar and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3 , 141 (1) :316326.
[8]张伟 ,柴张琦. 新兴技术企业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绩效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41 (1) :8993.
[9]齐绍平,张婧. 区域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求索, 2013 (2) :230232.
[10]陶爱萍 ,张丹丹 ,刘志迎. 链合创新:概念模型、模式和效率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 30 (11) :5155.
[11]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2]彭连会,孙金宇.企业家精神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 8 (2) :165166.
[13]Marchi V D. Cooperation toward green innov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C]. Aalborg, Denmark: Paper presented at DRUIDDIME Academy Winter 2010 PhD Conference, 2010,2123.
[14]Damanpour 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34):555590.
[15]Gatignon Hubert, Xuereb J M.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the firm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7(2):177901.
[16]粟進 ,宋正刚 .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京津4家企业的一项探索性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5) :156163.
[17]黄好,朱红波.基于模糊聚类分类的城镇发展层次划分[J]. 生产力研究, 2009 (20) :175177.
(责任编辑:钟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