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琪
(大庆方兴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发布,201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法》发布,2015年《D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应急管理办法》下发至油田公司所属单位。同时,D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要求依据上述法规、制度,结合各单位的实际,制定本单位应急管理实施细则。自此,油田公司已形成符合国家、集团公司要求的、由油田公司级总体(专项)应急预案、厂(分公司)级总体(专项)应急预案、矿(大队)级应急处置方案、站(队)级应急处置方案、重要生产岗位应急处置程序(卡)等5个层次应急预案组成的应急体系[1-3]。
这5个层次的应急预案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应急培训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基层单位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置程序)的演练提供了主要依据,极大地提高了油田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目前,油田公司各基层单位均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了相应的应急演练,各级单位对演练高度重视,并进行了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通过对油田公司所属的30余支修井作业队伍的演练方案和记录进行查阅、分析,以及对现场实际演练过程的旁站观察,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特别是预案中最重点的基层、最关键的班组、最要害的岗位,在演练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突发事件出现时的初期抢险效果。以井下作业过程中的防喷演练为例,对演练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大部分单位在准备充足、人员齐备情况下的应急演练均能满足要求,演练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较少,但这种演练主要以“演”为主,表现为走过场、简单化。各个环节设计过于理想化。比如:在工序转换环节设计过于理想化、单一化,环节衔接未遇到任何困难,复杂性设计不够。没有真正发挥应急演练提高队伍技能、磨合机制、熟悉程序、检验预案、培训员工的作用。
经统计,有66%基层队的防喷演练预设为“起下管柱”工况,没有按照《D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中的要求,每月应针对“旋转作业”“起下管柱”“起下大直径工具”“空井筒”4种工况进行演练。演练内容缺失,没有达到演练的真正目的。
全部基层队均将防喷演练安排在白天停止作业之前、交接班或饭前进行,从未安排在夜间进行防喷演练。而从国内外重大井喷事故发生的时间来看,井喷绝不仅仅在照明充足或固定的时间发生,如:2010年12月17日21:30,方40X井井口处活动弯头泄漏,18日早5:30井口突然起火自燃;2003年12月23日22:04,罗家16 H井井喷失控;2010年4月20日22:00,BP公司在墨西哥湾一个钻井平台起火爆炸。仅设置白天进行演练,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据统计,有16次演练存在井控应急设施不符合要求现象,占观摩演练的53%。主要问题有:远程控制房储能器压力不足、旋塞阀处于关闭状态或与井内管柱尺寸不符、无专用防喷单根、套压表失灵、二层台逃生器锁死、集合点设置在下风向等现象。反应出基层队平时应急准备不足。
在检查人员随机要求进行防喷演练的过程中,有86%的基层班组存在汇报不及时、盲目指挥、演练过程与“四七动作”不符、操作人员关井动作不熟练、代岗人员不知晓所在岗位的关井动作、撤离时作业机未熄火等问题。这些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反应出基层队平时应急培训不足,没有达到培训效果。
在抽查的演练记录中,有72%的基层队参与演练的人数不足队伍总人数的50%。有48%的基层队的少数人员未参加过近3年的任何一次演练。
在随机进行的防喷演练中,当司钻发出撤离信号时,有86%基层队仅参与演练人员按要求撤离现场,而现场内其他人员未听从信号进行撤离,继续进行工作。以上问题充分说明应急演练全员参与不到位,没有达到应急演练锻炼队伍的目的。
从各基层队的《防喷演练记录》来看,在演练结束后,大部分基层队对演练效果的评估达不到要求,缺失应评估的要素。有27%演练的评估内容以“演练效果十分理想”进行简单表述;发现演练中存在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比较少;多次演练连续存在同一问题的情况占抽查的38%。同时,基本没有对应急预案提出相应修订意见。以上情况说明基层队演练评估没有认真进行,失去了评估的意义。
事故的发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基层队伍的防喷演练不能以“演”代“练”,而是要使演练的内容更接近真实险情发生时的情景,把每次演练都当成险情真实发生时的抢险,以便熟悉救援程序,熟练救援动作。把演练场当成训练场,练就应急抢险的真功夫。这样才能避免以“演”代“练”,使应急演练不至脱离实际,从而达到演练效果。
针对1.2、1.3阐述的演练内容安排单一和演练时间设置单一问题,基层队应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工况、不分人员,进行应急演练。精心编制演练方案,设置各种场景,丰富演练内容[4],用“假”事件,练“真”功夫,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对于应急设施,基层队应督促员工保持良好的使用习惯、形成良好的检查流程,做好维护保养[3]工作。在检查中,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对发现应急设施存在的缺失、损坏、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应第一时间进行维护、整改,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问题不再重复出现。通过保证应急设施的完整性,进而为应急演练乃至真正的应急抢险,夯实物质保障基础。
针对1.5、1.6所述预案执行不到位和员工参与不到位的问题,应该以岗位员工的操作能力是决定整个应急抢险(演练)成功的关键因素为出发点。在日常中,不间断地对全体岗位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严格要求他们参加演练,使其清楚自身在整个应急过程中的职责,掌握应急知识,提高应急技能[5]。同时,在日常的演练中,跟班干部应严格要求员工按照应急预案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固化“规定动作”,杜绝“自选动作”。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和全员达标的目的。
应急演练后的评估是整个演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演练评估应以演练目标为基础,每项演练目标都要设计合理的评估项目方法、标准。根据演练目标的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从而使评估更具有科学性[6]。
演练结束后,演练单位应组织各参演小组或参演人员进行自评,总结演练中的优点和不足,介绍演练收获及体会。参演人员自评结束后,演练评估组负责人应组织召开专题评估工作会议,综合评估意见,明确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和措施等。演练的组织者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不要“讳疾忌医”。相反,发现演练中存在的问题也正说明演练是成功的,实现了演练的目的之一。在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是基层队不断改进和提升下次演练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涉及应急预案的不妥之处应立即进行修改,确保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符合性、适用性。
通过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只有这样,才能在突发事件真正发生时,做到及时、有效地进行初期控制,为救援提供有力的保障。
D油田的应急管理关系到油田职工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作为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的终端执行者——基层站队,承担着艰巨的任务。通过文中提到的不足之处,也在侧面反映出基层站队在应急准备和响应中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如何保证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的各项程序有效的“落地”,如何保证每次演练都无限的接近于实战,如何保证在每次的“不完美”之后让结果更完美,这是每个应急管理人员都应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