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平等实践的历史启示

2019-03-01 06:58李冬俐
理论导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

摘要:在20世纪,俄国十月革命开启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平等实践的历史大幕,由于急于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落后国家在生产力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就改变生产关系,即通过运用具有平均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激励劳动者进而实现社会平等,结果导致平等贫穷以及社会发展相对停滞。以史为鉴,今天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平等实践;历史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1-0094-05

作者简介:李冬俐(1967-),男,陕西绥德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思政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启了落后国家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此后,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率先进行了社会主义平等实践的伟大尝试。由于落后国家率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生产力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紧迫任务。也由于急于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苏联实行了具有平均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其结果就是因为用平均制衡贫穷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社会发展停滞,不仅更加拉大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原来就存在的发展差距,甚至使得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以史为鉴,今天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实现平等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尽管社会主义革命在若干落后国家先后发生,但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历史规律的论断,社会主义本质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因为“新的生产力已经超过了这种生产力的资产阶级利用形式”,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产生了冲突,那么“现代社会主义不过是这种实际冲突在思想上的反映”[1]。因此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需要完成的迫切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列宁曾指出:“我们最后的一项事业,也是最重要最困难而又远远没有完成的事业,就是经济建设,就是在破坏了的封建基地和半破坏的资本主义基地上为新的社会主义大厦奠定经济基础。”[2]246而且,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一方面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阻碍生产力充分发展的结果。那么,社会主义之所以要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是因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只能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得到实现,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平等关系只能建立在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基础上。因此,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从而开创了全世界历史新时代以后,生產力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关系实现程度,也就决定着落后国家能否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全新的事业,落后国家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长期困扰着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者。

首先,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是通过既定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仍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实践,那么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理论依据,首先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因此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遵循马列原则,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在前,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在后,也就是通过既定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进而为实现社会平等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虽然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过程决定性因素,但经济因素绝不是唯一因素,因为决定历史进程的还有上层建筑因素。也就是说,虽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反过来也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且,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把新的生产力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获得解放的社会生产力将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平等社会关系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建立公有制、计划经济、按需分配(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而通过无产阶级解放实现全人类解放。那么,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激发劳动者主人翁积极性,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也能够提高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率。所以,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制定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其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途径或者是共产主义原则,或者是国家资本主义,而目的都是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即使列宁去世之后形成的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本质上也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基本结论而创建的。

在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根据苏联经验,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6年毛泽东指出,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能够极大地解放生产力。1957年他又指出,当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解放生产力任务完成以后,党的任务就是在新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沿着这个思路,毛泽东设想通过“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等群众运动方式完成经济发展任务,并希望在短期内赶超英美,以尽快过渡到共产主义。“文革”期间又强调“抓革命、促生产”,即通过上层建筑领域(生产关系)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显然,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就是通过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

其次,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是通过工业化运动发展社会生产力。20世纪初叶,落后国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人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刚完成了以电力等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就是尽快把小农经济基础改造成大工业经济基础,而且“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只能是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2]238。列宁认为电气化对于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农业打好了现代大工业技术基础的时候,社会主义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并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口号,因此他领导电气化委员会拟定了全国电气化计划。斯大林所建立的苏联工业化模式成为后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就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积极探索发展生产力道路的意义在于,逐渐树立了“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2]241的自信。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实践者坚信落后国家在经济文化薄弱的基础上也能够建设社会主义,并等待时机最终与先进国家共建社会主义,而不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必须在先进国家带领下才能建成的成说。

二、实行限制按劳分配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在20世纪,实现社会平等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使命,但由于急于建成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结果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在生产力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的条件下,急于把社会主义从按劳分配阶段过渡到按需分配阶段,也就是说致力于通过改变分配原则而早日实现平等理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共产主义原则的高度概括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列宁指出:“一旦社会全体成员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的平等即劳动平等、工资平等实现以后,在人类面前不可避免地立即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要更进一步,从形式上的平等进到事实上的平等,即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2]39因此,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按需分配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平等的主要目标。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实践者基于落后的国情,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分配原则的思想,不但建立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也建立了按劳分配制度。同时又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分配原则的思想,并不甘心长期实行按劳分配这个事实上不能体现平等的“资产阶级权利”,因此,利用国家权力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现劳动平等和产品分配平等始终是社会主义国家奋斗的目标。

马克思认为,在刚刚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的在各方面还带着旧痕迹的共产主义社会,虽然生产资料已归全社会所有,但每个劳动者在完成一定社会必要劳动以后,根据从社会领取的证明已完成了多少劳动量的凭证,从社会储存中获取相应数量的消费品。他认为按劳分配默认不同等的能力是人的天然特权,那么这种所谓平等的权利原则上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因为各个人是不相同的,这种分配原则就只能造成人们富裕程度的不同。沿着马克思的思路,列宁把按劳分配概括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他指出:第一,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随着工厂、机器、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财产,人剥削人已不可能,但虽然消灭了私有制这个不平等现象,还没有消灭按劳动分配消费品这个不平等现象;第二,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由于生产资料已经转归全社会公有,那么在这个范围内资产阶级权利不复存在,但资产阶级权利仍然是社会各个成员间分配产品和劳动的决定者,因为不论是等量劳动给予等量产品,还是不劳动者不得食,都只是实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共产主义原则还没有实现;第三,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既然还没有消除等量劳动给予等量物质消费品的资产阶级权利,那么劳动者还没有学会不要任何权利准则而尽其所能为社会劳动;第四,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需要无产阶级政权把分配原则从按劳分配发展到按需分配,也就是从需要社会规定每个人应当领取多少消费品数量发展到每人按照需要自由取用。因此,十月革命后不久,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就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按照共产主义原则调整产品生产和分配,也就是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生产和分配。在分配政策方面,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的同时,1919年苏维埃政府通过法令把旧的消费合作社改造成受苏维埃政权领导的合作社,以便对以粮食分配为主的产品分配实行广泛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由公社集中配给消费品,其目的是把社会主义国家变成生产消费公社网,而且内战结束后曾免费发放日用品以及免收房租、水电等费用。在劳动政策方面,苏维埃政府强调社会主义劳动组织依靠劳动者本身自觉的纪律来维持,倡导并推行类似于“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普遍义务劳动制度,认为这种劳动体现了劳动者自觉自愿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社会主义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首创精神,而且共产主义的本质就体现在利用自愿自觉联合起来的劳动者所创造的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当然,随着1921年春天在经济战线遭到了严重失败,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新政策只是暂时的战略退却。

斯大林在新经济政策还没有完全达到目的的时候,就开始沿着列宁曾指出的道路向共产主义迈进。斯大林提出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明显是对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基本精神的继承。斯大林认为,第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各尽所能不应该成为按劳分配的结果,而是体现主人翁意识的劳动态度;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既然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不应该斤斤计较劳动报酬而自觉自愿尽其所能地来劳动;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每个劳动者已经尽其所能地劳动了,那么在分配的时候就不应该去计较由于能力差别而导致的劳动结果的不同,应该相对平均地分配消费品。显然,斯大林的分配原则本质上已经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人分配了。因此,列宁去世以后,按照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苏联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甚至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1938年联共(布)十八大宣布在第三個五年计划中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1952年苏共十九大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开始建设共产主义。总之,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原则,在实践中被社会主义国家平均主义性质分配原则所代替。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在生产关系领域进行变革,再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无私奉献精神的号召,人们就逐渐接受了这种无视劳动者能力差别、差额极小的平均主义分配代替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随着苏共1956年在二十大对斯大林的批评,以及为了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而提出“三和两全”路线,毛泽东决定强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探索。因此,尽管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对苏联的做法也是“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3],但是,毛泽东对苏联模式基本原则本质上是肯定的。因此,虽然他在1956年论述社会主义建设十大关系时候,指出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走过的弯路中国不能再走,但1958年他又指出1956年开始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只是方法不同而基本原则与苏联还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毛泽东是在坚持苏联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现在看来,毛泽东的探索只是对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方向感到疑虑。他不但要把握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向,还要纠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倾向。那么,毛泽东探索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捍卫。因此,在实践中,为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防止修正主义,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动摇的基础上,首先要破除分配领域资产阶级法权,运用限制按劳分配资产阶级法权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认为,城市中的工资制、农村中的工分制,体现的仍然是非社会主义原则,体现着事实上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法权,那么要消除特权思想,要用革命战争年代在革命队伍中曾经实行过的供给制代替按劳分配制度。这种分配思想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是:第一,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通过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来实现消费品的平均分配,这不但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也在客观上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平均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导致中国长期执行非常均等化的个人收入政策,例如工厂中必要的激励劳动者积极性的计件工资在“文革”中都被取消了,而所谓的计时工资也是基本不能体现贡献大小的平均工资,这就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当然也就没有达到试图通过人人平等激发劳动者主人翁积极性,进而营造出各尽所能社会局面的目的;第三,平均化分配政策带来的消极后果就是用新的不公平代替了旧的不公平,也就是说,消灭了资产者对无产者的剥削后,又产生了能力弱者对能力强者的劳动剥削。

所以,在20世纪,不论是俄国,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追求平等的动机非常良好,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但在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就单方面改变生产关系,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所期待的社会平等,其结果就是不但违背了现代公平原则,而且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损害。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中,要深刻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实践的经验教训。

三、社会主义平等实践的历史启示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平等日益成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目标。但是,如果我们不充分反思以往社会主义平等实践所走过的弯路,就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据此,笔者认为从苏联和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在社会主义平等实践的过程中走过的弯路中,值得认真总结的主要历史启示有三点。

首先,如果社会主义平等实践没有实现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那么所建立的平等的社会关系本质上仍然是形式上的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平等理想的设想,其理论依据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则,也就是说平等的社会关系建立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20世纪,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平等实践中,当然知道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于实现社会平等的意义,也曾经通过既定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但由于急于建成社会主义,急于实现平等理想,那么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的条件下就试图通过限制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利益差别,实行平均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以实现社会平等。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导致的结果就是公平与效率产生了矛盾。也就是说,运用这种利益平等原则激励劳动者,虽有助于社会稳定,甚至能够以平均制衡贫穷,但绝不能推动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还导致社会发展停滞、人们共同贫穷。而且,由于意识形态的宣传作用,人们没有意识到形式平等与普遍贫穷的矛盾本质上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生产关系的单方面变革,绝不会实现事实上的平等。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脚踏实地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成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4]23,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其次,如果社会主义平等实践只盯着目标而忽视现实,那么到达目标的道路反而会变得更加漫长。在20世纪,落后国家虽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探索了实现社会平等的途径,但实践证明,落后国家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在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由于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于先进国家,其实体却出现在落后国家,那么社会主义实践者只能在理论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建立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基础上的,他们认为先进的生产关系只能靠拥有先进生产力的国家来建立。因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预想到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率先出现,即使落后国家不经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里没有这方面的现成答案。面对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落后国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所设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实践证明,当出现理想目标与低水平生产力现实矛盾的时候,落后国家选择了首先抓住前者,但这种选择只能导致实现目标的时间拉得更加漫长。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4]12。既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通过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通过改革开放、艰苦创业,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生产能力处于世界前列、社会关系实现平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最后,如果社会主义平等实践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国家战略转移的基本趋势,那么就不能充分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经验,也就丧失了实现自己理想目标的机遇。在20世纪,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经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挑战,反过来资本主义国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大压力。但同时,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客观上已构成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的社会制度越来越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各种危机的时候也从社会主义国家借鉴了化解危机的经验。而且,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认识到很难运用军事手段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那么它的战略就从遏制社会主义转变为专心于国内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充分认識到资本主义国家战略转移的意义,还是继续坚持列宁主义国际关系原则,对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对抗姿态,这不但丧失了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方面某些体制优势的机会,也严重影响了对20世纪中叶始资本主义推动的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的认知。那么,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但要专注于国内的发展,还要关注世界的发展趋势。因此,习近平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4]58-59共产党人不仅为本国人民谋幸福,也要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那么要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建设公平社会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好新科技革命和现代市场经济所提供的历史机遇,通过推进教育公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8.

[2]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JP4]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7.

[4]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梁钧】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两会”与社会主义民主两种重要形式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多维话语系统的构建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