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如何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品牌产业,设计出符合时代大众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发展和传承的新趋势。[1]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兴起,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理念来源于民俗文化元素、民俗图像以及民俗符号,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文化品牌的产品。陕州地坑院作为豫西地域特色建筑文化的代表,其独特的建筑特征与民俗文化元素相融合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将其融入产品设计理念中,透过产品不仅体现文化的精神内涵,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河南陕州伴随中原传统文化的发展,将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相融合,成为河南豫西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河南陕州地域文化逐渐被重视起来,地方政府也将这些地域文化进行品牌化包装和推广,比如陕州民间工艺剪纸、澄泥砚、“十碗席”、陕州麻花,锣鼓书、锤草印花等工艺,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文化的产品品牌,获得大众对陕州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可。
地坑院是豫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古建筑之一,其独特的风格有“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真实写照,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在旅游产业方面打造了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特色餐饮、民俗体验为一体的民俗文化生态园,同时结合新媒体开启“互联网+”乡村智慧游,为地区人才就业和旅游发展提供了力量。“地坑院营造技艺”和陕州剪纸文化、澄泥砚分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捶草印花技艺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州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而产品形式过于传统,形式单一不利于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播和推广,阻碍了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挖掘地方资源文化,创新品牌产品设计开发,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地域特色品牌化传播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有重要作用。
目前公众主要从网络、广告、旅游等方面了解陕州文化,而以实物为载体的传播方式更能加强对陕州特色文化的认知,以澄泥砚、剪纸、锤草印花布艺为主的实物载体已经很成熟,但以民居建筑为主彰显陕州地域特色的产品很少。文化创意产品的服务主体是消费者,随着大众对产品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文化产品大多侧重于产品的收藏和观赏,而有些产品与市场有重叠,比如陕北剪纸和陕州剪纸,虽技艺和特征上有区别但产品表现形式类似,使得创意性和实用价值方面明显缺乏本土特征和设计表现力,难以形成市场规模和品牌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在满足物质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提升,而茶具的外观不仅仅是视觉效果的传达更是文化的一种体现。陕州地坑院构造特点没有追随传统地上建筑的设计特点,有着宏伟的地下四合院规模。特别是窑洞造型和表面装饰纹理极具艺术表现力,随着岁月的洗礼呈现的更加丰富而有魅力,如果在产品的创意中加入陕州自身的特色文化元素,将文化特征与艺术创新相融合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特征的形象品牌创意产品,使它既传统又现代,具有审美、实用、装饰、观赏等功能,不仅满足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又具有地域文化内涵,对整个豫西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助推作用。
2.2.1 注重产品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设计过程中要深挖地方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无论是设计外观还是内容形式要具有新颖化,不仅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又能提升产品价值,结合新设计理念将传统元素进行提炼结合,使产品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独特性,推动地方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引领地区产品的开发和示范效应 。
2.2.2 突出创意的市场化。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建筑为主题。将艺术与文化相结合,兼具审美性、趣味性与实用性,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使产品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有一定市场拓展性和地方品牌开发潜力,推动创意设计与企业和消费需求对接,并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
2.2.3 突出实用性和生活化。将陕州地域文化元素转化为现代生活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运用现代技巧进行再创造,既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也要带来生活价值,同时提升商业价值,兼具时尚性与科技性,能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此基础上对形式、材质、工艺、色彩进行再创新,满足于不同消费需求。
2.3.1 设计思路。将陕州特有的建筑风格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必须寻找合适的文化元素作为载体,通过外形、色彩和质感构成产品的文化设计符号。三门峡地坑院以“窑洞”为主,就地取材、天人合一的设计风格是豫西黄土高原建筑的代表,以地坑为院子,四壁设置起居窑洞,具有“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真实写照,该产品设计主要提取地坑院的外形特征将其赋予到日常生活茶台外形上,享受生活的同时感受豫西文化民族风情,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一些民俗文化元素设计茶具,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法结合,从而设计出以传统建筑为主极具本土文化元素特色的茶艺作品。
2.3.2 产品造型设计元素构建
(1)外观元素:茶具造型设计展现产品本身的艺术内涵同时也使大众通过产品对文化特征和综合内涵进行诠释,茶壶造型与文化元素相融合丰富了人文内涵,提升了产品价值。地坑院给大众留下“第一印象”的便是外型,整体上是以地坑为院子,四壁设置起居窑洞,边缘花墙装饰,在茶盘设计中借助建筑方形为茶盘的主要外形,以窑洞造型镶嵌四周进行装饰,边缘借助屋檐瓦片元素装饰茶盘外边缘,底部设置浮雕漏水孔与茶盘外缘有层次感,将地坑院独特的造型语言以“神形相似”的方式转化为设计产品符号,准确将其独特的建筑特质表达出来。整个茶盘效果追寻民居原生态建筑设计风格,有一种置身于家的感觉。
(2)造型元素:运用不同的民俗建筑和富有生活韵味的文化元素做衬托,如拱形结构门窗、窗花剪纸元素和农具元素,在使用该茶具的同时联想到生活场景。茶盘中心勾勒纺车造型,以半浮雕的形式设计,考虑到实用功能性,以镂空效果展示,纺线制作凹凸效果,与纺车形成前后层次感,呈现出河南当地民俗生活特征,图案与茶托外观相辅相成使茶盘极具生活气息,蕴含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意境,让消费者从产品中感受实用、艺术、文化与审美的精神内涵(见图1)。
图1 茶盘创意设计
(3)装饰剪纸元素:豫西剪纸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崇尚黑色延伸夏文化,各式各样的民间活动都体现在剪纸上,反映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在设计中融入陕州剪纸元素,将建筑的坚硬和剪纸的柔美结合起来,两者质感和视觉上形成对比和互补。产品标志借助于窗花剪纸形式,以“韵”为元素的剪纸造型镶嵌在窗户中心,根据产品性能整个标志设置镂空浮雕效果。比如茶筒设计,整体图案制作镂空,使茶筒具备防潮功能,茶匙标志设于手柄处,将剪纸花纹以雕刻形式半包裹上面,其功能防止茶叶外溢。
装饰服饰元素:将窗花、屋檐砖瓦和传统服饰元素融合在壶盖设计中,壶柄以服装盘口外形及技艺为主,两侧与壶盖相连,中间凸起留出空隙,运用半浮雕手法展示盘口的流线效果,与方形的茶具相对比使产品更加协调统一。
图2 茶壶创意设计
2.3.3产品设计色彩的运用。产品除了造型之外最直观的就是色彩,色彩在产品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民间色彩还是艺术演绎,都是色彩和产品艺术魅力的展现。该茶具整体色彩以红色和白色为主,茶盘选择红色檀木为材料,给人以古朴的视觉气息,从而增加产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红色是中国人独特喜爱的色彩,通过红色与建筑文化的完美结合使产品赋予富贵吉祥的寓意,另外红色与白色的茶具、茶杯交相呼应,色彩相辅相成,运用浮雕的形式将建筑砖瓦和独有的陕州民俗元素融入到茶具之中,使人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人文情怀,给人以祥和温馨、休闲舒适的家园生活现象,无论是作为自用还是馈赠他人均是极佳的选择。
2.3.4产品设计的可延伸性。产品的设计最终是为消费者服务的,因此需适应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满足人们的爱好需求,设计开发的产品要追寻现代生活标准,将实用性和功能性扩大,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创新开发、融入地域特征后衍生出一系列产品,如办公用品、家居用品、服饰文化等。系列产品不仅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展现独特语言形式、民族特征和实用功能,在提高消费群体生活品味的同时可以打造地方品牌。
将创意产品设计融入到地域建筑文化中,采用虚拟动画形式模拟产品实用效果,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宣传画面、网站页面、app、互联网小程序等,打造数字化传播平台,借助平台感受产品性能,体会民间技艺和民俗文化的艺术氛围和魅力,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全面推广宣传陕州地域特色文化[3]。
利用现代传媒方式,挑选具有陕州文化元素及文化内涵的故事、历史进行创意设计,在该产品设计基础上延伸历史文化传播产品、建筑VR体验和系列功能性创意产品,强化地域文化魅力。比如将特有的穿山灶、窑洞、剪纸、铜锣书等做成文化展示区,并打造网络互动交流平台。不拘泥于产品的销售,依托文化资源优势打开产品创造思维,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优势使产品内容、形式、元素创新更具独特、审美和实用性。当然也可以集思广益进行地域文化创意比赛,从中选择更多的设计方案,打造豫西地方特色和独创性的文化品牌,使传统文化得到跨越式的推广,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产品设计之前,对市场进行深度调查和规划,对产品消费群体、价格、产品功能、外观进行调查;在产品投入市场过程中通过产品销售量、顾客反馈等对产品的设计、风格、适用范围进行调整和改进,使文创产品设计、造型、色彩方面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当然开发过程也需要政府政策支持才能得以更好的实现,使得该文创产品的设计运用到地域产业各个领域,带动当地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
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创意产品设计当中,不仅提高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度,同时增加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技巧,将陕州民俗文化元素符号融入到创意产品设计中,从而提高文创产品设计水平和质量,拓展地域民俗文化传播,推动地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