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019-02-27 11:54刘奇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语文

摘 要: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从没有停止,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涵不断丰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準》(2017年版)中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现今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最为精要的概括。本文通过对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基本特点的内涵进行论述,找出二者的共同兼容之处,以此证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048-01

1 语文课程性质的历史沿革

语文课程自1904年独立设科以来就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成绕不开的节点。在最初的时候是极端的“纯工具论”,而后又变为“纯思想性”的论述,当然也不乏出现一些其他性质,例如: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等。

二十世纪二十至五六十年代,穆济波、程其保、叶圣陶等教育先辈就已经对语文的工具性做出论述。其基本含义是:从语文的教育价值层面来看,语文是“人类生存”必需的一种工具,是“普通公民”“应付生活”必要的一种工具;从语言文字功用的层面上看,语文是“协助与传达思想的工具”。到了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就“人文性”与“工具性”哪一个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展开激烈的讨论,出现了一部分人走向另一个极端,如马智强认为:“思想性、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根本属性,“工具性”的谬误在于把语文教学形式的任务当做了根本任务;王尚文认为:“工具说”在承认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的同时,实际上也就否定了它是人文学科。事实上,正如董旭午先生所说,根本不是“工具说”出现了问题,而是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一些消极因素和非科学的东西掩盖了“工具说”的真实面目,扭曲了它的科学内涵。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后的教育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基本都沿用这一观点。由此可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已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但是,二者的统一应该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并不是片面孤立的简单相加。

2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标中描述到“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从“真实的语言环境”以及“语言实践活动”中可知,我们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堂,而是来自与真实的情境,或者可以说是生活。但我们学习的不只是理论,最终也要服务于生活,由此宏观层面来说,语文课程是帮助我们更好生存以及生活的工具。从微观层面而言,语文课程工具性体现在它的基础性方面。培养学生理解文字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课程以及为了生存所需的技术等,培养学生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交流,表达想法与情感。

3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语文课程所选的范文包括古代作品、近代作品和现当代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时代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属于人类世界的优秀文化,具有极强的育人功能。因此,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使优秀的文化得以代代传承,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们用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世界,用更宁静的心去感受生活。

4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为交际功能和应用功能,交际直接显现为人们进行语言的交流,应用就是人们进行的阅读、写作等活动。当然,这些活动都需要以语言为载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的工具性就是单纯语言的工具性,如果将语言简单看作像数字那样的符号系统使用,那么语言是苍白而无力的,它随时会被另外一种符号系统所替代。汉语言文字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因此,我们在掌握语言这门工具时,不能单纯地进行语言文学教学,而要接触语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除了对文章思想内容进行正确理解之外,我们还要正确解读文本中的人文因素。比如,在理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我们只有体会到作者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世情怀,才能更好地感受文章语言所固有的魅力。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同样离不开工具性。人文化的语文能贴近学生心灵与情感世界,特别是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文学作品能够使学生领悟至善至美的境界,从而提高学生品德修养,这正是语文课程人文价值的体现。而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脱离语言文学的学习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本就是无稽之谈,就像是在建造空中楼阁。其次,语文课程负有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我们无法离开语文课本完成这样的任务。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它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激发着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语文除了教给人们基本的阅读、写作、交流能力之外,还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让人们感受美,感受善的真实世界。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者彼此不能孤立看待,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

[2] 卫灿金,武永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 陈黎明,王明建.中国现当代语文课程问题史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5] 王丹晶.论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D].辽宁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刘奇明(1993-),男,山西柳林县人,教育学硕士,山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人文性工具性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