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 波
2018 年l2 月18 日中央授予一百名改革先锋称号,其中音乐界作曲家施光南上榜,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施光南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传统文化音乐艺术的弘扬,坚持把爱国作为音乐创作的永恒主题,谱写了许多时代赞歌,引起亿万人民的共鸣,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奋发进取。让音符与祖国母亲的心脉一起跳动,这是施光南音乐人生的一大亮点。
一、接受祖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熏陶,扎下让音符与祖国母亲的心脉一起跳动的坚实根基。他1940 年出生,1990 年去世。从而我们可知,他是同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据他去世后大量报刊的介绍,他在少年时代就接受传统音乐艺术的熏陶,虽然他的家庭环境并不具备较好的学习音乐条件,但在学校里,在社会活动中,他接受了社会主义音乐的启发和引导。特别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新中国的音乐文化生机勃勃的大好年代。这个年代的社会音乐生态继承着 “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音乐成就、发挥三四十年代战争年月里我国进步音乐家的战斗精神,发扬着我国民间音乐与古代音乐的优秀传统,也正开放着世界进步音乐文化影响的大门,音乐美育在这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占有一定的地位。施光南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培育成长的。从哲学观点看,外因虽然有这样好的社会音乐生态环境,但主要还是旌光南的内因起作用。他除了参加社会上的 “音乐欣赏会”、“作曲讲座” 等等之外,特别可贵的是,他对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广泛的兴趣,小小年纪就熟悉京剧的各种板腔。据时任中国音协主席李焕之1953 年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时说,这次汇演给他打开了民间音乐的丰富宝库。施光南发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这么动人心弦,于是,他对民间音乐热爱和学习。除民歌外,还学习各种说唱音乐,并能摹仿各种不同的地方风格与走字行腔的韵味来演唱。可见,如果说一个作曲家的成长需要具备天才因素的话,那么,后天的生活经历与个人的勤奋及不懈的进取,才是使天才成长、开花、结果的根基。离开这一根基,任何天才的幼苗都要枯萎而一事无成。
二、不受某种 “浪潮” 影响,坚持让音符与祖国母亲心脉一起跳动。施光南的歌曲创作题材是多样的,重大题材与非重大题材不限。他纵情抒怀,歌唱党和祖国,歌唱祖国美好的山和水,歌唱劳动和战斗,歌颂友谊与爱情,既歌唱各族人民的生活风貌,也歌颂世界人民的往来。这从施光南留下的千多首作品可以证明,以及从《施光南歌曲选))的三百多首独唱歌曲看,足见他是一位优质高产的作曲家。然而,正在他歌曲创作的黄金时期,却遭到十年浩幼的无情打击。但是,他仍然用顽强不懈的歌曲艺术创作精神,去对抗各种限制、禁锢和围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1976 年 “胜利的十月” 人民举杯欢庆粉碎文化刽子手的时候,他谱写了《祝酒歌》,他在谈到对这首歌的创作体会时说:“在十年浩劫中,不仅整个国家遭受灾难,我自己的艺术生命也被扼杀了……当这些文化刽予手被推下历史舞台时,我的内心该有多么激动!压抑了的创作激情如开闸的潮水一般奔流。我急切的要用音乐来表达这亿万人民所欢庆的胜利……就在这种不可抑制的创作欲望下,盼来了《祝酒歌》 的歌词……它生动感人、丰满而又概括、既有对过去回顾,又有对胜利的庆祝,更有对未来的信心。我觉得这正是我想要表达的情感,也是广大群众共同的情感……我的直感告诉我,这首歌曲不能只谱成一首欢乐的舞曲,而应在庆祝的基础中带有时代印记的深沉感以及向未来进军的昂奋情绪。”(施光南: 《谈〈祝酒歌〉 的创作》,发表在《长江歌声》 1979 年第三期)。由此可见,他的音符是和全国人民心脉一起跳动的。所以《祝酒歌》 成为一首划时代之作。它表达了亿万人民群众欢庆胜利的喜悦心情。歌曲采用了带再现的复二部曲式结构。从音调上讲既有北方戏曲高亢的特点,又带有南方小调抒情的特色;既有新疆、西藏的小数民族音调,又带有江南民歌韵味,集东西南北中之大成,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
三、不受某种 “赶时髦” 思潮左右,让音符与祖国母亲的心脉一起跳动。一个有创作个性和主见的作曲家,是勇于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而不受任何思潮影响的。施光南的作品说明他是一首有见解有抱负的作曲家,他不受某种赶时髦的思潮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种被人们称为 “时代曲” 从海外、港澳传来,后来演变成 “流行歌曲” 在我国大中城市的一部分人中,特别是一部分青少年中日益扩散、蔓延着,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这部分人的艺术情趣、审美要求、精神面貌、生活向往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成为一个令人关切的社会问题。此时施光南在创作完《伤逝》 交响乐,又投入到歌剧《屈原》 的创作。当时社会上已经流传着西方的流行音乐,传统的民族音乐已很难俘获年轻人的心。有人劝他 “写一部歌剧花的时间精力又多又不讨好,不如写点‘时代曲’之类的东西来钱……” 而施光南的回答是“ 我不愿去赶时髦……”。也有人希望他去当官,可施光南眉头一皱说 “我不当什么官,我的所长是音乐,一离开音乐我的事业就完了。” 这可真有二千多年前陶渊明那种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劲头。他不象一些人把金钱、权力看得比真理、公义还重要,为了钱财、权力可以放弃真理,放弃公义。而施光南确有艺术家的人格。他不仅不去赶时髦,他在音乐创作中除了从民间歌曲、说唱音乐和戏曲唱段吸收许多美的特征进行创作的同时,他相当部分歌曲的旋律,具有他自己的旋法。有的低回婉转,情意绵绵,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于1981 年《音乐辅导》 第三期刊发了我对这首歌的歌评);有的音域宽广,起伏跌宕,如《北京啊,你是伟大祖国的心》;有的是特性音型的重复、移位,显得爽朗而朴实无华。在开放改革大潮之初的1982 年,他创作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以描绘我国广阔的农村土地上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为内容的。整首歌曲充满着乐观精神与爱国热情。采用简洁的乐段带副歌性质的曲式结构,在三段歌词中,以 “希望的田野上” 为背景,分别从 “家乡”、“理想” 和 “未来” 三个方面展开,通过歌声一一深入人们的脑海,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农村的由衷恋情。当A 乐段结束后,紧接着用一个宽广舒展的过渡乐句,带出合唱声部演唱,以欢快雀跃的对比复调声部作为背景衬托,让人们对故乡田野的未来充满着希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来,听到一种呼声 “要提高我国的音乐文化水平和音乐的生态环境”,言下之意,我们的音乐水平不高,有些落后了。是的,如果不落后,那些庸俗的东西怎么能乘虚而入、抵挡不住?!而且至今仍然有人执意叫好。此外,有的熟视无堵,有的干着急……。情况有点象清朝末年的中学与西学之争、科举与学校之争。但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改变现状,决不能象西太后那样,先是盲目捧外,后来又盲目崇外。中央把音乐界施光南树为榜样,他的音乐人生很值得我们学习。是时候了,让我们很好地回顾昨天,面对今天,展望明天,少点盲目性,少些浮躁,对我国音乐事业要有些战略思想和措施。否则,历史将会给我们以更大的报复。总之,人民需要心灵的歌唱,音乐家应成为人民的知音.在这样一个基点上思考和探索问题,身体力行,我们的音符便能和中华大地母亲的心脉一起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