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一贝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埃德蒙·伯克·费德曼在《艺术教育哲学》一书中提出“通过艺术获取的知识”不同于“陈述性知识”是因为它与自我意识关系密切,艺术体验生成的是认知者“内在的”知识,不同于纸本知识或计算机存储器内的知识[2](P105)。可见参与艺术活动的知识获得具有其特殊性,所以艺术素养的养成,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深入和提高,以及第三阶段中提出的自觉体现或迁移,是以大众通过参与艺术活动为基础,以获得内心审美体验的升华,提高思想道德的认知为目的的整体活动,是将艺术内化为公民素质的一种转变过程。对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化程度都有着重要意义。
当今我国公民对音乐、舞蹈、绘画、戏剧、书法、曲艺等艺术活动的参与度日渐提高,在艺术门类和参与方式的选择上却有较大差异。以视觉艺术为例,根据调查显示,公民参与度最高的摄影占66.94%,绘画占44.96%、书法占43.32%、雕塑及工艺美术各占12.41%与10.14%。其中参与课程学习的占31.90%、艺术讲座和艺术沙龙各占28.83%与15.76%。然而,中国有高达72.4%的公民选择以参观展览的形式作为参与视觉类艺术活动的主要方式[1](P55-58),由此可见参观展览是培养国民艺术素养的最广泛最基础的平台。就美术作品展览而言,国家级与省市级展览,每一年的观展人数都在增加,形成了参与度较高,较为普及性的艺术活动。
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讯信息显示,除了五年一度最高规格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协每年都要筹办多次展览。2016年举办了约12次展览;2017年举办了约25次;2018年预举办了11次,加之各省市的地方美协每年也都会策划数次不同类型的展览,这都为大众接近艺术,体验美术提供了观摩和学习的机会。
美术作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虽然当今国内观展人群的审美范畴与接受能力已逐步扩大,但能够具备艺术素养养成第三阶段能力的观众仍然是极少数。一旦展览作品的艺术门类、表现形式或材质超出观众常规认知范围的,都会对观展过程和展示效果形成阻力。普通观众热情积极的态度往往会被作品和观众间无法交流和读取的隔阂所消磨殆尽。要缓解或疏导这种观展隔阂所附带的压力,就需要重新审视美术作品展览中的策展环节,利用联觉性因素,预先设置解决问题的方法。
美术作品展览分为营利性展览和非营利性展览两大类。国内营利性的商业展览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大众接触更多的展览,基本都是由官方主办的非营利性质的公益展或学术展。对非营利性展览而言,无论是以参观人数或者以学术挂帅的评价标准,展览可能会达成的目的在于满足大众好奇、认识、求知或休闲等不同的需求[3](P132-133)。能否正确解读美术作品展览的主旨、目的或画面内容,是需要策展人为普通观众考虑的关键问题。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持续繁荣,催生出艺术策划人这一新兴职业。作为美术展览的策展人,应当具备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能够敏锐地把握美术作品的内涵、风格、画意、技法、材质等典型性作品特征,通过对参展作品的理解,把握策展环节的核心内容,利用策展过程设置出更利于传播艺术的展示平台。正如《艺术批评原理》中对于艺术批评家所提出的要求一般。“一个艺术批评家如果曾经从事过一定的艺术实践活动,他对艺术的感受和领悟会比没有艺术实践经验的人要强许多,感受也相对准确和到位,领悟也比较深。”[4](P39)目前我国国家级与省市级美术作品展览,在规划与展示效果上,主要是以满足业内人士需求来制定的。
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军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为未来开展海上安全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此次演习安排了多项文体交流活动、研讨活动,以及战术桌面推演和舰艇开放活动,使各国官兵面对面地接触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从而有了更感性和直观的看法。尤其是增强了外军对中国军队的了解,使他们直接感知中国军队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决心,减少了“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这些举措,有益于积累互信,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十国今后更好地开展海上安全合作,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既要从主题构思、宣传资助、综合效果及可持续性考虑,又要将不同的作品划分出各自归属的展示区域,从参展艺术家、参展作品、邀请嘉宾、展览规模到时间、地点、开幕式甚至酒会、资料整理等各个环节,策展人都要精准预测,唯独缺少了为普通观众如何品鉴作品和吸收艺术养分的考虑。
按照马斯洛《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的论述,将人类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社会发展程度决定了人需要的层次性[5](P59-61)。如今各类美术展览在策展环节仅仅是满足了参展艺术家和相关业内人士的尊重需要,却忽视了普通观众的自我实现需要,这就让美术展览形成了表面面对大众,实质圈内交流的现状。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伴随着另一种或多种感觉而生的情况,例如听觉伴随着景象而生,另一种联觉是将字、形状、数字或人名等事物和感官如味道、颜色或口味等连在一起。字义上联觉代表着“结合的知觉”[6]。在艺术创作领域中,联觉效应也是艺术家们一直思索的问题。贡布里希在分析视觉艺术的“隐喻和替代”时,提到了能把一种感官经验转变成另一种感官经验的对等性的研究。“这些所谓的联觉隐喻(synaesthetic metaphors)使我们说出‘velvet tone’(天鹅绒般的语调),‘black bass’(黑色的低音),‘loud colour’(响亮的色彩)等短语…在我们心中,黑色这一特性与一种低沉的声音相汇合…我们说‘loud colour’并不是我们有意识地将声音的一种特质与一种视觉印象相联系,而是因为这种颜色给我们这样的感受。”[7](P32)在美术作品展览的策展环节,能够利用联觉效应改变的不是绘画作品,而是展示环节中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读取的程度。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社会环境、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捕捉,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载体对思想认知和心理情绪的表现和宣扬。一幅画能够释放出各类信息,观众在读取画面信息时的状态决定了信息内容传播的质量,包括信息传播的力度与准确度。这种传播质量和作品自身也有很大的关联。易于被解读的作品自然传播性较强,准确度较高,甚至是主动的引导观众并影响观众。霍斯特·布雷德坎普在对古典雕塑艺术品的分析时提出“艺术品不仅仅以独立自主的、能够说话的、具有形体的姿态与世人面对,而且它们还能够影响自己所面对的人,促使他们采取相应的行动。”[8](P54)且不说当今我国美术展览的观展人群能否“采取行动”,恐怕顺利地解读某些作品都存在着难以跨越的沟壑。这就对策展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通过观展行为培养普通观众的艺术素养,引导大众更好地解读艺术作品,就很可能需要借助联觉性效应,在普通观众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灯光是布展环节中较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展厅的灯光配置可以营造出展示作品的主题与氛围,增强参展作品的展示效果,帮助策展人合理部署并划分展示空间和区域。灯光色彩与画面色彩都是能够引发或者诱发观众心理活动的因素,关系到画面信息的传达,所以二者必须协调。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影响。色彩不仅被视觉认知,而且会凭着这种认知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生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还影响着人的情感波动、情绪变化,这是一种色彩联觉[9]。很多展览的策展人在策展环节并没有慎重考虑灯光配置的基本功效,忽略了灯光色彩与画面色彩之间的和谐关系,以过于概括的策展手段,做了过量的、干扰性的甚至是错误的联觉效应,其效果适得其反。
5.1.1 冷暖光源对展示作品的影响及应用
冷暖光线的照明使用,不能仅仅按照画种、年代、展示氛围进行区分。很多策展人在潜意识里就以经验化、形式化的工作办法,对美术作品展示环境进行大面积的暖光或冷光设计。面对油画作品、版画作品或有年代的老作品策展时,虽然暖光能够为展示空间制造温馨高贵的展示效果,又或者暖光能构建出端庄典雅的展示环境,营造强烈的古典氛围,但这种大面积的暖色灯光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画面细节和色彩层次,尤其是注重表现画面色彩微差的绘画作品,在大一统的暖调子里,色彩层次损失殆尽,冷暖对比几近流失,微差细节毫无体现。面对中国画、当代绘画、综合材料作品使用冷色光或通俗的“白光”布展时,色彩还原度的确有所保留,但这种整体光照强度大且偏冷的灯光配置,使作品和展厅都显得异常的突兀,而且这种展示环境会带给观众不安的情绪以及苍白乏力的空虚感,观众面对作品时的注意力也会被展示环境的光亮所分散,不利于画面信息的统一、传递和读取。
解决冷暖光源问题,首先要考虑物理光对观众的生理刺激,在不妨碍观展基本照明的前提下,控制整体亮度,设计出和谐的不影响画面色彩联觉的光色效应。应当在灯光配置上尽力还原画面色彩、层次和冷暖关系,形成正确的画面信息,为观众还原艺术本体语言,不能让灯光设计形成阻碍画面信息传递的隔阂。其次,灯光的冷暖饱和度需要进行调试,在维持观展照明亮度的条件下,要把握冷暖的色温及强度,适度考虑增加冷暖偏重,以突显展览主题和展示氛围。
5.1.2 主次光源对展示作品的影响及应用
展示空间主次光源的配比设计要符合作品本体,展厅主光源与射灯的配合应当因画而异。一些策展人为了制造幽暗宁静的展示效果,会将展厅整体照明减弱,配合射灯的使用,烘托展示区域深邃沉寂的气氛。这种视觉感受的效果营造出来的确很明显,但由于整体照明不够,射灯的光束会将所照射的画面、画面局部曝光过度,或者形成明显的光斑,影响观赏效果。不仅看不到色彩,也看不清造型,严重阻碍了画面信息的传递。
射灯的冷暖色温较难调整,色温偏暖,以黄色调为主,色温偏冷,则以蓝色调较多,都是在色彩倾向上容易干扰画面色彩的色温区间。虽然易于渲染气氛,但也同样会造成画质和色彩层次的损失。在保证展厅整体区域照明的情况下,射灯的作用只为突出作品的展示效果,利于画面信息的统一。所以它的光照强度不需要过高,起到补光作用即可。
高照度在搭配高色温的光源时,空间会给人凉爽、活泼、振奋的感受;但是低照度在搭配高色温的光源时,空间就会显得阴晦、郁闷;低照度在搭配低色温的光源时,空间会给人宁静、亲切、温柔的气氛;但是高照度在搭配低色温的光源时,空间就会出现让人呈现出闷热、慌乱的状态[10]。展厅整体照明不足,只配备射灯的情况下,观众的视觉反映就会形成低照度搭配高色温的阴晦;展厅照明过亮,无配备射灯的情况下,观众的视觉反映又会形成高照度搭配低色温的慌乱。要合理地把握照明光源与补光光源之间的协调性,应当做到展示环境在照明光源上的低照度搭配低色温,而在射灯的调试上,努力减弱其色彩倾向,控制色温,使其形成合理配合照明光源的第二个低照度搭配低色温的,对画面进行补光说明的光源。
5.1.3 控制光照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由于受展馆场地或策展资金的限制,部分策展人在布展时无法顾及或直接不考虑灯光设计,较为随意地使用展示环境的原始灯光或者天光。这种自然主义的灯光效果使展示环境变得生活化、随意化,其艺术氛围将大打折扣。因此适度减少自然光或展厅原始光的照度,利用隔断、展带、展板及遮光帘,控制展厅的进光量,进而设计出光照适中的光源效果。
相较于展厅内的灯光配置,展示空间的背景音乐则更能突显联觉效应对观众的心理和生理所产生的影响。从艺术功能看,音乐与绘画都有情感交流的共鸣,无论是对于创作者还是欣赏者来说,都会产生一些心理感受,还会产生场景和画面的想象。音乐与绘画是异质而同构、相异而相通的。绘画和音乐的情感、意境都是想象的、派生的感觉[11]。在艺术创作中,音乐与绘画的创意结合已屡见不鲜,例如1972年上海市的油画组画《黄河》,就是以《黄河协奏曲》的四个乐章为创作主题,进行了《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以及《保卫黄河》四幅作品的创作工作,作品享誉中国美术界。由于我国观众熟知《黄河协奏曲》的曲调和曲意,在观展过程中就能够轻易领会作品的创作意图和画面信息,如此成功的音画结合并不多见。因此在美术作品展示环境中,设计和谐的背景音乐,使没有认知经验地观众领会没有创作说明的美术作品,可以依靠联觉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背景音乐设置要根据美术作品的题材类型、展示主题、语言风格及展览类别进行设计。主题性官方美展、主题性非官方美展(沙龙展)、主题性联展、非主题性联展及个人作品展览等,是美术作品展览的基本类别。按照题材又可以分为政治类、历史类、风俗类等,细分还有肖像、风景、场景、静物的区别,再按照画种区别则包揽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插画、漆画等等,策展时都应尽可能全面考虑。
5.2.1 主题性美展
如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省级美术作品展览这种官方主办的、大规模的、题材统一的联展,要体现展览庄重严肃的创作主题和展示效果。设计背景音乐时,要充分考虑音乐的题材、旋律与节奏。在音乐的题材类型上,要符合展览的主题性,符合作品的民族性,更要能够在不干扰观展的前提条件下,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音乐的风格、题材、音量、演奏形式与展览的主题、氛围的匹配性,是设计背景音乐的关键因素。例如安格尔、布格罗等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的展示环境,可以使用海顿、贝多芬的协奏曲或小夜曲;印象派作品展览可以搭配德彪西的钢琴曲、室内乐;中国画展览可以使用古筝曲目等,在听觉上为观众营造一种迎合展览主题或画面信息的氛围。
在曲目、乐器、音色、音量的选择上,要以保持观展效果为核心,否则就会对观众画面认知资源的使用及分配产生影响,导致认知资源的占用和干扰,形成音乐与展览环境的不匹配。如果音乐不匹配或者产生的积极影响小于可支配认知资源减少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那么音乐会导致注意水平的降低;而如果音乐与任务匹配,产生的积极影响高于认知资源减少带来的消极影响,则音乐会促使注意水平的提升。大脑在处理节奏激昂的背景音乐时所占用的认知资源要多过处理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占用的认知资源[12]。例如选择海顿的作品,节奏舒缓的《F大调小夜曲》优于节奏过于明快的《小号协奏曲》;如果在贝多芬的《小步舞曲》和《命运交响曲》中选择,那么应选择轻松悠扬的而避免选择慷慨激昂的;德彪西的作品中建议选择浪漫愉快的《阿拉贝斯克钢琴曲》或优雅的《月光曲》,而不使用管乐过于鲜明突出的《大海交响乐》。总之,在西洋乐器的选择上,以击弦乐器钢琴、拉弦乐器为优选对象,尽量不使用吹管乐器。在民族乐器的选择上,仅以弹拨乐为例,音色短促、颗粒感强的琵琶略逊音色圆润、流动感强的古筝,加之古筝演奏时大量的滑音,更能营造出韵味典雅、余音绕梁的展示氛围。
经实验证明,观展过程中低音量的背景音乐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高音量的背景音乐有利于激活个体的唤醒水平,而中等强度的背景音乐则有利于个体放松和休息。有的音乐会对记忆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这种干扰作用是由无关信息引起的,比如歌词[13]。综上所述,展览的背景音乐在设计和选择上,以节奏较为舒缓、中等音量或低音量的无歌词的曲目(或纯音乐)为主,观展人群的注意力才能相对集中较长时间、在舒缓的情绪中理性地、客观地读取画面信息。这些在观展过程中形成的音画通感记忆,甚至可以在展览观摩后,通过背景音乐的再现而联想起展览作品,形成记忆的条件反射。
5.2.2 非主题性美展
多为学术性美展或沙龙展,在背景音乐的设置上,相较于主题性官方美展,选择空间更为宽泛。在音量和形式上,应该与主题性美展保持一致,以不干扰观展效果为前提。目前私立美术馆的展览或画廊的常设展览,一般都配合轻音乐、小夜曲或爵士乐,以烘托出轻松雅致的展示环境,甚至可以营造出促进销售业绩的营销氛围。部分美术馆或画廊在展示当代艺术作品时,因为无法对作品内涵或创作意图进行精准的解读,仍会选择无背景音乐的展示环境。
5.2.3 背景音乐不能以画种进行简单的分配
很多市级美展或沙龙展在举办油画作品展览时,根据画种的分类,使用西洋乐作背景音乐,在策划中国画展览时则惯用中国民乐。看似合情合理的配置,却忽略了展览主题或画面信息。在多元化创作的时代,画种、材料早已打破常规,很多油画作品都是以表现中国的人文精神为主旨的作品,甚至绘画语言上都很接近中国画的表现技法,这时的背景音乐就不能随意选择。譬如用油画表现的京剧人物、用版画绘制的中国山水,用国画描摹的欧洲风景等等,都应该根据画面的风格语言与题材类型选择和使用背景音乐。
所有的艺术都是双语的(bilingual),即描述(speak)和叙述(sing)。它在表现实际、具体事物的同时,还传递着精神感受。只是听众或观众必须有接收的能力。否则,可能就有人把歌德的诗句(群峰一片沉寂)读作天气预报[14](P21)。为提高观众的接受能力,使用联觉性策展的手法,正确传达美术作品展览的表现内容,利用联觉效应,辅助、引导甚至加强观众对展览内容的认知范围、认知深度,延长观摩、研究的时间,是联觉性策展的基本概念和策展的最终目的。观众能够解读的画面信息越多,越能够促进审美修养的提高,美术作品展览为大众带来的美育普及则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