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预示着教育教学改革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迈进“核心素养”4.0版的新时代。课标提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同时,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新课标明确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运用包括语言积累、语言理解、语言建构等过程,以及对与之相关的语感经验调整和递进,语言的重组、补充、转换等。因此,语言运用与思维提升是不可分离的语文学习的整体。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品味、文学形象的想象等鉴赏活动,提升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自然是课堂中应有之义。然而要真切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还需要关联、比较、推理、复原等理性思维过程。挖掘话语中的言外之意,研读文本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更有助于逻辑思维、辨证思维的提升。例如,《合欢树》中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丰富而多层次的,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借合欢树表达对母亲的思念、愧疚之情及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三层感受?
首先,课前主问题的设计汇集学生预习的疑问点。子问题的设计都围绕主问题“写不写树”,环环相扣,形成问题链,呈现出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
主问题:为什么文章题目为《合欢树》,前五段都不写树?
子问题1:前五段不写树写什么?表达什么情感?
子问题2:后部分写树可为什么不去看合欢树?
子问题3:为什么结尾写孩子眼中的树?
释疑:心理距离——空间距离——结构距离。
其次,课堂上如何进行思维提升?本课在结构探究的过程中,借助比较、辨识、分析语言材料,带领学生一起挖出三重情感,从而达到思维深刻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
第一层表达思念之情学生轻松可答,借助语言对比分析,对比三个时段写往事语句的异同处,学生对本文情感的理解爬升到第二层。从情感的第二层上升到第三层,面临巨大的跨度。此时,我借助逻辑推理,衍生子问题3。这时,语句的品味又成了最基础又最有效的凭借。可关注结尾句,聚焦转折连词“但”,显然该词强调孩子和“我”对合欢树有不同之感。透过现象深思:每个人对树(母爱)的感受不同,对树(母爱)的了解过程各异,因为个体生命的经历各异。最终明白本文情感理解的最高层——作者借合欢树表达对个体生命的体验,这种体验既是独特的又具有普遍意义。转折连词的逻辑推理推动学生思维上升到情感的第三层。当然,结构的处理就是由于心理上的距离造成“我”始终与合欢树保持空间上的距离,由此呈现行文上的结构距离,即“面对合欢树,空间、心理与作品中的结构处理有相似的距离感”。最后当我释疑时,学生颇有一种登顶的快乐与满足。
再如议论性的文言文常将文化内质与思维逻辑融为一炉,教师教学时应利用这一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通过语言活动搭建“学习支架”,有助于学生思维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据此,我在《诸子喻山水》教学中做了尝试。我特地挑选其中第5、8、4则重组成提升思维的语言材料,以品味语言为支撑,提升学生思维,倒获意外之喜。
如第8则:“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抛问:“如何理解‘不争’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很高兴看到学生迁移前一则知人论世的推理方法,但认为老子提倡“无为”,因而“不争”,即不和人争夺,不竞争,不争抢,等等。而在当今竞争的时代,认为“不争”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人才济济,怎能不争,应提倡竞争。其实这是我设计的思维“陷阱”,学生陷入了思维定势。此时,发掘语句之间的逻辑联系,成为提升思维的建议支架。我让学生找出本则出现的两处“不争”,发现前后意思是一致的。因此,推理出“不争”在老子看来,应该像水那样“不争利”,这是一种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是现今物质社会、竞争社会追求的至高境界。此时,学生明白关注语言逻辑关系的重要性。至此可见思维走过的路径:认知起点—思维深刻性、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通过对语言运用由浅到深、由此及彼的探究,学生思维的提升略约可见。
写作是思维提升促进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最重要表征。如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需要与被需要”,同样是写市民与环卫工人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不断的辨析反思,从“这些环卫工人在市民的感谢声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逐步调整为:“在浮躁的社会中势利的冷眼下,纵然明知未必能得到感谢,环卫工人们依然坚守岗位,尽心尽力美化着我们的生活,谁又能说这些默默无闻的‘隐形人’是没有价值的呢?”语言表达越来越准确周密,这就是思维提升在语言运用上发挥的作用。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等三方面都以此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基于关注语言在不同的文体——文学性作品和实用类作品中运用的不同现象,教师通过设计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最终提升思维品质。
总而言之,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调动语言的积累,激活语言的经验,收集、整合、辨析、评估各类信息。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一方面应针对学生的既有经验,启发他们发现经典作品语言运用的奇特之处或者矛盾之处,形成认知冲突,继而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路径;一方面通过学习任务和表格工具的设计,引导学生不但要在头脑中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加工,还要通过语言将思维的过程外显化,去粗存精、内化巩固、迁移运用。长此以往,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形成质疑反思的习惯,提升在具体情境中语言运用的敏感度,进而有意识地对自我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过程进行较高质量的反思和调整。
朱光潜在《文学与语文》中提到:“我们固然很难说,思想和语文究竟谁是因谁是果,但是思想有时决定语言,语言有时也决定思想,这大概不成问题。”基于语言、达于思维,这一理念正是以语言运用为起点,以积极的语言活动为路径,最终达到思维提升的目的,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