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子雯 张秀娥
为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村生源大学生在毕业后返乡创业,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同时还可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8%,与2014届的2.0%相比有所下降。创业意愿不高,创业水平低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学者研究得出,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增强个体创业意愿。但现有文献关于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创业环境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的调节作用的研究匮乏。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构建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作用机制模型,为当下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使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创业教育的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被提出,随后这一理念便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传播开来。国外对于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个体层面,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过程,着重培养个体创新和实践的特质。《美国高等院校中的创业教育》报告中指出,创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指以创办新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开创性特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其具备创新精神为目标,具有理论和实践的特征。由于受到我国宏观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创业教育思潮开始的比较晚,直至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才开始逐渐引入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国内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教育培训的作用上,郭洪等(2009)认为,创业教育就是通过高校课程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开发大学生创业素质的过程。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贯穿到大学教育的专业学习和非专业学习的各个领域中去。
创业意愿是受到多个前因变量作用的一个整体,不仅各种外部条件会对其产生影响,潜在创业者的内在个人特质也会使创业意愿发生改变,例如初创者的自我效能。许多研究已经发现,它是影响个体创业意愿强弱的关键变量之一。个体在面临创业任务会对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创业能力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和判断,这就是创业自我效能感。Luthans和Ibrayeva(2006)认为创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面对创业任务时所展现出的信念,这种信念可以帮助他成功进行创业行为,完成创业任务。因此,创业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创业相关知识的传授层面上,更应该提升学生的创业信心,增强其创业动机,使学生认为他们可以胜任创业挑战。
由于农村籍大学生这类群体在返乡创业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将创业自我效能感定义为大学生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能力去完成某种创业行为时的心理准备程度,它可以通过高校创业教育培养和提升,并且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高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对目标追求更投入,创业意愿更坚定,创业过程更坚持。
目前,学界中公认的描述创业环境的权威模型主要有以下两种,全球创业观察GEM(1997)认为,创业环境应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研发转移、商业及支持性服务等9个维度,第二种是Gnyawali和Fogel(1994)提出的五维度模型,该模型提出,创业环境应由政府政策及程序、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商业技能支持、资金及非资金支持这五个方面构成。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创业的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创业外部环境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相结合也是当前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因此本研究会着重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深入研究创业环境作用,尤其是对创业环境在创业意愿研究模型中起到的调节功能进行探讨,填补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
大量的研究揭示了意愿是实际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同样,创业作为以创业者为主题的活动,其发生与否也与个体创业意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创业意愿相比于其他的变量而言,更能准确预测创业行为。创业意愿(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最早提出于1988年,Bird将其定义为“将创业者的注意力、精力和行为导向某一特定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Krueger等(2000)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他认为创业意愿是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对进行创业活动的偏好和愿望的直接反映,预示了潜在创业者在未来选择创业的可能性。由于我国创业意愿概念引进的时间较国外晚,对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的翻译不尽相同,如“创业意向”“创业倾向”“创业意愿”等等,但总体上并无明显不同。简丹丹和段锦云(2010)提出以个体在建立初创企业时所具备的心理准备程度来定义创业意愿,包括初创者对个人特质及外在环境的评估和判断。创业意愿是潜在企业家对是否建立企业所持有的主观心理态度的一般描述,是个体具有与企业家相似特征的程度高低的外在体现,
以上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就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探索,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多数研究只是基于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两个单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环境等重要变量在两者之间的作用尚未探明。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剖析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拓展现有的研究理论。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我们构建了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环境以及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模型,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作用机制模型
目前,学界中对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的关系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对个体创业意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Kuratko(1990)的研究表明,尽管知识在创业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始终呈同向变化,当个体掌握的创业知识过度时,其创业意愿甚至会降低。但大多数学者都基于理论或实证研究提出了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具有正向作用的观点。Cluoes(1990)研究发现,学生是否接受过创业教育,对他们的创业意愿强弱有直接影响,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更愿意面对创业的挑战,承担创业活动的风险。金益多(2017)通过回收的403个样本及相关数据对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当农村籍大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后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创业基础,他们会更倾向于回到乡村开展创业活动。
以上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就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的关
Ali(2003)结合全球创业观察(GEM)的理论框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教育通过改变两个主要变量来增加对创业意愿的感知:第一,创业教育通过减少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增加对环境中机会的感知来改变对创业的态度;其次,创业教育还可以通过展示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来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刘志侃和唐萍萍(2014)以陕西省10所高校的调查为基础,对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在高校各院校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创业教育机制,对其是否回乡开展创业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对个体来说,培养创业自我效能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掌握创业经验。Kilenthong等(2008)考察了学生在接受创业课程培训前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变化,发现在接受创业教育之后学生更愿意承担创业面临的风险,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在创业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除了培养学生关键的创业知识和能力,培训机构还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Duval-Couetil和Nathalie(2013)将创业教育的评估方法分为三个模型,在对聚焦型工具模型的探究中发现,模型中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度可清晰地反映出创业教育的成果,即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创业教育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影响。
Boyd和Vozikis(1994)把创业自我效能感解释为是个体对其“调动创业动机、认知创业资源和控制创业事件所需的行动过程的能力”的认知评估。因此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创业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估和判断决定了其创业意愿及创业行为,自我效能高的创业者善于发现机遇识别风险,但自我效能低的创业者会对自身的创业能力产生怀疑。吴晓波,张超群和王莹(2014)认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有可能对创业机会和潜在利益进行积极的评估,当人们感知到一个由不确定性、风险和困难组成的相同的现实,创业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认为充满了机会,但创业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会认为充满了成本和风险。也就是说,当个体对创业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时,创业意向就能形成并很有可能将创业付诸实践,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动作用的核心机制。它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特定任务的努力和坚持程度,还会影响一个人对活动和行为环境的选择。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联系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的主要纽带,创业自我效能感不仅可以对创业意愿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还可以作为一个中介对创业意愿产生间接的显著影响。因此,理清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们理解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影响机理的重要机制。大学生基于所处的客观条件形成了创业意向,但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创业意向是不稳定的,仍然需要创业自我效能来发挥效用。Zhao,Seibert和Hills(2005)的研究也同样指出,个体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为创业的个体层面的前因变量与随后的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解释,在先行变量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中起关键的中介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农村大学生创业意愿间起到中介作用。
随着当前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作为经济体内的推动力,创业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意愿的强弱、新创企业的数量以及它们的初期成长。即使创业者掌握了一定的创业技能,但是仍需要创业环境这样的肥沃土壤,才能激发他们产生创业意愿并真正践行创业行为。因此,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了创业环境对社会创业活动的重要性,开始着眼于创业环境的优化与完善。Luthje将人格特质、态度与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变量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由外界条件决定的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Schwarz等(2009)认为,外在环境与创业意愿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是微弱的,这证明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应该在中介变量和创业意愿之间起到调节作用,通过对宏观因素的影响来激发研究对象的创业意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创业环境可以调节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即初创者所处的创业环境越好,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强。
本文选择农村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前人研究为基础,构建了包含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环境以及创业意愿在内的作用机制模型,阐明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创业环境的调节作用,丰富了当前理论研究内容,为后续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第一,我们要继续深入探究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完善理论模型,明确创业教育对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意愿作用机制。目前对于创业意愿的研究多集中于定性研究,因此学者们得到的研究结论或许是相悖的,在未来的研究中要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并考虑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中间变量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创业环境在整个作用机制中的调节效用。第二,结合我国当前创业发展现状和时代背景,我们要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群体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得到的调查数据来验证我们的理论模型及提出的五项假设,并基于得出的研究结果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提升提出有利的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