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文明产物,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必备。本文从依托教材渗透、创设情境渗透和课外活动渗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073-01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文明产物,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还能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修养,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难以真正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有效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1 依托教材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课本的解读, 依托教材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在拓展语文知识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学生通过课本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和智慧,提高文化品位。”[1]可见,语文教材中蕴涵了大量丰富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知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除需重视古诗文教学外,还应重视含有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题材及体裁课文的讲解,并将此作为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有利途径。如在学习《荷叶母亲》这篇课文时,文章看似没有明确体现出传统文化因素,但文内抒发了“母爱与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因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据此向学生阐述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再如,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时,教师可突出“负责与尽职”这一主题并告诫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对国家都应尽职尽责,以此拉近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间的距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另《安塞腰鼓》《苏州园林》《灯笼》等这些课文都体现出浓郁的民风民俗及中华传统建筑的精妙,因此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让学生领略古人的聪慧及中华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
2 创设情境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利用教材为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还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来向他们渗透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知识。
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语文课程较复杂、不易学,老师在讲授过程中也感到难以提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仅凭笼统传授给学生知识点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他们还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2]。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实践中创设教学情境用的较多的方法是导入法、演示法、巧设问题法等。为此,老师可在课前导入这一环节下大功夫。如在教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时,老师可以从季节、景物等方面的分析入手,逐步推进到作者遭受秋日怒风寒雨所迫而写下这首著名古诗的悲凉氛围,接着再教给学生其中蕴藏的爱国主义情结,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其次,必要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营造课堂氛围。例如,在教授《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老师可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影像视频资料,演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再次,教师也可运用巧设问题的方法来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设计若干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主动阅读、思考、讨论,从而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所处的社会背景,并让他们思考面对当时残破不堪的局势,欲完成复兴汉朝大业,他们是否也会学习诸葛亮那样不忘恩德,不改忠诚,继续为国家奉献的精神。这样就使得枯燥的古诗文变得生动而易于学习和接受了。将课外活动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学习。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桃花源记》等古诗文时,老师可要求学生按照文中所描绘的境界进行演繹,这样既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又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必要的知识。
3 利用课外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材中展示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为了进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兴趣,利用业余时间,以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为其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在课外活动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可采取以下多种途径:首先,教师可通过设置文化知识竞赛题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如老师可在自己所带班级选出古诗词积累程度较高的学生进行同级间的比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形成主动学、主动看的意识。其次,教师亦可利用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分支,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社会生活,还是古人精神意志的寄托。因此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讲解传统节日方面的知识并举办相关活动有助于学生直观灵活地学习传统文化。如中秋节组织学生赏月;端午节为学生讲解屈原事迹并组织赛龙舟活动等,这样可加深他们对传统节日背后所蕴涵传统文化底蕴的理解。再次,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例如:开展研究传统服饰活动、研究当地民风民俗活动、写春联等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结语
当今,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必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切实有效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晓玉.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渗透传统文化[J].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2015:35-36.
作者简介:李雨珊(1996-),女,延安大学文学院2018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