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华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安徽 合肥, 230022)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临床用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1],糖尿病住院患者往往存在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等特点,需要接受强化治疗。糖尿病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为进一步明确诊疗,需要接受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肝胆胰腺B超、腹部CT、腹部MRI、胃镜、肠镜、馒头餐功能实验等空腹检查,且均涉及胰岛素暂停注射的问题。胰岛素为高警讯药物[2],若空腹者误注射胰岛素会导致低血糖,严重时可致昏迷甚至死亡;同时若胰岛素泵使用者进行馒头餐功能试验前过早停泵会导致高血糖,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此胰岛素注射患者行空腹检查的安全护理至关重要[3]。目前国内关于胰岛素注射患者空腹检查安全性的研究相对缺乏,尚未形成明确的护理规范,也未出台相关的指南,而如何提高胰岛素注射患者空腹检查的安全性,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则需要护理人员不断研究与探讨。本研究主要探讨前瞻性主动管理在胰岛素注射患者空腹检查期间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5月—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5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98例,女154例;平均年龄(55.77±14.80)岁;检查项目:腹部B超324例,馒头餐试验241例,胃镜和肠镜10例,腹部CT和核磁共振8例。选取2018年8月—10月收治住院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41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90例,女151例;平均年龄(54.69±14.62)岁;检查项目:腹部B超313例,馒头餐试验225例,胃镜和肠镜13例,腹部CT和核磁共振7例。2组患者均神志清楚,能正常沟通,性别、年龄、检查项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常规管理
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主班或责任护士接受到检查单随即发放至患者,告知其检查方法,在交班报告进行提示。
1.2.2 前瞻性主动管理
1.2.2.1 专人专职管理发放预约检查单: 改变既往多人随机发放检查单,为主班护士专人将预约次日各项检查项目单进行归类、整理且登记后发放于患者,特别是需要空腹的检查项目,重点交待检查前注意事项及要求,并且在交班报告上提示,标注治疗单和服药单禁用药物,小夜班根据登记本再次床头核对检查项目,大夜班复查次日早餐前需要停注胰岛素患者,班班交接,避免遗漏。
1.2.2.2 提高医疗团队安全用药意识,加强岗前培训: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三等甲级医疗综合医院,每年需要接受大量规培医务人员,该类人员流动性大、周转周期快,新入职的规培医务人员对内分泌专科特点了解和掌握欠缺,因此入科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医院管理者安排对每一批轮转一线医生和护士进行内分泌科专科疾病特点、高警示药物用药安全培训,每周1次业务学习讲座,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强化安全意识。
1.2.2.3 责任护士主动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其亲属实施健康教育是落实WHO提出的患者参与患者安全(PFPS)行动方案的基础[4],责任护士健康教育方式可采用一对一或小组教育方式,严格按照教育-评价-再教育的流程,直到患者全面掌握胰岛素安全注射知识,使患者能主动配合胰岛素用药安全。
1.2.2.4 主动病房巡视,积极处理突发情况: 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应具有积极主动处理意外情况使危害减低至最小的职业意识。胰岛素注射后要积极巡查病房,督促胰岛素注射者按时进餐,如发现空腹检查者误打胰岛素,需立即监测血糖,不盲目让患者进食,尽可能帮助其完成空腹检查,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避免低血糖发生,在离开病房前,再次检测指尖血糖,确保患者安全后,方可离开。
1.2.2.5 全面了解病情,保证功能实验顺利进行: 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测定是临床常见检查之一,检查前要求患者禁食8~10 h[5]。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生理性原因,夜间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呈下降趋势,夜间易发低血糖,导致次日馒头餐功能实验停止。胰岛素皮下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6],但携带胰岛素皮下泵治疗者进行馒头餐功能实验时常因停泵时机把握不当,致使口服馒头后血糖严重升高至危机值,部分患者血糖骤升至>33.3 mmol/L,甚至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此值班护士要全面掌握病房患者病情,老年患者实验前嘱晚餐可适当多进含蛋白高食物或根据睡前血糖适当进食,避免因夜间低血糖发生。胰岛素皮下泵治疗者常规夜间零点停泵,但对于血糖波动大的脆性糖尿病患者的停泵时间宜因人而异,睡前及夜间监测血糖适时掌控停泵时间,或根据个体需要,进食馒头后再停泵[7]。对于糖尿病酮症尚未纠正者,禁止进行馒头餐功能实验。
观察2组低血糖、危机高血糖发生情况,记录2组检查完成情况。糖尿病患者血糖<3.9 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危机高血糖值以医院化验检查报告危机值(≥22 mmol/L)为标准。
采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发生低血糖8(2.35%)例,危机高血糖4(1.17%)例,完成检查的患者334(97.95%)例。对照组发生低血糖20(5.21%)例,危机高血糖6(1.70%)例,完成检查的患者332(94.32%)例。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危机高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前瞻性管理是通过对医疗风险及高危因素正确评估、预测和前瞻干预,最大限度减少不良事件[8]。本研究针对胰岛素注射患者空腹检查进行前瞻性管理,检查前日安排专人发放检查单,体现工作前瞻性、主动性、条理性,保证医疗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医院管理者重视岗前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正确认知力、判断力,保证医疗安全。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管床医生对有特殊检查的患者应提前主动告知护士,护士则应主动追踪预约检查单安置时间,正确安排治疗,避免空腹检查者误注射短时效胰岛素。患者是患者安全的主体与核心,众多研究[9-11]都已证实,住院患者全程、全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必要的疾病知识与相关技能,能在预防不良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是防范医疗差错或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健康教育是前瞻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士对健康教育流程进行优化,确保患者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护士以前瞻性视角识别潜在高风险患者,提前做好干预措施,防患未然,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对胰岛功能差的患者,需严密检测血糖,选择最佳时机停泵;对已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积极主动处理低血糖,保证医疗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危机高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危机高血糖发生可能与个体胰岛功能差异有关,或与馒头餐功能实验前空腹血糖安全控制值有关,或与停泵时机的把控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前瞻性思维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前瞻性主动管理提高主动服务意识,能提高空腹检查成功率,减少低血糖发生,利于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