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专题突破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9-03-02 02:22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9年6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本

[考点解读]

《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要求是: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从文体选择来看,阅读材料更加多元化。2018年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试题的阅读材料则由新闻、报告和图表组成。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改为必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不必再考虑所考查的能力及题型是否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相对应,原来所担负的考查功能可部分转移到文学类文本阅读,因而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的文本类型可以更灵活些,选择更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的新闻、报告等文体。

从考试文本组织的特点来看,“非连续性文本”成为命题者的“新宠”。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在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中出现了“相关链接”,由几段非连续性的文本构成阅读材料,此后几年一直延续这种方式。2018年这一特点尤其突出,如全国卷Ⅱ围绕着“科技创新”从不同文章里选择了4则材料构成阅读文本,文本的信息更丰富。文本形式既有图表也有文字,把之前“语言表达与运用”部分的“图文转换”题型整合到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既丰富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文本类型,也体现了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确实能较有效地检测考生分析比较、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检测出考生阅读素养的高低。

从题型和分值来看,2018年全国卷三套试卷,分值都是12分,设置两道四选一的客观题,一道主观题。

[方法导引]

一、传记阅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真实性和文学性是传记的基本特点。从叙述人称上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从篇幅长短上看,传记可分大传和小传;从内容属性上看,传记可分为外传和内传;从表达方式上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也有的一面记述人物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议论各半,这种传记称为“评传”。高考常考的人物传记大多属于“评传”。

1.传记阅读的要点

(1)知人:文章写了什么人?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陪衬,还是对比)?传主的身份、地位、贡献、成就、人生观、世界观是怎样的?

(2)理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传主的?分别选择了怎样的典型事例、场景、细节来表现?场景与细节的安排有什么意图?叙事的顺序有什么特点?通过梳理传记所叙之事和对场景与细节描写的解读分析,来认识传主的“人品”,理解文本选材特点、写作手法(对比、烘托、抑扬、虚实、繁简、疏密)及其用意,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3)识品: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作者是如何评价的?旁人是如何评价的?概括传记中传主的精神品质,要注意结合传主的身份特点,联系传主所处的时代、家庭背景等。

2.传记阅读的方法

传记阅读的中心任务就是梳理传主的生平经历,概括传主的个性品质,追溯其事业、人生等方面成败的原因。因此,阅读传记,可采用“五步”法。

(1)画“线”。在阅读传记时,要画出传主的人生成长经历或轨迹的相关语句。

(2)筛“事”。筛选出传主有哪些事迹、成就、贡献、行为、经验等。

(3)找“境”。在文本中找出交代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相关语句,并体会其意图。一个人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受其所处时代、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可以使我们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實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传主,对其思想、品格以及功过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4)品“细”。找出刻画传主的细节并体会其作用。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在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的同时,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5)想“旨”。一是想作者传达了传主怎样的思想、性格、观点等,这需要结合传主的事迹进行思考;二是想传记中的评价性语句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三是想除了传主之外的人物的作用及相关链接内容的作用。

二、新闻阅读

新闻阅读一般选取一些具有时效性、实用性、生活性的新闻特写、消息通讯等富有时代特征和时代表现力,着重新闻人物、新闻价值和反映精神价值的文章。但作为考场文本,其时效性已基本不能体现,所选文本可能是近期发表的新闻报道,也可能是“旧闻”。从命题的角度考虑,现场新闻和实录新闻似乎比较适合选作考试文本。

1.新闻考查的要点

从新闻文本特征出发,考查侧重于:新闻从什么角度切入事实;主体部分选择了怎样的典型事件进行报道;在事件叙述中抓拍到哪些典型细节;叙述描写之外,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为了凸显新闻价值,切入了哪些新闻背景材料,它们与主体事实之间是什么关系。

2.新闻阅读的方法

(1)查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通过揣摩题意,把握文体特征,辨别记叙对象,即辨别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准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理清新闻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六个要素,以及主要内容,形成背景。

(3)寻找行文线索,理清段落层次。领悟新闻的脉络顺序,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为概括中心意思作准备。

(4)辨别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辨析文本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而通讯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

(5)把握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针对考纲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考点,理解文本的意义。

(6)分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一般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尤其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三、科普文章阅读

科普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文章。它兼有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的特征与性质。它方便、灵活、适应面广,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合为一体,融说理、抒情于一体,兼有杂文的犀利、议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甚至诗的清醇。

近年来,众多边缘学科的形成,更使这一领域日新月异,因而科普文的阅读逐渐成为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科普文章考查的要点

高考选考科普类文章阅读不是考科技知识,而是考查语文阅读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以及探究三个层次的能力。自从被纳入考试大纲以来,科普文的考查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设题,既可以立足于科技文,亦可从文学作品角度出发来进行品鉴。考查的主要方向有:①解读文本,筛选、分析、整合文中的信息;②评价鉴赏文体基本特征;③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章主题。其中科普文的语言特色、说明方法及作用需要重点关注。

2.科普文章阅读的方法

(1)抓特征,理顺序

阅读科普说明文,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質,要学会从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结构、功用、制作方法、发展变化等方面去领会。阅读时可从语句、语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也可逐层概括归纳,然后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理顺序,就是理清说明顺序,理清文章脉络。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时要注意从文中读出语言标志:时间顺序往往有时间名词作标志;空间顺序有空间方位名词作标志;逻辑顺序可以从概括各段落段意入手,来理清文章脉络。

(2)找方法,品语言

找方法,即寻找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等。此外,为了增加形象性和生动性,科普说明文还常用拟人、讲故事等方法。我们首先要弄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然后在阅读时将它们梳理出来,再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其作用。

品语言,即品味说明语言。首先,品味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普说明文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要准确无误地传播知识,就必须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否则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阅读时要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一般要从它所表示的程度(轻与重)、范围(广与狭)、语气(推测与估计)、数量(多与少)、方位(远与近)等方面着手分析。其次,品味语言的生动、有趣。如运用比喻、拟人、讲故事等方法进行说明,生动形象、风趣活泼、耐人寻味。

(3)感文本,悟内涵

即感悟文本中的人文内涵。文章不是无情物,优秀的科普作品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我们在阅读这些作品时,要重视科学精神的熏陶,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以及科普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

[模拟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8月11日至13日,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0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超3亿。大会预测,未来十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还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

时下,网络文学已不仅仅是以一种文学样式,更是以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的方式影响着大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已出版实体图书6443部,改编电影939部,改编电视剧千余部,改编游戏超500部,改编动漫440部。这意味着,除了3亿多的网文读者,还有更多的人在看由热门网文IP改编的影视剧,以及玩由网文IP改编的游戏。面对如此态势,政府在释放网络文学发展新的可能性的同时,需要立起评价体系的“尺子”,砌起知识产权保护的“墙壁”,搭起涤荡空气的净网“空调”。

(选自中国文化传媒网)

材料二:2003年,起点中文网率先创建了以读者按章付费为核心的网络文学商业模式。这种付费阅读机制的建立,使得网络文学的读者不仅是单方面地阅读作品,他们更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参与者。

“要不你休息两天理一理情节,感觉得出来,后面怎么写跟完全没有大纲一样……一点订阅的想法都没有,感觉不划算。”“不得不说,三少每次写书都爱在句子后面加一个‘啊字,刚刚开始可能会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可看多了,就有点烦了,同意的顶。”在这些评论中,从情节设计到遣词造句,读者都对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选自《网络文学:孤独写作与阅读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材料三:“网络文学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伴随粗制滥造、脱离现实、娱乐至上、过度商业化、唯市场化等问题。”北京市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在大会致辞中说。种种抄袭事件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9日下午,网络作家匪我思存连发7条微博,称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涉嫌抄袭她的《冷月如霜》。除了粗制滥造和涉嫌抄袭,网络文学还存在着乐大众违背道德的问题。8月16日,《人民日报》撰文直指热门的穿越剧、仙侠剧躲在架空情节背后违反人伦道德的问题。

被称为“网络历史小说第一人”的月关认为,网络文学门槛低是一把双刃剑,要通过内外力共同作用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而内力就需要每一个网络作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网络文学内部发挥积极作用。网络文学在其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更需要以“匠心”打造精品。毕竟,网络文学未来的高度是由其精品化的创作道路所决定,而不是靠点击率和商业利益。

(选自人民网《网络文学二十年:井喷增长后还需“匠心”精品》)

材料四:在文化行业里,文学为下游的影视、有声书、动漫提供内容支撑,具体到网络文学也不例外。然而网络文学量大质低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也为后续的产业开发带来了难度。在本次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不少企业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如何让高水平的网络文学成为源头之水,从而形成全产业链良性互动的势态。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耿聃皓认为:“网文正逐渐渗入影视、出版、游戏、动漫等领域。网络文学产业与开放性的IP生态产业链之间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发现网络文学和漫画有一种互助关系,之前推漫画的时候,小说的人气也同步在走高。同时,因为这本小说的人气非常高,所以改为漫画形式后,它在漫画方面的人气积累速度也非常快。”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通过很多案例发现,网络文学与漫画有互相带动作用,并且效果非常不错。

(选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处于黄金发展期,出现了网络文学内容和用户层面的双爆发。

B.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已告别文学这种单一的形式,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形式。

C.读者按章付费的网络文学商业模式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读者也可参与到创作过程中。

D.一些网络文学粗制滥造和涉嫌抄袭、脱离现实、娱乐至上等是当前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侧重报道了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步入黄金期的具体体现,用列数字的方法详尽地说明中国网络文学生态形式的转化。

B.材料二具体引用一些读者的话,真实地再现了读者对网络作者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左右着作者的创作方向与写作思路。

C.材料三指出,网络文学出现诸多问题的唯一原因是网络文学门槛低,网络作者为了提高点击率与迎合市场,不得不改变创作道路。

D.材料四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良性、生态、高端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这也是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得以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

3.如何改变当前网络文学“量大质低”的现象?请从不同角度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告别文学这种单一的形式”错,原文是“网络文学已不仅仅是以一种文学样式”)

2.A(B项,“甚至左右著作者的创作方向与写作思路”夸大读者的影响,原文的意思是读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没有讲作者面对这些要求如何做;C项,“网络文学门槛低”只是原因之一;D项,“根本动力”无中生有)

3.①读者要积极参与创作过程,并作正面的影响;②作者要有“匠心”精神,打造网络文学精品;③政府要引导、保护、规范网络文学发展;④产业界要使网络文学与影视、游戏、动漫等形成良性互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11月19日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组网卫星。

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在轨测试,并与此前发射的17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

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后续将开展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划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中国北斗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2009年,经国家批准,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于2016年完成了试验系统建设,充分验证新一代导航信号体制后,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2017年11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了首次组网卫星发射任务。2018年3月底,建成了由8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由19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即将开通运行;后续,将于2020年底前,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服务全球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0日)

材料二:北斗系统有一项很重要的服务就是“授时”,即将我国的标准时间告知各类用户,以便使用。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国家标准时间,也是一个国际的标准时间,是与国际上其他相关机构一起来联合解算出来的,供全世界统一使用,叫协调世界时(UTC)。获得协调世界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时间比对,我们目前所用的共视比对和精密单点定位(PPP)比对,就是利用北斗系统而获得的。

交通运输行业向来是北斗系统最大的民用行业用户之一。在综合交通的大框架下,全国已有超过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万辆邮政和快速运输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70艘交通运输公务船舶安装使用或兼容北斗系统,国产民航运输飞机首次搭载北斗系统,近期还针对长江航运等重点领域,研究出台了具体措施,分阶段稳步推动北斗系统在行业全覆盖。同时,交通运输部还积极推动北斗系统国际化。今年9月19日,北斗三号第13、14颗卫星成功发射,这两颗卫星搭载了由交通运输部参与建设的搜救载荷,将组成北斗卫星搜救系统,并作为全球卫星搜救系统的组成部分,为全球遇险人员提供报警和定位服务。此外,全国各省也在逐步探索北斗系统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广。

(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11月19日)

材料三:轮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中,需要航标灯的指引。卫星在太空飞行,太阳与地球就是它的航标灯:卫星飞行姿态的建立依赖于对太阳、地球的观测,测量精度越高,卫星飞行姿态就越稳定,提供的导航精度也越高。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制的“三只眼”,就是通过观测太阳、地球为导航卫星提供导航。“三只眼”就是两个“太阳眼”——模拟太阳敏感器、数字太阳敏感器,一个“地球眼”——红外地球敏感器。“太阳眼”负责测量太阳的位置,“地球眼”测量地球的位置。安装了“三只眼”的北斗卫星的优异表现与“视力”密切相关。卫星入轨初期用模拟太阳敏感器捕获太阳,再用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共同作用,更加精确地确定卫星的三轴姿态。

科研人员对北斗卫星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进行了关键技术攻关。数字太阳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实现关键元件自主可控;红外地球敏感器的关键技术突破后,具有高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长寿命、不易受太阳等天体对姿态测量的干扰等优点。

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星间鏈路,是北斗导航系统由区域向全球过渡的关键技术,是提升系统全球服务能力的核心技术手段,也是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重要标识和技术制高点。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北斗全球组网星间链路解决方案,率先采用毫米波技术体制和生产工艺,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间链路产品,对于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起到了关键作用,促进了北斗全球系统的跨域发展。

卫星电源分系统也是卫星的关键分系统之一,被誉为卫星的“生命线”。在北斗三号中,首次批量采用了转换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能和太阳能帆板的尺寸充分匹配,极大提高了卫星“吸收”太阳能的效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1月19日发射成功的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组网卫星。

B.北斗三号工程于2009年正式启动实施,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并将于2020年底前向全球提供服务。

C.北斗三号第13、14颗卫星将组成北斗卫星搜救系统,它是全球卫星搜救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为全球遇险人员提供相关服务。

D.卫星在太空飞行需要太阳与地球的指引;对太阳、地球的测量精度越高,就越利于卫星飞行姿态保持稳定,提供更高导航精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第18、19颗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年底前将有望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

B.除了提供授时服务和为国内车辆、船舶和飞机提供导航服务外,北斗系统也将逐步与新兴技术融合发展,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广。

C.与数字太阳敏感器相比,红外地球敏感器测量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强,寿命更长,不易受太阳等天体对卫星测量的干扰,具有明显的优点。

D.星间链路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通信,也是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全球服务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我国的这项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3.北斗系统实现了哪些自主创新?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并将于2020年底前向全球提供服务”不正确,原文为“将于2020年底前……具备服务全球能力”)

2.C(本项曲解文意。材料三中并没有把红外地球敏感器与数字太阳敏感器进行比较)

3.①安装了“三只眼”,并突破了数字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的关键技术;②率先采用毫米波技术体制和生产工艺,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间链路产品;③首次批量采用了转换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一个时期以来,互联网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口”,激活了各种生产要素,助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然而,在市场竞争逻辑下,互联网大数据领域无序竞争态势也日益凸显。不健康的“网络丛林生态”既制约了中小微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动力,又侵蚀了消费者的用户选择、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正当诉求。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说野蛮生长是互联网发展早期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特征,那么当信息化发展进入到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建立兼顾各个利益攸关方的“共生生态”已经成为互联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迫切需要按照尊重监管管理、加强行业管理、完善自身管理、探索共生管理的思路,建设大数据治理体系,建立良性发展的“共生生态”,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创造尊重价值、鼓励创新、共生共享的良性互联网生态格局。

(摘编自钟超《大数据时代呼唤共生生态》,《光明日报》2018年5月29日)

材料二:现在,贵州一带产出的云雾大米,用微信扫码,大米的产地、规格、保质期、加工日期、储藏条件、单价等一览无遗。在“扶贫云”系统上点击“开始帮扶”,帮扶对象的姓名、可销售量、已售量、可增收额、当前增收额等指标一清二楚。

在打通数据壁垒上,贵州联通了扶贫、公安、医疗等17个部门的相关数据,让碎片化数据“牵手”“共享”“交换”,使扶贫信息在阳光下运行,把真正的贫困人口筛选出来,实现了精准化识别;在管理上,“扶贫云”也是全省扶贫工作的综合考核平台,可以实现对扶贫项目资金全流程覆盖、数据全记录。目前,“扶贫云”已经统计监管了全省15万多个扶贫相关项目,涉及监管资金364亿余元。

(摘编自黄浩《撕掉贫困标签,贵州用大数据打通扶贫“经络”》,新华网2018年5月29日)

材料三:近年来,贵州省用心培植“智慧树”、用力深挖“钻石矿”,大数据从无到有、逐步趋优,成为贵州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重要战略引擎。据悉,因为大数据红利,贵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黔进”,贵漂、创客在贵阳遍地开花。

几年前播下的大数据“种子”,正逐渐成长为生机勃勃的“智慧树”。通过开放一批政府数据,贵州这一中部欠发达地区,逐步培育出了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交融汇聚的完整生态。在贵阳市数据开放平台,普通老百姓可以找到日常最为关心的民生数据;企业能够从平台发布的气象、环境、企业、信用等各行各业的实时数据,发现商机,创新商业模式;政府则通过释放数据红利,促进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通过市场需求反馈,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勇立潮头抢先机、干在实处走前列”,政府主动作为、大胆创新,让各方都能共享大数据红利。展望未来,“中国数谷”将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给出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贵州样本”。

(摘编自余甜甜《聚焦“中国数谷”:政府主动作为?共享大数据红利——解码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中国网信网2018年5月2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互联网行业能激活生产要素,助推我国经济转型升級;但是目前由于无序竞争,已经侵蚀了消费者的正当诉求,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B.野蛮生长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是难以避免的,随着信息化进入大数据时代,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大数据治理体系,创造良性互联网生态格局。

C.贵州打通数据壁垒,联通扶贫、公安、医疗等17个部门进行“共享”“交换”,统计监管了全省15万多个扶贫相关项目,涉及监管资金364亿余元。

D.贵阳的数据开放平台给百姓带来了方便,给商家提供了商机,促使政府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政绩的同时,也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设大数据治理体系,建立良性互联网生态格局,需要尊重监管管理、加强行业管理、完善自身管理、探索共生管理。

B.贵州建立大数据监管体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实现对扶贫项目资金的全流程覆盖、数据全纪录,能够确保扶贫资金合理使用。

C.贵州大数据从无到有,成为贵州后发赶超的重要引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贵阳发展,贵阳也成为青年人创业的乐园。

D.贵阳在利用大数据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方面,数据开放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数据开放又要求政府优化服务水平。

3.结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政府在利用大数据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B(A项,“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夸大危害;C项,联通数据而非部门;D项,提升政绩,无中生有)

2.B(“确保扶贫资金合理使用”错,无中生有)

3.①建设大数据治理体系,创造良性发展的互联网生态格局;②联通共享各种相关数据,建立精准化识别机制和综合考核平台;③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大数据红利共享。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近日,一部关注老年手机市场的短片《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迅速爆红网络。短片描述了独居老人与在外地工作的儿子逐渐疏离的故事,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影片走红的实质是对老年人内心诉求的深度解析。

老年人因为视力、记忆力、辨识力的衰退,难以操作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他们更需要一部操作简单、功能适合的老年智能手机。据调查,大部分老年人对手机的需求除了停留在能轻松拨打电话、发送信息、拍摄照片等功能外,还希望手机能够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最好能够在疾病突发时依靠手机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除此之外,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手机的真正智能之处在于能够随时与子女取得联系,子女也能通过手机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行动轨迹以及个人情绪等。其实,老人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而是有“温度”的陪伴。

(摘编自《一部{手机)解剖空巢老人现状引争议》,中国网2018年2月27日)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起关注。《中国人口老年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自2001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年化阶段;未来20年,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年化水平将超过30%。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老人会产生心理失调的症状,出现家庭“空巢”综合征。其症状常常表现为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等。据调查,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摘编自《中国人口老年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17)》)

材料三:怎样减少子女离家对老人的心理冲击,避免出现空巢的情感危机呢?改善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保障老人的生活质量,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子女的赡养、领取养老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重要途径。改善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子女与父母多沟通,重视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关注的。培养兴趣爱好也有利于空巢老人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政府方面,要加快完善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老年医疗保健事业,加快建设老年服务中心和护理中心,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网”,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为空巢老人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切实维护空巢老人合法权益等。此外,社会方面也可以多组织开展老年群体活动,多鼓励空巢老人互助互动,充实他们的文化生活,为他们创造更多与他人沟通的平台。

(摘编自《关爱空巢老人,帮助空巢老人远离空巢综合征》,新浪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揭示出,空巢老人对老年手机功能的需求实质上是对关爱与陪伴的需求。

B.老年人视力、记忆力、辨识力逐渐衰退,健康也常常出现问题,因此希望出现更适合老年人的智能手机。

C.因子女离家导致的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等症状,是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具体表现。

D.空巢老人中有60%存在着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医学关注、心理干预,已成为当前中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看,短片拍摄的目的之一是要警醒冷落独居老人的子女们,希望他们继承并弘扬敬老孝亲的优良传统。

B.老人们希望凭借老年智能手机管理健康或寻求帮助,从侧面反映出“空巢”老人现象已不再是简单的家庭问题。

C.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子女外出学习、工作造成老人空巢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未来空巢老人问题将更加严峻。

D.我国人口老年化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改善的问题,二是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维护的问题。

3.结合材料,概括说明除政府、社会需做出努力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来缓解空巢老人情感危机大量出现这一社会问题。

[参考答案]

1.D(“空巢老人中有60%存在着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医学关注、心理干预”曲解文意。材料二是说“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

2.A(“希望他们继承并弘扬敬老孝亲的优良传统”,无中生有、任意拔高)

3.①子女:既要赡养老人,更要多陪伴、多关心老人,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在外工作,也要多与家中老人沟通。②老人自身: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群体活动,多与他人沟通。③企业:尽量考虑老人的需求,设计、开发一些适合老人的产品。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是指沿长江附近的经济圈。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长江经济带是整个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区域,也是全国除了沿海开放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带,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他经济带所无可比拟的,与沿海和其他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应该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

材料二:

材料三: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保护好母亲河,保护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就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长江流域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以往,长江流域走的是依靠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来发展的粗放式发展之路,具有不可持续性。随着党中央以生态和环保为核心布局长江经济带建设后,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成为了发展的核心理念。2016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这更加坚定了长江经济带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只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生产巨大的生态效益,才能解决长江流域内人口、资源和生态的矛盾,才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才能使母亲河永保生机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需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在生态保护方面,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统一部署、强化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走好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保护方面,重点是要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机制和制度,加强流域内污染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科学规划长江岸线利用、合理布局路、岸、产、城的空间发展、保护长江流域的滩涂湿地。在经济发展方面,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创新绿色发展技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用好长江流域的黄金水道,实现江海联运和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社会发展方面,通过异地搬迁、精准扶贫、社会保障制度等解决好人地矛盾、人口与环境的矛盾;通过宣传教育,帮助人们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升长江流域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只有尊重了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才能实现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节选自中国环保在线、中国建设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生态地位重要,预计10多年以后,將基本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的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

B.长江经济带可以被打造成世界上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因为它拥有诸多资源优势。

C.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四成。

D.预计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3%,城镇化率将达到六成以上,水质优良比将达到四分之三以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只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才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使母亲河永保生机。

B.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孕育了发达的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C.以往,长江流域走的是依靠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来发展的粗放式发展之路,现在,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将成为发展的核心理念。

D.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发展长江经济带的新发展理念,需要重视宣传教育,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

3.请依据材料概括长江经济带的定义(60字以内)、十年期发展部分目标和推动其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参考答案]

1.A(原文是“功能完备的长江流域黄金水道全面建成。”转述是偷换词语,“全面”是各个方面的总和、完整的意思,“基本”是大致的意思)

2.C(原文为“成为了”,选项中为“将”,变“已然”为“未然”)

3.定义:长江经济带是沿长江附近的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经济圈。(注意60字以内)

长江经济带十年期发展的部分目标:经过十年的努力奋斗,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全面改善,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全面建成。

措施:依据计划,坚决落实,有序发展,努力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生态保护方面,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和制度,加强流域内污染治理。合理布局长江沿路、岸、产、城的空间发展、保护长江流域的滩涂湿地。经济发展方面,创新绿色发展技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人地矛盾、人口与环境的矛盾,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提升长江流域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中国商务部3日晚公布了最新的反制措施,宣布将依法对自美国进口的约600亿美元产品按照四档不同税率加征关税。这是针对美方威胁加征中方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25%关税的坚决回击。

中方强调,贸易战不是赌气,我们不简单追求在数字上和美方比拼,关键是不在美国的强压之下屈服,并最终击退美国的贸易霸凌。我们保留继续出台其他反制措施的权利。中方的措施需要尽可能减少对我国国内生产、人民生活需要的影响,需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风险和机遇、边缘利益与核心利益之间的关系。这一次宣布的差别化税率反制措施,就是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评估影响后提出的,充分考虑了人民的福利、企业的承受力和维护全球产业链运转等因素。经过精心设计的600亿反制额度,对美方造成的打击力度不会弱。

只要美国不停火,中国就不得不做出反击。

材料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发表的《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指出,美国滥用“国家安全审查”,阻碍中国企业在美正常投资活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成立以来,美国总统根据该委员会建议否决的4起投资交易均系针对中国企业或其关联企业。2013-2015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共审查39个经济体的387起交易,被审查的中国企业投资交易共74起,占19%,连续三年位居被审查数量国别榜首。白皮书进一步指出,美国大量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对本国产业实施保护,其中相当大一部分针对中国。在反倾销调查中,美国拒不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约定的义务,继续依据其国内法,对中国适用“替代国”做法。此外,美国在替代国的选择上也具有较大随意性。

(摘编自《美国政府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严重影响中美经贸关系正常发展》,新华社2018年9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7年,美国对全球货物出口增速只有6.6%,而同期对中国货物出口增速却是前者的两倍多。

B.2017年,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达到174.2亿美元,而同期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却是历史最高。

C.2001年到2017年,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额都在持续增加,且出口额一直大于进口额。

D.2001年到2017年,除个别年份,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速一直超过对全球的出口增速,且二者之差一度很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商务部3日晚公布了中国针对美国发动的贸易战而采取的最新的反制措施,这说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是美国主动挑起的。

B.精心设计的600亿反制额度并不是中国的最终反制措施。只要美方不停火,中国就会做出进一步的反击,这说明中国还有后续的反制措施。

C.美国总统根据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建议否决的4起投资交易均系针对中国企业或其关联企业,这说明该委员会是专为针对中国而设置的。

D.在反倾销调查中,美国在替代国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依据其国内法,对中国适用“替代国”的做法,违反了相关议定书的约定。

3.根据材料简要概况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表现和中国制定的反制措施的特点。

[参考答案]

1.C(根据材料二可知,“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额都在持续增加”是错的)

2.C(根据原文可知“这说明该委员会是专为针对中国而设置的”是错的)

3.具体表现:阻碍中国企业在美正常投资活动;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对本国产业实施保护;对中国适用“替代国”的做法。特点:理性,克制,有力。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陈吉龙

六岁,他就开始读经书、学八股;八岁起开始接触史学,启蒙者是他的母亲。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他从头至尾点读完了《纲鉴易知录》,后来又花了半年时间,点读了《通鉴辑览》,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概略的了解。与此同时,他还跟母亲学习了《说文解字》。

他就是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先生十岁,已开始读报,关心时事。1898年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成了他心目中的楷模。他读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文章,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

他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或抄录或点读,极其認真,且阅读速度惊人,能日读十四卷,每读书必从头至尾看完。十六七岁间,其父按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要他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通读一遍,以便在做学问之初,可知整个学问的概况及分类,知道天下学问有哪几种,每种源流派别如何,对学术史做一鸟瞰。他读得很认真,花了两年多时间,将经、史、子三部全部读完,只是集部读了一半。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及写作札记的方法。后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工夫,将有关小学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1904年,他在邑人创设的“读书阅报社”听了元史专家屠寄先生的一次讲座,深受影响,开始研读辽金元史,从此爱好民族问题的研究。他二十多岁,便读遍了“二十四史”。

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

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上海圣约翰大学爱国师生为悼念被杀害工人举行罢课,并在校内下半旗志哀,以示对帝国主义的抗议。美籍校长卜芳济竟蛮横地将当时的国旗拉下,踩在地上。于是全校师生愤而离校。并谋创光华大学。张寿镛先生任校长,知名学者如钱基博、胡适等激于爱国热忱,纷纷执教光华。当时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先生,看到光华初创,便决定赴光华任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从此,几与光华终身相伴。

他进光华后,每周上课十多节,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他常穿深色长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色近视眼镜,谦逊、质朴、睿智而又自信,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他的课极富魅力,很多受业学生认为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他上课时带几本古籍上堂,先以刚劲挺拔的书法板书一两段提纲,然后边踱方步边缓缓讲授,言辞清晰,语气平和,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先生虽自称是个专门读书的人,但他历来反对死读书。他认为读书不能脱离实际,学问在空间,不在纸上。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1月29日常州沦陷。当时他对女儿说:“我已年过半百,决不向日本人低头!”他虽然生活清苦,但是立身持正,志节凛然。那时候常州,城门口有日本兵的岗哨,行人经过时要脱帽,他“遂不帽,誓言吾必光复后戴帽”。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光华大学复校,翌年他特地在上海买了一顶六合帽戴上,扬眉吐气,昂然归故乡。

(有删改)

相关链接:

(1)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他学识渊博,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同时又极富获取新知的热情。治学领域广泛,在中国通史与多项专史的研究上都有建树,并撰写了大量教学用书和通俗读物,同时关注国事,心系民生。

(摘编自李波《吕思勉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新史学》)

(2)先生不喜走访知名人士。自述见名人辄自远,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没有学历学位,无党无派,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授业,小学、中学、大专、大学都教过。1926年进入光华大学,不久即受聘为新办的史学系系主任,遂自托为终身归宿,重要的学术创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前后凡三十余年。

(摘编自王家范《中國历史通论》)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吕思勉父亲依照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指导吕思勉通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便他在做学问之初对整个学问概况及分类有了解。

B.吕思勉六岁开始读经书,八岁接触史学,十六七岁开始阅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十岁开始研读辽金元史,这些都是在父母的启蒙和指导下进行的。

C.吕思勉治学领域广泛,对中国通史和多项专史以及文字学都颇有研究,他在光华大学曾开设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

D.吕思勉关注国事,爱国忧民,光华大学初创之际,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他毅然决定赴光华任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吕思勉十几岁时就结识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阅读他们的文章、著作,受他们的思想影响,把他们奉为心目中的楷模。

B.吕思勉读书认真且速度惊人,每读一书,必从头至尾看完,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读了几遍,奠定了他成为史学家的坚实基础。

C.吕思勉学识渊博,国学根底深厚,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设十余门课程,他讲课引经据典,深受学生喜爱。

D.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居沦陷区常州的吕思勉,不齿于行入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行礼的行为,发誓光复后才戴帽子。

3.作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治学成功的要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研读辽金元史是在屠寄先生的影响下进行的)

2.C(A项,吕思勉并没有结识康梁二人,也不是读了二人的著作,受其思想影响才奉其为楷模的;B项,应为“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D项,原文并没有他“不齿于行人”行为的意思)

3.①父母启蒙指导,名家引领:吕先生读书受母亲启蒙,经父亲指导学会许多读书方法;治学中得到经学家丁桂征先生、史学家屠寄先生的指引影响。②治学态度勤奋执着:吕先生治学中阅读了大量书籍,积累大量史学知识;潜心科研,五十年如一日。③治学方法科学严谨:吕先生为了治史,还学习了经学、文字学,学习了阅读史书以及写札记的方法。④治学领域广泛:他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⑤甘于平凡:不喜欢走访名士,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基于媒介革命视野下我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路径探究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中国网络文学读者超四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