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地处闽中山区,长期以来,农林业和采矿业是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旅游业被提上日程。 发展思路的转变带动百姓身份的转型,一个个“新农人”正在这里悄然出现……
尤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但一直以来,旅游业发展并不乐观。 2015 年底,尤溪县确定“我家在景区”的发展目标,以全域、全民、全要素、 全产业链推动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最终实现三产高度融合。
“在尤溪搞旅游,那还是破天荒的事! ”尤溪发展全域旅游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当地干部群众的观念问题。“什么是‘全域旅游’? 到现在很多人都一知半解。 ”尤溪县委书记杨永生说。
为了转变干部群众观念,尤溪邀请专家开讲座,定期举办导游培训班,并在各地的展会中亮出尤溪的“旅游招牌”。
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变为制度设计的考量。 2016 年,尤溪县对全县年终考核进行了重大变革:首次将旅游工作纳入乡镇年终考核体系——总分100 分中,旅游一项占了7分。
“开展全域旅游,打破了依靠资源垄断、财政支撑的传统发展模式,让我们乡镇干部认识到乡村发展新路径。 ”尤溪洋中镇镇长郑长洪说,近年来,洋中镇不但启动了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申报了食用菌国家级农业产业园,还正在建设两条连接其他乡镇旅游点的道路。
近年来, 尤溪旅游经济指标不断突破。2016 年,全县接待游客增加到103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到6.2 亿元,旅游总收入占生产总值从不到0.5%增加到近2.5%。
胡厝村位于大山深处。 2013 年,福建侠天下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池昭稳被这里的山水所吸引, 决定在胡厝开发旅游景区。“施工队刚到村里时,想吃碗面都找不到地方。”池昭稳如此形容4 年前胡厝的寂寥。
而如今, 来此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国庆假期, 村里每天客流量达到1 万人次以上,不少村民摇身一变成了“店掌柜”。
沿着村里的主干道,两排整齐的红灯笼高高挂起,临街的民宿一派热闹景象。 2015年, 村民胡玉树赶上了第一批开民宿的热潮,老两口将家里的二层小楼翻新布置了一番,去年一年的收入将近40 万元。
“过去我们这里是‘鸟不拉屎’的穷山窝,只能外出打工,现在待在家收入就能翻番,自己也能当把老板。”“胡掌柜”满脸笑意地说。
村干部统计,从2015 年至今,已经有近300 人返乡从事相关产业。 就在胡厝隔壁村,几个疗养度假区正破土动工,旅游业使昔日的“穷山沟”正向“聚宝盆”蜕变。
尤溪县拥有着富饶的矿产资源,过去私人采矿场“遍地开花”,但也给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半山村村民林高春过去从事石粉生产,在县里“全域旅游”政策的引导下,他在矿山上办起了休闲农庄。 为解决矿区“青山挂白”,他还在山上种了黄楠木、杉木等名贵树种,栽种近万株桂花、樱花、玉兰花等,营造了一个四季既可观叶色又可闻花香的“绿野”山庄。
山还是那片山,只不过旧貌换新颜。 看着矿山新变化,“庄主”林高春干劲十足。 “接下来我们预计再投3000 万元, 提升服务配套,让游客留得下、住得久。 ”
杨永生表示,未来几年,尤溪旅游发展要以生态为基础,加快旅游的全要素完善提升,培育“5+2”、“白+黑”消费模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打响“我家在景区、度假来尤溪”旅游品牌。
(刘姝君)
从太原市档案馆了解到,八旬老人郭华将其参与编撰的《赤桥轶事》《古村赤桥——戏剧史话》《古村赤桥——兰若寺》等6 种8 册书籍捐赠给该馆。
郭华是土生土长的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人, 出生于1939 年。 1996年,他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赤桥古村的历史文化研究之中。 2004 年,他开始参与村史写作。
15 年来,他与几位热爱村史文化的村民,共同致力于挖掘赤桥村历史文化内涵,编辑出版史料书籍,组建“赤桥村开拓文化旅游资源促进会”。他还参与修复古迹兰若寺、“山西大学赤桥田野工作坊”等活动。 他凭着一颗对家乡的赤诚之心, 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伏案耕耘,延续传承着赤桥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
他将近年来编撰的书籍捐赠给太原市档案馆,就是想把赤桥村代代相传的历史故事、传统文化在档案馆永久地留存下去。
截至目前,太原市档案馆收集了包括《后北屯村志》《西张村志》、吴家堡地契档案、 太原历史老照片等在内,反映乡村文化、地域特色的档案资料5370 余件, 进一步丰富了馆藏资源。
(梁耀华 吴静红)
河南省长垣县寺坡村,在一座现代农业示范园门口,一块标识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的牌子正式挂了起来。 简短的仪式过后, 优质林果研究室技术骨干张园园,一头钻进大门右侧的大棚里。
外面正是寒冬腊月, 这里却温暖如春。两亩见方的大棚里, 一垄垄草莓果实饱满,尝一口,特别甜。 为啥这么好吃? “因为用的科技多啊。”张园园解释,口感好首先是因为没用化肥,施的都是有机肥。 长垣县土壤偏碱性,属于黏土,透气性差,为此长垣分院特意进行土壤改良。“好地结好果,科学施肥是关键。 ”
仔细端详, 大棚里有不少新奇的小东西。 一支圆珠笔大小的黄色小棍,悬挂在大棚的钢架下,隔几米就有一个,这是干啥的?“这叫做二氧化碳施肥器, 是专门给草莓施肥用的。”园园姑娘说。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 这个仪器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优质林果研究室主任、河南省草莓协会副秘书长张俊涛接过话茬:“我们这个大棚里,高科技的东西多着呢,你看这里。 ”他指着棚子上一指见宽的灯带,“这是补光灯,发出的蓝、紫光,是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率最高的。 天阴的时候打开能帮助草莓生长。 ”此外, 还有专门防治白粉病的硫磺熏蒸器、水肥一体化设施等。
最近几年, 大棚草莓在河南省迅速扩张,据统计,去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8 万亩。 扩张的根本原因在于收益高。 一座一亩地大小的草莓大棚年均产量能达1000~1500公斤, 每年能轻松拿到4 万~6 万元的毛收入,当年就能回本儿。
可是,这项“甜蜜”的事业在长垣并没有顺利推开, 当地只有零散的几个大棚而已。“主要就是缺技术,不会种、不敢种。”40 岁出头的李新军3 年前返乡创业,流转了150 多亩土地,小麦、花生轮作,每亩的纯收入不超过500 元。 得知省农科院长垣分院建了草莓大棚,有生意头脑的他从整地开始就过来学习。
乡村要真正实现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深度参与和支撑引领。 在刚刚发布的《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河南省是唯一出台这方面计划的省份,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对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
“我们的职责就是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做好农业科技转化和示范推广。 ”长垣分院院长李秀杰说。
长垣县代县长赵军伟说,正是看到了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作用,也看中了河南省农科院的技术、 人才和智力优势,双方联合建起了长垣分院,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科技在当地落地生根,从而加速县域经济发展。
该县的前瞻性举措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长垣分院紧密结合当地特有的资源禀赋,量体裁衣,提出并实施了数项研究推广工作, 如围绕长垣厨师之乡和烹饪文化,试验种植推广蒲公英、花椒等药食同源的农产品,开发烹饪食材种植;结合起重机之乡,农机生产具有的先天基础和优势,加快现代农业智能机械研发,目前花生种子剥壳机样机已经研制成功, 并进入调试阶段,花生果破损率明显降低……
看来, 有了科技的强力支撑,长垣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走得更加稳健。
(李英华 李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