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方言具有接触性,常处于一种扩散性的语言生态环境中。将方言中的同一句式进行共同地域、具体时间上的横向对比研究,是语言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主要以“F+VP”疑问句式的共时对比分析为基础,以云南方言疑问句式“F+VP”为主要对象,探讨这一方言句式的分布情况、融合状态及源流关系。
关键词:“F+VP”疑问句式;方言句式;共时对比研究
疑问句“F+VP”句式是现代汉语方言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其中,“F”是一个疑问副词,“VP”是一个谓语动词。从共时层面来看,方言不仅受到共同语的影响,同时也和周边方言发生交互式的交流。从移民史的角度进行考察,某种方言现象的存在可能会与移民来源地有密切关系。将具有渊源关系的不同地域的近似方言现象做比较,不仅能了解它们之间的渗透关系,甚至可以了解它们之间扩散的方向和时间。就整个汉语史研究来看,对同一时期具有不同地域方言特色的疑问句式“F+VP”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既能为汉语方言问句的类型分布和汉语方言的划分提供依据,又能为方言句式历时的发展提供现实证据。
一、对“F+VP”句式的说明
(一)关于“F”
疑问句式“F+VP”中的“F”,在不同的方言区的书写形式有别,苏州话用“阿[a?44]”构成问句,云南方言用“格[k?44](略带喉塞尾)”,合肥话用“克[k??44]”,还有的方言用“可”“个”“果”等。无论如何,疑问句式“F+VP”在表疑问上所具备的功能几乎一致,足见其间必然存在某种关联,应该属于同一句式。可以说,这些疑问句式“F+VP”中的“F”,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成分,在不同方言里,由于读音的不同变异而采用了不同的书写符号形式[1](P63)。从“F”的语法功能来看,它位于谓语动词前表示疑问语气,符合副词的定义,所以可以将“F”看作是一个疑问副词。
(二)“F+VP”与“VP不VP”能否共存
在不同的方言中,“F+VP”与“VP不VP”呈现不同的情况。
有些方言只有句式“VP不VP”而沒有句式“F+VP”。如北京话:
(1)你吃饭不吃饭?
有些方言将句式“F+VP”作为疑问句式的主导,几乎没有“VP不VP”句式。如云南大多数地区的方言:
(2)这种花格漂亮?
在云南方言中,疑问句式“F+VP”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云南大多数地区(昆明、曲靖、会泽、沾益、大理、通海、思茅、个旧、蒙自等)的方言均使用这一句式表疑问。同时,呈现出年龄分层的情况。青年人表疑问,两种句式都可能运用。就所出现的“VP不VP”句式来看,只能是单纯动词谓语正反重复后加宾语构成,并没有动宾谓语的正反重复,也不存在动补谓语的正反重复。而且主要以句式“F+VP”为主,使用“VP不VP”句式主要是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老年人表疑问,基本以“F+VP”句式为主,几乎不使用正反问的句式。可见,句式“F+VP”与“VP不VP”在云南方言中并不共存,它们是互相排斥的,尽管同现但并不共存。
在有些方言中,出现了“F+VP”与“VP不VP”两种句式并存的情况,如扬州话:
(3)你喜欢打球不喜欢打球?
(4)你可喜欢打球?
在有些方言中,两种句式还呈现杂糅的情况,如合肥话:
(5)你可晓得这件事?
(6)你可晓得不晓得?
在有些方言中,既不存在句式“F+VP”,也基本不用句式“VP不VP”,而是高频率地使用句式“VP-Neg”,如陕北方言。
上述情况表明:“语义应用上存在对应关系的句式在分布上具有不平衡性。有的方言二者并存;有的方言只具其一;有的方言里以某种句式为主,另一形式残存。这种地域上的差异,是汉语方言长期演变的结果。因此朱德熙认为‘F+VP与‘VP不VP两种句式不共存,它们是互相排斥的,不在同一方言里共存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2](P89)
二、“F+VP”问句的语法性质
我们认为,句式“F+VP”是一种独立的方言疑问句。理由如下:
第一,方言是具有体系性的,用现代汉语普通话疑问系统的分类进行套用并不合适。将方言句式进行语法分类应该以疑问句的结构特点或表示疑问的方式为依据,把“F+VP”句式归入现代汉语普通话疑问体系中的任何一类(特指问、选择问、是非问等)都不妥当。疑问句式“F+VP”没有疑问代词,不是以具有可供选择的参项构成的选择结构表示疑问。尽管与是非问句在表示疑问的方式上较为相近,都是由陈述形式加疑问标记词(前者标记词为“F”,后者主要为疑问语气词“吗”)所生成,但是二者在句法结构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是非问句末不能带“呢”字,而疑问句式“F+VP”无此限制,比如:“你格去呢?”当然,句式“F+VP”也不能归入正反问句,因为它并不提供正反选择对立项。
第二,从划分标准的角度来看,学界对句式“F+VP”分类基准的认识尚不统一。将“F+VP”句式归入现代汉语普通话疑问系统中的任何一类,都无法完全依据各类的区别特征归类,结果就使得各类问句的界限不明。
第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F+VP”早已形成一个固定的疑问句式。由“疑问副词F+谓语动VP”构成的“F+VP”问句一直作为方言中表疑问的强句式存在,它本身的句法功能和句法结构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把句式“F+VP”看作方言疑问系统中一种特有问句,更利于将其放在一个独立的层面上进行历时和共时的比较研究。
三、疑问句式“F+VP”在方言中的共时运用
何艳丽、魏晓飞指出,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疑问句式“F+VP”主要通行于以下地域:
吴语区——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熟、昆山、南通、靖江、江阴、金坛、丹阳、张家港、武进、吴江;上海;安徽省的铜陵、泾县;江西省的上饶、玉山。
客家方言区——江西的万安、南康、兴国、大余、上犹、安远、崇义;广东的新丰。
江淮官话区——安徽省的合肥、蚌埠、灵璧、泗县、五河、嘉山、凤阳、全椒、芜湖、贵池、安庆、东流、六安、霍丘、临泉、涡阳、颍上、阜阳、无为、巢县;江苏省的淮安、盐城、南京、东台、海安、如东、如皋、溧水、邗江、高邮、江都(西部)、仪征、睢宁、扬州、四甲;河南的信阳、固始。
胶辽官话区——山东胶东半岛的荣成、文登、威海、乳山、牟平、海阳、烟台(芝罘老派)、福山、平度、潍坊、蓬莱、龙口、长岛。
西南官话区——云南省的昆明、通海、个旧、蒙自、会泽、曲靖、沾益、大理、玉溪、思茅、梁河、鹤庆、腾冲、丽江、昭通、弥勒;四川攀枝花[3](P89)。
从地理区域分布来看,疑问句式“F+VP”分布相对集中,大致可将其分布区域划分为两片。A片主要集中于东经115°—120°与北纬30°—35°之间,向北辐射及山东主要是胶东半岛部分地区,向南辐射至江西的东北部地区;B片主要集中于云南省及与之毗邻的少数地区,如四川攀枝花。
从方言分布情况来看,疑问句式“F+VP”主要集中在三个方言片区。在吴语区和客家方言区,疑问句式“F+VP”不见于南部吴语,只见于苏南吴语。属于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话区与吴方言毗邻,这两种方言之间存在渗透和影响关系;胶东官话区与江淮区有特殊的地理联系,因此有“F+VP”句式也不足为奇;不过,现在的山东中部方言(包括章丘、历城、济南)主要通行省略式问句“VP没”,很少使用“F+VP”句式。在西南官话区中,这种句式主要分布于云南方言中,贵州方言、四川方言几乎未见这一句式。
在以上三个方言区中,疑问句式“F+VP”的使用情况如下:
1.在吴语区中,句式“F+VP”主要由疑问副词“阿”“可”和谓语动词构成,句法结构类似于普通话的是非问,语用上与普通话的正反问句相当。其中,“可-VP”用于官话或书面语;而“阿-VP”见于苏州方言口语。“可”和“阿”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是“可”的声母脱落,变成“阿”,“阿”来源于“可”;也有可能是书写中的误写情况。
2.在江淮官话区中,句式“F+VP”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在江淮官话中,“F”有各种表现形式,合肥一带为“克”[k?44](或读[k??44]),扬州及盐城市南部一带为“可”[k?32],盐城市北部及淮阴市东部一带为“还”[h?34]。它们的用法和意义,与吴语中的苏州话“阿”[a?44]、云南方言中的“格”[k?44]是相当的。
第二,在现代江淮官话,口语中以“F+VP”句式占优势,书面语则是“VP不VP”“F+VP”“F+VP-Neg-VP”各种句式并存。
第三,从分布情况来看,江淮官话区的句式“F+VP”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和江南的某些沿江地区,“VP一Neg一VP”句式也使用很广泛。只使用“F+VP”句式的,如合肥、肥西、肥东、庐江、贵池、安庆、全椒、滁州、嘉山、六安、怀远、蚌埠、颖上、五河、渦阳、灵壁、石棣、霍丘。两种句式都可使用的,如南京、凤阳、天长、芜湖、宿州、阜阳、泅县、阜南、临泉、铜陵市、郎溪、宣城、望江、东流、亳州、巢县等。还有将两种句式杂糅使用的情况,如:合肥话中的“可拿动拿不动?”
3.在西南官话区下的云南方言中,“F+VP”式问句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句式“F+VP”分布集中,优势明显。在云南方言疑问句中,句式“F+VP”占绝对优势。云南方言没有普通话中的“吗”字是非句,正反问“VP-Neg-VP”也很不发达。
第二,“F+VP”句式的来源有据可考。从云南内部来看,云南自古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语言中却没有这类问句。这说明占绝对优势的“F+VP”问句不大可能是汉语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的结果。从云南周边来看,同属西南官话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以及湖北、湖南西北角、广西西北部地区,只有云南方言主要采用“F+VP”句式表达疑问。这说明“F+VP”句式是由迁徙入云南的大量江淮官话区移民带来的语法现象;同时,它呈现出顺向扩散的特点,进入云南后,几乎未与临近省份发生逆向扩散与融合的现象。因此,云南方言中的“F+VP”与吴语区、江淮官话区的“F+VP”应该是同源的,或者说它们的底层形式是相同的。
四、句式“F+VP”存在机制探讨
疑问句式“F+VP”在现代汉语方言中长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仍在于这一句式本身的特点。在句法结构上,“F+VP”句式中的疑问结构结合紧密,更能显示疑问焦点。在语义上,“F”作为疑问副词,顺向指向疑问焦点“VP”,与人们的思维定势相符且在焦点理解上也具有明显的认知优势。在使用情况上,“F+VP”句式灵活方便,几乎不受什么限制。与正反问“VP-Neg-VP”句式相比,这些特点更为突出、鲜明。例如:
(7)你格是昨晚上睡的太晚了,今天才迟到?
例(7)不能按照普通话中的“VP不VP”式表述为:“你今天迟到,因为没因为你昨晚睡的太晚?”也不能说成:“你今天迟到,因为你昨晚睡没睡的太晚?”而只能使用“是不是……”这一结构,来避免谓语“VP”的直接正反重叠:“你今天迟到,是不是因为昨晚睡的太晚了?”而“F+VP”式就不存在这种情况,在形式上,“VP”始终置于“F”之后。再如:
(8)天气格是太热了?
在谓语动词“VP”有状语修饰的情况下,要保留状语“太”,普通话中只能变成“是不是VP”格式,不能直接重叠动词、用“VP不VP”格式,即不能说成:“天气很热不热?”“天气很热不很热?”如果非要直接重叠动词,则必须要删掉状语。而“F+VP”式问句便不存在这种顾虑。
此外,因为感觉类动词一般不能正反重叠,所以这类动词要使用正反问,就要加“是不是”这一形式,而使用句式“F+VP”则不存在这些限制。例如:
(9)你是不是觉得我做错了?
当“VP”为感觉类动词“觉得”时,不能直接按正反问的形式表述为:“你觉得没觉得我做错了?”用“F+VP”句式就可以直接表述为:“你格觉得我错了?”
可见,“F+VP”在语句的表述范围上要比“VP不VP”更为广泛,它既能在简单结构前出现,也能在复杂结构前出现,而“VP不VP”形式只能出现在简单结构中。与此同时,“F+VP”句式所受限制也更小,普通话中“吗”字是非问和“VP不VP”构成的正反问,在方言中均能用“F+VP”这种形式表述。这也符合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
还需说明的是,“F+VP”属于方言句式,方言句式会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而呈现萎缩的局面,这种情况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我们同时也看到“F+VP”句式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这与它集中分布于A、B两区的特点有关,使用疑问句式“F+VP”的人口处于相对固定的区域,这就使句式本身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凝聚性,增强了对其他方言疑问句式的抗干扰能力。这无疑成为“F+VP”长期存在的直接外因。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汉语方言是在同源的历史层面与接触的共时层面的相互作用下发展的。通过对“F+VP”疑问句式在共时层面的横向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這一句式分布区域集中,在分布区内部特点显著,并具有一定的源流关系。
参考文献:
[1]何艳丽,魏晓飞.方言疑问句式“F+VP”的历史发展轨迹[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4,(2).
[2]何艳丽.汉语方言“F+VP”疑问句式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何艳丽,魏晓飞,云南方言“F+VP”疑问句式的渊源探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9).
[4]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徐烈炯,邵敬敏.“阿V”及其相关疑问句式比较研究[J].中国语文,1999,(3).
[7]王琴.安徽阜阳方言的“可VP”反复问句[J].方言, 2008,(2).
[8]胡利华.安徽蒙城方言的“可”字句[J].方言,2008, (3).
[9]游汝杰.吴语里的反复问句[J].中国语文,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