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氢弹之父”于敏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3岁。于敏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曾隐姓埋名二十八载,带领科研人员从零开始研制氢弹,实现了中国氢弹突破和武器化。他的名字,直到1988年才得以解禁。
①他们造原子弹、氢弹,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为了和平,为了避免战争。“两弹一星”元勋,每一位都是“为万世开太平”。
②中国有了无数的“于敏”才有今天。
③故人渐去,责任应被一代代扛起。
又一位“两弹一星”元勋与世长辞。1月16日晚间,93岁的“氢弹之父”于敏逝世的消息传出,让整个夜晚都弥漫着浓重的悲伤。
我们不得不看着一个时代远去,不得不承认这些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正在离去。他们的名字,每一个都是故事。上世纪60年代,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两弹一星”元勋带领着许多科研工作者,在重重技术封锁的国际环境中,克服各种困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是因为有他们,才有今天的我们。
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只有两位沒有出国留学经历,于敏是其中之一。他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对国家的满腔热忱,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
总有一种情怀让人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也总有一些人值得铭记。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那个年代的困境,有时我们总感觉自己缺少一些精神。这就是为什么“于敏们”的故事需要反复传诵,为什么“于敏们”的精神不容玷污,为什么警方对辱骂于敏的网民行拘15日时我们大赞“拘得好”。“于敏们”去了,我们要接棒,尤其是精神上的接棒。如此,才有未来。
1月17日下午,围绕近期受外界关注的孟晚舟事件、5G等话题,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深圳与多家国内媒体进行了约一个半小时的圆桌会。对于低调的任正非来说,这并不多见。
①虽然任正非前面有一大堆绊脚石,但我相信他可以闯出来。
②任总的发言从不令人失望,值得每个人深思。三点:第一,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是最根本保障;第二,开放开放开放;第三,眼光长远,居安思危。
③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
全球媒体近日不吝版面报道一则科技新闻:加拿大一个实验团队1月9日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公布他们探测到的13个快速射电暴研究成果。这一消息引发大众对宇宙神秘信号的热议。
①求知欲催促我默默翻开了《三体》。
②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③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度过余生,但母星给我发信号了。不装了,我是迪迦奥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