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中农村社会资本开发研究

2019-03-05 01:38李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精准脱贫社会资本开发

李敏

[提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创新扶贫工作的新机制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资本开发作为扶贫的内生动力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社会资本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开发农村社会资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阐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早日完成扶贫工作,实现小康社会。

关键词:精准脱贫;农村;社会资本;开发

本文为2017年度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精准扶贫视角下桂北农村的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CSW201716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2月6日

一、精准扶贫与社会资本

(一)社会资本与农村社会资本

1、社会资本的涵义。社会资本是资本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指为实现工具或情感目标而通过社交网络动员的资源或能力的总和。社会资本是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概念。通过研究人际关系的结构、位置和强度等,可以为社会现象提供更好的解释。另外两种形式的资本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对于“社会资本”这个概念,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侧重于个体行为者的方向特征及其社会地位对他们所能获取的社会资本的影响,或者他关注行动者所处的整个社交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获取个人社会资源的能力的影响。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从区域或国家的角度研究社会资本存量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个层面上,社会资本是一种规范,是为了其成员的共同利益,该规范在组织内部得到普遍认同和遵守。可以看出,社会资本概念对我们研究精准脱贫中农村社会资本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产生的信任机制可以应用于农村社会发展中。

2、农村社会资本的涵义。当“社会资本”被冠以“农村”这一概念时,其作用范围特指中国农村地区,主体就特指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员和组织。社会资本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从关系的角度看,农村社会资本主要指通过投资或动员获得社会稀缺资源的农村村民之间的关系,它存在于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中,如血缘、地理、商业和兴趣等相关关系。从结构上看,农村社会资本主要指农村结构性网络资源,主要包含两类:一是结构化关系网络本身;二是依附于结构化关系网络之中的信任和规范等。就环境层面来看,农村社会资本主要指农村社会结构中蕴含的文化、制度等环境资源,它们以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两种主要形式表现出来。

(二)精准脱贫与农村社会资本的关系。农村社会资本对精准脱贫的作用。培育农村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透明的规范体系下,农村村民可以根据血缘、地理、商业和利益,使用各种“人际关系”,将人员的力量与各种资源(财政、技术和人力)相结合,并投入资金,为建设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做出贡献。首先,它可以补充“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这体现在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上;其次,由于农村村民是一种“以人为依赖”为基础的自然信任,培育农村社会资本也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效指导,农村社会资本即使在转移到城市之后,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由于农村社会关系网络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封闭性,因此很容易形成对于网络的共识性的信任和规范。村民遵守共同价值规范,可以减少市场交易过程中不必要的程序,降低交易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交易效率,有效地促进合作;最后,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村经济协会,村民可以与其他成员互动,实现信息共享和生产的互利,更有利于增进互信与合作。它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村民的经济利益,使村民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具有整体规模的优势。

二、精准扶贫中社会资本开发现存的问题

(一)农民社会资本开发意识薄弱。由于大多数贫困家庭居住在相对偏远的地方,环境闭塞、信息不畅,一些村民有语言障碍,在文化风俗的影响下,不愿接受外界的新事物,造成生产技能和文化素质均较差的现状。加之,有些地区农户散居情况较多,村庄内相关的文体娱乐少,村庄之间的联络少,农户参与各种社会组织少,很难形成社会资本开发的意识。

(二)农村社会资本开发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本开发措施亟待完善。首先,社会关系狭窄,社区参与不足。贫困地区的社会交往范围狭窄,约束了农村贫困人口社会关系网络的扩展,限制了更多资源的获取。同时,贫困地区村民的社会参与不足。农村贫困人口对自己的家务事参与积极性高,但对整个社区内的社会参与不是很積极。主要表现为社区参与度低以及社区参与层次低,这对于社区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是极为不利的;其次,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社会规范不足。如今,农村在社会组织方面通过大力改革,在数量上已经初具规模,但在偏远贫困地区,多是以一种非正规的形式来组织活动,主要表现在利用亲戚网络以及群体网络中的资源自由组成一定的联盟,缺乏成熟的制度规范。很难形成有效的社会资本开发机制。由于村民民间组织没有专业的人才以及正规的渠道,缺乏一致性,约束力小,无法有效约束民众的行为,降低了农村地区合作互助和凝聚力,导致贫地区的社会资本开发一直以零散的状态存在,没有系统的发展脉络。

(三)农村社会资本开发基础设施不完善,脱贫成效不一。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饮水困难、道路困难、环境恶劣等问题突出,致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事业滞后,城乡差距较大。饮水困难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部分农村地区生活用水存在问题,水质不达标;二是现有的饮水工程设施严重老化,且村民无力更新修复饮水系统;三是农村水资源开发和管理存在问题,可用水的开发利用率极低。乡村道路交通质量低、流量小主要表现在:。一是仍有部分村落的道路无法通往高速公路,并且沿途无法获得石油的供应;二是在道路建设补助层面尚未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标准,加上地方缺乏配套资金支持,导致贫困地区道路建设难以顺利实施;三是乡村道路管理机构不足,农村道路管理和保护环节薄弱,道路养护费用不到位,农村道路损毁得不到及时修复,形成了恶性循环。贫困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污水排放系统不健全。近年来,大部分乡镇都由政府出资出力,实施了排水管道铺设,但由于管道铺设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部分地区出现的排水管道污水外流或倒流的情况,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大多数乡镇没有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下游村民使用污水灌溉农田,造成的循环污染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度不一,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精准扶贫中农村社会资本开发对策

(一)加强扶贫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社会资本开发意识。“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思想是行动的先行者。目前,针对贫困地区农民的思想,主要目标是为其灌输脱贫理念。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民思想扶贫的教育。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民思想转变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自主脱贫意识薄弱、缺乏致富经验和技术等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做出如下努力:一是基层干部要增强做好农民思想扶贫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把握好农民的思想扶贫工作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在此方面,基层干部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民思想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上,加强领导,精心指导,研究分析,总结经验,认真做好农民思想扶贫工作;二是建设村级农民培训基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解决培育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问题。农村有许多闲置的校舍,应充分利用对农民进行长期的和系统的科学技术培训、政策和法律的宣传教育。发挥村庄骨干的带头示范作用,为他们配成互助帮扶小组,这些骨干进一步带动村民小组的农民,让大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要发展脱贫致富的农村培训基地,建设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便民服务的站点,为农民办理各种手续,简化办事程序,减轻农民办事往返的负担。

(二)完善农村社会资本开发机制,促进资本开发措施落到实处。改善贫困人口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是脱贫的根本途徑。完善精准扶贫的社会资本开发机制,重视“造血式”扶贫,为贫困地区人民提供必要的能力和机遇,让贫困户逐步培养自主脱贫能力,实现脱贫目标。一是我们必须认清现状,培养开放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作为摆脱贫困的重要资源,在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社会资本的固有缺陷进行思考,由“差异模式”建立的中国传统关系社会必然出现封闭性和排他性的特点,从而导致人际信任半径小、人际合作的空间窄,即社会资本的规模和增长性受到限制的现象,进一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在“差异化模式”下的农村社会资本日益呈现出小幅下滑的趋势。要努力弥补和拓宽农民间的社会关系,建立更加开放民主的社会资本网络,逐步扩大贫困人口的信任半径,在增加信任的基础上加强互动,建立健全开放的社会资本;二是要扩大交流,培育跨越性社会资本。将农村社会资本与农村社会关系相融合,让精准扶贫切实落实到位,因地、因人地针对性扶贫。了解贫困村的实际,根据当地情况发展贫困村的经济,培育和提高贫困户综合型社会资本。推进贫困户对公共事物关注度,增强其自身致富欲望,更好地提升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

(三)加强农村社会资本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脱贫成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首先,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有重点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村容整治能力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其次,要继续助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思路和新方法,就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调整农民的收入来源形式,响应扩大农村合作制发展的覆盖范围,在充分融合农村可利用社会资本的基础上,政府加强扶持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把国家财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各级财政预算用于农村建设的投入,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稳定增长机制。同时,要继续优化投资结构,继续支持粮食生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对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农村电力投资以及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关注度;最后,要拓宽融资渠道,构建新型农村建设多元化投资机制。通过加强舆论宣传和制定优惠政策等方法,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吸引更多的银行、企业和其他的社会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陶艳梅,景琴玲.论农村社会资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乡镇经济,2009(4).

[2]丁湘城,左停.社会资本与农村发展:一个理论综述[J].农村经济,2009(1).

[3]王雯娜,中国农村社会资本内涵、作用级途径培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谭英俊.重构社会资本:新时期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的逻辑选择[J].求实,2016(4).

[5]罗连发.社会资本与农村减贫研究[D].武汉大学,2012(5).

[6]董茜.社会资本视角下地质公园社区参与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6).

猜你喜欢
精准脱贫社会资本开发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