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施策,对症下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扶贫先扶智”,要彻底摆脱贫困首先就要针对思想和精神进行扶贫。 思想和精神层面脱贫了才为物质脱贫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才能不断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艺术可以改变精神状态,激励人们重新过上一种有品质的生活。 ”借助艺术提升意识,从而激发人民战胜贫困的意志,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以艺术形式说服于人们的思想,鼓励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从根源上与物质及精神贫困做斗争。 高等艺术院校是艺术缔造的重要场所, 在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高等艺术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应紧跟时代的脉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艺术手段,发挥艺术特色,为农村精准扶贫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措施。积极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发展职能的同时, 让学生在思想、行为和精神方面得到更多的洗礼。
高等艺术院校处在文化艺术发展的前沿, 是整个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地, 既承担着高等艺术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 同时承担起面向大众的国民艺术素质的普及和提升的重任,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多学科汇聚的智库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在积极推进精准扶贫的这场攻坚战中, 高等艺术院校应积极承担起参与完成文化、智力扶贫任务,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发挥在公共文化领域的辐射作用,引领文化方向、服务文化发展,促进文化繁荣,以艺术人才、艺术文化研究和艺术作品等形式实现扶智,从而达到扶贫的作用。
智力扶贫的重要性在于:想要扶贫先要扶智。艺术扶贫的实质是从精神和经济创造层面给予贫困地区的人们帮助,实现精神和思想层面的脱贫的同时,借助艺术作品转化而来的经济收入实现物质脱贫。 扶人心的同时实现对贫困地区老百姓扶精神、扶智力、扶产业、扶修养。 高等艺术院校充足的艺术人才资源和艺术创作资源和艺术展演资源为艺术理念、艺术作品、艺术表展、 艺术展览等艺术扶贫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十三五” 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文化资源平等是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文化公平”为当代艺术传承和艺术发展提出的极为紧迫的新挑战。高等艺术院校在这场扶贫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为促进“文化公平”目标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找准高等艺术院校服务地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切入点,从思想上带动群众,从实践中引导群众,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并形成可持续效应,持续造福贫困地区群众, 引领贫困地区群众对贫困现状主动思考, 让偏远山区的人民享受到艺术文化体系带给他们的文化大餐。
“内”即“内创,激活内因”。主要通过培养本土艺术文化人才,挖掘优秀文化激发农村文化的自身活力。如通过对贫困农村孩子的教育, 让艺术的种子在贫困地区生根开花、结出丰硕果实;借助民族文化帮助群众打造艺术文化作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借助当地民族文化或是历史文化特色,打造文化节日或文化产业化,促进文化带动经济发展。 “外”即“外输,引入外因”。 主要通过系统科学的“艺术扶贫工程”的实施,实现精神的引领和艺术文化产品的补给。 如鼓励高等艺术院校师生深入贫困山村的中小学, 通过开设兴趣班等形式为山区的儿童开展艺术启蒙教育; 通过组织精准扶贫专题文艺演出,充分鼓励专业剧团和学生文艺团体,送戏到田间地头、送政策到群众心头;号召师生从积极开展精准扶贫题材艺术创作,从专业背景出发,充分挖掘扶贫区域的民族文化特色或是历史文化因素, 为贫困地区打造高品质艺术作品;以艺术文化扶贫作为切入点,将文化、教育资源配置到贫困地区,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贫困地区的艺术文化服务供给。
“软”即“软件”,主要通过艺术教育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美好情操与塑造健康人格。通过帮助培养人才,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让他们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硬”即“硬件”设施,即为艺术教育提供保障性条件, 打造转化艺术活动社会性价值平台和载体。 如提供绘画工具、舞蹈装备、音乐器材,帮助修建文化礼堂,乡村图书馆,打造艺术文化节等。
高校服务地方文化扶贫的基础性工作首先是深入调研农村文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社会调研、课外实践、 校外采风等形式组织校内师生深入走访调研各贫困村寨农户。以真实、深入的视角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和困惑,收集急需解决的各类文化和社会问题。使艺术文化服务延伸到每一个贫困地区和家庭, 帮助解决现实需要和问题。 有针对性地拓展艺术文化扶贫的范畴,延伸帮扶对象。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基础的村寨群众,可以结合实际运用少数民族语言、 文字和表达习惯进行有针对性展开艺术文化服务。
评判任何一项工作好与坏的标准在于实效。 只有从思想上带动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其中, 才能切实达到活动的目的。引导群众由“观众”变为“主演”,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的活动中,需要充分发挥师生的聪明才智。 在艺术文化服务地方文化扶贫活动中, 帮助群众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兼具社会效果,所开展的艺术教育课堂、打造的大众文艺活动既要兼具艺术性又要兼顾地方性。通过引起共鸣,降低艺术门槛,吸引更多的民间艺术人才参与其中,鼓励老百姓走进艺术、 爱上艺术。 让艺术文化产品真正服务地方,服务大众,体现艺术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职能。
“做客式”的一两次文化活动对于地方文化建设是起不到实质效果的, 也不能给当地群众生活带来任何改变。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存在着设施薄弱、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如对贫困农村孩子的教育,要想使他们成才,成为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必须持之以恒,持续推进。帮助建立一个地方文化产业,也非一日之功可实现的。因此,高等艺术院校服务地方文化扶贫必须是一项持续性的、常态性的工作。
文化扶贫关键在于为贫困地区培养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培育一批能带动长期稳定收益的特色优势文化产业, 使文化因素真正助力于贫困地人民的精神面貌、经济收入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变。促进高等艺术院校内涵式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攻坚战略,把责任和使命转化为动力,把外在机遇转化为内在优势,通过引领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国家扶贫政策,提供艺术产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等方式, 为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贫困地区落后的教育条件直接导致当地群众的文化素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 扶贫先从教育入手,从改造思想入手,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的最好方式。 而艺术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艺术教育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美好情操与塑造健康人格。通过帮助培养人才,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让他们用知识来改变命运。首先,把贫困地区孩子作为文化脱贫的第一对象。很多贫困地区中小学由于师资短缺,不能配备专业艺术教师,无法开设艺术课程,致使大多数的孩子从未接触过艺术教育,成为艺术教育的贫瘠之地。而对于高等艺术院校却有充足而又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被闲置,如每年有大量的艺术大学生需要寻找实践基地,如果把这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到贫困地区的话, 让高等艺术院校师生们带着艺术专长走进乡村小学, 通过教学实践、开设艺术课堂,帮助贫困地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了贫困地区艺术教育。其次,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全民接受艺术教育,以丰富扶的教学科目,如剪纸、版画、歌舞等形式,让群众参与其中,使群众整体文化艺术素养得全面提升。
“习总书记说艺术家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 把艺术家的灵魂和品质带到基层,提高基层人民的素养。 ”为贫困地区打造高质量的文艺活动, 真正实现对农村群众思想意识、价值观的引领。
纵观现有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情况不仅数量供给不足,而且大多内容也与群众需求不符,脱离农民的生活实际,难以体现群众意愿。因此积极开展精准扶贫题材艺术创作,号召校内专业教师和学生定时、定点、定员深入贫困山村进行深入调研,挖掘扶贫地区艺术资源,进行艺术作品创作,让艺术文化作品真正地服务地方,服务人民大众。 (1)作品反映百姓生活。 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作品中讲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反映的就是生活中切实发生的变化, 体会到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帮助下生活面貌不断得到改善, 才会激发他们对将来更好生活的信心。 (2)艺术作品反映扶贫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使村民在观看艺术作品展演中意识到脱贫不能“等、靠、要”,而要抢抓机遇,发奋努力,革新自身观念,从而改变对扶贫工作的认识。 (3)反映身边故事。 深入基层挖掘扶贫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 进行扶贫题材的群众文艺创作,以贴近生活的扶贫故事和人物为原型,接地气地以文艺的方式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和扶贫政策。 (4)反映民族特色。 如云南作为一个少数边疆民族地区, 汇聚各种民族文化天然形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化长廊。各民族在饮食、习俗、婚俗、服饰、节庆、祭祀等方面,都蕴藏着异独特的人文气息,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文化特点。 以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饮食、民族艺术、民族工艺、民族风俗、民族信仰等要素作为创作的题材,用民族语言创作和演出,增进民族与艺术文化作品和活动的亲近感, 同时也体现艺术创作的内涵性。
文化部于2018年6月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动贫困地区艺术创作生产,鼓励各地积极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主题作品创作。 授之以渔,为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充分挖掘艺术院校专业潜力,借助贫困区域独特的民族文化、 历史文化和自然因素开展一系列精准扶贫艺术创作及演出活动, 通过立足于地方文化资源和地域条件优势, 支援贫困地区以兴办产业的方式帮助村民致富,推动实现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化发展。
立足于贫困区域历史与现实,古老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文化底蕴, 结合高等艺术院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着力打造实现高校文化资源与地方文化资源优势转化和相互融合。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把高等艺术院校的智力资源和价值与贫困地区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民族文化品牌的艺术文化节或是特色文化产业。 如民族节日与艺术实践的结合, 民族节日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成果,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如借助西双版纳的“泼水节”、石林的“火把节”、大理的三月街民族节等载体打造颇具特色的文化节日, 借助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兴办文化产业, 这种输入方式既能直接的给当地带来了人气,产生经济收入,同时也为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效平台。 通过浓郁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文化气息, 不仅吸引了外来的游客和艺术家,同时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创收的平台和环境。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旅游相关服务的链条产业兴起。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精神文化,注重“创”,更要注重“送”。 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启民智、助脱贫,需要形式上引起群众关注,行动中引导群众参与。艺术文化作品和产业最终目的社会价值的体现在于深入引导群众的参与性,发挥群众的能动性,实现从“对象”到“主体”,从“观众”到“主角”的身份转换,丰富的艺术载体形式提升了这种可能性。
3.4.1 增强文化联动性
艺术并非孤立于其他社会科学文化而存在的,实现艺术的感染性、塑造性,也必须在其他文化因素的共同发力下,才能有效实现。 因此,在高等艺术院校主力地方文化扶贫的同时积极协调联手其他文化机构的送“文化、卫生、科技、教育、法律、体育”下乡惠民活动,最大程度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改变农村精神面貌, 影响农村精神状态具有较大的加分作用。
3.4.2 汇聚人才力量
“撸起袖子加油干”, 每年从学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部分选派出一批驻村扶贫干部发挥人才优势,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扶志”和“扶智”的作用,推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品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水平和建设品质。此外,不定期倡议并组织艺术家、 企业家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深入贫困地区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会, 实现文化艺术扶贫带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目标。
3.4.3 引领思想步伐
“理想”是一种权利,而对于新事物之间的隔阂,限制了构建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的能力。 大部分山区青少年连县城都没去过,带领贫困山区的青少年们走出大山,走进城市、走进剧场、走进大学,让山区教师和青少年们有机会拓宽眼界。 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也对参加活动的群众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从思想上带动人民群众, 才能真正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虽然短期效果不明显, 但它造福的是几代人。 引导群众对山区贫困的现状主动思考,主动作为,这才是解决贫困,摆脱贫困的根本所在,而高等艺术院校必然在这份脱贫事业中承担起重要的使命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