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华 黄斌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相互依存、利益相融的共同体,一个关照人类命运、追求合作共赢的价值共同体,也是一个秉持开放包容、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为我国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先进的价值理念引领,也赋予了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新的时代使命。以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为动力和纽带,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彰显文化自信。
关键词:教育交流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对外开放;新使命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1-0072-06
基金项目:教育部综合改革重大委托课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教育思想研究”(教改司函[2016]5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邹华(1979-),女,陕西长安人,西安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跨文化交流和英语教育研究;黄斌(1973-),男,陕西汉阴人,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教育改革和政策研究。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也是新时代在更高水平层面上推进我国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十九大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效益、质量和水平的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使得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及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融互鉴中越来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把握和阐释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扩大教育交流合作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对于我国扩大教育开放和深化教育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与价值取向
“共同体”是一个饱含整体思维和价值追求的重要概念,一个与人类发展命运紧密相连的概念。自亚里士多德将其理想城邦称之为“善”的共同体以来,人类社会就被人们认同为一个追求“正义善”的共同体,一个使人类整体命运相互依存的共同体。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网络科技日新月异和文化多样化的交流互鉴,使得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的格局。习近平在2013年前后将其命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强调“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随着习近平的这一主张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2017年2月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符合世界进步潮流和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规律的重要思想,“既是对中国人民期待和平发展、憧憬合作共赢、共谋国际安全的美好愿景的表达,也是对当今世界文明交往、和平发展、合作发展的价值目的和交往准则的升华”[2],它的丰富内涵对于包括教育交流合作在内的国际交往活动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1.“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世界视野对当前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共同体意识的表征,是一个事实性的范畴。在当今世界,随着金融、交通、通信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技术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乃至个人交往全球化等多股潮流相互交汇,全球化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各国利益相互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伴随而来的诸如恐怖威胁、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信息安全等全球问题,严重威胁着国际秩序安全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超越了单个国家所能够解决的范围。再加上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冲突、战略利益竞争、金融贸易争端和国际安全新机制的建构等一系列影响人类命运的深层次问题,若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更多的国际冲突。“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3]世界各国唯有超越并跳出传统的利益竞争观和消极合作观,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互信互利的态度,形成理念共识,通力合作,许多困扰人类多年的全球性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同世界各国一道,通过教育合作、人文交流、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等手段,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展现了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心的愿景和责任担当,也使得中国放眼世界,让世界眺望中国。
2.“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价值追求的表征,是一个价值共识的范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的整体利益,既需要有共同的利益需求,更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认同。根据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是“利益相融、目标相同的命运共同体”,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更是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体[4]。和平、发展、互信、互利、尊重、平等、共商、共治、共享、合作、共赢、发展等基本理念,是其本质特征,也是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我国对外交流与发展的顶层设计,就是要从维护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以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为核心,通过坚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商共建共享等价值共识,打造符合全球化时代人类整体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这种价值共识界定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并强调“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3]。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实现合作共赢为目标,以政治平等互商、经济互惠共赢、文化互鉴融合、安全共建共享、生态绿色持续“五位一体”为基本内容框架,“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3]。
3.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个自在的共同体,又是一个建构性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存在的人类共同体,是人类在全球化时代共处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组织化形式。同时又是一个以人类命运为关照,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价值追求,需要全世界人们共同努力去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把人类共同体放在首位,关注的是超越了民族国家狭隘利益范围的全球事务,追求的是人类共同体利益和全人类福祉,关切的是人类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它反对任何单一国家意识,主张国际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国家都是构成这个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體,共同谋划保障全球的安全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基本理念,用人类共同体意识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意识,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主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建构具有“多样性的统一”的世界。封闭是导致世界彼此隔膜与对抗之源,只有开放才能使世界融合,让彼此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不是要消解现有的民族国家,而是要求人们在忠诚自身国家的基础上服务于人类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和发展,期待更多国家和地区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推进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新使命
教育交流合作作为国际间文明交往的一种有效载体和重要形式,是促进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联系纽带,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实践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扎根中国、放眼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对我国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国教育积极参与国际交往合作赋予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时代使命。
1.树立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新理念,助推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的创新是引领实践变革的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和指导新时代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实践,首先需要放眼世界,推进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理论创新。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教育不仅是民族国家的事业,而且是全人类的事业,事关人类社会整体发展全球共同利益。因为“知识的创造、控制、习得、认证和运用向所有人开放,是一项社会集体努力”[5]。 构建当今世界各国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教育的作用是基础性、整体性和战略性的,“教育应该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当今世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规划了各国推动教育合作的未来图景和现实路径。对此,需要我们“用更为宽广的视野认识和把握命运共同体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这一命题的丰富内涵”[7]。教育交流合作有助于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互通、政治互信、人文交流、教育合作和人心相通,是构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纽带,在推进当代国际秩序和国家关系变革中承担着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一切教育交流合作必须跳出狭隘的民族和国家的思维局限,从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增进全人类福祉的高度出发,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把各个组织和国家的整體利益作为交流合作的基础,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层面上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交流合作。当前,人类社会可谓进入了高度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相互交织的“风险社会”时代,各种矛盾交织,意识形态、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科教领域等争斗层出不穷,思考和破解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的挑战,需要用整体的、开放的、合作的、共赢的而非局部的、狭隘的、斗争的、囚徒博弈的思维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指导下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不仅要基于本国本民族的立场和利益,而且要以他国和全人类共同利益为前提去思考各种教育问题并做出理性选择。只有当人类实现对自我利益的超越,转变传统竞争你死我活的斗争观念,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才能建立起合作共赢、面向未来的全球教育共同体,实现对西方国家曾经主导世界教育交流与合作形态的扬弃和超越。2016年开始的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力图通过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和共建丝路合作机制等路径,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从人心相通、人才支持和共同发展等方面全面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助力实现“民心相通”,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增进互信、夯实合作的民意基础,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传播、交融和共享,在实现民心相通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国际社会的一切往来,也无不表现为文化交流和心灵的碰撞与融合。在文化的多样性、文明的多样态和价值的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民心相通”才能做到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多元互鉴和合作发展。越多越深的交往互动和交融互鉴,也使人们意识到多种政治力量相互竞争、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多元文化相互并存和多种文明相互融合等是现代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样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8]无论何种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国度的人们只有平等相待、彼此尊重,才能真正开展交流合作,实现交融互鉴。教育文化交流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纽带,也是是实现民心相通、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使世界各种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超越文明间的优越、冲突与隔阂,形成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谐共处的关系,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当然,用教育等人文交流将文明多样性发展转化为世界交流合作的动力,并不是要建构一个囊括所有民族国家的本土知识和文化的统一模式,而是倡导建构一个多元竞争、差异互补、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赢模式,使不同文明在交流借鉴、和合融通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对此,需要积极倡导和参与世界范围的文明对话,推动不同文明之间加强交流沟通。对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要从实际出发,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做到兼收并蓄、理性处理。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最应关注的是关于青年方面的人文教育交流。因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外友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青年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可以使他们了解中国的国情、历史和文化,做中外世代友好的维护者、传承者和促进者,从而夯实相互之间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因此,中国政府在与世界各国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时,都承诺为青年提供更多的留学和政府奖学金名额,希望通过合作交流,增进青年的国际理解、国际认同,帮助世界各国青年用开放、平等、尊重、包容、共享的视野看待世界。
3.推动全球教育治理创新,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一种新型国际秩序观,是全球进入高度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的“风险社会”时代,中国为解决国家间冲突和全球性问题而贡献给世界的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新愿景。数百年来,西方列强凭借军事、经济、政治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建立起以欧美为核心、亚非拉国家为边缘的国际关系格局。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也一直存在着“中心—边缘”格局。部分欧美发达国家长期处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中心位置,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边缘地位。在“中心—边缘”结构中,中心国家主导和控制着边缘国家,二者之间这种不对等的支配与依附的关系,不仅创造了高等教育领域“依赖文化”,而且加强了一些国家主导的“教育霸权”,这种不公正、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关系是世界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障碍,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重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新的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呼唤,也极大地冲击着既存的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秩序和国际关系准则,彰显了中国在世界国际关系领域和世界治理领域,不仅是重要的参与者,而且是全球公共产品的积极供给者和国际治理体系重塑的引领者,在国际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当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的教育也正逐步走向世界教育舞台的中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商共建共享和合作共赢理念,不仅有助于推进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教育长期存在的“中心—边缘”结构,为塑造一个边缘地带国家和中心地带国家平等协商、携手发展的世界高等教育格局而努力。近年来,通过大力加强孔子学院建设和“一带一路”合作办学平台建设,为中外教育交流合作搭建了更多的平台、窗口和桥梁,提高了我国教育交流合作的国际影响力。我国还高度重视同教科文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教科文组织等联合国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多边教育行动,加强对重大教育理念规划的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主动提出关于全球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倡议和新方案,通过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新的教育援助项目支持等方式,不断完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为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变革,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教育交流合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统一。如何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捍卫教育主权和中华文化,如何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开放和保护的关系,是有关教育国际化的理论热点问题。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主权问题。教育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逻辑延伸,是一国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教育事务和与别国发展教育交流合作事务的最高权力和最高原则,具有抽象性、排他性和绝对性等特征。但是教育主权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适应国际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不需要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教育领域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先进文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之间的合作条约和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等,国家对于教育主权之外的其他教育基本权利可以有条件地出让或让渡,使之成为既惠及我国也惠及合作国家的教育权利。虽然教育对外开放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会带来对外部教育资源过度依赖、人才外流、思想意识形态被西化同化等问题,但只要是以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为前提,未侵犯或违背我国的教育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都不宜简单地或笼统地认为是对我国教育主权的损害或侵犯。
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不是要侵犯有关国家的教育主权,或者说为所有民族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建立一个统一的世界标准,而是要倡导一个差异互补、多元存在、保护本土地域性文化的国际教育合作共同体。其中,有效化解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矛盾最为关键。首先,教育观作为社会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特别是政治教育观、经济教育观、文化教育观等更直接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出于国家根本利益考虑,必然要在教育观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上有着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对占世界主导地位的西方教育体制予以简单的盲从或者依附,更不能对本土的教育妄自菲薄,而是应该在平等独立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学习互鉴,实现资源共享,努力争取中西方教育体制共生、共存、共在和共赢的差异化存在。其次,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自身也需要做到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是对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治理体系进行本土化的吸收、借鉴和改造的过程。考虑到国情的差异、传统的根深蒂固和意识形态敏感性的影响,教育管理、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在国与国之间移植、模仿、借鉴和改造都是有条件的,都离不开与国情、传统有机结合的本土创新。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行动准则,是对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客观要求,但是如何贯彻,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鉴于世界教育领域实际存在的“中心—边缘”格局,“后发外生型”国家在教育主权和传统文化上的敏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应借口保护“民族性、本土性”而阻碍教育国际化先进理念的吸收和借鉴。
2.聚焦“一带一路”,服务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与水平。我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融入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共同繁荣”,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举措。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必须在教育交流、国际合作和互联互通三个方面推进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我国的教育对外开放既要服务于大国外交、周边外交,与大国、周边国家的教育进行交流、竞争与合作,又要服务于“一带一路”和建设教育强国等国家战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对此,既需要聚焦“一带一路”,又需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综合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9]。
近年来,我国教育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不断加深,各种配套机制不断完善,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我国向海外提供的教育和培训数量大大增加,中国教育开始在世界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但总的来说,我国海外办学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中外合作办学层次有待提高、引进教育资源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布局不够合理、相关政策法规与我国的外交政策不相匹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控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瞄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前沿,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推进以教育为核心的人文交流机制建设,不断完善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增强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需要积极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控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做好海外办学的顶层设计和全面布局,通过建立健全审批准入机制、分类监管机制和评估认证机制,以着力解决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海外办学布局不合理、办学效益不高和教育影响力不彰等问题,努力提高教育对外开放质量与水平。需要围绕“一带一路”“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聚焦国内急需的紧缺、新兴和薄弱学科专业,加强与境外知名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正在实施的“双一流”建设工程,已经超越了国内大学相互交流、合作和竞争的局限,进入世界范围竞争的水平和高度。学习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与办学治校经验推进“双一流”建设,既要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又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努力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3.讲好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理念,彰显文化自信。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核心是将本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向外推送和传播。“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10],是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顺应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文明因相互交流而多彩,因相互借鉴而丰富,通过更高层次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提高国家教育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这需要我国教育扎根中国、面向世界,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树立改革创新和交流合作思维,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和教育对外开放研究,通过完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渠道与平台,强化和改进中国教育交流走出去工作的方法、手段和能力,坚定教育自信,彰显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11],提高我国教育的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孔子学院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吸收海外留学生是我国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它们在我国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中起着内引外联、牵线搭桥的作用。开展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在追求合作共赢中向世界展现一个开放的中国、改革的中国和全面的中国,既需要办好孔子学院和“留学中国”等重要载体,也涉及讲好中国故事等创新理念的提升。孔子学院和广大留学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12],积极参与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进而支持中国。从全球教育治理来看,贯彻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行动方案,全方位推进教育等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质量、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既涉及世界各国政府高层之间的对话,涉及国内外高校在联合培养学生、教师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更涉及到国际教育规则制定、世界教育治理体系变革和教育国际援助等大国责任。中国教育等人文交流通过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所建立的遍及全球的高级别交流合作机制,特别是“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取得的巨大成就,则充分展现了我国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文化自信、教育自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01).
[2]董立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J].学习论坛,2016(3)∶9-11.
[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58.
[4]习近平.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 2015-05-24(02).
[5]教科文卫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2.
[6]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13-04-22(01).
[7]周作宇,马佳妮.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价值坐标[J].教育研究,2017(12)∶42-50.
[8]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9-25(01).
[9]郝平.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J].求是,2016(18)∶35-37.
[10]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2014-05-15(02).
[1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6-12/05/c_[KG-1mm]1120058658htm.
[12]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 -10-22(01).
【责任编辑:梁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