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喻,朱 强,陈 玲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高教研究所,广州 510650)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类型,主要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与普通大学等值,培养的毕业生适应职业能力较强,非常受欢迎。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对于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近年来,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在地方高校转型以及高职院校升格上正在积极探索。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促进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水平,争创一流。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5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指导意见》并提出支持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推进应用科技大学建设,培养应用型人。2016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在《关于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遴选结果的公示》文件中指出,“广东金融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等首批14所普通本科高校拟试点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试点期4年。”2018年9月,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第一届招收的231名专升本学生的专业中,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和飞行器制造工程3个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将获得由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如果这些学生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还将被授予该校的学士学位。这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纽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专业设置和布局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其专业的合理化设置。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处于积极的探索试点阶段,无论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高等职业院校的升格还是新建应用型高校,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学习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在二战前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推进,德国培养的技术人才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急需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二战后,德国的一些州先后开始着手建立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主。1968年德国联邦政府制定并通过了《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科学校协定》,将当时部分基础较好的工程师学校、高级专业学校合并,在保持其办学总体特色的前提下建立高等专科学校,这就是今天的应用技术大学的雏形。[1]1976年德国颁布了《高等教育总纲法》,明确规定了“应用科技大学与综合大学在德国享有同等地位,其文凭与综合大学文凭具有同等效力。”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自成立以来,其办学模式始终强调实践性,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德国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德国把应用科技大学看作是“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而不是带有某些理论的职业教育。”[2]据不完全统计,“德国2014-2015年共有425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应用科技大学有215所。”[3]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得益于其自下而上的专业设置。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刚刚成立时,其专业设置较为简单,数量较少,一般不超过2个,主要以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主。但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专业设置很快扩展到了其他的类别。上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有关专业获得较快发展,单个的专业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产业集群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关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迁移能力。因此,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专业设置上开设了较多的跨学科应用型专业。如工业工程与管理、经济法学、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管理学等。[4]新出现的岗位需要开设新的专业,例如应用健康学、护理管理等新兴专业获得开设。目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大类已涵盖了工、农、商、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主要侧重于社会需要的应用技术。近十年,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在其他一些大类专业上也进行了设置与调整,例如金融、商贸和社会类专业的设置,此类专业也开始逐渐发展壮大,招生规模也逐年在增长,有些专业甚至还成长为规模最大的专业。德国罗伊特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最为知名的欧洲商业学院是德国国家级重点商学院,近年来发展迅猛,其国际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国际商业学和经济信息学等在德国都名列前茅。德国曾于2012年统计公布过专业目录,每个州约开设4000个具体专业,并将这些专业进行整合,归并为约280个学习专业,还将这些学习专业归并于60个学习范围内,最后将这些相关的学习范围组建为10个专业群。[5]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同于综合性大学,主要表现在政府宏观统筹、校企协同培养;专业的技术性与应用性;专业的多样化与跨学科等特点。
地方州政府宏观指导专业设置。20世纪90年代以前,德国联邦和州政府过渡的集权管理方式导致应用科技大学失去了良性发展和自我调节的机制,难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总纲法》的修订将联邦政府的控制权进行了弱化,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地方州政府。2008年,联邦和各州政府共同拟定了《2020年高校协定》,代替了《高等教育总纲法》,该协定规定:从2013年开始,德国所有高校(包括应用科技大学)的建设将全部由各州负责,不再接受联邦政府管辖,联邦与州政府只是战略伙伴关系,进行战略合作,继续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6]由此可以看出,德国联邦政府逐步退出了高校的集权式管理,由州政府全权管理,而地方州政府也采取进一步放权措施,使得应用科技大学获得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在专业设置方面,地方州政府在专业结构、数量以及规模上给予一定的统筹指导,使之与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相协调,而新老专业的设置与退出则由应用科技大学自主进行。
企业参与“双元制”专业设置。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享誉世界,但在应用科技大学也设置了“双元制”的专业。这种专业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设,学生并不能随意选择就读这些专业,要经过筛选,企业同意之后才有被录取的机会。“双元制”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部分在学校完成和在企业完成,两部分的学习时间分别为3个月左右。学校和企业为了让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实现有机结合,双方会进行专门的沟通协调。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可以与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办“双元制”专业,也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和达到一定的标准。例如,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的设计技术、机械电子技术、技术营销、银行与保险学、护理学与社会工作等本科专业都是属于“双元制”专业。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的企业经济、机械生产与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机械电子技术等专业也是属于这一类型专业。
技术性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例如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明确“将知识转换为技术,将学习者培养成领导者”为其办学宗旨,围绕着当地近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多家保险公司和大型银行设置了一系列相关的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该校始终将技术性作为其专业设置的特性之一,技术性的专业占比超过了一半以上。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于1878年,包括6个二级学院,其中5个学院的专业均属技术性领域;学士专业22个,硕士专业17个,其中17个学士专业和11个硕士专业是技术性专业。[7]
应用性也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的重要特点之一。例如科隆应用科学大学设有应用社会科学学院,开设社会法律咨询、幼儿和家庭教育、社会工作管理学等学士或硕士专业,之后又新成立了应用自然科学学院,开设药剂学化学和技术化学两个学士专业,并且计划开设生物医学技术和物理技术两个专业。[8]卡尔斯鲁厄应用科技大学开设专业包括机电一体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建筑学、电气工程-工业一体化等,都是属于应用性专业,还被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评为德国最好的应用科技大学。[9]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范围广、类型多。如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在其设置的14个二级学院中,包含了设计、经济、工程和社会学等四个大类的专业群,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建筑学、儿童教育发展和护理、航天航空工程、造纸包装技术、医疗保健和旅游管理等专业,所涵盖领域包括建筑、设计、机电一体、计算机、地理信息、工商管理等”[5]。从该校所设置的专业来看,涉及的范围的确较为宽泛,但是专业的知识学习都是涉及到具体的应用范围,与行业企业需求和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可以看出,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虽然范围广,但并不影响其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设置跨学科性也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特色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使得面对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要解决这些复杂问题,必须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就必须要考虑不同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开设的专业中,测绘以及地理媒介技术、汽车机电整合化、地理信息与卫星定位、管理、护理专业、儿童教育、后勤工程等专业不仅体现了其专业设置的职业针对性,也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另外,该校还专门设置了一个专门针对跨学科问题进行研究的综合跨学科研究系。”[5]亚琛科技大学共有10个专业领域,分别是建筑技术、建筑学、设计、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化学与生物工程、机械制造与机电一体化、宇航工程、能源工程经济学、医学工程与工艺数学,这些专业领域都带有跨学科的特点。[10]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德国工业4.0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结构以及设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德国自然资源严重匮乏,依靠出口工业产品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对于农产品和其他的自然资源则需要靠进口。其中,钢铁、汽车、石油、电力是德国的四大标志性工业产业。随着德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产业结构调整逐渐趋向合理性,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等行业发展迅速,第一、二产业结构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第三产业比重增加较快,赶超了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德国多特蒙德应用科技大学,主要培养钢铁、煤炭等产业相关的技术人才,随着地方产业结构调整,这种传统产业被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所取代。为了适应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该大学新开设了一些专业,已经形成以通讯技术、电子信息和计算机为核心的专业群,为当地数十万家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企业提供服务。[11]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所在的城市为港口城市,所处位置临近充空中客车生产基地,因此充分利用港口城市的特色和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航海技术、航空科技、船舶制造等特色专业。[12]
2013年德国联邦政府正式提出了“工业4.0”战略,该战略的核心特征之一其实就是智能化和复合化,主要表现在“智能产品、智能人才、智能服务、智能数据、智能设备、智能空间”等多个方面。“工业4.0”时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任何职业岗位都需要能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专业再不是单一的专业,而是成为几乎所有专业都需要掌握的一个知识领域,需要进行跨专业的融合。德国就业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未来的10年将造成有60 000多基础生产线上的工作岗位减少,同时约有490 000个职业岗位将会消失,在制造业领域中大约有430 000个与计算机、通讯和数学相关的新岗位会出现。”[13]为了积极应对,德国教育界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应用科技大学开始朝着智能化和复合化方向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例如运输管理类、轨道交通类、机械制造类和汽车交通类等专业都要走向信息化,因此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逐渐走向了信息化为核心的智能化。同时,应用科技大学对专业进行了整合,专业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凸显,构成了复合化的专业布局。比如对制造业领域中的传统机械和设备控制与维护专业数量进行压缩,增加一些新的专业,这类专业将服务领域、IT 和科学领域为一体,所培养的这类专业人才将计算机科学、通讯技术、工程学科、商贸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构成复合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格局。[13]
对传统特色专业的继承。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由高等专科学校、技术院校转型而成,之所以一直受到社会的欢迎,关键原因之一是因为其保留着传统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与学校独特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的传统相一致。例如德国南部的鹿特丹林业经济应用科学大学是一所以特色非常鲜明的学校,学校开设有生物能源、林业经济和水资源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可持续性能源技能硕士专业。[14]在1995年以前,该校是属于政府内部的行政性学校,主要负责为巴登—符腾堡州、萨兰州和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培养在林业行业的工作人员。1995年之后学校进行了改制,改为了普通招生的高校。[15]由于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传统,该校的专业设置一直保持在林业经济领域。位于勃兰登堡州的埃波斯瓦德可持续发展高校也属于此类特色型高校,他们的特色在于“绿色”,因为他们的教学和科研都紧紧围绕着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和可再生能源等这类主题。[16]
积极进行专业的拓展。在现代社会中,具备单一技能的人才很难得到发展。德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依靠的就是掌握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因此,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设置专业时就跳出了单个专业,拓宽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掌握数学、经济和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例如“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在建筑工程专业新增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公共建筑工程和建筑实施;在交通技术专业下也设置了空中交通工具和陆上交通工具两个专业方向。”[4]为了体现现代化的趋势,应用科技大学在专业设置上也进行了变革。一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努力拓展专业方向,在增长迅速的就业领域中开设新的专业。为了顺应德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及老年市场的需要,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开设了护理专业,因为德国年轻人缺乏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学校把培养对象定位为中年女性,对她们进行在职培训;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学校又将准备开设环境与人口专业;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中国经济在欧洲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传统的中医学开始获得普遍认可,因此该校也计划开设与中国传统中医有关的专业。[17]二是将现有的专业进行改造,使其现代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德国曾经对70多个专业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这些专业在经过修订后,不管是从教学内容上,还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上,都充分体现了现代化与时代化。根据德国提出的要将可再生能源使用在2050年达到50%左右,特里斯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及时开发新的专业方向,在原有的生物能源和太阳能基础上,设置了风能专业方向。[18]
严格来说,专业认证不属于专业调整的范畴,笔者之所以要在此进行强调,是因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相互牵制的作用。德国高校专业认证体系建立早,而且较为完善,对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合理化和规范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其提供了保证。
从1999年起,德国开始设立专门的认证委员会,对德国的高校开展规范化的专业认证,探索构建完整的专业认证体系。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德国高校专业认证体系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证各高校内部的专业设置、专业布局的协调性,保证标准的统一和教学质量;二是开展学分和成绩互认,使学生能够灵活自由的开展学习;三是将各个学校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公开透明化。在专业认证机构方面,德国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规范的组织认证机构,那就是专业认证委员会和认证代理机构。这两个机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认证代理机构必须获得认证委员会的认证,主要负责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和质量认证,同时认证委员会还要对他们进行监督。德国目前的专业代理认证机构包括以下几类:“面向治疗教育学、护理、卫生、社会专业的认证代理社(AHPGS),神学专业质量保证和认证代理社(AKST),工程科学、信息科学、自然科学及数学专业的认证代理社(ASIIN),国际商务管理认证基金会(FIBAA)四所面向特定专业的认证代理机构,以及认证、认可与质量保证所(ACQUI),专业认证与质量保证代理社(AQAS),中央评估与认证代理社(ZEVA)等6所跨专业的认证代理机构。”[5]完善的专业认证体系和规范的认证机构使得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上更加的严谨。
新时代、新经济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对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在着手建立高校的分类体系,政府部门在积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转型与升格,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办学定位不准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办学特色的凝练,专业、课程、师资等等都将受到影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亚琛科技大学的办学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有批判能力和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可以在经济社会中独立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将应用研究和实践教学紧密联系,保证教育的高质量,为毕业生在劳动市场上有出色的职业竞争能力提供有效保障;促进地区的发展。[10]当前,我国已然成为了高等教育大国,但与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有着一段较长的距离。数量较多的地方普通高校以及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无论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还是高职院校的升格,本应该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很多学校办学定位过高,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学校办学毫无特色,专业设置趋于同质化,最终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低下。广东省教育厅2017年面向全省高职院校发布的《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分析报告(2017年)》在“专业结构与办学目标定位不匹配”这一小节中指出:“纵观全省各类高职院校办学目标,不乏办学目标定位表述模糊、笼统、不清晰,概念或维度指标过多、内涵不确定甚至把不该加进去的指标也添加其中的院校,其办学目标定位不明确,办学过程中实际办学特色不突出,从而导致其在专业设置的时候会出现:专业设置同质化和冷热两极分化、专业布局散乱、专业结构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不对称等问题。”
为了促进高校生态结构的合理化和人才培养层次与结构的合理性,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在一些省份开始进行试点,将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转型与升格为应用技术大学。因此,探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合理办学定位对于我国应用型高校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作用。
从前文的表述中不难看出,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应用科技大学进行了管理权力的下放,应用科技大学拥有办学自主权,州政府进行宏观统筹指导,在专业设置上适当控制专业的数量和规模,使之趋于合理。我国高校也享有一定程度的办学自主权,可以自主设置专业,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筹。但是,由于国情不同,管理体制机制不一样,教育行政部门在地方高校的管理上依然拥有着较大权力,对于新专业的开设和专业数量的控制上依然较为严格,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发展。虽然有些高等教育发达的省份有政府部门统筹出台相关调研报告,将省内各级各类高校专业设置、专业布局和结构进行公布。例如广东省近年来就每年发布《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研分析报告》,从分析报告中就能较为直接的看出该省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布局在哪些方面具有不合理性,急于开设哪些专业。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的宏观管理统筹职能,促进地区专业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发展。
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在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中也有着鲜明的体现。应用科技大学与企业合作设置“双元制”专业,教学以理论为辅,实践为主。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与区域知名企业合作,根据其发展需求共同设置相关专业和联合培养人才,通过专业设置建立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推动校企深度合作。虽然“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部分专业进行了试点,但是由于与德国的国情不同,面临环境不一样,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案例。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热情不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校企合作不能通过行政手段或税收等外力作用,要让企业获得实在的人才培养利益,才能激发企业的内在合作动力,实现校企双赢。
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诞生之日开始,就一直保持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实时互动。德国的每个州都建有应用科技大学,每所大学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得益于它能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地理位置来看,应用科技大学大多都建在著名大型企业或科技园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但是学校所在的区域不同,面临的环境有差异,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学校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准确把握所在区域经济、产业、生态、科技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开展广泛的调研,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具体表现在专业的种类、规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是否匹配,与区域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是否匹配。在专业设置上,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的特色,建设一批能够匹配区域经济结构,有特色且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群),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核心专业的人才培养供给数量与主导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是否匹配;新专业的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模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是否匹配等。[19]
德国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体现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专业设置时考虑了自身的发展定位,专业类别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如前文所述,从专业认证机构到认证标准等,德国目前已建立起较为完整规范的专业认证体系,因此,严格的专业认证体系倒逼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合理设置专业,提升专业内涵建设,保证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从规模扩张走向了内涵发展阶段,各高校非常迫切的希望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因此,国际教育认证对于国内高校具有较大吸引力。例如,我国有些高等职业院校就引入了《悉尼协议》的国际专业认证,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并不高,采用这种国际专业认证只是确认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结果是否达到了协议所倡导的要求,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专业建设朝着更高水平发展,因为仅仅是对专业建设结果的认证或者将结果进行反馈并没有对专业建设过程认证更加直接有效。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专业认证体系,但必须是以推动专业建设为目的,构建一套完整的认证体系,而且是可以反复滚动似的进行认证,倒逼专业进行设置与调整,以此来保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