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娇
2018 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复赛第6 期于7 月31 日至8 月3 日在成都举行,48 位各省选手在大赛舞台上各放异彩,最终选出两名进入全国决赛。笔者有幸作为选手参赛并观摩了大赛课堂教学。虽然大赛是各选手教学精华的凝练,不能完全代表其常态教学模式,但是这些经过精心打磨和集全校理念与教学水准为一身的参赛课程,对于推进大学英语常态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目前,有关教学大赛有效性的研究较少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视角出发,尤其较少关注参赛选手的认知维度。本文基于笔者自身参赛经验和获奖选手中的代表性教学案例,尝试发掘教学大赛对大学英语常态教学的有益启示。
20 世纪以来,主要的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不断发展、丰富。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和建构知识的过程,支持该主义的学者在认同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这一基础上,对于如何建构分为了两种互为补充的流派: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麻彦坤2004)。
认知建构主义流派的核心观点是:学习者主要通过外部刺激形成对已有知识的信息加工,最终促成新知识和已有知识之间的一种联系,从而建构起对新知识的内化(Tobias 2010)。这一流派主张教学不应该是孤立、碎片化的进行,而是采取多种多样的知识呈现方式,通过多元视角和案例,阐明抽象概念在不同情境中的广泛适用性。
社会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者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通过实践内化新知识,因此该流派十分重视情境性学习,认为真正的学习应该发生在真实社会语境和特定文化背景下,强调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任务的重要性。同时,该流派十分关注学情分析,主张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以期经过努力达到可以实现的水平(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当帮助(脚手架),并协助学生最终脱离“脚手架”,完成学习任务(陈琦、刘德儒2007)。
两种流派分别从学习者的心理内在层面及文化外在层面分析知识建构的过程,虽不相同,却是同一本质理解上的互为补充,因此,对这两种学习主张可以兼收并蓄,将其运用于复杂的课堂教学中(王峥2014)。
2018 年“教学之星”大赛的主题是“基于教学目标的任务设计、促成任务完成的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的任务评价”,要求教师聚焦真实情景中的英语沟通能力,设计具有实际意义与交际价值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师为学生搭建的“脚手架”,指导学生逐步完成任务,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环节则要求教师设计科学的评价模式,合理检测教学效果,从而完善和提升后续教学。这一赛题与建构主义的学习主张不谋而合,充分反映了建构主义提倡任务型教学法与之结合的观点(何克抗2004)。本文以该教学大赛为切入点,兼收并蓄两种建构主义学习主张,选取代表性教学案例,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任务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呈现、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建构主义视角,高效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与外界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以下五个方面都应以学生为设计、实施的主体,从而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
学情分析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水平、学习需求、院校背景特点和学习中的预期困难等因素。在大赛中,虽然很难具体把握抽选学生的水平和需求,但很多参赛的选手依据教学经验和教学目标预设了授课对象的语言水平和需求。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史珂珮 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为大学一年级C 班学生量身定做的,她把该班学生描述为学习成绩在年级分级教学中水平最高,学习热情高涨,善于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发言,接受能力快,书本知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因此,史老师对课本内容整合重塑,设计了用英语进行无线电报告的任务型教学,这一任务既立足于学生已具备的基础军事英语语言词汇,又体察到学生的学习困难,即如何清晰、正确、熟练地运用专业词汇传达信息。这一环节,笔者同样针对授课学生的特点,即独立学院学生口语基础薄弱、能动性较差、学习策略运用不足等,设计了难度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以期聚焦学生的语言薄弱环节。总之,绝大部分参赛选手在呈现教学目标时预设了授课对象的现有语言水平、学习需求及学校的特殊环境,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接受层次、有针对性的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观视角下,教学目标的设定除了考虑政策、社会、大纲和学习者本身的需求,还应具备以下几点:主题的可操作性,兼顾知识、技能及素质内容,逻辑性和系统性(王峥2014)。
1.主题的可操作性
除了对学情的详尽分析,在设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时,各级子目标(子任务)还应与教学的主题及学生的水平相适应,从而具备可操作性。史老师在完成本课总目标前就设定了两个教学子目标:学习使用无线电报告专业代码(Prowords)和作无线电报告应遵循的原则。学生通过课前在线学习中心的资料,初步了解了军事观察员作无线电报告的职责和涉及的专业军事词汇,具备完成这两个学习任务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两个子目标的达成为学生搭建了“脚手架”,服务于该课总目标——完成一个5 分钟的英语短剧,模拟一次巡逻任务。
2.兼顾知识、技能和素质内容
史老师对学情的全面分析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打好了牢固的基础。在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语言能力判断的基础上,史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为“Making a radio report accurately and explicitly”,即知识目标、交际目标、技能目标,同时也是素质目标。这一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此外,该目标贴合军事院校学员实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培养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执行国家任务的能力。笔者的教学目标learning to support a viewpoint in speaking 也具体分解为如下三个层级:知识目标:理解例子、积累相关常见句型;技能目标:能合理论证自己的观点;素质目标:在对话模拟练习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逻辑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总目标的引领下,各子目标之间应当体现相关性,同时,每个子目标也应是该课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笔者的参赛任务设计参考了大卫(David 1999)任务型教学五原则:言语情境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性原则、任务相依原则、“脚手架”原则和“做中学”原则。所有教学子目标均根据这五大原则进行系统安排。具体而言,产出任务是学生完成一个两两对话,在对话中分别运用所学方法支撑各自的论点。课堂中的一系列其他子任务(子目标)都是为该总任务(总目标)服务的,而任务链中的每个环节又都是相互依存的。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本课重点讲授的三种论据模式;其次,通过微课呈现相应素材,帮助学生了解目标语言的形式与功能,搭建语言“脚手架”;再次,要求学生角色扮演并使用目的语进行交互活动。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习得语言和知识,实现了“在做中学”。由此,教学目标形成了一个内部逻辑良好的图式,能够有效促成学生在学习中的意义建构,凸显了系统课堂的有效性。
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来看,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激活其学习动机,有效呈现学习内容,进而使学生完成意义建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点,也是任务设计有效的衡量标准(王峥2014)。
1.情境引入的有效性
任务设计的先期环节尤其考查教师能否立足于学生,有效激活其学习兴趣和已有知识,从而为后续构建新知识打好基础。建构主义认为,有效的情境引入应当紧扣任务主题选材,引发学习者的关注和意义建构倾向,激活其先前知识。
2.情境引入紧扣任务主题
比赛中,参赛选手选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引出课堂主题,如视频、歌曲、课前作业展示、free-talk、心理测验等。然而,是否能够紧扣教学任务就因人而异了。如同样以歌曲引入,一位选手在讲授if 引导的虚拟语气时,选择了英文歌曲Because I love you,不仅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歌词频繁使用if 引导的虚拟语气,达到了较高的主题适切性;另一位选手则选择了一首乡村民谣来引入主题Journey into the unknown,不仅费时较长,而且与主题语言点完全不相关,反而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
3.有效引导学习者选择性注意
为了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与课堂主题相关,有些选手巧妙设计了具有认知冲突的情境,促使学生产生重构原有知识的倾向。例如,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的朱倩老师在讲授《交际与文化》中Food and Drink 一课时,选用有关中、美早餐的视频,清晰有效地凸显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用table manners搭建起了一座文化桥梁,让学生在学习餐桌礼仪知识的同时,锻炼了思辨能力,积累了文化素养。
4.激活已有知识
微课梳理、课堂提问、“头脑风暴”等方法能有效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然而有的选手在设计课堂引入环节时,关注的是如何有效输出,却忽视了学生能否有效接受。例如,一位选手在引出gender differences 这一主题时,询问学生对于《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木星》这本书的看法,由于学生基本没有看过该书,此处的课堂探讨戛然而止,起到了反效果。反观另一位选手,在引入主题How to describe people's appearances 时使用了class poll,comparative description,apply words with pictures三种方法,既多样有趣,又分别回顾了学生在描述人物时所积累的几类表达,为后续开展写作教学作好了铺垫。
教学内容如何呈现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本届大赛任务目标多种多样,教学内容异彩纷呈。无论选取哪种方式处理教学材料,教师都应当紧扣教学目标,做到系统化、多元化。
1.系统规划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的张孜念老师设计了层次饱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呈现方式。在课前,张老师运用外研随身学APP 为学生提前梳理课文重、难点,并通过网络平台微课介绍了文化冰山理论,让学生作好了充足的课前准备。在课堂知识输入阶段,张老师介绍并运用了文化冰山模型(CIM)来分析所授课文Speaking Chinese in America,充分吸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兴趣。随后,以中美文化节这一真实背景设计了一系列逐层递进的小组任务:选择并描述一张介绍中国文化的照片,运用CIM 分析其中的文化元素,讨论中美文化的异同点,向班级汇报两种文化的重要性。每个环节都旨在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语言文化意义的理解,同时又不断加大任务难度,以提高学生语言产出的准确性和复杂性。
2.多元呈现、多语境运用内容知识
为促成学生有效内化并把新知识运用到其他情境中,教师要通过不同案例演练,让学生认识到所学语言、知识、技能的迁移作用及其对情境的依赖性,为学生创设多元意义构建通道,从而巩固所学,获取更多的知识。笔者在训练学生通过举例子、摆事实和引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时,就运用了不同案例演练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找出视频中的三种观点支撑技巧,训练学生的初步辨认能力;其次,通过课堂习题检测学生对这三种观点支撑技巧的掌握情况,巩固知识输入;然后,以“教育发展带来课堂变革”为主题安排三个案例训练,即要求学生用例子证明自己是否支持高科技在课堂中的运用,运用事实说明传统考试的必要性,完成听力填空练习。
总之,对相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不同情境、层级中,带着不同目的反复练习,能促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复杂性,激发其迁移知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主体在意义构建过程中的个体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不断反思学习过程,综合概括新、旧知识,对各种信息进行反复推敲和检验(陈琦、刘德儒2011)。然而,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有限,欠缺顺应新知识所需的完善图式及对学习过程的认识、监控和评价能力。因此,为了建构理想的知识体系,学生必须进行自我反思,而教师也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反思性引导。
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应重视产出任务评价的维度,使用明确的任务评价标准,促成学生的有效反思。
例如,笔者在评价环节参考了西安交通大学卫朝霞的任务评价体系的四个维度,即Dimension 1强调例子、事实和引用的基本要求,Dimension 2 是基本的角色扮演策略,Dimension 3 用于强调对话中的肢体语言,Dimension 4 重点关注语言的准确度和流利度。在课堂上,为了鼓励学生开口表达,合理使用例子、事实和引用,Dimension 1 至Dimension 4 所占权重递减,而在课后拍摄视频环节,评价将重点关注语言的准确度和流利度,Dimension 1 至Dimension 4 所占权重递增。
笔者这样调整,正是基于对学生建构规律的了解,试图提供细化、系统化的反思支架,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深入。这类反思支架可以包括对学生学习内容、动机、情绪等的评价,协助学生分析所学,实现理性反思。
再如,张孜念老师在学生课堂展示评价环节设计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横向量表,又设计了文化知识(5 分)、情感态度(5 分)、展示策略(4 分)、语言流利度(3 分)、语言准确度(3分)的纵向递减评价表。这些清晰实用的评价形式将有效促进学生的反思意识。
另外,日志、思维导图、反思性提问、笔记、规划表、反思示范等手段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建构主体的能动性,在课上、课下更好地促成学生的知识建构。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如何有效教学,“教学之星”大赛为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笔者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角度,通过对大赛代表性案例的深度透视,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任务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呈现、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拓展了大赛教学对常态教学的辐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