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教师关键能力研究

2019-03-01 02:33胡佳怡
中国教师 2019年1期

胡佳怡

【摘 要】教师是小学主题式课程实践中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主题式课程实践的效果。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采用人文科学常用的质性研究中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就20位持续三年从事小学主题式课程实践的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将小学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教师的关键能力归纳为课程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评估能力、全纳教育能力、教育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技术与信息应用能力及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并将这七大关键能力归纳为关键能力模型,包括基础能力、“硬”能力和“软”能力三大类能力。这七大关键能力的提升是保障教师有效开展主题式课程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主题式课程实践 教师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模型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小学主题式课程是课程整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主题式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转变,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者是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完成任务来解决问题并获得能力的主动者”,学生在学习中获得通识性的能力,即能够适应不同的具体情境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习环境的创设者”以及“学习机会的提供者”,教学环境也从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的教室拓展到真实的实践场所;教学资源也得到极大的丰富,生活中与主题相关联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学习的资源;学习的主要内容也发生改变,不再是具体的规律性知识的熟记和掌握,而更多的是通过收集整理信息,结合资源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由此可见,伴随着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教师必然需要提升自己的关键能力来应对主题式课程。笔者通过长达三年持续地跟踪研究北京市三所小学开展主题课程的情况,采访三年来坚持进行主题式教学的教师,集中分析研究主题式课程中教师所需要的关键能力。

二、研究结果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笔者选择持续三年开展主题式课程实践的20位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每位教师访谈时间在25~30分钟,访谈形式采取半结构式的方式,根据主题式课程开展的流程,即设计准备,实施以及评价三个重要环节,访谈问题主要涉及如下方面:主题式课程实施之前如何进行准备?主题式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组织和管理课堂,且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主题式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学习机会?主题式课程教学和传统教学有哪些区别?如何对学生们主题式的学习进行有效评价?关于主题式课程的实施,还有哪些心得体会?

针对收集整理的访谈数据,笔者进行了关键词和关键内容的编码(coding),将共性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提炼,共将访谈所获得的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教师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归纳为七大主题,包括课程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全纳教育能力、教育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信息技术与信息应用能力。笔者将七种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梳理,形成了小学主题式课程实践中的教师关键能力模型(见图1)。

在小学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教师关键能力结构框架中,教师的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为奠基性的基础能力,是促进教师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管理能力及评价能力在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是教师的“硬”能力,这些是知识、经验、技能等比较容易评估和测量的能力。这三个支柱性的能力以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支持和确保主题式课程的开展;全纳教育能力、教育团队合作能力,及信息技术与信息应用能力是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教师的“软”能力,是教师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能力,是不容易被测量的,但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会促进知识、经验技能等“硬”能力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总之,在教师关键能力框架中,教师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是基础,促进主题式课程的實践长期持续发展;“硬”能力是载体,主要是教师关于主题式课程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软”能力是动力,更多的是教师在主题式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下文将就三大类能力分别展开详细论述。

1.基础能力

在小学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教师的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是一项基础能力。在访谈中,被访者普遍认为自我反思和专业发展能力很重要,同时也指出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关于主题式课程的理论内容。通过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在主题式课程实践中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的具体内容包括:(1)在主题式课程的实践中,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全体教师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分享个人的教学实践,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及学校变得更好;(2)通过课堂上收集的实证以及同事的评论及观察,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评估,旨在制订并长期地遵循一个专业的发展计划;(3)在课程改革中,需要通过参加会议、阅读专业出版物、参与培训活动等形式不断学习先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课程实践。

教师的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会影响教师的课程观,进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自我反思是教师内向的自我审视,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改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外向的教师自我提升,通过外界的学习和刺激,吸取前沿的教育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策略,从而以先进的理论基础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

2.“硬”能力

教师的“硬”能力是拥有知识、技能、经验等类型的能力,在小学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教师的“硬”能力具体包括课程设计能力、课程管理能力和评价能力。

(1)课程设计能力

在访谈中,20位教师都谈到了课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在汉语词典中,设计作为动词,是有目的和意图地进行计划和执行。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整理,课程设计能力的含义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特点、兴趣、需求和实际水平),对课程进行设计、组织和安排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能准确把握和认识学生们的需求,并据此设计、开发、实现和评估有利于整个学习过程的课程项目、教育背景和教学方法;第二,基于学生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案,将学生现有的水平和能力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第三,根据学生的需求持续进行教学方案的跟进与调整;第四,有计划地利用和整合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资源和教学材料。

在主题式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拥有课程设计能力的教师应尽量回避以“活动”为导向或是以“灌输”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因为这两种方式强调设计何种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会有怎样的体验,这样的设计容易让活动牵着走,最终失去了教学目标这个方向。与此相比,教师以目标为导向的“逆向”教学设计能力更为重要,即在设计之初教师就要详细阐明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和预期结果,根据目标设计学习体验、学习活动以及学习的优先次序,这样才会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2)课堂管理能力

在访谈中,有15位教师提及课堂管理能力,经过归纳整理,课堂管理能力包括:第一,构建积极的小组式学习共同体。在主题式课程的实施中,学习的发生一定是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合作中实现的,因此构建学习共同体尤为重要;第二,在有效的分组学习中,对每位小组成员的参与性学习进行监控。分组的原则包括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需要根据主题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决定分组方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能有效监测每位学生的参与情况;第三,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和特质,以及对于主题不同的理解程度,提供相应的能促进个人特长发展的学习机会;第四,对在实践场域进行的真实情境下的学习进行组织和监控,由于主题式课程需要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开展,如图书馆、博物馆、污水处理办公室等,因此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地管理学生在实践场地的学习;第五,对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控,比如小组学习中发生的争执以及矛盾。

在主题式课程实践过程中,拥有课堂管理能力的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的作用,系统性地使用丰富多元的课堂资源,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学习的机会,并通过学习小组获得高效的学习体验。

(3)评价能力

通过访谈得知,12位教师认为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教师的评价能力十分重要。教师评价能力直接影响到主题式课程的实施效果,以及评价能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并能检测真实发生在学生个体身上的学习效果。

访谈中,教师们一致认为主题式课程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主题式课程开始之前进行的诊断性评价,有利于对学生已经掌握的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贯穿在主题式课程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是重要方式,这种过程性的评估没有统一的尺子,标准是因人而异的,即强调学生在个体基础上的提升程度。在主题式课程结束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文字性的。

3.“软”能力

教师的“软”能力是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在小学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教师的“软”能力具体包括三个能力:全纳教育能力、教育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技术与信息应用能力。

(1)全纳教育能力

所谓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1994年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推崇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它的内容包括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通过访谈,被访者普遍认为教师的全纳教育能力在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是很重要的。由于主题式课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与体验,以及动手实践活动,因此教师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之间的差异,包容多样化的学生群体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有尊重和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提供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主题式的学习中得到知识并获得进步的能力。

通过访谈内容整理得知,主题式课程实践中,教师的全纳教育能力包括:第一,将学生的多元化视为一个客观事实,积极整合学生资源,制定避免排斥和歧视的策略,并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第二,在建立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时,考虑到学生们不同的背景、能力、兴趣、家庭和社区,尽力满足他们每个人的需求。

(2)教学团队合作能力

在訪谈中,20位被访者都提及了教学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内容。归纳起来,教学团队合作能力包括:第一,与同事建立专业上的合作关系(共享知识和教学经验),展示出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在需要时寻求相应帮助的能力;第二,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基础,与同事通过协商,共同确定教学目标;第三,与学校整体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融洽相处,与其他教育团队合作。

在实践中,教学团队合作通常体现在集体备课中,由于主题式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是跨学科的,因此需要不同学科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来集体备课。教学团队合作还包括学校与家庭合作,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恰当利用家庭资源对于主题式课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信息技术与信息应用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与信息应用能力,有11位被访者强调这个能力很重要,这个能力的缺失或不完善会阻碍主题式课程的开展。被访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与信息应用能力包括:第一,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数字技术,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分类、排列和筛选,并对所获得的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分析;第二,使用数字技术来实现创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涉及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解决办法,以及使用数字技术资源对它们进行发布,包括自主和共享的方式;第三,让学生们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中建立获得的知识;第四,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学生以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系统地、综合地构建新的知识;第五,与学校的其他专业人士、家长、同事和行政人员使用与分享数字资源,目的是为了跟进学校的后续工作情况,以及分别从学校和教育管理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评估。

在实践中,信息技术及信息应用能力的提高会改变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在主题式课程的实践中,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会意识到课程资源是多渠道获得的,类型是丰富多样的,而且信息技术是获得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有效手段。

以上这七大关键能力是推动教师开展主题式课程实践的重要能动性因素。七大关键能力被划分为核心的基础能力、作为载体的“硬”能力和动力性的“软”能力。教师这些关键能力的提升对于主题式课程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性作用,但是这些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进行摸索、实践和反思。主题式课程的开展是教师提升七大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系北京教育学院2016年度科研课题“北京市小学课程跨度学科整合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YB2016-08)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