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块自由耕种的“土地”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新思考

2019-03-05 11:33
语文天地 2019年1期
关键词:预设心灵土地

人,是需要偶像的。我的偶像是至今仍活跃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李镇西老师。李镇西老师的第一篇专业论文是《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藉由此文,他迅速确立了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做什么”的教育教学观——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凸显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性”转变。他还提出,语文教育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是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没有自由精神的语文教育,便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和理念,我在我的课堂上尽量做到:立足教育,追求人本;引领价值,导向民主;课堂温暖,生成自然。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落实新课程理念,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有如下做法。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自觉追求学生主体的解放。在《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就课堂教学来说,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重新定位课堂师生关系,教师的所谓‘教’一定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讲得再好,学生若不会,还是等于零!‘以人为本’不应该只是口号,而应该落实在学校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上。”要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中,从“备教案”到“备学生”,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质疑与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

以《我与地坛》为例。我在备课时更多思考的是,不是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我要“尽可能地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一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的精辟分析更为重要。”因此,在有一个大体的教学设想的前提下,我追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随”学生课堂表现之“意”),而非教师课前预想的教学步骤的精确性。从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到对文中景物描写的局部分析,再到对文本写作内容和创作手法的借鉴吸收,我都设计了合作探究的思考题,让学生各抒己见,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一步一步地去体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二、将预设让位生成

预设是指教学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生长和建构,是指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两者具有互补性。然而,不管多么精彩的预设都不可能是无懈可击的,我们不能站在自己教学的角度去精心设计,有时候,设计得越精心,离学生的需要就越远。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环节只有恰如其分地服务于学生,教学才是成功有效的。

比如我在执教《我与地坛》时,预先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但在让学生预习提问时,学生提的问题根本不在我的计划内。这让我顿时意识到,身为教师的我们有时可能很武断地认为这些是学生不懂的问题,我上课要进行讲解。而事实上,教师认为是问题的问题,在学生那儿可能不是问题,而教师没有预测的问题,反倒是学生想深入了解的问题。这个矛盾冲突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预设让位于生成。因此,我果断决定转变角色,按照学生的思路来定教学思路,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能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真正点燃学生的思维,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语文课所表现出来的最佳状态应该是“随机”。这是一种课堂随学生的阅读状态、思维状况而制宜的课堂。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尽量克制自己的表现与展示,树立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意识,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愿望,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充分地读、说、写,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教材文本,利用课堂现场生成的资源,促成师生思想的相互碰撞。

三、以阅读填充心灵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早就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想,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是:“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高潮’、什么‘热闹’,我追求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不是走进了课文。”“学生只需要把自己的心尽可能贴近作者的心就行了!”

我在执教《我与地坛》时,学生提问很精彩,已经将自己放入其中进行思考,比如:“母亲对儿子的种种关心,为什么不被作者所理解?而等母亲去世以后才顿悟呢?”从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深入到文本中了,认为作者不应该不理解母亲,更不该在母亲去世后才顿悟,所以才会有如此发问。再比如:“如果母亲还活着,‘我’会对母亲说些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认为,母亲如此的苦心付出不被作者理解,作者应该对母亲说些什么,甚至要对母亲道歉。由此看来,学生的问题是置身其中才产生的,并且不限于问,还会思考会解答。

在我看来,语文阅读教学要走进学生心灵,就应该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读出“问题”,读到“自己”。

比如在执教《我与地坛》时,在读到“我”(史铁生)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本文大部分写的是母亲,为何题目是“我与地坛”?因为我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所以,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这不,“文不对题”的疑问由学生主动提出来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我顺势引导全体学生:“那么,我想是不是史铁生先生疏忽了,我们帮他把题目改一改,改成:我与母亲,可好?”这时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对这个问题的“师生对话”中来,形成“争鸣”。学生都在摇头,说:“不好”。然后,我顺势追问,“为什么不好?理由是什么?”学生纷纷阐述各自的理由,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而问题的解决不是我去讲、去说,是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努力思考的结果。我想,在思想碰撞、观点交锋过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基于文本自身意义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敢于问疑的心态,一种逻辑思维的形成,一种阅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课改的实践者,我们就该把关注点真正放在学生身上,若想营造人本、民主、自然的课堂,我们就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将预设让位于生成,并以阅读填充心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猜你喜欢
预设心灵土地
我爱这土地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唤醒心灵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