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2019-03-03 21:18王琳琳郭冬梅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医学互联网+图书馆

王琳琳 郭冬梅 董 凯 石 丹 张 旭

(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 牡丹江157011)

1 引言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国家8大文化重点工程之一,2014年以来国务院连续5年将倡导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出对推进全民阅读的信心和在政策上的持续有力支持,全民阅读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1]。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持续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因此对其进行阅读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主阵地,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及丰富资源,在推广全民阅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随着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及信息服务方式的变化,信息技术深刻影响大学师生的日常生活模式,其教学、科研、学习方法都发生极大的变化。根据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字阅读首次明显超过纸质阅读,手机阅读发展迅速,移动、社交阅读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自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列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主题之后,“互联网+”便逐渐引起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们的重视,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创新的主引擎,全民阅读也迎来以互联网为基础,从培养阅读需求到优化有效供给的发展契机。“互联网+”改变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促进传统阅读与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借助网络技术发挥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医学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

2.1 概述

在“互联网+”环境下新型媒介逐渐占据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读者的阅读习惯逐渐发生变化,传统媒介阅读时长逐渐减少,新兴媒介阅读时长不断增加。这充分说明新媒介的兴起和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行为和习惯,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已经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3],国民阅读意识和需求逐渐增强。我国多所医学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订购量已持平或超越纸质资源的数量。

2.2 存在问题及面临挑战

各大医学高校图书馆对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陆续推出规模不等、数量众多的阅读推广活动,但绝大多数都未能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活动组织、设计方面缺少创新性和针对性,存在信息资源不对等、资源供给错位现象,只是程序化的输出,未能考虑信息时代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缺乏从临床医学现场和临床研究的角度来设计和提供服务。医学高校图书馆尽管提供了一系列方便、快捷的新媒体阅读服务,但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实验,在运营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此外新媒体阅读推广形式方面有待丰富,依然存在阅读推广方式薄弱单一、途径有限、保证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医学高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不仅仅是在校师生,还包括一线临床医务工作者,既从事教学工作又要面对大量患者,需要通过阅读满足自身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及教学、科研、业务的提升,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精准阅读,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医学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在医学高校图书馆需要明确定位阅读推广的对象、内容层次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阅读推广服务。“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更便捷,阅读推广灵活性更强[4],做好医学高校阅读推广工作,精准定位,促进阅读持续长效发展,是医学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巨大挑战。

3 “互联网+”环境下医学高校阅读推广实施策略

3.1 重视空间环境建设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环境建设依然十分重要。为满足数字阅读需求,应努力将物理实体阅读空间和虚拟线上阅读交流有机结合[5]。物理载体层面努力打造集导读、阅览、交流、研讨、展览、观影、讲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深度阅读实体空间,采用全开放、全自助的阅览模式为读者提供舒适、自由的阅读环境。在虚拟空间可以通过微博、 微信、 移动阅读 APP、 直播平台等互联网新媒体交流方式,整合医学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信息服务、阅读推广活动,形成全方位立体服务网络,打造虚拟阅读推广空间,扩大活动影响范围,通过实体线下阅读和虚拟线上交流实现阅读空间的交叉融合,做好线上线下阅读推广的衔接。

3.2 完善服务体系,构建立体阅读推广主体

医学高校阅读推广工作应各部门共同合作,形成合力才能稳定而持久。构建自上而下、互相支撑的立体推广体系,要联合工会、校团委、宣传统战部、 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处、各二级学院及学生社团,共同担当书香校园阅读推广主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式阅读推广体系。图书馆作为立体阅读推广体系的中心,应成立专门组委会,将阅读推广的活动过程进行细化,制作对应的流程图,分解到具体部门,责任到人并将活动情况、成效评价纳入年度考核指标。校领导应充分重视治动开展,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有助于活动推进。团委、教务处以及下属系部应积极响应,制定相关文件作为制度保障,对于积极参与活动的读者要给予相应的德育学分或其他奖励,以提高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社团既参与活动又辅助管理,搭建组织者与参与者的互动交流平台,可作为活动效果收集与反馈的重要途径。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要融合多方力量,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调动高校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6],促进阅读推广活动开展。

3.3 加强数字化服务能力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思维对现代图书馆产生深远影响,图书馆面临全方位的技术革新,更应注重通过互联网为不同阅读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以不断满足国民阅读需求。数字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范围更加广泛,时效性更强,内容更多样,互动性更强,集信息加工、存储、交互与传播为一体,不仅为公众降低阅读门槛,而且扩大知识获取范围,从被动灌输到主动获取,根据需要选择阅读内容。图书馆还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的相应算法对读者的阅读状态、偏好、行为等方面进行动态跟踪,深度分析[7],进而对阅读内容及策略进行调整,打破传统阅读推广过程中面临的时间限制和局限,为读者提供更加深入的信息服务。

3.4 搭建互动平台,激发读者热情

读者的参与是阅读推广的基础,评价阅读推广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要吸引读者,使其对阅读产生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阅读的喜爱。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善于交流,医学高校图书馆应搭建平台,提供合理场所,使学生畅所欲言,抛出问题,引导其讨论、交流,发表不同观点,激起思想碰撞。同时还要做好读者的导读推荐,提供不同领域的精品书目,指导学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书籍,解决学生想读书不知如何选择的困扰。

3.5 以医学学科为中心,保证质量

医学高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相对单一,但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阅读需求又不尽相同,因此阅读推广工作不能仅转载网络热文、经典名著,跟风推广,而是考虑读者实际需求,结合不同学科读者借阅的大数据分析,根据读者学科专业和阅读偏好,开展特色推广服务,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阅读推广模式。如针对大一、大二低年级的新生,以科学普及经典阅读为主,大三、大四的学生以专业参考资料和拓宽相关知识面的读物为主;大五学生以职业规划、研究生考试、执业医师考试等技能方面的知识为主;研究生以科研方法、写作提升为主。同时在医学相关节日可推出相关主题推广服务,增强读者归属感。

3.6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对阅读推广的倡导,各大高校都相继推出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但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来说,很多活动都是刚刚起步,未能形成成熟、长效的发展机制[8],阅读推广应是全方位、立体、动态、长效的服务体系,不应是一次性、阶段性的简单临时活动。“互联网+”与传统阅读推广工作有效融合需要健全的长效保障机制。医学高校图书馆应联合其他部门长期在固定时间、地点举办阅读推广活动,不断培养阅读人群,改善阅读氛围,通过阅读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促进管理、保障、激励、合作、评估、反馈等各种发展机制的整合。建立阅读推广长效机制不但要有相关政策支持、充足的资源、资金和人员保障,还要有完善的反馈和评估过程,使阅读推广可以长期、有效、深入进行。

3.7 注重活动评估,完善奖励制度

举办丰富活动,及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对过程进行梳理、总结,收集反馈,优化活动方案,满足读者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需要,提升活动效果,完成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使命。为营造阅读推广的声势,部分大学出现重数量和规模、轻质量和效用的现象,使阅读推广工作流于表面,背离阅读推广的初衷。阅读推广活动是否切实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其评价尚缺少完善的评价体系。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要保障全民阅读的权利,达到阅读推广的实效,需建立相应的阅读评估制度,以线上、线下阅读推广的广度与读者的满意度为依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读者数据,对其阅读行为、偏好、状态进行挖掘和评估,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对阅读推广效果进行反馈,针对不同读者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获知受众是否真正有所收益,进而对阅读推广活动提出评价指标,进行有效评估,制定或选择有效的阅读推广策略。

4 结语

医学高校是培养未来医务人员的摇篮,医学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文化传承和知识更新的重任,对医学信息的阅读推广服务也尤为重要[9]。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快速更新,借助“互联网+”环境开展阅读推广行之有效,它结合新形式、新媒体、新现象[10],实现阅读推广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将促进阅读推广长效、可持续发展,为读者提供信息智能化服务,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医学互联网+图书馆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图书馆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