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雨婷,徐 红,廖羽祥
(长江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历史欠下的债及新增人口对学前教育刚性需求产生的叠加压力,让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从社会发展的次要矛盾转化现代化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学前教育需求和供给失衡。从根源上看,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在于急剧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极大地超越了现有的学前教育系统的供给能力,加剧了学前教育资源的稀缺。仅凭政府、企业等外铄力,来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显然是不能解决根源问题。正如任何事物真要长大,真要有力量,必须要有内生力[1]。显然,农村学前教育内生力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关键,那么何为农村学前教育内生力?如何提高其内生力呢?
在中国知网上以“内生”为主题词检索文章,结果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植物内生菌等生物主题相关研究文献,而后是“内生制度”“内生经济增长”“内生货币”“内生变量”等经济学主题研究文献。当检索主题词为“内生力”时,虽然总的来说内生力跟多应用于经济学领域,逐年翻阅文献会发现内生力与其他学科系列研究,2006年之前的文献以经济发展内生力相关研究文献居多,2007年开始文化内生力文章数量有所增加,到近两年内生力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应用领域不一样,学者对内生力的释义也有所区别,但内生力核心内涵保持一致。如早期的植物内生菌专指生活在植物组织内的真菌,用以区分生活在植物表面的表生真菌[2]。有学者基于社会经济层面从社会文化、个人偏好选择、情感和认知能力三方面提出内生力的动力机制[3]。新农村文化建设内生力即利用乡土文化开发文化农产品[4]。教师内生力即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强调教师生命的自我实现,具有自主、自愿性[5]。也有学者把内生力总结为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因[6]。
内生力的英文翻译为Endogenous force,即内部衍生或起源的力量。从上述内生力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来看,内生力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1、内生力作为一种具体资源而存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强调已有的资源或优势视角下的资源作为发展的动力并加以利用;2、内生力作为深层次的、潜在的抽象概念而存在,必须要挖掘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引领主体意识形态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内生力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绝不是事物发展的唯一动力。自然环境一直以来作为城市环境的对立面而存在[7],是农村学前教育独具一格的天然优势。一般来说,自然环境包含非生物和生物两大要素,植被、水体和山体及曲线状或不规则状的外形轮廓[8],在经过人类智慧加工后转化为系统知识。知识最初都是来源真实的生活的,最终附着在人的身上[9]。儿童在自然环境中习得的知识、经验及感受,经过大脑加工,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单一的自然环境,在未被开发或加工的情况下不能成为任何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内生力即以儿童为主体,利用农村学前教育依托下的自然环境优势,充分挖掘自然环境可转化的教育要素,通过在这一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了解自然环境为农村儿童所带来的精神依托,奠定农村学前儿童意识层面的文化根基,从而激发农村学前教育的内部动力,实现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人是天生喜欢感受自然的,人在感受美好的时候,大脑的某个区域会特别活跃[10]。自然环境对于农村学前儿童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充分挖掘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实乃当下智举。从以下三方面阐释自然环境作为农村学前教育内生力的必要性:
一个健康人的状态是:人体既有足够的物质与能量,而且物质与能量所经过的经络也是通畅的,两者缺一都不能称之为“健康”[11]。能量来源于个体本身的内在的力量,不仅能为身体机能运作提供内部力量,还能通过知识生产转化为外在可见力量,如习得的程序性知识。健康的儿童必然汲取足够的养分保证自己正常的能量供给,从摄取营养元素到获得预防疾病的技能都是十分必要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在丰富物资世界的儿童,无需担心摄取营养元素不足。而预防疾病变得困难重重,这与儿童身处环境不无关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 340万人死于超重或肥胖。医学界对于肥胖发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遗传或环境因素所造成的肥胖[12];一种是肠道菌群失调增加了肥胖发生率[13]。研究表示运动能改变肠道菌群进而改善肠道生理机能[14]。此外,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在肠道[15],运动不仅能够降低肥胖发生率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农村自然地理环境优势让儿童无需准备就可以参与运动,以简易树枝做运动器械、不规则地形做运动场地、富足的森林资源做运动场景、多样的生物种类做运动伙伴,无须掌握运动技能或等待运动契机出现,只要投身于自然环境,就能活动身躯,感受运动的无处不在。
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感知形成的知识是其进行任何一种认知和活动的基础[16]。感官体验是儿童获取知识的本能能力,通过感官系统收集外来信息(气味、声音、画面、温度等),外在信息刺激着大脑神经元对其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人脑的经验知识网络。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主要通过感官获取知识。但现实中儿童一系列感官刺激正在被剥夺,儿童身心健康逐渐受到威胁,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感觉统合失调,即不能对外界信息有效整合并作出正确的回应。这种剥夺最早出现在新生儿期,顺产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病率为26.0%,未经历自然分娩过程的剖宫产组为43.0%[17]。生活在密集的城区建筑布局的儿童,日益被剥夺了与自然接触和在户外自由玩耍的经验[18],长期被限制在狭窄空间摆弄人工制造品,感官刺激因素十分有限,就像一个巨大的监牢注视着儿童的一举一动,根本无法唤醒儿童生命本真的感性力量。相反,农村地广人稀、物资丰厚,丰富的刺激元素(鸟、花、昆虫、水流)能调动儿童综合感官运动积极性,同时给予儿童充分的机会去体验、感受大自然,建构个体专属的经验知识网络。
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割裂的现象,固定在城市和乡村的人们在各自的文化圈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价值体系,并行发展为两种文明[19]。在农村地区的家长秉持传统观念坚定孩子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基本不让孩子接触家务及农业方面的知识,甚至不让孩子去走向农田、园地等作物生产之地。由于农村孩子极少有接触本土环境的体验,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可,当孩子从农村初中迈进城区高中之时,城市、农村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更多的是否定、排斥自身身份。我国自始至终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本身就作为一种文明而存在,绝不会因为历史、政策缘由而消失。再者,儿童不是生来就有文化偏爱性的,环境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绝不会随着地域变化而消失。究其原因,无非是儿童走向本土生活、走向农业、走向自然环境的机会正在也将持续被剥夺,缺乏精神依托。此外,农村教育一直落后于城市教育的步伐,当发达城区教育在努力向素质教育靠拢时,农村教育依然停留在片面追求学科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想象力会衰退[20]。因为知识符合逻辑,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农村教育抛弃自然环境的鬼斧神工、变化莫测,选择对儿童灌输极强逻辑的知识,极大压缩儿童想象空间。这样的孩子走向社会之后,就会因为缺少人文素养、强大的内心以及强健的体魄而备受人生煎熬。
自然环境本身不具有教育性质,经过人类加工的自然环境才能转换为教育资源。将这一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具体资源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近年来,农村社会主体缺乏文化自信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学者研究依然聚集在农村教育的资源、管理及政策之中,事实证明,农村教育根基——农村文化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源。华德福教育认为,亲近大自然是一种最佳的早期教育方式,孩子们在玩泥巴、作物种植、过家家等原始游戏活动中,能够最好地使身、心、灵和谐发展[21]。因此,改变农村学前教育被动的局面,首要做的是挖掘农村文化的精髓。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优秀的文化是需要提炼出其精华,从本质上挖掘农村文化的根,并在保留已有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革新,从而扎根于多元文化的沃土之中。其次,加强政府对文化的引领作用,国家层面帮助建立农村文化自信。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作为客体的文化,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知、批判、反思、比较及认同等系列过程,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22],通过这一稳定性心理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包容城市文化的强劲渗透。最后,借助传播媒体的大力宣传,在意识形态引领下帮助国民深入了解农村文化的根。文化借助于观念形态表现出来,如风俗习惯、价值判断,宣传一个群体的独特性,直接反映文化差异。
联合农村多元主体指的是联合农村学前儿童的相关利益者,利用各自已有优势,积极开发儿童的教育资源。发挥乡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与财政支持的作用,园长、教师合理开发特色课程,家长及社会其他力量积极响应。在健康领域上,教师和学生一同自制活动器材,或直接利用自然环境的植被、地形,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语言领域上,在划定的自然环境安全区内定期开展探险、寻宝等主题活动,为儿童提供团队合作机会,在相对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之中,锻炼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社会领域层面,以农村生活为蓝本,让农村儿童观察农忙活动,甚至于开辟一小块地供儿童自行耕种,让儿童体验播种、浇水、丰收等一整套操作流程;农闲季节,由于农村小卖部较为零散,让儿童批发食物,在村子轮流安排站点出售零食,让儿童体验买卖流程,尽可能为儿童增加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科学领域上,让儿童收集不同颜色的树叶进行比较或观察动物的生活(蚂蚁故事、鸟的叫声等),让儿童正确认识生物属性,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艺术领域上,在传统节日村民与教师、儿童一同布置场景,组织村民与儿童一同表演与节日相关的节目,同时让幼儿接触周围环境,感受并喜爱环境里的真实事物,丰富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农村激励机制意指乡政府建立一套完整的奖励制度,鼓励农村教师与农民共同合作,共同激发儿童内在潜能。以村为单位开展农业主题活动,以表演、竞赛的形式,家长必须携带孩子参加,从创意、形式、丰富程度等维度进行评比,表现较好的家庭加分,加分会给予一定的奖品,且与儿童的学业表现挂钩;幼儿园发放的成绩单由孩子自己填写,从四个问题出发“最喜欢的事情”“最讨厌的事情”“最擅长的事情”“最想学习的事情”。在写下学期排课过程,要参考儿童填写的成绩单,实现一个儿童的教育期望就加分,儿童满意度最高的班级就能够获得特定奖项,由幼儿教育部门监督并发放证书。通过建立正向鼓励机制,促进幼儿园教师、家长尊重儿童意愿,尽可能为儿童提供感受自然环境的机会。有研究认为,体验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儿童能主动利用自己的各种感觉,这些直接体验获得的知识会一直伴随成年[23]。在自然环境游戏中获得的空间和自主,为孩子提供了运用想像力和社交技巧的良机;在掌握自主探险活动时,儿童表现出来的精力、耐心、韧性和坚持,为儿童尝试新技巧奠定了信心基础;在自然环境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总是需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提高了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科学利用自然环境,激发儿童非智力因素的成长,唤醒儿童内在潜力,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
借助内生力的概念,引出对农村自然环境内生力可发挥作用的思考,依据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自然环境对儿童的生理、认知发展、文化根基三方面的正向影响,呼吁幼儿的相关利益者以优势视角看待农村学前教育。只有重新审视农村学前教育要素,才能依托农村自然环境优势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最后通过加大农村文化宣传、联合多元主体、建立农村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改善农村的物质、精神状态,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内生力及发挥其作用。总的来说,解决农村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路径是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意义上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自身的供给能力,从而缓解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但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人们很难在短期内跨越社会阶层的固有认知,未来还需要借助国家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以实现农村学前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