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钰
当前很多英语教学活动过于强调语言的形式(语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语法能力的提升并不会直接增强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本文从顺应论的视角入手,探讨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策略。
顺应论原本是生物进化论的概念,在引进语用学研究后成为语言顺应理论。语言顺应理论是由耶夫·韦舒伦(Jef Verschueren)所创立的。在语言顺应论下,语言的使用就是发挥语言功能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从实际交流环境入手,选择相应的语言手段,实现交际目的。耶夫·韦舒伦认为语言顺应论主要包含作出选择、变异性、协商性及顺应性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共同构建了该理论的基本框架,揭示了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角度。第一,作出选择。语言使用者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作出选择,这是顺应论的重要基础。第二,变异性。语言使用者针对可以选择的一定范围内的语言特征明确最终选择的内容,这是变异性的来源和前提。第三,协商性。语言使用者不是按照语言特征和规范的机械方式作出选择,而是采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行选择。第四,顺应性。语言使用者能从一定系列范围内在所有的不确定选择项之中进行协商,开展科学合理的语言选择活动,确保实际选择到的语言特征和内容真正符合交际活动的需要,且具有较高的满意度。语言使用者需要从以上四个语言特征入手加以分析,以变异性和协商性为前提实现顺应性。总之,从语言顺应性的角度出发,分析语言顺应论,可以提升语用现象的描写和解释效果。
语言学习者不仅要充分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还要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下,承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能够准确使用英语语言实现文化传播的目标。当前教育体系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认为语用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但是国内英语语言环境较差,且受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语用能力。要改善这一现状,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顺应论的提出给英语语言的交流和使用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能够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如地选择合适的语言规范和特征,实现人际交流。基于顺应论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能够给学生创造更为和谐、健康的外部学习条件,辅以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过程中充分地理解英语知识和英语语言文化背景,掌握正确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同时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化英语运用能力(赵美艳2016)。
英语学习者包含接受系统教学的学生和自学人员,本文重点以在校学生为例。英语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能力,但对语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分析当前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情况,可以切实有效地找到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试教育仍然是导致英语教学水平持续提升的“绊脚石”。大多数教学环节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开展英语知识教学培养活动,以词汇、语法为主要内容,且给予语言规范形式以一定关注(刘波2013)。另外,从英语教材来看,虽然英语会话内容占比有所提高,但教学仍然以固定问答和语法规范为主。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语言语用失误较多,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多义词的掌握不够熟练。多义词的存在增加了英语学习的难度。大多数学生只能够熟练掌握多义词的两个词义,在实际使用中无法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例如,physical 具有“物理的”“自然的”“物质的”“身体的”等词义,但学生无法根据语境判断该词的具体词义,而需要结合其他词义进行判别,从而影响交流效果。
二是学生对语用文化背景了解不够全面。很多学生没有深入英语文化环境,没有掌握语言背后的知识、情感和文化内容,导致语用中出现偏差,无法充分了解词语的内涵。以“面包与黄油”为例,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这两个词没有特殊意思。但是,对于英语使用者来说,他们认为“面包与黄油”代表了生活必需品,相应地延伸出了“生计”的意思,甚至可以作为“收入来源”使用。而在分别时说“面包与黄油”,还可以用作“吉星高照”的祝福。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一词语的文化内涵,就会产生疑惑,无法理解其言外之意,从而影响语言的表达和交流。
三是使用汉语思维思考问题和交流(杨琳2017)。很多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往往自发地使用汉语思维思考问题,按照特定词组的字面意思理解词义和表达内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英语和汉语学习有很多异同之处,很多学生无法正确把握异同,没有做好学习总结,习惯使用汉语思维思考问题(粟倩梅2016)。
社交是使用英语的重要目标之一。受中西方思想文化、思维方式、人文风情的影响,社交语用始终具有较高的难度,且在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误会。例如,在表达邀请时,汉语文化认为其只是一种礼貌对话,并不具有实质意义,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则认为其是真诚的邀约。另外,西方人更倾向于使用直接的表达方式,传递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汉语较为注重含蓄和中庸,人们多喜欢在接受邀请时先礼貌拒绝,再在礼让的过程中最终形成邀约。再如,在礼貌称呼中,在汉语文化背景之中,面对长辈和老年人时多使用尊称;而西方文化更倾向于直接使用名字来称呼对方。值得注意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词语数量巨大,其所代表的意义十分丰富,尤其是在描述事物时,修饰语的限定使用还会影响词语的表达效果。
总之,中英文在字义方面的涵盖范围不同,这对当前国内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多学生无法选择准确的词语进行表达,给实际交流带来了不良影响,容易出现社交语用错误。
大多数学生缺乏较强的英语语用意识,且语用能力不强,加之对西方文化了解不深,给表达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产生了较多不符合语言规范的错误,从而影响了交际。因此,教师要注重运用交际理论,积极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活动。顺应论的提出能够为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提供一定的支持。
1.顺应语境相关成分
顺应语境相关成分是顺应论的重要思想和内容。在实际交际语境中,语言选择相互顺应的全部要素就是各相关成分(何小晨2017)。耶夫·韦舒伦认为语境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交际语境。交际语境需要社交世界、物质世界、心理世界及交际双方的共同参与。在交际语境形成的过程中,交际双方是核心,也是焦点,需要在交流中激活认知过程,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第二,语言语境。语言选择的内容和用于语言交际的信道构成语言预警的要素。无论研究者在语境相关理论方面的认知是否存在偏差,都承认语境在语言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于语言使用的重要影响。在真实语境中,语言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背景,明确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向和主题,正确解释各个词语,确定词语和语句的意思。
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为强化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教师要注重教授学生分辨语境的方法,促进他们细致观察语境的构成要素,从物理、心理及社交等多个环节入手,明确对话主题。首先,明确正式场合或非正式场合。前者需要使用正式用语,而后者则相对随意。其次,明确语境教学的重要性。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语用情境,开展词语练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场景中明确词语的意义。在解释和教学词语基本意义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适当开展延伸教学,引导学生充分掌握词语的相关搭配,并推荐和提供较多的原文材料,如影视剧选段、英文期刊、报纸等,让学生在接触词语的同时,感受其所处的语境。
2.顺应结构对象
从语言使用的各项情况入手,选择合适的语言用法和规范,在合理构建宏观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尽可能将词语、结构及各个句子应用在各种情境中,提升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黄永全2015)。语言交际就是不断选择合适语言的过程,其本质是顺应。这就需要学生明确顺应语境因素的重要性,将语境作为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充分理解和认识所表达的内容。
3.顺应的动态过程
语言交际在不同环境、时机下表现出较大的不同。在实际交流环节,交际双方都需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性格等,同时需要注意说话的场合、方式及内容,清楚表达(崔玲2016)。
4.顺应的意识突显
在交际环节,人们要注重认知心理因素的积极性。交流中所采用的各类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较明显的意识成分,且受自身成长环境、人文背景、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和利用这些意识,从社会心理角度思考交际对象在意识程度方面的反应,并选择合适的语言,规避一些不符合语用意识的语言(唐俊、肖东波2016)。
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实际英语知识出发,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利用语境,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毛丽娟2017)。
一是要合理增加语用实践教学,给学生创设较多的交际机会。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布置和模拟对话场景,促进学生将知识应用在实践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围绕合作主题交流,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在学生交际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汉语交流,促进学生灵活掌握各项语言知识。
二是加强课后实践活动,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组织英语沙龙、开设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活动等,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团体学习,强化语用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英语电影,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其情感体验。
三是科学有效地开展语用知识评估工作,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评判标准并加入相应的英语语用能力测试。通过考查学生的用语规范、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等,促进学生明确自身在英语语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为教师合理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信息支持(李凤2017)。
现代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强化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效果,对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持续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从顺应论的视角出发开展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活动,需要教师明确英语语用失误情况,合理使用顺应论各项要素,结合具体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学习知识和语言交际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