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汉宗 罗华池 施通武 李阳 黄世文
(1青田县植物保护检疫站,浙江青田323900;2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农业服务中心,浙江台州318057;3台州市椒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台州318000;4丽水市土肥植保站,浙江丽水323000;5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通讯作者:hswswh666@126.com)
由子囊类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有性型:Villosiclava virens)引起的稻曲病在世界范围内正逐渐成为新上升的毁灭性病害[1]。历史上稻曲病曾是一种零星发生的次要病害[2],多年来一直未引起重视。近年,该病在世界水稻产区的大多数水稻品种上都普遍发生[3]。在亚洲,稻曲病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该病现已成为印度水稻上的严重病害,一般大田穗感病率在2%~85%,严重的田块穗感病率甚至达到100%。重发稻曲病的田块,由于稻曲球释放大量病原菌分生孢子而导致感病稻田上空形成黄色或黑色的烟雾状大气。在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杂交稻,特别是超高产、耐肥型籼粳交杂交稻(如甬优系列、春优系列)品种(组合)的推广,因其分蘖期和抽穗期拉长及穗肥追施过多等原因,再加上近年有利于该病害发生的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改变等,导致稻曲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呈现出发病范围广、发病频率高、产量损失严重等特点[3,4-11]。一般情况下,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高产的气候条件就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因此,稻曲病在中国一度被稻农视为“丰收病”[12]。
目前,生产上可见一些较抗(耐)稻曲病的品种(组合),但这些品种(资源)对稻曲病的抗性是真正的遗传抗性还是品种与环境互作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稻曲病是一种机会病害,生产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平时感稻曲病的品种(组合),如果在水稻关键生育期(孕穗中后期-抽穗灌浆期)遇上晴天、高温(35℃以上)、干燥(RH小于80%)的天气,稻曲病就会较少发生;相反,如果水稻关键生育期遇上连续6 d以上低温(24℃~28℃)、阴雨、高湿度(RH 85%以上)天气,则平时表现抗(耐)稻曲病的品种(组合)也会发生稻曲病。稻曲病一旦发生(出现稻曲球)则无法防控,即使提高施药频率和药液浓度防治效果也很差。预防稻曲病最关键的是要找准打药适期。为此,笔者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试验基地、丽水市青田县阜山乡和台州市椒江区三甲街道开展了预防稻曲病最佳施药期试验,现将结果小结如下。
2015—2016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试验基地(30.05°N,119.95°E);2016—2017 在丽水市青田县阜山乡 (28.09°N,120.17°E) 和台州市椒江区三甲街道(28.68°N,121.43°E)。试验田前茬为冬闲田,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均为单季稻。
表1 供试药剂处理设计表
表2 稻曲病按每穗稻曲球数分级标准
选择较感稻曲病的籼粳杂交稻组合甬优12为参试材料。采用露地水育秧,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6月5日播种,6月30日移栽(秧龄25 d);丽水市青田县阜山乡、台州市椒江区三甲街道6月2日播种,6月27日移栽。
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WG(德国拜耳公司生产)、30%苯甲·丙环唑(爱苗)EC和32.5%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SC[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
2015-2016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试验基地开展了预防稻曲病施药适期小区试验;小区面积35 m2(7 m×5 m),每个处理3次重复,药剂按每hm2对水675 kg喷雾。
2016-2017在丽水市阜山乡、台州市三甲街道开展大田防治稻曲病打药适期应用验证试验。共设8个处理(见表 1),不设重复。每个小区面积 133.4 m2,药剂按每hm2对水675 kg喷雾,同时,做好穗期害虫防治工作。
1.5.1 剑叶生长及抽穗动态
每小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水稻15丛挂牌定点、定期调查剑叶全展、破口进度,准确掌握施药期距破口期的天数;定穗观察叶枕平(剑叶叶枕与倒2叶叶枕持平)距破口的天数,准确判断剑叶叶枕距破口所需的时间。
1.5.2 病情蔓延扩展情况
齐穗后每天观察各处理病穗(出现稻曲球)的初见期。当初见病粒时,选择10丛发病水稻进行挂牌定点定期调查,每1~2 d调查1次发病情况,直至病情稳定。
1.5.3 防治效果
在稻曲病发病稳定期(中国水稻研究所为10月20日,青田县、椒江区为10月2日)采用平行跳跃法调查,每个处理(小区)调查3次,每次调查100穗以上,逐穗记录发病级别,计算病穗率(发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病情指数[∑(各级病穗×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9)×100]和相对防治效果[病穗率相对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穗率-药剂处理区病穗率)/空白对照区病穗率×100%;病穗率相对防治效果(%)=∑(各级病穗×相对级数值)/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100%],并对病情指数防效用DPS统计软件[13]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根据稻曲病在甬优12上发病重、每穗病粒数多的特点,制定其发病分级标准(表2)。
试验期间主要有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危害,可选用40%氯虫·噻虫嗪(福戈)WG,或6%阿维·氯苯酰(宝剑)SC+50%吡蚜酮(顶峰)WG防治。
施药后目测药剂对水稻植株长势、叶片、稻穗等有无不良影响。
根据各个试验地点县(区)气象台提供的资料,抄录8—9月的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
在台州挂牌定点调查结果表明,甬优12在8月25日剑叶仍处于抽伸期,8月28日部分剑叶全展(剑叶全展在叶枕平后2~4 d,图1),8月31日剑叶全展率为88.6%,9月 3日剑叶全展率 98.1%,9月 7日为始穗期,9月8日—9日为抽穗期,9月10日为齐穗期;在富阳挂牌定点调查结果表明,甬优12 9月12日剑叶仍处于抽伸期,9月15日部分剑叶全展(剑叶全展在叶枕平后 2~4 d,图 1),9 月 18 日剑叶全展率为 87.9%,9月21日剑叶全展率97.8%,9月25日为始穗期,9月26日—27日为抽穗期,9月28日为齐穗期。甬优12剑叶全展至始穗(破口)需10 d左右。定穗挂牌观察结果显示,在9月8日—15日台州日平均气温18.8℃~25.3℃、9月 26日—10月 3日富阳日平均气温 22.9℃~25.9℃条件下,甬优12平均剑叶叶枕距(指剑叶叶枕高出倒2叶叶枕的距离)到破口所需的时间见图1、表3、表4。破口至穗颈露出叶鞘平均需3.40±0.62 d,一般叶枕距在+7 cm以上可见剑叶叶鞘内的谷粒。若在破口前5~7 d为预防适期,则剑叶叶枕距+(3~6 cm)为宜;在破口前7~10 d为预防适期,则剑叶叶枕距+(0~3 cm)为宜(图1)。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甬优12,预防稻曲病最佳打药期为破口前11~13 d,如图1所示的负叶枕距,或叶枕平前的2~3 d,为便于稻农更为直观的辨识和掌握,定义为1/3~1/2植株处于叶枕平时为最佳打药期。
表3 剑叶与倒2叶叶枕距和破口时间关系
表4 甬优12抽穗动态观察(杭州富阳)
图1 甬优12剑叶与倒2叶叶枕距
自9月28日齐穗后到10月6日(破口后11 d)每天调查1次病情。从表5可见,在9月4和17日用75%拿敌稳WG 180 g/hm2各打1次药的处理于10月4日已见病穗,除9月10日打1次药的处理在10月8日始见病穗外,其他处理均在10月5日始见病穗。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的始见病穗期几乎无差异。
从10月8日起每2 d调查1次病情。用75%拿敌稳WG 180 g/hm2在9月4和9月7日只打1次药,9月4日和17日各打1次药(共打2次药)的处理其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在10月5日稳定。其他处理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稳定期均相对延后,病情指数的稳定期要比病穗率延后,表明稻曲病发病穗数稳定后,每穗的病粒数还在增加。空白对照从10月5日见病后至10月16日病穗均在增长且病情加重,病情发展最快的是10月5日—10日(破口后10~15 d),与药剂处理差异明显(表5)。
从表5可见,防效最好的是用75%拿敌稳WG在9月4日和17日(即破口前13 d和破口期)各打1次药的处理,病穗率防效为94.59%,病情指数防效为98.33%;其次是75%拿敌稳WG在9月4日(破口前13 d)和9月7日(破口前10 d)只打1次药的2个处理,病穗率防效分别为87.36%和86.95%,病情指数防效分别为95.99%和94.98%。75%拿敌稳WG在9月10日(破口前7 d)打1次药对稻曲病的防效也不错;75%拿敌稳WG 9月13日(破口前4 d)后打药的处理对稻曲病防效较差;同在9月10日(破口前7 d)打1次药预防稻曲病,用75%拿敌稳WG的防效极显著优于用32.5%苯甲·嘧菌酯。在丽水市阜山乡、台州市三甲街道开展大田预防稻曲病最佳打药期验证试验结果与富阳的试验结果基本相同。
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期间供试药剂处理后目测,水稻抽穗、结实正常。
稻曲病菌侵染水稻后不会马上显症(出现稻曲球),一般有14 d以上的潜伏期[14]。稻曲病只要显症(出现米粒大小的乳白色稻曲球)就防治不住,稻曲病只能预防。笔者曾在显症后隔1 d打1次药,或将药液浓度提高2~3倍,均无法控制稻曲病病情加重。国内外试验结果和生产实际均表明,预防稻曲病时只要“选对药、及时打”,是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效。从接种试验结果看,稻曲病菌侵染的高峰期(侵染成功率最高)是在水稻孕穗中后期[15-16]。何时是预防稻曲病的最佳打药期,不同研究者、生产者得出的结论时间范围相差较大,认为在破口前1~15 d(或孕穗中后期—抽穗扬花期)打药防效都较好[17-28]。
目前,农技人员在指导稻农打药防治稻曲病时多是告知在“破口前5~7 d”打药,但如何准确判定哪一天是破口前的第5 d或第7 d,对于普通稻农非常困难。且破口前5~7 d对某些品种(如常规籼稻、粳稻)是在水稻的叶枕平(零叶枕距,图1),但对某些品种(组合)如甬优系列、春优系列组合则不适合,这类品种叶枕平到破口一般在12~14 d,表明不同品种(组合)叶枕平后到破口所需时间不一样。即使是同一品种(组合),在不同地区种植,或在关键生育期(孕穗中后期-破口前)遇到的气候条件不同,叶枕平后到破口所需时间也不一样。
本研究结合采用水稻生理学、生物学特性“叶枕距”来界定预防稻曲病的最佳打药期,即稻田中1/3~1/2植株处于“叶枕平或零叶枕距”时打第1次药,破口期打第2次药对稻曲病有最佳的防控效果。本试验中,75%肟菌·戊唑醇WG对稻曲病的防效要优于32.5%苯甲·嘧菌酯SC。另外,要想取得好的防效,除选对药、及时打外,每hm2用水量最好为675~750 kg,且选择在早上露水干后施药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