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霜霜
人设者,面子也。如果说明星立人设是为了商业考量,那普通人的人设则更多是为了面子。
鲁迅在《说“面子”》一文中曾说过,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好面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但并不是中国特色,外国人也好面子。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就讲述了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为在一次晚会上装点门面,向朋友借了一串项链,不料项链丢失,她用十年时间还项链的故事。国外把打造人设称为“印象管理”,他们写的有关印象管理的书籍也一直是中国机场的畅销书。
总之,大家都希望把自认为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这在古今中外,没有太大差异。明星因为生活在聚光灯下,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因而很容易被人扒到漏洞,导致所谓的“人设崩塌”,但普通人的“虚伪”程度一定就输于明星吗?明星卖的健身达人人设、开心果人设、知识分子人设,哪一类在朋友圈找不到对应呢?只能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无论演戏的,还是看戏的,一旦认真,你就输了。
“无利不起早”,人为什么要费尽心力地造人设呢?一些是出于实用目的。典型的如明星,打造一个“学霸”“老干部”“好男人”人设,可以增加记忆点,获得观众好感,赢得相应的戏约和商业代言机会。
普通人打造人设也可以获得现实的利益。“人们可以通过人设,为自己增加社交筹码、美誉度等等。”独立公众号“宇宙酒”号主孙振宇对Vista看天下记者说。他对造人设行为有长期观察,并专门写过一篇关于人设分析和应用指南的文章。“比如我喜欢一个姑娘,她是文艺青年,我在朋友圈造文艺人设,也许就能吸引到她;再比如我是个广告设计师,我在朋友圈经常发自己的作品,造技术大牛人设,别人对你的人设产生了极深的印象,也许有工作时第一个就会想到你,产生某些额外的工作机会。”
“造人设,就是为了向所有人或者某个对象说明——我是谁、我有什么、我值得被你喜欢,你要喜欢我。”孙振宇认为,某种程度上,人设可以当成一张自定义的名片和柔性简历,给当事人带来现实的利益。
当一个人想进入某个团体或圈层时,常常会人设先行。比如,一个有钱人想进入文化圈,可能会经常晒名人语录、书单,在公开场合对文化事件发表看法,结交文化人等,为自己打造知识渊博、往来无白丁的知识分子人设。
另一种情况下,人设就像安慰剂,有时的确会给人带来一些满足感。
关系解构心理学家胡慎之告诉Vista看天下记者,从心理学上说,自我可被分为真实自我、理想自我、投射自我三个层面。真实自我就是指个体实际拥有的自我概念,即现在是什么样的人;理想自我指个体想达到的自我;投射自我,则是个体认为的别人眼中的我。而人设就是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的结合,即“我希望别人看到的我”。
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常被当作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存在差距时,常常会产生自卑、沮丧、羞辱等情绪。为了释放这些情绪,人体会启动一些自我保护机制,比如美化和撒谎。尽管这些方法是不切实际的。
比如一个胖女孩发朋友圈之前,往往会把自己的照片修得瘦瘦的。瘦是她身材的理想状态(理想自我),她希望、幻想以瘦的形象出现在别人眼前,刷新大家对她的认知。因此,她可能会设法给自己造一个人设。著名的典故“东施效颦”,就是典型的丑女孩幻想改变自我、实现逆袭,但最终失败、为人取笑的故事。
现代的女孩们比东施幸运得多,社交网络的发达给每个人建立人设提供了天然的展示平台,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欺骗性,让你无法确认电脑那边和你聊天的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装扮自我,建立人设。
如果东施生在这个时代,命运可能会被改写。也许在某一个直播间,富人们正“闭门不出”,疯狂地给她刷礼物呢。
打造人设是正常的心理需求,但无数人设崩塌的案例,也显示出这是一项高危活动,是个技术活儿。为什么有些人的人设让大家信以为真,而有些人却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柄呢?
为了在别人面前形成一个良好的印象,每个人都会刻意管理自己的行为。但个人对他人行为的反应,却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理论的代表人物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认为,人是把他人行为看作符号,根据他对符号意义的解释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社会互动就是以运用符号和解释符号为中介的。
而“與直接展现出的相比,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你流露出的、未加操纵的那一面”。比如你想炫富,如果简单粗暴地在社交媒体晒出一块劳力士手表,评论往往酸声一片,“越缺什么,越炫什么”。但你的照片若展示的是和妈妈在一家装饰考究的餐厅用餐,点单时,“无意间”露出了手腕上的名牌手表,配文是“难得清闲,带妈妈吃点好的”。这样,你不仅同样实现了显示自己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目的,还会在吃瓜群众心中形成孝顺、品位不俗的印象。
正如那句被公认的真理,高端的装,往往是“装于无形”。既要显得控制,又要显得未加控制,才能使人设玩家获得更大益处。
还有一些人乐于在社交媒体晒自己最具优越感的一面,长此以往,这一面就成了你的最大标签,如文艺青年、健身达人等。孙振宇给这些标签起了个名,叫做“强人设”。
孙振宇认为,建立强人设的好处是可以迅速提高个人识别度。但强人设也有缺点,就是容易让人形成刻板印象。不断强化的强人设,会增加大家对你这方面的期望阈值,稍微做出一点不符合这个人设情境的行为,就会被人设反噬。
此外,高段位的人设玩家往往还会开发自己的副人设,增加人设张力。
孙振宇认为,当你做出和原本人设不匹配的行为,你就有了人设张力,也就是俗称的“反差萌”。比如电影《教父》里,身为黑帮大佬却爱抚小猫的老教父;身为女儿身,却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等。这些会大大增加人设魅力,缓解强人设给受众带来的审美疲劳。
2014 年8月3日,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大祺和小麦在酒吧的包房内自拍。自拍发微信秀恩爱是两人经常做的事情。(@视觉中国)
既然建立人设是种正常的心理需求,还能充当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坦然接受戴着面具生活呢?
胡慎之在心理咨询时常会接触一类人群,他们是别人眼中的“开心果”。人际交往中,他们看起来精力十足,感觉把娱乐他人当作了毕生事业,但这类人往往是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
不被人讨厌是人的生存本能,但如果人过分被“被人喜欢”这一欲望裹挟的话,就会慢慢成为讨好别人的精神奴隶。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当我们选择一个单一人设,为满足别人的需求而活时,势必压抑掉人性中的其他部分。但这些部分不会消失,要么在另外一个场景下释放;要么潜伏在我们身上,日后蠢蠢欲动。
那么,人设起到的也许只是麻痹作用。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写道,人的一生是与自卑感作斗争的一生。当一个人采用不切实际的方法试图摆脱自卑感时,“不但不利于消除自卑感,反而使自卑感不断累积”。
所谓“人设越深刻,内心越寂寞”,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胡慎之透露,绝大部分找他做咨询的人对自己的人设要求是非常高的。只要别人对他有一点质疑,他们就会痛苦、沮丧。“为什么一个成绩很好的孩子,一次偶然考试失误,就要自杀?因为他无法忍受自己的人设崩塌。”
在他看来,无论对于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人设崩塌都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它是什么感觉呢?就是我在心里建造的大樓塌掉了,能感受到的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这是很痛苦的。”
这个形象带给你多少力量,脱离它就会有多少恐惧。
但生活总免不了演戏,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过“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女都是演员”。电影《至暗时刻》里有这样一场戏:丘吉尔准备出去跟人BATTLE之前,来到一面都是帽子的墙边,台词大意是:“今天我扮成哪个角色出去见人?”
强悍如丘吉尔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普通人,你选择做人,还是做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