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前期汉匈和亲之比较

2019-03-04 23:17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和亲西汉王朝

马 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和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它所引发的影响和作用被世人所关注。和亲从西汉前期汉高祖时与匈奴和亲中正式被确立,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末期。西汉前期的和亲对其后崛起的封建王朝和亲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于西汉前期的汉匈和亲已有很多研究,逐渐走向成熟,而关于东汉前期与匈奴和亲的研究却很少,此领域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而且就两个时期和亲差异的研究还显薄弱,为此本文试将西汉前期与东汉前期汉匈和亲进行初步比较研究。

一、和亲背景之比较

“匈奴”始见于战国末期,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上拥有古老历史的游牧民族,从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中叶)开始,至南北朝之初(公元5世纪初)结束,在我国北方活动了约七个世纪。战国晚期,匈奴逐渐兴起,到秦亡汉兴之际,逐步成为威胁中原王朝的强大势力。“西汉前期”(汉高祖至汉武帝初年)匈奴正处于强盛时期,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攻月氏,南灭楼烦、白羊,北征丁零、坚昆,把秦时蒙恬所夺匈奴旧地皆收取,国力强盛,又统一西域各地,是当时西汉王朝的心腹之患。

而当时“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1]227。汉初国力较弱,然“匈奴大攻围马邑,韩王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城下”[2]2894。刘邦率军亲征,被困平城,险些三军覆灭,后采纳陈平之计,行贿冒顿阏氏,得幸脱围。白登之败,因高祖轻敌,冒险前进,但最根本之原因,还是基于匈奴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汉朝国力的弱势之地。同时地方上“异姓诸王”的留存,中央力量较弱,故很难抵抗匈奴。在此之下,西汉不得不采取刘(娄)敬的“和亲”之策。从刘敬的辞吐中,显而易见和亲的双重目的:从短期来看,能够消除边陲之患,维护边疆稳定;从长远来看,“可以不用诉诸武力,便使匈奴累世臣服,达到渐臣的目的”[3]41。高祖权衡利弊后,派刘敬出使匈奴缔结和亲之约。

后经吕后、惠帝到文帝、景帝大都沿袭和亲方略,和亲成为西汉之初维持汉匈友好关系的重要策略。文景之时,文帝、景帝在经济上休养生息,政治上推崇清静无为,以文治天下,以是,汉朝仍维持“和亲”策略。到景帝时,和约中附加“通关市”经济条款,武帝前期更是赠送大量物品。如,据《史记·匈奴列传》载,孝惠帝、吕后时“复与匈奴和亲”[2]2895;“孝文帝初立,复修和亲之事”[2]2895;“孝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給遗匈奴,遣公主,如故约”[2]2904;武帝前期“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2]2904,等等。西汉前期,“和亲”非单纯下嫁公主,其中包含许多其他利益,如,遗厚物、通关市等。“和亲”成为对外策略的代名词,即一切事宜皆在和亲名义下展开谈判。因和亲份量十足,匈奴一方易接受此和平方式。利用“和亲”策略,避免战乱,获取大量财富,使匈奴族民在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生活、发展生产。但不容否认的是,此和亲期间,西汉王朝担负了巨大的经济、政治负担,时刻处于被动局面,为巩固和亲,避免战争,而不断地讨好匈奴。而匈奴则是时战时和,为所欲为,相比之下,这一背景下的西汉王朝和亲有很大的忍辱负重之意。

由是可见,西汉初期的和亲,是在“胡强汉弱”的局势下,西汉不得不忍辱求全,以期姑且防止与匈奴发生正面冲突而萌生的策略。为了使和亲局面维持下去,西汉不但要经常把汉公主嫁于匈奴,且要不停地把大量粮食、丝绸等重要物品赠与匈奴,本质上是种耻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然则此政策虽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汉匈双方大规模的战争,但在经济利益的诉求上却难以使匈奴人满意,匈奴仍不顾和约,经常南下骚扰汉境。从高后至景帝时期,匈奴侵扰汉边的行为多至十余次,但西汉王朝仍以息事宁人的态度了之,此妥协之意显而易见。但,此时“以和为贵”的和亲政策,对西汉王朝的影响是以正面为主。

而东汉初期(公元25年—公元48年),中原四分五裂,全国尚未完成统一,各地割据盛行。而北部匈奴则趁中原大乱之际,重新崛起,控制乌桓、鲜卑等西域各地。光武帝刘秀已然无力应付匈奴,只好派人到匈奴馈赠金币,贿赂单于,“以通就好”[4]2940,以恢复宣帝、元帝之时的和亲局面。但当时匈奴单于“骄据,自比冒顿”[4]2940。见东汉有机可乘,便勾结北部割据势力时常侵扰边境。当东汉政权稳定之后,匈奴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4]2942。在此情况下,蒲奴单于“畏汉乘其弊,乃遣使诣渔阳求和亲”[5]1402,此时东汉也有和亲之意。恰逢这时(公元48年)南北匈奴发生分裂,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东汉,“南单于遣子入侍,奉奏诣阙”,确立了一种君臣关系,以是未发生和亲之事。东汉前期仅有的一次和亲是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东汉与北匈奴胡邪尸逐侯鞮单于长的和亲。自南北匈奴分裂之后,北匈奴曾多次向东汉请求和亲,但出于对南匈奴的考虑,东汉王朝予以回绝。最终,明帝为了阻止北匈奴侵边,在永平六年,同意和亲,并派给事中郑众出使匈奴。

从整体背景来比较,西汉前期,西汉王朝和匈奴都是一个庞大的政治体,但仍是“胡强汉弱”的态势。到了东汉前期,匈奴南北分裂,力量削弱;然东汉王朝政权稳固,维持了“汉强胡弱”的局面。此时双方力量的强弱对比深刻影响了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行。

二、和亲目的之比较

西汉前期,西汉王朝和亲的目的有很多,就如刘敬提出的和亲建议,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以达到“兵可无战以渐臣”匈奴的目的。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此时的和亲是一种拉拢关系。但对于当时来说,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新生政权,维护暂时和平。西汉王朝嫁公主九名,对匈奴和亲六次。每次如遇匈奴王换位,西汉王朝总会及时下嫁公主以安抚新王,避免其侵边;同样,和亲过程中,若遇匈奴小规模侵边时,和亲谈判会再一次被提及,便会继续委派公主下嫁,以便再一次保持缓和、安定的局势。

从匈奴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是为了经济利益。无论战争还是和亲,从中想要获得更多的是实在的经济利益。就如和亲条约中西汉提出的“约为兄弟之国”,不难看出中原政权更加注重名分,大汉族主义思想浓厚,为取“名”而舍“利”。而匈奴则更多是看重经济利益,就如在汉景帝之时提出的“通关市”,显然极大地诱惑了匈奴。由于西汉是农耕经济,匈奴是游牧经济,双方经济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同时因匈奴经济遭受自然灾害几率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匈奴对西汉经济的依赖性,更多的是对“通关市”的兴趣,虽和亲有时被破坏,但关市并未中断过。对匈奴来说,只要得到其想要的经济利益,战争、和亲都不会有太多异议,不过相比之下,和亲这种和平方式似乎更加划算,既不损害本民族利益,又可以得到经济好处,何乐而不为,也就更加偏向于和平方式,和亲策略油然而生。

到了东汉前期,北匈奴一再乞求与东汉和亲,但是东汉基于安抚南匈奴便一再拒绝。到了胡邪尸逐侯鞮单于长时,北匈奴又一次提出和亲,东汉王朝自以为北匈奴希冀和平,恰逢此时明帝以期通过和亲使北匈奴放弃扰边,以此东汉答应和亲。可见东汉王朝和亲的目的是单纯的,然北匈奴则另有打算,北匈奴多次派遣使者到东汉谈判和亲之事,主要目的是对其获得经济利益的思量。在经济上,北匈奴对东汉有迫切的依附性,其以为一经和亲,不光可以得到大批的布帛絮缯酒米等货物,还能凭借“关市”实行经济贸易往来,以消除生活和生产中的困难。另外,匈奴分裂后,南匈奴依靠东汉王朝,实力不断增强,北匈奴既羡慕又畏惧东汉与南匈奴的联合征讨,因而,北匈奴基于自身安全考虑,姑且放弃对东汉的敌对行为,希望缓和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

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北单于欲合市,遣使求和亲,显宗冀其交通,不复为寇,乃许之”[4]2949,汉明帝摒弃了光武帝应付北匈奴的计策,并于第二年“谴越骑司马郑众北使报命”[4]2949,经认真察看和仔细判辨,郑众以为北匈奴此次和亲的动机为:(1)离间南匈奴部众,坚定西域36个政权归附北匈奴的信心;(2)宣扬自己与东汉和亲,向敌对政权夸耀,使西域欲归付者,局促狐疑;怀士之人绝望中国耳。[6]11491北匈奴若出于此目的来求和亲,可见此次和亲的戏剧性与动机的阴谋性。之后,北匈奴已然发动战争,和亲对其来说便成为了战前扩军备战的阴谋,其目的性昭然若揭。

西汉前期,双方和亲目的相同,皆是为了维护一种和平的局面,虽是暂时和平,但双方的出发点相同。而到了东汉时期,所谓的和亲已然成了一场阴谋的策划,双方各怀心思,都没有好好维护和亲的结果。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之后,不论是南匈奴亦或是北匈奴,在剧烈的斗争中,都不想看见对方势头壮大,都想获得东汉王朝的外部支援。南单于归附东汉王朝后,逐渐承担起为东汉保卫北部边疆的责任,并且不断要求东汉发兵,支持其攻打北匈奴,由此毅然隔绝东汉与北匈奴的交往,继而削弱了北匈奴的势力。而北匈奴,则想与东汉创建亲睦关系,得到东汉王朝的财物资助,以稳固自己的政权统治。由此,东汉王朝要想在其间追求均衡的态势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它既不愿看见南北匈奴归于统一后可能给东汉王朝带来更加紧张的被动局面,也不能允许北匈奴长久对东汉边境进行侵扰。因此,当羁縻北匈奴的计谋成为泡影时,便采用了“以战去战”的征讨战略。所以和亲带来的和平安定目的不是很明显。

三、和亲影响之比较

总的来说,西汉前期的和亲是成功的。从高祖和亲之始至武帝前期,汉匈和亲使西汉王朝维持了将近六七十年相对和平安谧的外部环境,这也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正如《汉书·食货志》载:“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1]226和亲策略使西汉政局稳定,民务农事,衣食滋殖,四海殷实,国力继续恢复发展,这也达到了最初和亲的目的。汉匈之间缓和、稳定的局势,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原、匈奴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尤以“通关市”为最,加强了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原地区的农产品、手工业品流入匈奴境内,匈奴地区的民族特色产品进入中原集市,如,近年来,汉代匈奴墓葬考古中挖掘了大量汉代的青铜镜、马蹬、丝绸和漆器等物品。自冒顿以来,匈奴人非常喜欢与西汉通关市,行贸易,文帝时,贾谊曾说:“夫关市者,固匈奴所犯滑而探求也”。匈奴人在与西汉人民的交往中学会了计算、登记、筑城、穿井等很多技术,使匈奴文化深受西汉文化感染,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交流,互相融合。

长久看来,西汉前期的和亲有非常之大的优势作用。首先,汉匈和亲推进了西汉与匈奴思想文化的交流。在此之下,西汉王朝的儒家思想渗透到匈奴地区,可改变匈奴落后之态,帮助其建立完善的政权机构;同样,匈奴地区的“胡文化”传入西汉大地,也可丰富西汉人民的生产、生活,此可谓文明交融之态。随着民族交融与沟通的扩大化,随之形成汉匈民族血缘融合程度的加深,也就非比寻常了。汉匈民族间的通婚与血缘融合,既有益于汉匈民族之间文明的交流和发展,也有益于彼此之间情感的增长和民族的友好,这便是和亲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而东汉前期,“和亲”则被看成是阴谋之事。东汉之始,北匈奴曾多次请求和亲于东汉王朝,但和亲期间,北匈奴还与南匈奴立有“密约”,规定南、北匈奴交战时,南匈奴俘虏之北匈奴战俘一律归还。此“密约”被东汉王朝知晓后,不愿、也不可能真心实意的信任北匈奴,所以,东汉王朝又违背盟约,积极扶植南匈奴的势力,使得和亲只趋于表面,没能真正达到和亲的作用。而真正起作用的是东汉王朝推行的“安南定北”之策,即以巨额的经费开支支持南匈奴对抗北匈奴,从而使其间接的形成均衡之势,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东汉政权,避免了战争冲突。反而和亲并没有为东汉或者北匈奴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利益,在经济、政治、文化上产生的作用微乎其微。

就当时东汉王朝来说,“和亲”诚然多为权宜安抚之策,但对于塞外北匈奴而言,“和亲”纯属为了自身“利益”。首先,对于财物的追求是第一位。南北匈奴分裂后,北匈奴执意与东汉王朝和亲,究其根本原因是贪婪东汉之富余币帛,希冀得到大量财物珍宝,以弥补北匈奴境内财物贫乏之弊。其次,中原王朝国力强盛之时,在“四夷”中拥有很高的声威与震慑力,故北匈奴也有意凭仗与东汉王朝的和亲来提升自己在诸族中的政治地位。此外,由于北匈奴所处地域过于偏远,一般民间出现的汉族人与匈奴人的通婚大多发生在南匈奴境内,且因南匈奴的阻断,使得北匈奴与东汉王朝在民间“互市”中交流极少。所以在经济文化上也没能带来什么影响,仅凭一次双方都不够真诚的和亲来带动民间其他领域的交流也很有限。

比较两汉前期两次和亲的作用,西汉前期和亲所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突出的;而东汉前期的和亲双方心思不单纯、想法不一致,很难发挥和亲应有的效应,所以,这场和亲也可以认为是失败的。

总之,基于不同历史条件之下的历史事件对历史的影响各不相同。就两汉前期的和亲而言,就截然不同。就和亲背景而言,西汉前期国家力量并不强大,体现“胡强汉弱”的态势,随着之后汉匈战争的进行,匈奴实力大为削弱,到了东汉前期,匈奴更是分裂为南北两部,日益走向衰弱,汉匈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逆转。就二者和亲目的而言,西汉前期和亲,汉匈双方皆是为了维护一种暂时和平的局面,而东汉前期的和亲各怀心思,可谓是一场阴谋。就和亲的影响及结果来看,西汉前期的和亲发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可以说是成功的,而东汉前期和亲的优势作用极为有限。

猜你喜欢
和亲西汉王朝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一幅西汉伏羲女娲图像
西汉
西汉玉器的鉴定
养心殿,带你走进大清王朝的兴衰沉浮
奇波利尼的王朝Saeco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从“封王戍边”到“和亲弭兵”——西汉初期北疆边防策略探析
政治关系亲属化才是“和亲”的真正内涵与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