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淳杰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任淳杰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当下中学写作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让写作教学策略更加清晰。教师应注重写作技能的培养,以读促写,传授写作方法,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作文教学还应重视内容,课内与课外集合,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关注社会时事,关注传统文化,发现生活中的美。
核心素养;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教育部于2014年3月正式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文件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指示各级教育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各个学科中。此后,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无论是教育研究、教育实践,还是教材编写,都以此为导向。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将其作为核心内容之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于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显露无疑。
“核心素养”最早由西方教育学者提出,后来受到各国教育界的关注和认同。随着研究的深入,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就中国而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涉及“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1],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层面,具体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2]有了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学语文教学策略就更加清晰明确了。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这是因为构建与运用语言文字是该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若未对这一学科有一定的掌握程度,学生将无法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在生活中也将缺少一个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造成极大的不便。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写作要求学生将素材与观点、感受以适当的语言和文字呈现出来。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从“技”的角度出发,以各种方式促使学生掌握汉语言本身的规律,使其具备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更好地将作文的内容呈现出来。
第一是以阅读促写作。写作与阅读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积累语言词汇,学习修辞手法、作文篇章结构的过程,广泛而深入的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让学生的语言得到丰富。而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就更容易从作者的角度进行思考,使其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然而,当下的语文教师往往缺少这样的观念,没有将阅读与写作很好的结合起来,导致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是亟待改善的教学现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经典的课外文章,培养其语感,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阅读训练,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篇章设置,词汇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技能层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完成阅读作业的同时养成做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积累语言素材,使其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第二是传授写作方法。阅读虽然是写作的基础,但其也是独立的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规律。即使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也不能将两者等同视之。阅读只对提高写作能力起到辅助作用。另外,学生的自身素质存在差异。一些学生懂得举一反三,可以在阅读中自觉地习得的写作技巧,并运用到写作当中。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从写作的角度去讲授技巧,将学生在阅读中的积累自觉化、明确化,教会学生不同文体的谋篇布局方式,如何突出文章主题,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应运用什么样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等。
第三是加强写作练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了写作方法并不等于掌握了写作方法,还要反复的练习。若只有写作方法的讲授,而没有一定程度的练习,那么这些写作方法就只能成为空洞的理论,成为空中楼阁,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并要求其在作业中运用特定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将写作方法落实其中,并逐渐娴熟的运用。教师也可以在讲授经典作品中的写作方法后,限定主题和内容,要求学生模仿这篇作品进行写作,这种从作品到作品的方式能让写作方法更加真实可见,也让学生有范本可学,更具有可操作性。
值得一提的是,模仿的对象可以从现当代作品扩展到古代作品。中国古代文学极其发达,古人也摸索出了一系列成熟的写作方法。但就议论文而言,孟子的论辩艺术逻辑严密,例证充分,技巧高明,且充满了阳刚之气,浩浩荡荡,极具感染力。语文教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孟子》选段完全体现出了这样的特点。再如韩愈的《师说》《马说》,苏洵的《六国论》等也蕴含了丰富的议论文写作方法。《小石潭记》等作品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滕王阁序》《岳阳楼记》《阿房宫赋》中的铺陈排比技巧也是值得学习的。教师应将这些教材中的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让学生模仿这些作品进行写作。
另外,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一次批改后就不了了之,并不关心学生是否会按照自己的评语进行修改,这会让学生失去一个提高写作能力的良机。教师应在初次批阅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评语进行修改,学生修改之后,教师再次进行批阅,并要求学生再次修改,直到作文达到一定的水平。这种一改到底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将每一篇作文都写好,让其对特定主题、文体的写作方法有更深刻的认识,更有益于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掌握。
语文学科还具有人文性。作文不仅仅是体现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式,也是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其内容与形式同等重要。如果说作文形式是漂亮的玻璃容器,那么作文的内容就是容器里的水,两者都是构成作文不可或缺的因素。玻璃容器会让水在光的折射下呈现出更美的效果,但若容器里没有水,那么一切就失去了意义。而若是只有水,却没有容器的装饰,那么水就会显得平淡无味。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作文的内容应体现为思想性、文化性与审美性。
然而,当下学生作文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空泛,缺少实质性内容,或是生编硬造,脱离现实。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很少关注生命、生活、文化和社会,缺少对它们的思考和体悟。这不仅仅是写作本身的问题,也是整个语文教育的问题。所以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诉诸于写作教学,而是将语文教学的其他内容与写作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第一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并作出相应的思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关注社会时事,并对其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是必要的。这样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应当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这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极其重要,高考作文题也越来越多的关注时事。由于教材本身需要具有经典性,且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持续使用,所以时效性相对较差。语文教学以教材为基础,故而当下的语文教学未对社会时事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应当意识到这一问题,有意识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让学生意识到人的社会属性,同时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提高其作文的思想性。
第二是引导学生继承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华夏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仅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是我们民族独特性的体现,也是中国人传承至今的道德与价值,是我们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继承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想要使学生的作文具有文化性,就需要教师用好教材中的资源,将其中的古诗文篇目讲出文化性。所谓的文化性不是不带情感,不带价值判断的知识讲解,而是传统价值观与传统审美意识的传达,不是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学习,而是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其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伟大与魅力,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并充分利用《百家讲坛》等视频资源,以及学者的阐释性书籍。让学生在《论语》中学会君子之道,在《孟子》中体会浩然正气,在《道德经》《庄子》中感受道家的超越精神,在唐诗宋词中体会古代文人的情思。阅读之后还可以通过读书分享会等方式交流阅读感受,让传统文化真真正正地走进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当学生具备了传统文化素养,其作文自然就会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性。
第三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审美能力。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和土壤,是写作的重要素材之一,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书写生活似乎是极其困难的。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经验本就有限;其次是处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习几乎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时间,导致他们不问世事,生活单调乏味,更加缺少感悟生活的机会。
虽然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缺乏审美能力。同样的一件小事,有的学生能看到真、善、美,有的学生却不能发现其中的感人之处;同样的一片落叶,有的学生能看到万物凋零的凄凉,有的学生却等闲视之。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只不过一部分学生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缺乏观察生活,体悟自然的习惯和能力,对生活中精彩的感人瞬间熟视无睹,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更是抱以冷漠的态度。
语文教师应承担起唤醒学生生活热情的任务,让他们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教会学生观察和体悟美。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和看似普通的情景带给读者审美感受的,如朱自清的《背影》和《荷塘月色》。教师可以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和优秀的学生习作为范本,教会学生发现那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的感人瞬间,还可以组织春游、参观博物馆、参观艺术馆、游览风景名胜等课外活动,让学生的课外生活得到丰富,视野得到开拓,有更多的机会去积累生活经验,感悟生活中的美。
总之,写作不仅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方式,还是学生生命状态的展示。因此,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写作技巧的提升,还是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作为当代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一工具的运用,还要让语文课堂焕发出人文的光辉,让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2018—11—10
G633.34
A
1673-4564(2019)01-0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