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19-03-02 12:54李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加减法分母计算能力

李欣

(山东省郓城县县直机关小学,山东郓城 274700)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计算。同时,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更是少不了对计算的运用。《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教学中基本的运算方式,要达到灵活的掌握,并逐渐做到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的教学要求。 因此,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学知识将在运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数学计算能力应该是每个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因此,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显得极其重要。

1 目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缺失

近几年,对小学生考卷进行分析所发现,计算在整张卷所占的比重较高,达到40%,而近80%的学生在这道大题上丢分。 并且,在数学试卷的所有题目中,由于计算所失的分数更多, 学生往往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而多数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是学生马虎,不仔细所导致的, 但究其原因是学生多方面因素及其多种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不容忽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好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有着十分重大的关联,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刻不容缓。同时,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课程的定义概念都需要用到计算,数学的应用题的解题也需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几何的周长、面积、体积等教学内容同样涉及计算;统计和简易方程等也和计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因此,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使教师高度重视。

2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

2.1 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年龄过小,正处于一个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纪,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计算教学的情境设置的更加灵活生动,富有趣味性,才能将计算教学的生命力全部体现出来。因此,在计算教学的日常训练中,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计算游戏和竞赛, 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能力。 例如,开展数学小竞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并以他们最喜爱的动画片人物命名,如喜羊羊队、海绵宝宝队、光头强队等富有趣味的名字,比赛题分为必答题与抢答题及其附加题, 最后通过积分制来选出获得冠军的一组,并且给予丰富的奖励,可以是小组每人一支笔或一个笔记本,并拍照留念,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2 加强学生口算训练,为提高计算能力奠定基础

2.2.1 基础性训练

由于学生各年龄段的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 因此口算的基础要求也不同。 低中年级主要是对一二位的加法运算进行学习。 而高年级学生的计算基础要求就相对较高, 将一位数乘两位数作为基础训练的效果较好。口算的具体步骤是,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一个三位数,再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和一位数的乘积相加,迅速说出计算的结果。这种口算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锻炼了他们的记忆,是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于这项训练的安排时间可以放在两个时段。一个时段是早读课,另一时段是家庭作业完成后的时间。 学生可以这样进行练习: 每组有18 道题,学生可以先写出算式,然后口算多遍之后再进行答案的最终作答,这样一来,学生进行了两三个月口算练习后,速度和准确率就会明显提高。

2.2.2 针对性练习

小学高年级对数的认知已经从整数增多到分数。而在对其运算的过程中,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往往是令学生最头痛的内容,学生对此的计算费时费力,准确率也难以得到提高,那么,如何对这项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呢?经过实践教学证实,将分数运算的口算放在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上, 这样可以更具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对计算进行更好的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不难找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蕴含的规律,这样一来,学生了解了其规律,就能把计算的难题自我解决了。

2.2.3 记忆性训练

高年级的计算相比低年级来说具有广泛性、 全面性的特点。同时,在学习中的运算也会常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在这些运算中,有一部分没有独特的规律,必须依靠学生特殊记忆。比如,圆周率的近似值一些数字的平方的计算结果,或是分数化为最简分数。这些都是在生活中或是写作业的时候会常常遇到的数字,若学生能将其强化记忆,就能更加灵活的使用,提高计算的效率。

2.2.4 规律性训练

规律性训练主要体现在对各种运算定律的使用上。比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学生要对这类的运算定律进行灵活的掌握,能够在运算中使用的更加熟练。 除此之外,还有类似的规律都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增强规律性训练,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比如,在进行分数的加减法时,分数的分母不同,可以找将其进行扩大相应的倍数,是分母变为同样的数,这样就变成了同分母分数之间进行加减法运算, 只需将分子进行计算即可,这样一来,计算的难度就会相对降低。 如4/3~5/4 的计算中,可以找将其分母和分子分别同时扩大四倍和三倍,就变成了16/12~15/12,这样就能很快地算出4/3~5/4 的结果为1/12。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还有对于个位上的数是5 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运算方式,也是规律性训练要重视的一项内容。

2.2.5 综合性训练

综合性训练就是将所有计算中的情况进行训练,同时也是以上几种情况的综合训练。 计算中可能出现多种情况,如整数、分数、小数的同时出现,四则运算的混合。这样的综合性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更对学生的反应力及判断力更有益处,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2.3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对学生的估算能力进行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的敏感程度,同时,估算对于计算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向学生渗透估算的教学, 引导学生对计算题进行“估算—计算—审查”的过程,这样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能够使学生找出自己在解题中所存在的差异,充新的进行思考和验算,进一步使题目的结果更加准确,提高计算能力。比如,在5.6×7.2 的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估算,这样可以使学生知道大概的数值是多少,得出的结果是几位数,这样一来,学生在之后的计算时就不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结果定时两位小数,而2×6=12 因此,结果的最后一位定时2,所以,这样经过一定的估算后再进行计算,学生的实际结果的准确性就会有所保障,这样一来就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

2.4 优化练习设计,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是学习过程中加深记忆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想提高数学成绩就少不了练习。 同样,计算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练习, 只听课不练习对提高计算能力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是,对于练习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若让学生陷入题海当中就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而练习简单重复就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练习的效果就会很差。 因此,对于以上所述的各种情况,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进行练习的优化设计, 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此之外,对于学生计算中常常出错的题目要进行反复的强调,并且整理出原因,及时的讲解纠正。 还有,教师要对一些经典的题型进行讲述, 并且指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计算,找到最简单的一种。 这样一来,学生在不断地计算中既加强了对题目的记忆, 又通过不同的计算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奠定了基础。

2.5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小学的计算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都要重视计算习惯的培养,它不仅能刺激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更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要对题目进行仔细的审题, 细心的计算, 最后再进行检查。 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对自身进行规范,为学生起到典范作用,书写板书时认真仔细,使学生书写也有良好的习惯。

3 结语

综上所述, 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练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计算能力及其教学能力,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达到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应对后进生进行广泛的关注, 对于他们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并进行分析和指导,找出出错的原因然后使其进行改正。 要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长久的问题, 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对计算的规律能够灵活的运用,才能在知道学生的过程中得心应手,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并且,计算能力的训练要进行坚持,不能放弃, 倘若轻易放弃或是一曝十寒就达不到理想的目标。 教师在计算的教学中, 要做到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不能为了计算而计算,要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实际而显得枯燥乏味,只有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加减法分母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