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经历,体现事件的发展和变化。在初中写作中,不少学生都学会选择记叙文,然而要写好记叙文却不容易,如果所写内容空洞贫乏,缺乏生活真实性,则必然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教师要鼓励学生创作具有真实感的作文,用真挚的情感、逼真的人物、真切的选材和真实的立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情感真实指的是文章中要展现生活中的真实情感,不仅要写出亲情、友情、爱情等人世间美好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还可以写一些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和苦闷,这些情感同样也能让读者感到别有滋味。
在尝试创作《那是你吗?》这个作文题时,教师启发学生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启发学生思考:“人的心中往往都有一个支撑点,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一种经历,又或者是一种真诚的情感和启迪性的话语。大家的心中有什么时常牵挂的人事物吗?可以尝试将其写下来。”教师的话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让学生意识到题目中的“你”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的事物。如有学生将自己的家乡作为描写对象,写了自己跟随母亲来城市生活,暑假时回到了家乡,顿时产生了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情感。作者写到了“齐人高的油菜花”,它们仿佛认识作者一般,看到她后会“羞答答地垂着头”,又写到了老家熟悉的屋舍,写到自己喜欢“坐在古井边,静静地陪奶奶洗衣服”等。此外,学生还写到了家乡的人,写到和“邻居的大妈聊一聊家常”等内容。虽然该学生所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但都是萦绕在作者心头难以忘怀的情感。由于融入了真实的情感,所以能更好地吸引读者,和空泛地说喜欢家乡,希望长大后将家乡建设得更加富强等空洞的内容相比,这样的作文更能打动读者。
学者蒋勇在研究写作教学时指出记叙文若想要出彩,写出真挚真切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之所以能感动人心,就是因为发乎于情。故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在写作中写出真情实感。
如何将作品中的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从观察身边的人做起,注意观察人物的细节特征,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寻找最显著的特点。而后则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观看照片描绘人物的方法进行提高练习,最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扩写的方式,将新闻等文章中描写较为简单的人物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
要求学生以“记得那一次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提示出发是一种人生常态,是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过去的种种事情都可以成为一次新的出发。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一次”,要求学生扣紧题目,选择最重要的事情进行创作,其次是“出发”,如果写得不够突出,则容易偏离主题。一名学生选择了写自己小区门口的小摊贩,自己每天早上都会吃一碗豆汤,然后开始一天的出发。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写便产生了多次出发,偏离了主题,而且无法展现出人物的特点。学生在修改时选择了一次对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经历,由于小摊主的行为举止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此为学生的“出发”带来了一个好的开端。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展现了小摊主的形象。如“她的嘴角洋溢着微笑,鬓角处却有着斑斑的发丝,看见那张熟悉的笑脸,心中顿时安宁了很多。”又如小摊主的话语:“今天那么早啊,趁热吃了吧,这桂花是十分新鲜的,今天早上天未亮时我采摘的呢。”这样修改后增加了“这一次出发”时的感受,但是同时又暗含了两人的交往很深。质朴的语言和逼真的形象也更好地展现了小贩的面貌。
若能把握住人物的细节特征,则学生便能更细腻生动地刻画人物,让人物跃然纸上,这样自然能增添作文的真实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写好作文就要走入社会生活中,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时代在不断发展,如果能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则能掌握永不枯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关心自己身边人事物的同时也积极阅读报纸、上网搜索,了解各种社会新闻。如果能借助百度热搜等功能会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活领域,了解社会百态。
在创作《办法总比困难多》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引用一些例子作为例证,证明题目所阐述的观点是否正确。一名学生在写作中选择了牧场主人害怕邻居猎户的狗伤到自己的小羊,想要协商不果,最后想出办法,送了对方几只小羊,对方怕伤害自己的小羊,于是将猎狗关了起来,最后解决了问题。这个寓言故事虽然也能体现主题,但是和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也很难写清楚牧场主人如何冥思苦想,最终想出办法战胜困难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打算添加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如果能添加一些社会新闻方面的真实事件,那么必然能让文章变得更生动,也更有说服力。这样的作文写出了真情实感,而且也和“随意停放共享单车”这样的社会事件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学生和社会相互融合的特点。
作家别林斯基认为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说美好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生活中。由此可见如果要让自己的作文更真实,就要关心社会生活,将其作为写作之源头,从中获得各种有助于创作的素材。
不少学生在写作时喜欢故意拔高,希望让文章显得高大上,殊不知适当地处理“缺憾”反而能让文章的立意变得更加真实。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到缺憾所产生的特殊的美,体会到其给读者带来的内心震撼。
在《回味》一文中,学生写了对即将转学去其他学校的同桌的回味,展现了一年多来两人之间的生活。然而,由于该学生笔下的转学生写得太过于完美,反而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在指导学生修改这篇文章时,教师告诉学生其实缺憾有时也是一种美,同学的优点能让人记忆犹新,而同学的缺点是否也会始终记得呢。该学生得到启发,加入了一些展现同学缺点的内容,如吃饭时会偷偷地将不喜欢的菜夹到同桌的碗里,会和同桌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等,这些“缺憾”反而让人物更加真实,体现出其可爱的一面。在写作中,该学生认识到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时也认识到了如果要接纳一个人作为自己的朋友,那么既要接纳对方的优点,同时也要接纳对方的缺点,这样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
学者雪莱提出写作只花了六个月,但是构思却长达数年之久,这告诉人们写作的关键在于如何从各种资料中提炼出主题,立意和构思才是写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在指导学生构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考虑缺憾原则,这样巧妙构思后写出的作文反而能显得更为真实。
要写出优秀的记叙文,真实性尤为重要。教师在指导初中生进行写作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构思,让文章各方面都展现出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