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中的文献梳理与史实考证不是站在文学园地里偷摹隔壁史学园林的风景,作为一种基础的学术训练,文学研究者从初识文学到感知文学的魅力再到深谙学科规范与学术体系,历史感总是如影随形,而文史互证即所谓“由文入史”或“由史入文”则成为文科学者所期待之由“洞玄知命”到达“破境无矩”的学术最高境界。跨界的志趣有学术大家,如罗志田、王东杰,如陈平原、汪晖等,也有青年学者的探索与尝试。本期的四篇文章在文献梳理与考证及至历史文本的分析上皆有可取之处。
陈志华博士《〈新青年〉更名与“五四”前期文化批判路径的转向》一文通过对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责令《新青年》更名事件的史实梳理,考察《新青年》杂志对宗教组织的价值判断与斗争策略的调整,对还原“五四”新文化运动“宗教”“科学”之辨的历史语境,进而对理解“五四”新文化的产生机制和内在运作动力多有裨益。同样,刘若男《人事与革命的真实描写——论王林1949年以前的小说创作》亦不只是文本细读与品鉴,而是将王林小说与其日记进行对比阅读,在呈现其作品粗犷真挚的艺术特征的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作家本人的文学观念和革命心理甚至性格特征,由此王林的独特性得以展示。黄晶晶《穆时英〈空闲少佐〉出版时间及其意义》探讨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并不知名,但通过对该作品出版时间及背景的考辨尤其是通过历史文献呈现穆时英创作的现实依据时,该作品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以及作家在特定的战时语境下积极介入现实社会、反思文学和人生关系的尝试再次加深了读者对现代文学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伍名明、傅华《抗战文学期刊〈烽火〉(〈呐喊〉)考叙》一文以对《烽火》创刊及发行史实的探索为核心,从时代客观限制的角度反驳了胡风对其“篇幅太小”的评价,从《呐喊(烽火)》的创刊献词以及具体刊载的文章类别之多样为论据,反驳了“脱离生活实际”的评价,并以读者之追捧、作者群体之庞大、广州南迁后之兴旺为例,证明了《烽火》的地位,虽然该文对前人研究把握尚存不足,但其在史料的梳理辨析上用工扎实,值得肯定。
主持人
李怡,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学术丛刊主编,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周文,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宜宾学院学报201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