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军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民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常见呼吸内科疾病,发生率较高,主要因支原体感染引起,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以及胸骨下疼痛等为主,治疗不及时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对患儿身心发育造成影响[1-2]。小儿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主要予以阿奇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治疗,然而受药物耐受性影响,临床疗效并不理想[3-4]。我院就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以2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人群,均于2016年7月份到2018年7月份于我院进行诊治,并将其设为观察组,予以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治疗。男性:女性为134:116。年龄下限为1岁,年龄上限为11岁,平均(5.42±0.21)岁。病程下限为1d,病程上限为7d,平均(4.21±0.21)d。同期纳入2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男性:女性为140:110。年龄下限为2岁,年龄上限为12岁,平均(5.51±0.12)岁。病程下限为1d,病程上限为6d,平均(4.12±0.11)d。患儿均存在气喘、呕吐、咳嗽等症状。统计学软件检验得出两组患者上述基本资料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入院后对患儿予以常规治疗,予以止咳平喘、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吸氧治疗。
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取阿奇霉素10mg/(kg·d)+氯化钠注射液(0.9%)250mL静注,阿奇霉素浓度为1~2mg/mL,每天1次,阿奇霉素产自亚宝药业集团股份,生产批号为20131104。
观察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治疗,阿奇霉素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同时予以喜炎平治疗,依据患儿体重取喜炎平5~10mg/(kg·d),最大剂量控制在250mg以内,同时取葡萄糖注射液(5%)100mL静注,滴速控制在每分钟30~40滴,每天1次。
两组患儿持续治疗5d,之后再停药3d,之后再持续治疗3d。治疗期间结合患儿病情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
(1)治愈:疗效评估显示,患儿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血象正常,胸片显示肺部阴影消失;(2)显效:疗效评估显示,患儿经治疗症状体征改善,血象基本正常,胸片显示肺部阴影基本消失;(3)有效:疗效评估显示,患儿经治疗症状体征减轻,胸片显示肺部阴影大部分消失;(4)无效:疗效评估显示,患儿病情改善不明显或者加重。
同时对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进行观察,记录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X线胸片吸收时间,并予以比较。
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予以记录。
研究数据均以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指标经χ2检验完成数据对比,描述为(%);计量指标经t检验完成数据对比,描述为(±s),数据对比若P<0.05,则对比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总有效率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示,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 d)
表2 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s, d)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 就诊时间观察组 250 3.10±0.12 6.34±0.12 6.50±0.16 10.10±0.22对照组 250 3.99±0.11 7.80±0.18 7.33±0.11 12.99±0.18
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咳嗽、发热以及咽痛等[5]。儿童群体因自身免疫力较弱,因此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更高,病情严重可导致脏器功能障碍,导致患儿死亡[6-7]。
表3 患儿不良反应比较(n, %)
肺炎支原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其不具备细胞壁,清除困难。青霉素主要对微生物细胞壁合成进行抑制实现灭菌,因此对支原体肺炎治疗并无明显效果[8-9]。阿奇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抗菌活性较强,半衰期较长[10]。喜炎平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磺化物,其具有较广的抗菌谱,能够有效抑制多种革兰阳性菌以及阴性菌,其主要对机体病毒DNA以及蛋白质结合进行抑制,从而使病毒复制以及增殖阻断,实现灭菌[11-12]。我院研究得出,总有效率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示,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阿奇霉素以及喜炎平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病情症状,且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