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星 汪勇 成臣 程慧煌 谭雪明 商庆银 石庆华 曾勇军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南昌 330045;第一作者:530826459@qq.com;*通讯作者:zengyj2002@163.com)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稻生产模式正在从单一增产模式向高产、优质和高效等多向发展模式转变[1]。在水稻生产上,氮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氮肥运筹能以较少的氮肥投入而实现水稻的高产和优质。
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40%左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2]。关于氮肥运筹对南方稻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已有较多报道。殷春渊等[3]研究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籼稻在中氮水平下产量达到最高,而高氮水平下水稻产量有所降低。陶进等[4]认为,增施氮肥会降低稻米品质,随施氮量提高,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垩白度和消减值增加,而崩解值降低,稻米的食味品质变差。乔中英等[5]通过研究籼粳杂交稻甬优1538发现,当前后期施氮比例为6∶4时水稻产量最高,同时该处理显著降低了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粗蛋白含量和胶稠度,稻米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变劣,外观品质得到优化。谢以泽等[6]以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发现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可确保水稻获得高产。
南方稻区“籼改粳”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当地适宜籼稻的氮肥运筹模式可能已不适应优质常规粳稻的栽培[7]。而关于南方稻区优质常规粳稻适宜氮肥运筹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以南方优质常规粳稻金农香粳1267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南方优质常规晚粳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试验于2016年在江西省上高县泗溪镇曾家村江西农业大学校外试验基地(28°31′N,115°09′E)进行。供试品种为优质常规粳稻金农香粳1267,供试土壤类型为沙质壤土。试验前土壤基本理化性质:pH值6.3、有机质 21.2 g/kg、有效磷 47.2 mg/kg、速效钾 69.8 mg/kg、碱解氮 91.0 mg/kg。
表1 氮肥运筹设计方案(%)
表2 不同施氮处理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试验设置 6 个施氮水平:CK,0;N1,165 kg/hm2;N2,210 kg/hm2;N3,255 kg/hm2;N4,300 kg/hm2;N5,345 kg/hm2。在N3条件下设置3个氮肥运筹处理,具体施氮方案见表1。钾肥施用量为165 kg/hm2,其中基肥∶穗肥=7∶3;磷肥施用量为 90 kg/hm2,全部作基肥。氮、磷、钾肥分别为尿素、钙镁磷肥和氯化钾。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27个小区,每个小区间做埂隔开,并用塑料薄膜包埂,防止窜肥,小区面积20 m2。采用人工模拟机插方式移栽,栽插规格为25 cm×14 cm。其他管理措施同当地高产栽培。
1.3.1 产量及产量构成
在水稻成熟期,各小区调查150株的水稻有效穗数,按平均数法从各小区取5株,考察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每个小区实收4 m2左右进行测产。
1.3.2 淀粉黏滞特性(RVA)
用澳大利亚Newport Scientific仪器公司生产的3-D型RVA测定仪进行快速测定,用TCW配套软件进行分析。当样品含水量为14%时样品质量为3.0 g,蒸馏水25.00 mL。测定过程中温度变化如下:50℃下保持1 min,以 12℃/min的速度上升到 95℃(3.75 min),95℃下保持2.5 min,以12℃/min的速度下降到50℃(3.75min),50℃下保持1.4 min。搅拌器在起始10s内转动速率为960 r/min,以后保持在160 r/min。测定稻米的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并由这3个基本黏度产生崩解值、消减值和回复值3个二级数据[8]。
1.3.3 稻米品质
将收割后的稻谷混匀,贮存3个月待稻米理化性质稳定后用于测定稻米品质。按照GB/T17891-1999《优质稻谷》和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9-10]。
用Excel 2010和DP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由表2可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金农香粳1267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N3处理相比,CK、N1、N2、N4和 N5处理产量分别降低 37.1%、8.2%、5.7%、4.9%和10.0%,其中N3处理产量显著高于CK、N1和N5处理。随施氮量的增加,结实率降低,与CK相比,N1、N2、N3、N4和 N5处理的结实率分别降低 3.2%、4.8%、5.0%、5.6%和6.0%,差异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每穗粒数先增加后降低,以N3处理最高,与N3处理相比,CK、N1、N2、N4和 N5处理的每穗粒数分别降低 18.6%、6.5%、3.3%、10.9%和 17.6%,其中,N3与 CK、N5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N3处理最高,与 N3处理相比,CK、N1、N2、N4和 N5处理的千粒重分别降低4.4%、3.0%、1.8%、5.1%和5.8%,其中,N3与 CK、N1、N4、N5处理间差异显著。
由表2可见,与NT3处理相比,NT1和NT2处理产量分别降低18.9%和15.1%,差异显著;每穗粒数分别降低 16.5%和 14.9%,差异显著。
相关分析表明,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有效穗数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在不同氮肥运筹比例条件下,每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3)。
表3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4 不同施氮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表5 不同施氮处理对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由表4可知,随施氮量的增加,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均增加,而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粗蛋白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施氮量有利于稻米粗蛋白含量的增加,但过高的施氮量反而会使粗蛋白含量减少。
在N3水平下,精米率、整精米率表现为NT1>NT2>NT3,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由表5可知,随施氮量的增加,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崩解值和峰值时间均呈降低的趋势,而消减值、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呈增加的趋势。
在N3水平下,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崩解值和峰值时间均表现为NT1<NT2<NT3,而消减值、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则相反。除峰值粘度外,其他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
氮肥运筹是水稻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11]。有关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张玉等[12]指出,当施氮量为315 kg/hm2、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8∶2时总苗数和每穗粒数最多,有效提高了水稻的高产潜力。钱银飞等[13]研究表明,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时水稻产量达到最高,该处理下总颖花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965*,适当施氮能显著促进水稻分蘖成穗和颖花分化,提高水稻成穗率。皮楚舒等[14]以双季晚粳稻为试验材料,认为在施氮量180 kg/hm2、基蘖穗肥比为5∶3∶2时水稻灌浆速率最快,氮肥利用效率和有效穗数最高,从而产量增加。马波等[15]研究指出,粳稻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规律,当基蘖穗粒肥比为4∶3∶2∶1时水稻叶面积指数最适宜,光合速率增强,可获得较高产量。本研究表明,南方优质常规晚粳在施氮量为255 kg/hm2时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888*),其中基蘖穗粒肥比为 4∶2∶2∶2 时水稻每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7*)。
3.2.1 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品种遗传特性和栽培条件共同影响稻米品质,其中氮素是调节水稻生长的主要途径,合理的氮肥运筹能够有效促进稻米品质的提高[13]。崔月峰等[16]研究指出,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精米率提高,同时施肥时期后移可以提高稻米整精米率。本研究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稻米外观品质得到优化;其中在N3水平下,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表现为 NT1>NT2>NT3。
3.2.2 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关于氮肥运筹对稻米外观品质的研究已有相关报道。封晋[17]指出,施氮量增多时,稻米垩白粒率及垩白度减少,施氮量与垩白粒率及垩白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潘圣刚等[18]研究表明,水稻在高氮处理下,基蘖穗肥比为3∶2∶5时稻米垩白度显著提高。胡群等[19]研究发现,当施氮量为270 kg/hm2时,随着穗肥比例的增加,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先增后减,适当增加穗肥比例可降低稻米的外观品质。本研究发现,随施氮量的增加,稻米加工品质变优;其中,在N3水平下,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表现为NT1>NT2>NT3,说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增施粒肥可以提高稻米外观品质。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存在差异,可能由于品种对氮素的敏感性和对栽培地区环境的适应性不同所致。
3.2.3 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稻米的营养价值主要通过粗蛋白含量来体现。氮肥运筹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已有相关报道。徐大勇等[20]研究认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稻米粗蛋白含量递增。张四海等[21]指出,在施氮量为225 kg/hm2的条件下,随基蘖肥比例下降和穗肥比例提高,稻米粗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本试验发现,随施氮量的增加,稻米营养品质变优;在N3水平下,稻米粗蛋白含量表现为NT2<NT1<NT3,说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增施粒肥可以提高稻米营养品质。
3.2.4 对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水稻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而稻米的食味品质能够直接体现其商品价值。前人针对氮肥运筹对水稻食味品质的研究已有相关报道。从夕汉等[22]认为,随施氮量增加稻米胶稠度降低,而直连淀粉含量增加。陈梦云等[23]指出,在施氮量为300 kg/hm2条件下,增加穗肥比例会降低稻米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本研究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胶稠度增加,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其中,在 N3水平下,直链淀粉含量表现为 NT1<NT2<NT3,而胶稠度则相反。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能较好的反映稻米的蒸煮与食味品质[24]。李敏等[25]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峰值黏度、崩解值逐渐减小,而消减值、糊化温度升高。万靓军等[27]研究表明,随着氮素比例的前增后减,消减值和糊化温度下降,而峰值黏度、崩解值上升。本研究指出,随施氮量的增加,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崩解值均降低,而消减值、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增加;其中,在N3水平下,NT3处理的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崩解值和峰值时间均最大,消减值、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均最小。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255 kg/hm2、基蘖穗粒肥比例为4∶2∶2∶2时金农香粳1267产量最高,稻米的加工品质、蒸煮与食味品质变劣,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得到优化,稻米RVA谱特征值变优,能同步实现高产和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