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2019-03-02 02:23徐承平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9年12期
关键词:毛里求斯纸浆纸张

徐承平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文本的一种类型,它既具有文本的基本共性,但在语言和结构的组合上又区别于其他文本形式。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应具有的阅读能力。下面主要以2019年全国卷Ⅰ中的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为依据,谈一谈高考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一、2019年全国卷Ⅱ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注:试题穿插在下面的解题技巧中。

二、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一)标题先入为主,整体感知话题

新闻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即多则新闻文本和图表材料围绕同一话题从不同角度展开阐述。它很重要的特点,是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表达方式来阐述中心话题。规范的非连续性阅读文本,每个片段的结尾,都会标明文本出处。

如2019年全国卷Ⅰ,分别为“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摘编自周崇润等《關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2019年全国卷Ⅱ,分别为《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摘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2019年全国卷Ⅲ,分别为“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以摩族猎人为例》”。

综合三个标题,卷Ⅰ的话题是“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卷Ⅱ的话题是“大桥的修造”,卷Ⅲ的话题是“志愿者”。卷Ⅲ的第三个出处关联“志愿者”,要结合文本来概括。

(二)审清题干内容,定位提取信息

审清题干内容,定位回归文本,采用速读、跳读等方法,分层阅读,提取中心句关键词,把握主要内容,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4题,题干“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根据关键词“可移动文化遗产”及片段的出处,可迅速推知,定位信息在第一个文本。又根据“修复”,及“预防、治理、修复”,跳读到“修复”相关内容,可知B项“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是治理内容,是“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的内容,与“修复”无关。再如,第6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根据题干“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及片段出处“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可以迅速定位,答题区域在最后一个文本的开头: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

以句号为单位,可以分为三层,第三层与原因无关。从前两层中提取关键词,概括为(1)气候方面,位于赤道附近,湿热多雨,造成纸张寿命短;(2)档案材料所用纸张方面,所用破布浆机制纸,柔韧性差,纸张严重酸化;(3)档案形成的年代久远。(这点可扣“18世纪”)

(三)看懂图表数据,解读图表内容

图表一般由文字和数据组成,文字表明类别,数据中含着变化。读图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关注表格的标题,标题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如2019年全国卷Ⅰ表格的标题是“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明确表格反映的主要内容,必定与“图书档案保护技术”相关。有时图表下面有注释,注释文字对图表内容进行补充,也要认真看一看,捕捉有效的信息。

2.重视图例分类,阅读中,要看清图例,看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况,有利于我们迅速得知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3.分析数据变化,图文结合关注图表,比较数据,得出结论。读图表时要关注图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得出结论。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五题: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对照表格横竖一看,没有问题。

(四)前后关联信息,学会推理去伪

前后关联信息,适当推理去伪。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4题:

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 )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根据“—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切附着物”推理,除去水分,属于“修复”,选项正确)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根据“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可推知“清洁”属于“治理”。注意对“脱水”的理解,B项中是物体中本身含有水分;A项中是后天侵入的水分,原来没有,所以是“修复”。将“治理”归人“修复”,张冠李戴)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根据“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推理可知,选项属于“修复”,正确)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根据“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推理可知,选项属于“修复”,正确)

第4题往往围绕局部或者说某个文本的某个问题进行组题,第5题则往往覆盖所有材料。这种思维常常有利于我们迅速浏览文本,解决问题。当然任何时候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看2019年全国卷Ⅰ的第5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看选项,由“可移动文化遗产”,可迅速推知是文本一中的信息,根据“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可推知选项正确)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看选项,这是对第二个文本的理解,对照文字表格,可知正确)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看选项,可知是对第三个文本中信息的理解,关联了“(1)去酸方案”“(2)修复方案”的信息,“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曲解文意,材料三中所说的“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可见去酸方案是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纸浆补书机修订法主要是修补书页)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看选项,是对第三个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关联文本开头“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文本结尾“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可知选项正确)

(五)了解常见陷阱,认真比对细节

非连续性文本,重点考查考生的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包括读图。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当然,了解掌握常见设置陷阱的方法,认真比对,提高辨析能力,将有助于提高做题的效率。

选择题常见十大陷阱:偷换概念、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答非所问、断章取义、过于绝对、已然未然。

认真比对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递进关系等,看看与原文有沒有混淆颠倒。

认真比对关键词语。①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全、一些、一般、部分、相关、所有、人人,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②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已经、将要、完成、成功、一直等。③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那、哪等。④比对选项和原文中含有肯定、否定意义的关键词,如:没有、不、无、无非、并非、拒绝、妨碍等。

总之,做好高考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题,需要我们紧扣文本,静心仔细,认真阅读,如果再辅以适当的解题技巧,定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毛里求斯纸浆纸张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美国南部纸浆材价格走势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1月)
褪去喧嚣 回归理性 让纸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纸张黑白变
撕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