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欧洲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述评*

2019-03-03 05:27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杨纯纯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德语跨文化德国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杨纯纯 林 晓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宏观层面的语言政策与规划(LPP)研究日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呈现出世界范围的汇聚和融合趋势(Heldet al.1999),其中就包括英语作为一种全球语言的传播。当前,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English as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以下简称为EMI)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现象(林晓 2017)。2016年,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的研究者Clive W.Earls出版了《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欧洲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一书。该书以德国为例,全面且深入地探讨了EMI项目在欧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EMI项目对欧洲产生的影响及其发展前景。以下将对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进行述评,以期为中国的EMI研究提供新思路。

2.内容介绍

在引言部分,Earls介绍了本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为了研究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欧洲高等教育,在分析国家政策基础上,Earls采用了多案例研究设计和混合研究的方法论框架,在德国三所应用科技大学展开了研究。近年来,混合研究法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对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补充(Dörnyei 2007:42)。Earls通过标准抽样的方法选取了三所高校进行案例分析,在各校所选取的项目皆是经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 Dienst,简称DAAD)认证的全英文授课学位项目。数据收集对象包括学生、老师和教务管理人员。数据收集的第一步是发放问卷,目的是从样本中得到统计的定量结果。第二步是和这三类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访谈,目的是利用深入的定型数据解释量化研究结果。第三步是对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数据进行分析。

本书共七章。前三章主要为理论陈述部分,详细阐述本研究的背景以及理论基础。四到六章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分别就跨文化性,人才的流失、引进与循环,以及隐性语言政策这三个问题分析EMI项目的特点和影响。最后一章是总结与进一步的思考。

第一章 当代德国社会中的英语和EMI项目

第一章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科学界通用语的变化历程,当代德国社会中的英语,德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英语,以及EMI项目的起源和现状。第一,作者回顾了科学界通用语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一战之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德语作为科学界通用语的地位逐渐没落,英语国家的强大经济和政治实力使英语适时迎头赶上,填补了这个空缺。第二,作者基于Miquel Strubell的 “凯瑟琳轮”(Catherine Wheel)模型分析了英语在当今德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影响。第三,作者讨论了EMI的起源和现状。随着国际化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机构生存的重要因素,对于欧洲的非英语国家来说,仅用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不利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因此,各国积极引进EMI项目,以此弥补教学语言的竞争劣势。国际化已经成为引进EMI项目的同义词,英语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高等教育用语。

第二章 二十一世纪欧洲的语言政策与规划

在第二章,作者首先阐释了语言政策与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强调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语言政策分析视角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观察语言政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其次,作者把目光投向了教育领域的语言政策。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教育,所以教育无疑是对语言政策最敏感的领域。语言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外语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媒介语的选择上,这对语言的传播与使用还有社会意识形态都有重要影响。再次,Earls讨论了“作为体验的语言政策”(Shohamy 2009)的理论透镜,即那些受政策影响的人应该在政策制定中发挥作用。最后,Earls介绍了Spolsky的语言政策分析框架及其四个基础假设(2004,2009,2012),并基于此解析了德国现行的EMI语言教育政策。根据语言政策对不同规模言语社区的作用,Earls提到了Fishman(1972)的理论,即各言语社区都包括“参与者”“话题”和“处所”等元素。Earls指出,本研究中的言语社区包含三所德国高校的EMI项目(处所)中所有学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参与者),这些人共享着通过英语作为教学媒介在多元文化与多语环境中教与学的经历(话题)。根据语言政策运行包含多个层面这一假设,Earls提出在本研究中,宏观层面的语言政策考量涉及到德语和英语以及其他小语种语言之间的交互作用。微观层面的语言政策主要涉及到对多种英语变体(本族语及通用语语)共存的观察与实践。根据语言生态和大量非语言因素息息相关这一假设,Earls提到德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对EMI项目的引进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根据语言实践、语言信念和语言管理三重模型,Earls提出在本研究中语言实践指的是“观察到的以及所汇报的学生、教师和教务人员的具体实践”(Earls 2016:3),是指Earls采用“作为体验的语言政策”视角,调查得到的这三个群体在EMI项目中的实际行为。语言信念指的是这些群体对于EMI项目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想法。语言管理包括了所有相关的语言政策与规定,有助于全面分析EMI项目发挥的作用。

第三章 国际化、全球化和以英语授课的高等教育

在第三章,作者在第一部分(前三节)首先对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定义、发展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详细介绍,阐明其对高校EMI的影响。国际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应对全球化压力的过程。大学常被视为社会中最具国际化特征的机构,总是受到学校以及国家以外的因素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国际化已经从高等教育的外部助力转变为提升高等教育未来活力的关键因素。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欧洲历史上以博洛尼亚进程和里斯本战略等为主的一些国际化政策,及其与 EMI的直接联系。这些政策带来的结果就是,英语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欧洲高等教育领域使用的语言。但是,EMI也带来诸多挑战。首先是教师的语言能力问题,EMI可能削弱老师的权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就是国际学生在大学中的融入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Earls认为“双认知”教学法能够通过“第三空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第三个问题是 EMI项目中所使用与教授的是何种英语变体。英语可以分成“作为通用语的英语”和“作为本族语的英语”,并且关于“作为通用语的英语”自成一派的合法性已经引起了广泛讨论,但是至今尚未有确定的答案。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EMI项目中的本族语磨蚀。其中包括本族语的语言本身,还有和语言相关的思想、视角和规范。因此,维护本族语、避免思想同质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四章 EMI项目作为跨文化教学的平台

第四章起,Earls开始运用收集到的数据集中讨论EMI项目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即跨文化性(第四章),人才流失、引进与循环(第五章)和隐性语言政策问题(第六章)。在第四章,Earls基于Spolsky提出的语言实践、语言信念和语言管理三重模型,从学生和教师体验的角度对EMI项目的跨文化性进行了解读。在语言管理方面,无论是从教育还是经济层面来看,跨文化性都是EMI项目相关政策的应有之义。本章通过调查探究了欧洲EMI项目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跨文化教学平台这一功能。在语言信念方面,Earls通过结合问卷和访谈等方法收集了学生和老师和对“跨文化性”这一概念的看法与解读。在语言实践方面,Earls探究了国际学生的融入与否对营造跨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跨文化性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的影响。其中,在学生学习方面,作者通过数据发现,现实中的跨文化实际和理想状态存在差距。德国本国学生占据主体位置并且自成一派,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学生和他们的交流和融合,同样也削弱了英语作为通用语的地位。所以,作者提出EMI项目应大力发展“第三空间”“三认知”等,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的意识,对他们的个人和未来职业发展也会产生积极作用。在教师教学方面,跨文化环境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轻教师上,但由于本国教师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跨文化性对教学方法的影响仍是较为微弱的。

第五章 EMI项目与“流失、引进和循环”机制

第五章主要讨论了欧洲EMI项目对减少“人才流失”和促进“人才引进”和“人才循环”所起到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是语言、教育和经济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从语言方面来看,EMI项目既能吸引国际学生,也能满足国内学生的需求。但是,研究数据也表明德语作为外语的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德国环境,增强他们对德国的好感。从长远来看,英语授课会造成人才流失,因为一些学生把EMI项目视为将来出国的垫脚石,这一现象在本国学生群体中尤为显著。从教育层面来看,国际学生交换项目有助于构建国际化和跨文化的学习环境,还能够促使交换学生在交换项目结束后继续留在东道国。另外,EMI项目也使得一些德语基础不太好的本国学生有机会留在国内接受本科教育。这些都有助于“人才引进”。最后,在经济层面,留住本国学生,外加吸收更多的国际学生,这些无疑能够为德国社会带来可贵的人才资源。Earls还提到数据表明EMI项目也有助于教师的回归,这些人多是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但却无法用德语进行教学的各行业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和经济两个层面上存在着矛盾因素。“第三空间”确保英语在EMI项目中的通用语地位,但是这显然和经济层面的人才引进策略背道而驰。一旦德语失去优势,国际学生学习德语的热情也会随之消退,他们对德语文化以及德国这个国家的感情也会削弱,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留在德国的决定。

第六章 EMI项目:隐性语言政策的挑战与机遇

在第六章,作者以德国为例,探究了EMI项目如何为语言政策带来挑战与机遇。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EMI会导致学生无法使用本族语表达术语或讨论高级学术话题,二是学生会更加认可英语在科学界的优势地位,德语的地位会随之削弱。Earls的调查数据凸显了这两种现象,这些问题导致的后果就是德语语言的磨蚀和文化认同感的丢失。这主要体现在德国本国学生上,由于缺乏用德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他们想在德国的就业市场找到一份工作相对来说就不太具有优势。他们可能离开德国去别的英语国家谋求发展,这对德国来说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当然EMI项目也为德语语言政策带来了机遇,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留学生方面。EMI项目使得更多原来没有机会接触德语和德国文化的留学生们能够来到德国学习,并近距离感受当地的语言文化。本研究数据显示,这些留学生们对德国和德语的印象相较来之前都更加积极。另外,提供“德语作为外语的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德语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际学生们更好地融入本国学生群体,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也会对德语语言和德国这个国家产生更多的积极印象。这种积极印象能够促使他们在学业结束之后继续留在德国,他们回到自己国家也会传播这种积极印象,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去德国,这些都是语言政策在经济方面促进德国“人才引进”的积极作用。

第七章 高等教育中的EMI:这一现象的进一步思考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首先总结了四到六章所探讨的三个方面,即营造跨文化环境、促进人才的引进和循环并减少人才流失,以及提高德语作为外语的地位,这些也是未来语言政策制定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在本章的第二部分,结合Spolsky(2004)的语言政策分析框架及其四个基础假设,尤其是通过对德国EMI项目语言实践、语言信念和语言管理三方面的具体分析,Earls提出了改进后的语言政策模型。首先在语言管理方面,Ealrs提出要在政策端给予德语应有的重视,并为德语相关课程在EMI项目中设置和提供做出明确规划。其次在语言生态方面,Earls提出要认清各种语言在EMI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空间”是确保跨文化性的有力手段,但这种多语实践带来的副作用也是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德语在EMI项目中的中心地位必须引起重视。同时也需要注意消除本国学生对德语的消极态度,以免此种心态蔓延至国际学生。最后在语言信念方面,Earls提出德国的EMI项目应被重新定义为多语项目,在强调英语教学媒介语地位的同时也承认其他语言对跨文化交际所起的作用。

3.特点分析

第一,本书照观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EMI政策与实践,将Spolsky的语言政策分析框架进一步细化,有力推进了LPP理论分析框架的发展。Spolsky认为,分析语言政策要以记录复杂的语境为开端,其中包括分析一些有名和无名的变体及其特性,还有这些变体在这一领域的人口统计学和功能上的分布。然后,采用生态学方法研究和这一领域相关的非语言因素,建立它们与语言之间的联系,这一过程能够证明每一种变体的交际价值。下一步转向记录意识形态方面,揭示人们对这些变体的符号与语用价值的看法。通过搭建这些互相交织的框架,研究现行的语言规划和管理决定就有迹可循,并且能够探明这些规划是否能够影响人们的信念和实践。Spolsky(2004)基于四个基础假设:语言实践、语言信念和语言管理组三重模型;语言政策运行的多个层面;语言政策作用于不同规模的言语社区;语言生态和大量非语言因素息息相关,提出了语言政策分析框架。Earls把这一框架充分运用于EMI政策与实践的分析之中,从上述四个维度分析了德国EMI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四到六章分析EMI所起的作用中,Earls也充分运用了上述三重模型分别对EMI项目的跨文化性、EMI项目对人才流失、引进和循环的作用以及EMI项目作为隐性语言政策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根据前文讨论的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结合Spolsky(2004)的语言政策分析框架,提出了针对EMI项目的语言政策模型,为德国以及整个欧洲高等教育EMI项目的研究以及政策制定提供更加 “细致的方法”(nuanced approach)。今后研究可以基于这一分析框架进行国际EMI政策与实践的对比分析,不断积累实证案例分析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这一分析框架。

第二,本书从隐性语言政策角度对EMI项目进行了探究,这对促进EMI的深入研究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语言政策不仅是官方的政策声明,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林晓 2016)。因此,对EMI项目研究不能局限于官方的政策文本,而要给予隐性语言政策应有的关注。本书首先通过对三个EMI项目的对比分析,尤其是通过揭示学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的个人体验获得对隐性语言政策的深刻解读,然后将隐性语言政策与显性的教育经济政策进行对比,由此分析EMI项目在哪些方面反映了这些政策之间的不一致之处。例如,Earls从收集到的数据发现,目前EMI项目的设置有可能削弱德语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德语造成不利影响。EMI项目显性的教育与经济层面的利益会掩盖隐性语言政策的副作用。

第三,本书结构合理、逻辑清晰,但在研究设计上存在不足。本书结构清晰,前三章为理论陈述,详细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以及理论基础。为后文的讨论做铺垫。四到六章以收集到的数据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EMI项目的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最后一章为总结与进一步的思考。但是本书在设计方面有明显的不谨慎之处,这也是今后此类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案例的选择方面,作者选取的均为德国三所应用科学型高校的商科,专业同质性高降低了本研究的代表性与参考价值。另外在数据方面也有前后不符、令人疑惑的地方。作者在引言部分介绍三所大学时,提到了这三个研究项目中学生的构成情况,国际学生分别占25%,50%和40%。可在后文对数据的具体分析中,作者给出的数据却是国际学生占比26.7%,这是因为后两所高校的学生总数远小于第一所吗?作者未在文末附上收集到的具体数据以及问卷原题,而只在行文中列出数据,这难免让读者感到疑惑。另外,在问卷发放和访谈对象选择上,教务管理人员数量偏少(问卷3人,访谈2人),国际教师的参与度也不高,这就容易导致观点的偏颇性,参考价值也会降低。

4.启示

当今,各个国家正积极引进EMI项目,借此来弥补它们自身语言情况所造成的竞争弱势(Maiworm & Wächter 2008)。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引进EMI项目的同义词(Marsh & Laitinen 2005)。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语言(Brumfit 2004:165;Doizet al.2012:1),中国的高等学校自然也不例外,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战略的启动,EMI项目将在各大高等学校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根据有关权威教育机构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279所高等院校共开设本科生专业381个,涉及一级学科92门,全英文授课硕士研究生项目1,050个,覆盖一级学科125门,同时,设有众多普通进修生项目、高级进修生项目和短期生项目。但对EMI项目的研究远不能和它的发展速度相匹配,从LPP视角探究EMI项目的研究更为缺乏。但是,EMI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教育政策对母语保护与发展、跨文化教育的实施以及人才引进与流失等问题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这一研究领域亟待更多实践与理论的拓展与深入。本书的EMI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将为中国EMI研究者与实践者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猜你喜欢
德语跨文化德国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