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兵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 合肥 230000)
矿山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是当今一项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以及地区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多年的科学发展及调研工作,矿山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应当设计一种全新的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从而实现地质调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目前的矿山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而言,仍没有一套完整的调查规章制度,因此本文将分别选用针对水文地质工程的地质环境勘探规范、针对煤田水文地质的地质测绘规范、针对煤炭资源的地质勘探规范以及地下水质量标准等各项指标,将其进行整合,从而制定矿山生态环境地质工作的执行标准[2]。将不同类型的勘探规范、规程进行整合,可以使地质调查工作更加全面,同时也能够增加调查内容的精细程度。
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应当结合多重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从而获取更加科学的调查报告及图件。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现有的调查成果作为基础,从而对地质环境进行高度的分析和总结[3]。矿山生态环境资料的采集主要是被调查矿山所在的水务局、农业局、水文站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地质研究资料,其中包括:矿山水田总面积、矿井分布、地下水量、矿产资源开采量、城市水利发展规划等。
地面环境调查主要是针对矿山地貌形态、形成原因以及土壤和植被的组合规律,为矿山生态环境分布提供依据。并查出矿山区域内地下水的开发现状及地下水的变化规律。针对矿山生态环境中出现的大面积旱地、水田区域等要进行重点调查,找出主要形成原因是否与大规模、无秩序的开采矿区地下水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有关[4]。同时,在调查出矿区内地下水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周边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的储蓄能力及条件。最后,再对矿区地面环境的质量现状进行综合的评价,并通过结果分析出矿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设计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在对矿区地面环境调查后,还应当深度调查矿区中矿井的环境变化规律,针对已经被开发的矿山而言,调查工作主要是对煤矿厂的生产矿井的分布位置以及对应的开采情况包括开采的层位、面积和水平,进行全方位的调查。通过矿井中的地下水涌水量、水质以及地下水的运动情况,全面了解矿井的积水情况,进而推断出该地区充水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应对矿井中的固体废弃物进行调查,调查主要包括废弃物堆放的位置、占地面积、范围等。
地表及地下水是影响矿山生态环境出现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其地质调查工作更应该给予更加高度的重视,对其调查也应更加全面[5]。对于地表水的调查主要包括水流流量、洪水位线以及水质等。对于地下水的调查主要包括水井位置、水井结构、单位内水井流量等,并按照地下水野外调查表中的内容认真做好记录。
对于矿山水质的化验是为了检验矿区水资源中是否含有重金属元素或其它有害物质,对水质的pH值、硬度及矿化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对矿区中排水位置要分为上、中、下游分别进行采样和化验。对于含有水井的矿山还要在距离其30m、50m、100m的位置分别采集污染样本,从而判断水井中水质的污染程度。
对于矿山中有害物质的化验首先要对矿石的种类进行区分,并分别进行采样。化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矿石的pH值以及各金属元素的含量,当某一金属元素含量超标或pH值超出一定范围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防止矿山生态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污染。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矿山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将其与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首先选取同一矿山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利用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地质调查,设置本文方法为实验组,传统方法为对照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控制其它影响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完成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比较两种方法的调查精度,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结果对比
地表及地下水野外环境91.24% 83.57%矿山水质及有害物质化验结果 93.57% 73.58%
通过实验结果及表1中的数据可知,实验组在对地面环境、矿井环境、地表及地下水野外环境调查以及矿山水质及有害物质化验结果的精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通过实验可以证明,本文提出的矿山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地质调查结果无论是在精细程度上还是调查范围上都明显优于传统调查方法,因此该方法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提出的矿山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目前矿山生态环境的地质现状,为国土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事实依据。但对于矿山生态环境的分布规律和演变趋势等缺少详细的调查,因此在日后的研究中,还将对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