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积累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但是学生的阅读积累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的意见是精读,是慢读。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少,如果在仅有的时间里走马观花大量阅读,只能了解作品的大体内容,吸收不了文学作品中的基本营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在慢慢品味中感受字里行间传递的情感信息。下面以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社戏》为例,谈一谈如何通过阅读摄取文章信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章题目便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因此阅读文章首先要细读标题,从题目中窥探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社戏》时,我们可以先了解 “社戏”的基本知识。社戏是浙江绍兴传统民俗活动,以“社戏”为题目似乎透露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为“看社戏”。但学生紧扣题目第一遍阅读文章,似乎觉得文章内容中“戏”份不太足,作者极力描写的是“看戏前”和“看戏后”的事情,至于“戏”并不像读者想象中的那样精彩。由此可知,题目“社戏”是文章的线索,围绕“社戏”串起了很多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我”的童年伙伴,作者要表达的是对童年生活以及童年伙伴的深情回忆。《社戏》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而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则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因此题目“社戏”只是童年中与伙伴们共同生活的事件载体。再读文章时,学生的这种认知就更加深刻,对文章的主题理解更到位。
题目可以是文章内容的载体,也可以是作者情感的寄托,还可以是作者行文的线索。无论题目具备哪种功能,细读题目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都大有帮助。所以,老师要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习惯,而不是拿到文章扫一眼题目就迫不及待读内容。阅读的过程中也要时常回扣题目,想一想文章的每个环节与题目有什么关系,这样才算是真正的阅读。
每一篇作品都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如果能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在阅读文章时就可以用作者的心去看去想,还可以与文章作者对话,实现深阅读。有的文章时代久远,读者更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过去发生的事情,这也是对作者最基本的尊重。当然,让物质极大丰富时代的学生去阅读描写困难时期饥饿难耐的文章,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这需要细致了解作品写作的背景,尤其是时代现状、生活条件等,要在心中有阅读准备,之后再读文章更容易理解。
教材所选《社戏》一文,前面删掉了原文中作者在北京戏院看戏的段落,作者因为在戏院看戏,偶然回忆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看戏偷豆的情景,因此写就此文。了解这个背景,有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北京剧场里所演的戏肯定比赵庄演的社戏好看的多,那么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呢?学生在阅读中会产生类似疑问,由此做到有疑而读。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要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对问题的看法、评价等方面仔细分析,从而确定作者写作的目的,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对于节选的文章,学生最好通读原文著作,尤其是被删减的文字,则会透露出更多的信息,从而帮助阅读理解。
对文章内容的阅读感知是阅读的重点,也是享受文字盛宴的主体。细读就是要仔细研读文中的语句,领悟个别词语、句子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者是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都有丰富的含义,需要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推敲斟酌,体会言外之意。
《社戏》文中有很多点暗示了“戏”并不好看,目的是与文末“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形成矛盾,突出怀念童年生活的主题。如“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句中“支撑着”表明“戏”已经不吸引人了,而且双眼模糊,开始打瞌睡,更说明没看出什么好戏。句子“……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才又”两个字舒缓朗读语气,同时表明之前大家看戏的时候很没精神,侧面烘托了戏并不好看。由此,提醒读者文章写作的目的不在“戏”上,而在“戏”外,有助于读者准确抓住文章中心。
在本课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出发看戏月夜行船的部分,运用了多种修辞,融合了多个感官,描写了令人陶醉的美丽夜景,烘托了“我”能够和小伙伴一起去看戏的轻松、愉悦、沉醉的心情。所以,阅读文章要仔细分析文章细节,领会作者为后文做铺垫的语句,领悟作者的细腻感情,从而走近作者,走进文本,感受美妙的文字世界。
慢阅读,不是指阅读速度要慢,而是要仔细阅读。细读题目,了解背景,赏析文句,由一篇文章可以拓展出与之相关的诸多内容,有利于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阅读不是简单地了解内容,要再走一步体会文字背后的写作目的和情感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中,与文本作者交流,与文中的人物角色对话,变平面文字为立体画面,读一部作品犹如参加了一场演出,与“名角”对戏才可以提升自己言语运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