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的习俗花样繁多,给长辈拜年磕头是其中之一。尽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纷至沓来的过年新方式冲击着有些曾经彰显亲情的过年习俗,但新旧习俗的交接过程中,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亲情、团聚仍然是春节的神韵。
童年的阴影
小的时候就被逼迫敬酒。尤其亲戚聚会的时候,姐姐考学、姑姑生子、哥哥当兵……必须要说,还得说得应景,说得不好就要受责备。不是不会敬酒,而是厌恶,厌恶虚伪的笑和千篇一律的客套话。对自己敬酒辞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自己又达不到预期水平。导致的后果就是小时候的我抗拒任何聚会,怕见到每一个亲戚,尤其害怕的是拜年磕头。
老家在东营市广饶县的农村,家乡过年的风俗习惯是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
女孩子倒是不太讲究辈分规矩,但抵不住那时候年龄小,见了男的几乎都叫姥爷,见了女的几乎都叫姥姥,所以,在老家过年,见了谁都得磕头拜年。
所谓磕头,就是双膝跪下,两手扶地,向长者叩拜。在我的记忆里,春节磕头拜年是有一定讲究的。大年初一,家人会在父母的带领下凌晨四点左右就起床了,都穿上新衣服,先祭拜天地诸神、再祭拜宗亲三代,然后燃放鞭炮。下水饺吃年夜饭。吃完水饺后,就先拜父母。兄弟姐妹孙子孙女等全家人,会排成几行向父母磕头,先是给父亲磕,再给母亲磕,而且会齐声大喊:“爸,给你磕头了!”“妈,给你磕头了!”孙子们喊的更响“爷爷奶奶,给你们磕头了!”老人们会乐呵呵的给小孩发压岁钱。磕头拜年大体分为两波,第一波在正月初一起早的时候,主要去村里邻居家。第二波则是过了初一以后的几天时间,拜访亲戚朋友,并根据关系亲密程度,逐一拜访。
有些成年人春节磕头拜年多了,也就有了经验。由于农村的房子面积普遍较小,根本就容不下十几人一起来拜年,走在前面的人,在屋子里实实在在地磕头拜年,而走在后面的人还在屋外,个别人就偷个懒,在屋外面高喊一声“爷爷奶奶给您磕头拜年啦”了事,其实根本就没有跪下磕头。
那时候,我才7岁的样子,不会偷懒,磕头拜年实在,每次都是实实在在双膝跪地磕头拜年,一早晨下来,反复跪地磕头数十个。由于有些邻居家的屋里大都是铺的红砖地或水泥地,有的也没有摆放拜年用的席子或布垫,寒冷的冬天,双膝跪在红砖和水泥地面上裤子都会磨个小洞出来。
辛苦其实是不怕的,怕的是磕头时的尴尬。一年回一次老家许多的人都不认识,根本谈不上致敬与感激。长辈引领着去村子里的各个辈分较高的人家里拜年,都会说几句:“谁家的孩子都快认不出来了,长这么大了,上学了么?”我要赶紧接话说;“我是高歌,上一年级了,过年回来给您拜年来了。”然后窘迫地看着大人等着告知该怎么称呼这位问话人。那种想逃离的心情不亚于望着满桌美食发呆想敬酒辞的时候。
小时候害怕磕头拜年,几乎要成“恐归族”了。
礼与辱
关于跪拜礼,我曾思考过可不可以算入陋习一说,虽然我很厌恶,称得上我童年的阴影,但仍觉得要视情况而定。
这种风俗至少也有几百年了。晚辈通过给长辈磕头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以及对长辈一年来的辛劳表示感谢,晚辈成群结队地给村里长辈磕头同时也增加了浓浓的年味。清人顾铁卿《清嘉录》里记载:“(大年初一早晨)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首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閧市。”就是说,大年初一早晨,拜年的活动从家里开始,先向长辈跪拜磕头,祝福健康长寿,吉祥如意,流年顺利,这时,长辈便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然后,家人出门到五服以内的同宗同族和近邻挚友家里拱手相拜,恭喜发财。
古代的跪礼、磕头,具体情景下未必都有屈服意味。如明清时候,人们初次正式见面,若是平辈人,要摆下拜毡,“平磕头”即对面磕头。从《金瓶梅》到《儒林外史》范进张知县、《说唐演义全传》秦琼单雄信,都有这种情景。再如旧式婚礼有夫妻对拜环节,莫非是为了相互羞辱?这里实际是采用最敬礼以表示郑重。
晚清之后,中国的革命进程伴随着对旧式礼仪的全盘废除,其中又有个递进的关系,不是辛亥之后便一劳永逸的。民初以鞠躬代磕頭,解放后则对人的鞠躬也废了,意味着不是鞠躬或者别的礼节就比叩头好,而是民间社会中根本不该行那么多礼来确认、强化等级关系。
如果真的对长辈很尊敬,跪拜有时候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在向父母磕头时,内心中会产生一种神圣感,甚至有些激动,有时眼里会含满泪水,这泪水是幸福,是感恩,是责任。小时候唯一能接受的是给带大我的爷爷奶奶磕头,记得他们总是开心异常,表情都显现出无与伦比的喜悦与幸福感。磕头,我想这一简单的甚至有些“封建”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对父母至亲的巨大关爱与尊重。他们其实什么都不会向你索取,一句问候,春节磕一个响头这样简单的情感,他们就极为满足了。
所以陋习一说,我觉得是看对社会、对个人、对于现代文明的正负面影响,另外是探究某种风俗的来源。可以根据感情跪拜的,不算陋习。网上有人建议取消这一看似有辱人格,没有实际意义的“封建礼仪”。文章的作者有专家学者,也有一些农村走出去的“城里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农村这一习俗的批判,对农村人依然坚守这一过年传统表示不解与不屑。
那些动辄扯到封建陋习的,这顶多算个落后文化,并不至于压迫人。随着这一代人老去,这类习俗可能最终会消失,与其着急割它的尾巴,为何不能给老人们一点适应的余地呢?本意是一种祝福形式,礼的表象,毕竟现代文明发展,对于社会关系表达形式的影响还是很深刻的。
如今,这些习俗渐渐发生了变化,磕头拜年的方式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流行,守岁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很多商店也打破惯例,初二、初三就开门营业了。过年习俗一方面是在传承,另一方面也正在不断发展,增添了许多新元素。网购年货、春运“逆向迁徙”、微信“抢红包”、微信微博语音视频拜年……
事实上,旧年俗新年俗都是对“根”的寻找,老年味新年味都是当下需求的发散。磕头、作揖、寄贺卡等年俗都被短信、视频等新方式取代,传统文化渐渐融入了现代技术和传播手段。其实,一部分传统年俗仍表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只不过是变了一种形式。年味既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需求。家里不再准备年夜饭,但是酒店的年夜饭却异常红火;小区里不再有拜年的人群,但郊区的农家乐,甚至国内外各大景点却都见出行的人影;街头不再有扮玩的热闹,但各种文化活动依然不少……
新闻报道说有的村取消磕头习俗,在大年初一,全村举办饺子宴,把60岁以上的老人都请来一起吃饭,村民趁机会相互拜年。邻里走动少的与闹过矛盾的,饺子宴一见面也就和解了,既和气又热闹,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文明新风尚。
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让年味回归,让传统回归,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回归。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习俗,重在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营造更加顺应现代技术条件、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传统文化氛围,让传统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