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 岳雪娇 吴丹平
教学情境是基于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了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满足学生身心需求,根据课程需要所创设的一种适当情境,它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进一步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教学情境是一个多维度和多层面的动态系统,有4个特点:情真、形切、意远、寓教于乐。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是要求教学情境的内容设计和实施要站在学生日常生活、课堂生活和未来生活的角度进行设置。教学情境的真实化则需要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做到以学定教和学以致用,从而满足教师教学预设和现实课堂生成的对等,并避免以往为了情境而情境,不考虑学情与教情,没有对学生课堂学习中有利和不利知识的清晰分辨,以及不尊重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的要素等问题。自2001年以来,教学情境的使用本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学生发展来说,凡事适则立,不适则废。在此,笔者从本届活动小学展示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例中,透过教学情境中的生活化和真实化问题,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体育源于生活,生活即教育。叶圣陶先生的三大教育主张中就提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和生活是统一的过程,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催生效果,叶圣陶主张把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学习有用的体育,体育要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而如何在教学情境中体现“化”的问题,是生活化对教学情境创设提出的新要求。对此,既可以从生活中选择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作为教育资源,也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加入一些日常生活和“未来”生活的元素,让体育课堂教学充满张力,如此教学,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1.教学情境创设融入生活元素
教学情境与日常生活的结合,除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可以开发日常生活用品作为教育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水平二(三年级)的《持轻物侧向投掷》一课中,执教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毛巾设置成轻物,完成侧向投掷的教学,就是将日常生活用品运用于体育教学中,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练服务。教学中,执教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开发毛巾的多种功能,如,把毛巾设置为障碍跑跳(学生跑跳绕过摆成不同形状的毛巾),手持毛巾进行热身操练习,利用毛巾做各種投和掷的辅助练习,持裹团的毛巾进行轻物投掷,体会蹬地转体快速挥臂,两条毛巾夹在一起体验挥臂,毛巾一角穿洞体验投掷抓握和鞭甩,“保卫阵地”游戏中用毛巾投掷“保垒”,一条毛巾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听、观、感三重感官帮助学生真切地感受快速挥臂的动作技巧,展现了简约、灵动、高效的体育课堂。
2.教学情境创设关注课堂生成
课堂生活是师生在教学中为达成教学目标共同构建的一切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和有价值的教学活动,对于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学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同时,应关注课堂即时生成,利用生成调整或者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三(六年级)《篮球——运球急停急起》一课中,执教教师设计了游戏“打地鼠”,利用10张间隔一定距离的胶地贴,进行急停急起的运球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有一组学生无意中发现了胶地贴的另一面是数字1~10,于是把数字翻过来,按照1~10的顺序间隔摆好,进而按照1—3—5—7—9进行奇数急停急起的动作练习。这本身是教师后续教学中的安排,又因为学生们击打带数字的胶地贴比无数字的胶地贴,对练习急停急起技术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当教师发现这一教学生成后,不但没有责备学生,还召集所有学生一起观摩,并对该组学生提出了表扬和建议。当学生们再次回到学习中,也能够不断地提出思考和见解,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整个课堂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3.教学情境创设满足“未来”生活需要
教学情境的创设,符合“未来”生活中学生的需要,对激发兴趣和掌握技术动作更有帮助。水平三(五年级)《少年拳第一套及体能练习》一课中,执教教师创设“遭遇歹徒”的情境,将少年拳的规定动作学习,与“未来”生活中遇到“歹徒”时如何应对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学习和掌握。执教教师对学生学习少年拳套路的每一个动作,都加入了攻防意识的培养,更好地利用靶,让学生明白技击的重要性及如何运用。少年拳第一套前4个动作震脚架打、蹬踢架打、垫步弹踢、马步横打,可以与生活中“顶天立地、一马当先、挺身而出、战无不胜”的意境相对应。由此,一是能够为学生下一阶段武术内容的学习提供方法和借鉴;二是当学生遇到“歹徒”时,可以运用所学武术动作做出应对,如“歹徒”上步抓你,可使用震脚架打;“歹徒”后退时,迅速跟进使用垫步弹踢。
二、教学情境创设的真实化要做到以学定教、学练结合、学以致用
1.以学定教,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对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需要,在学习中采用不同的练习、提出不同的建议、给出不同的评价,是以学定教的根本。水平三(五年级)《弯道跑学习与体能练习》一课中,执教教师创设了“赛车”情境。在课的开始部分,教师先让学生在“检查赛车”“模拟训练场”“车队竞技”“安全回家”等相关情境中,感受弯道跑带来的快乐,初步掌握弯道跑的动作技术。热身活动结束,学生们左手拿起彩虹伞,右手摆臂,沿着逆时针方向慢慢转动,体验弯道,并观察学生的不同弯道跑能力。学生围绕彩虹伞慢走,当听到教师喊出色块颜色,对应色块的学生跑出,沿转动方向跑动,跑完一圈回到原点,对弯道跑中表现不同的学生提出技能的要求和建议。接着利用模拟器记住色块和号数继续围绕彩虹伞转动和跑出,当放下彩虹伞后,在半圆的两边,整体以女生在内圈、男生在外圈绕整圈跑动,强调弯道跑的动作要领。在每一次练习中,学生们在弯道跑中感受侧身、手臂内小外大的动作技术,感受怎么样顺利地从直道进入弯道,再从弯道进入直道。循序渐进、分层教学、整体推进,学生从初步感受弧度的跑到进入“赛车驾驶”的真实场景,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弯道跑技术的需求,通过自我挑战与相应水平的挑战结合,在学练中逐步掌握弯道跑的动作技术。
2.学练结合,促学习目标达成
学、练是赛和评的基础,只有抓好了学习和练习的巩固,方能开展赛、评。水平二(四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一课中,执教教师创设了“渔夫和小鱼”的教学情境,把篮球场作为“鱼塘”,学生在规定区域内运球行进,教师持“鱼杆”在“鱼塘”内“钓鱼”,被“鱼钩”碰到的学生即为被钓到的“小鱼”。被“鱼钩”碰到或球和人出了规定区域,要到“太阳岛”原地运球20次“复活”,然后才能再回到“鱼塘”,学生要边运球边观察,不能抱球跑动。这样的教学情境设计,学生通过学与练有效地巩固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技术,促进了技能目标的达成。
3.学以致用,为学生成长服务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学习了某个动作技术,但更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教学情境中的下一个创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水平一(三年级)《立定跳远》一课中,执教教师通过创设“走进动物园”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立定跳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并使学生敢于自我挑战。如,热身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哪些动物是蹦蹦跳跳的?”首先带着学生模仿动物走进动物园闯关,和小白兔比拼向上跳;然后解决立定跳远落地轻的问题,让学生想办法怎样跳才不会有声音,才不会把老虎惊醒;然后分别模仿高人、矮人、超人,解决摆臂、蹬地、跳的衔接问题,形象地促进了学生对立定跳远关键环节的认识;随后利用泡沫地垫摆成不同的高度和形状,让学生寻找立定跳远的合适高度。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发现自己和别人动作的差别,并通过逐级跳的序列动作,促进摆臂与蹬地衔接,找到自己起跳的合适高度。学生沉浸在“动物园”里,不知不觉地学习和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