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穷
我们住在村中那几天,只要天气晴朗,村东北角的天空中总会出现一个傲然炫目、像利剑又像火焰,直插云霄的圣洁雪峰;如果是雪后,山峰从云层中蒸腾而起,像缠绕飘带的白海螺竖在那里—那就是工布神山杰钦那拉嘎布。
杰钦那拉嘎布雪山又叫杰钦霍拉嘎布,是措高本地的守护神。传说在岭格萨尔王时代,工布地区是魔鬼居住的地方,这片湖被称为是魔王的魂湖。格萨尔降服妖魔鬼匿后,把这个地方变成守魂湖。每年都要举行祭祀仪式。山上还有一块平坦的坝子,据说是格萨尔王举办赛马会的地方。
对工布当地人来说,围绕杰钦那拉嘎布雪山进行的一切活动才是他们最关心和期盼的。在雪山神灵的注视下每年举行的祭祀仪式是他们的一项全民盛会,特别是每年藏历十五号树立经幡那一天。据僧人嘉措介绍,祭祀仪式每年都会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每隔两年进行一次更换经幡的仪式,还有一个间隔七八年换一次经幡柱的仪式,那时需要把经幡柱放下。时间一般是在藏历正月的初五初六,首先要把经幡柱放下来,然后把旧经幡一一拆除,再把新经幡一一挂上。
据说,最初这里树立的经幡柱可能有100多米高,后来被毁。一直到国家落实宗教政策后,当地僧人强久土美等才把这个活动慢慢恢复起来。僧人嘉措介绍说:“经幡柱刚开始也没这么高,也就跟一个电线杆的高度差不多。现在才有54米高。木质的经幡柱都是七八年换一次,每更新一次经幡柱只会接的比原来更高一些,而不是比原来短(所以有了现在这样的高度)。过去做这个的时候,经幡柱上不用一根钉子,用天然木杆儿卯榫相接,衔接处先绑上牛毛绳,然后用湿牛皮捆紧。等湿牛皮干了以后紧贴在木杆上就会特别结实。但无论多高,必须是三根木杆儿衔接,分别代表佛、法、僧三宝以及藏传佛教身、语、意的修行次第(因此绝对不能用四根或者五根木头接)。据悉,寺庙的创建者木雅多丹喇嘛是得道高僧,德高望重,在信教群众心中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当他圆寂以后,当地信众为了纪念他,要求修建工布最高的一根经幡柱以示纪念,这个请求得到了批准。当然,每次换立经幡柱时,不一定每次三根木头都要换,有的时候是幡柱根子烂了就换底部那根木柱,有时候换中间那根,有时候换上面那根。以前是用湿牛皮捆绑接合部,现在则是用钉子、铁丝捆绑。”
从措高村出发,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的步行,就到建在村外半山腰的多钦寺了,这是一排总共两间屋的整洁而清静的修行地。
僧人嘉措正在山上等着我们,喝茶用的饮用水清亮明澈,这水是他从远处山腰上接管子引来的溪水,“电也是这么拉来的,以前用的电线是我自己捡来的旧电线。后来村里统一更换新电线,我这边一起换了新的电线,信教群众们给我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当问及寺庙的历史时,今年40多岁的僧人嘉措谦虚地说,他对寺庙历史不是很了解:“我现在也不住在这个村,文化水平不高,也看不到太多历史书籍。听到的各种传说版本不一。一般认为寺庙的建造和四世噶玛巴有关。关于建寺的历史据说东嘎藏学大辞典上有简单记载;一、二、三世噶玛巴都在工布一带传法,历史比较久远。传说四世噶玛巴曾在这一代转湖讲经。”
“还有一种说法,这座寺庙是喇嘛木雅多丹建造的。文革前,本寺有个住持叫做喇嘛强久土美。喇嘛强久土美留下一个手记资料,记载着木雅多丹建立的寺庙,但没有太多详细的历史记录。还有传说是四世噶玛巴弘法时候的宝座在寺庙对面的那座山上,据说有一次,他上山祭拜神山的时候,把祭祀用具也顺便带到了现在建寺庙的这个地方,寺庙的选址就是这么来的。”
多钦寺属于噶举派,主供像是多吉羌,护法有工布玛哇(音)、班丹拉姆。僧人嘉措幼年在色拉寺出家,后在亚青的佛学院学习过五、六年。他的家本来在山下的措高村,后来为了照顾家人搬到措久村。“但我作为一个僧人,生活在村里俗人中也不合適,所以就在寺庙旧址边上建了这两间屋子。一个作为自己的僧舍,一个是佛殿。”
他的这两间屋子西边二十米处的废墟就是以前的多钦寺遗址。寺庙后山叫做郎灯多杰扎仓,多钦寺遗址寺庙废墟不是不是很大,建筑长度也就是14、15米的样子。以前那个住寺喇嘛强久土美把这个寺庙管理得不措,他的家就在山下的村庄里面。他可能不是一开始就出家为僧,成家立业之后,老了才来到这个寺庙当喇嘛的(藏语中称“根却”,意思是晚年出家),所以他比较负责任。“但是这个废墟也很壮观,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一个两层楼的建筑规模,第二层很低,据说人要猫着腰才能进去。老辈人说以前还能看到很漂亮的壁画,后来风吹雨淋日晒,壁画慢慢看不到了。过去可能是条件差,所以整个建筑都不是一次建成的,左右两处建筑是后面接上去的,墙缝处很明显可以看出来是从外面接上去的。特别是左边那间长着一棵大树的遗址,以前叫玛尼拉康,据说有一座巨大的玛尼经轮在里面。上面有一个小山叫那木,山上有修行洞可以闭关。”
在嘉措的印象里,这个村子很有意思,像他父辈是康区来的,他的母亲是那曲那边的人,此地自古有和藏北用羊毛换粮食的古道,道路包括从现在的太昭古城往北走,或者从现在的珠拉乡往北走都能到盛产牛羊的嘉黎、那曲等,骑马只需两三天就到了。他说:“这里工布本地的原住民是很少的,基本是外来户。比如说我爷爷他们三兄弟,我爷爷可能是最小的,曾经是个僧人。来到工布后,他的大哥成为结巴村的头领和富户,二哥成为木巴那边的富户首领。我爷爷最后还俗回家,然后有了我们这些后代。老人他们三兄弟是乍丫(察雅)那边过来的。他们三兄弟是怎么来到这的呢?据我猜测,当时的西藏老百姓在生活中流动性很强,特别是康区的人家,经常因为朝佛、经商、逃难等原因,喜欢远走他乡。走远了看到一个好地方,可能就住下来了。像我妈妈他们,应该是从嘉黎县阿扎镇那边过来的,现在那边还有我们的亲戚。据说是因为流行瘟疫等原因,家里的羊都死光了,他们就边讨饭边朝佛来到了这个地方,所以村里那座石头房子我们住过,但不是我们建的。我们搬走以后没人住,所以就垮了,不是人为破坏的结果。”
措高村60岁的知达老人是当地文化通才,做入户调查的时候我就住在他家。知达老人非常忙,白天都在几公里外的牧场挤奶,晚上才回家。知达老人家里的墙上最醒目的位置上挂着几把工布藏刀,他和儿子边巴次仁是当地有名的制刀匠人。
听知达老人讲工布藏刀的历史倒是很有趣:“我家里的工布藏刀主要是腰刀,1959年民主改革之前我们这里因为法律不健全的原因,各种矛盾纠纷比现在严重,械斗、争执时有发生,要用到这些做工精良的藏刀,因为拿刀子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现在是太平盛世,和平年代,我们工布藏刀已经成为最好的装饰品和旅游纪念品。流传下来的老藏刀已经很少很少了。你看像这把藏刀,这刀把叫加村郎阿(意思是五条彩虹)。你看一条、二条、三条……分别用铁、铜、银、金子等材料制成,光彩夺目。刀把上的这种皮,是印度产的一种蛙类的皮。靠近刀身、刀把的这个位置,现在这个黄色的金属以前是用纯金做的。刀口要像天狗的牙齿一样锋利,刀把最上头这是一种红色的流苏。我们这边是藏历元月十五日在村中心的广场上,大家要聚在那里,唱歌跳舞,说刀赞,马赞,人赞,举行隆重的盛装、比武仪式。有很多关于刀的赞歌,我有的都忘了,如:什么刀头叫金刚撅,刀把要像少女的腰身,刀纹要像五色的彩虹,刀身要像十五的明月一样干净、洁白、利索,类似这样的赞词很多。当你遇上太阳雨,也就是下雨天出太阳的时候,把刀拿在外面看上去,日月同时降落在刀身上一样,那种日月同辉的感觉是非常美妙的。”
作为峡谷里的农牧民,最初,知达老人和他的儿子边巴次仁是怎么学会做藏刀的呢?知达老人说:“以前,铁匠之类的手工艺人在我们这里是受歧视的,如果祖孙三代都当过铁匠,那就是真正的‘黑骨头了,不能同坐,不能同碗喝茶。和平解放后,这些旧观念消失了。在人民公社生产队时期,上级部门甚至要组织我们学习打铁、制刀等基本技术。我和儿子边次的制刀技艺也是从那个时候学起来的,他以前有很多汉族朋友经常来我们家里,他们喜欢吃藏香猪,也会有很多藏刀订单,这样一来我儿子技术也越来越好了。他现在也有很多订单,每天只要有空就做。”
知达的儿子边巴次仁今年四十岁,因为长期在铁匠炉前工作,眼睛不好,晚上都戴着墨镜。在打铁做刀的间隙,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概二十多年前,山里还没有禁猎的时候,他跟着猎人上山打猎。不知不觉,他们进入一片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俩人一路走,一路说话,走到一个流水哗哗响的瀑布前,边巴次仁还在滔滔不绝地说话,突然感觉身边没有人应答。回头一看,同伴不见踪影。仔细搜寻,原来同伴躲在一棵大树下,正对着他,抓耳挠腮地喊“嗡!嗡!嗡!”一边用手指一个方向。“嗡”,在他们老家方言中是熊的意思。“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在离我四五米遠的地方,一只棕色的熊在探头探脑。熊的视力不行,没有看到我。可是我已经吓得半死。我身边有一块桌子大小的石头,平时可以一越而过,但因为过度惊吓,我竟爬了三次才战战兢兢爬上去。爬到石头上,我一边拽出腰上的长刀,一边大喊大叫。熊一听我的喊声,突然站起身,它胸前一大块白毛,两只手像鼓掌一样在胸前交叉摆动,看到我它也愣住了。同伴早就跑的不见踪影。我挥舞明晃晃的宝刀,熊也吓得扭头就跑。原来,我们这里有个说法,熊最怕看到明晃晃的腰刀,所以,真正的猎熊人,靠近熊的时候,要把刀子藏在身后,慢慢靠近,突然一击致命才是猎人的真本领。”边巴次仁笑着说现在熊是我们保护的珍稀动物,但工布藏刀的名声并没有丝毫减损。
知達老人说:“本地还有竹编技术也是很有特色的,包括捡牛粪、盛放食物、装酥油等的竹框筐子。林芝地区有竹子,也有很多竹筒产品。比如说酥油筒,墨脱产的比较多。生产队时期,我们去墨脱县做生意,要记工分。一天的工钱是九毛钱,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般人是去不了的。那个时候的物价很便宜,在墨脱,这种打酥油茶的竹筒最早才卖五毛钱,后来涨到一块钱。我们有时候翻越多雄拉山,经过米林的丹娘等最艰苦的地方,千辛万苦把东西运到八一。当时的八一还很小,八一毛纺厂就算最大的单位了。一个竹酥油茶筒可以卖七八块钱,最少也卖五块钱。利润还是蛮高的。竹编的捡牛粪的筐子在墨脱县三块钱左右一个,甚至有几毛钱的,最贵的也不过六块钱。说到当时的八一毛纺厂,有来自拉萨澎波(现林周)等地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那当工人。他们工资高,购买力很强,我们的东西在他们那儿就可以卖九到十二块钱,利润很不措。当时这些东西都是牲口驮来的,路上非常危险,很多马掉落悬崖摔死了。多雄拉都不算是最危险的,一路上贡巴拉最危险,掉一个马下去连尸首都找不到。那个时候不是私人的生意,是生产队、公社派去的。我们每个人要管三匹马,回来就打工分,当时国家派去墨脱等地支边的人待遇是比较高的,但我们老百姓只是拿工分而已,有时出去一趟要三四个月,公家给我们发一布袋糌粑,一斤酥油,一块坨坨茶,现金补助是一个月17块钱。我刚才说的这些从墨脱带回来的手工艺品,主要是竹编产品等为主。那么从我们这边带去的,都是国家交办的运输任务,比如说军队需要的罐头、粮食、食用油、煤油等,县里需要的铁皮铁丝玻璃等。有时候是带医疗器械。从丹娘经过的话,一般不用翻越多雄拉山口,但从八一到墨脱也得十二天,如果是去墨脱的背崩乡,山上还叫德尔东、德尔贡这两个村庄,那就到边境了,需要的时间就更多。”
作为古老的森林部落,措高村的特色美食充满了地域特点。首先是出来的炭烤饼。知达老人说,以前还没有普及铁皮火炉,是屋中央那种完全敞开式的“露天”火塘,火塘用整齐、漂亮的黑石板围起来,底下铺上炭泥,在上面烧火。炭火灰烤饼子的那种方式叫“塔布真”,烤饼子用的面粉是当地产的小麦,用牛奶等和成面,青冈木炭烧出来的炭灰饼是很好吃的。当然,最好吃的还是石板烙饼。我们这儿山上有一种石板,把它切下来做烙饼是非常香的。
这里出产的优质酥油被称为“高山上的黄金”。知达老人娓娓道来——我们这里是森林地区,刚开始的时候牲口并不多。以前有个猎人,去打獐子的时候设计了很多陷阱,但是他老是打不到猎物,他就上山去看,原来是一个喇嘛在拿一个棍子把他的陷阱一一破坏。他就把喇嘛叫住了,问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就是靠这个生活的,不打猎我吃什么呢?喇嘛说你先别生气,我有话跟你说:“以后,你再不要去杀生造孽了。”猎人问他:“那你给我什么出路呢?”喇嘛说:“你不要再去杀野生动物,不要杀獐子,我可以给你很多头牛和很多头羊。但是有个条件,你一直往前走,回到你的家,千万不要回头看。等你到了家里,站在屋顶往回看。”结果猎人还是有点贪心,还没有走到家门口就往回看了一眼。看到身后的平坝上有一块巨石,一看到他回头,巨石这边的牛羊就全往他这边跑,巨石那边的牛羊就返身回去了。于是他把属于他的那些牛羊都赶回家去喂养。
知达老人在他的黄金酥油上画了一个专属于他们家独有标记的符号,他说这个符号就代表了“央”(福运和财运),符号拉出的两个线不能超出整块酥油的边界,代表守住福运和财运。牧民的世界就围绕这个“央”转。
措高村的酥油为什么这么好吃?一是草场草质优良,水草丰美。二是还要给产奶的牦牛喂几种特殊饲料,一种是本地种的小麦,把它弄碎,一半生一半熟,拌着盐巴做成汤喂给牛;一种是用菜籽油渣熬制成油饼,掰碎喂牛。因此,此地产酥油的品质非常高。知达老人家的酥油最低卖70元一斤。
当然还有著名的藏香猪,又名“人参猪”,是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猪种,属于外牧养类,在品质上有“六个最”,即: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猪肠最长,猪皮最薄,鬃毛最长,是当地人的传统民族美食。
关于措高村藏香猪的吃法,一种是藏香猪宰杀四五天以后烤着吃。知达老人说:“我们这边是八九月份集中宰杀,一直到来年的四五月份,肉都放干了,那是可以当风干肉来吃的。当然还有炒菜吃的,还有生吃的。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家规模还小,大概就是老伴儿我俩和孩子,家里大概每年宰杀九头猪。那时候一头都不卖,顶多就是给亲戚朋友送一点,余下的都都被我们四个人吃完了。后来随着藏香猪的名声越来越大,买的人越来越多,家里假如一年宰了五头猪,自己吃的只能留下两头,其他都卖出去,自己吃的越来越少了。大概五六年前开始,藏香猪价格飞涨,我儿子认识的很多汉族朋友每年都來,有时候烤着吃、有时候炸着吃。他们很有意思,在我们家用藏香猪炒各种菜,很好吃。”
当地藏香猪还有一种吃法是把猪的内脏全部拿出来,把肠子和其他内脏肉分开,肠子洗干净放着。把所有能吃的肉剁碎加盐,分两种口味:一种辣、一种不辣。之后把这些放了佐料的肉放到猪肠子里,先煮一次,储存待用。一种吃法是直接煮吃,另外一种是煮完以后晒干,晒干之后可以在火塘里或者灶里面烤,烤好之后就着茶水、饼子吃。
新年转巴松措是当地一项历史久远的民俗活动。
青年农民尼玛说:“像我这种体力的,转湖一圈只要七个小时就够了,如果是磕着长头去转的话要七天,快的也要六天。以前藏历四月萨嘎达瓦转湖的人最多,后来因为这是虫草采集季,本地虽然虫草不多,但很多人要办理采集证去邻乡邻村采挖虫草。因此,四月份去转湖的人就很少了。如果骑马徒步,就像游览一样,边转边在湖边的熟人家住一宿,或者在草坪上搭帐篷住一宿两宿的,非常惬意。那个时候我还小,记得有时候,三天转一圈巴松措。不像现在乘坐各种现代交通工具,转得特别快,但没有以前那种轻松和闲适了。转湖沿途景点也不少,比如说湖心岛措宗寺,格萨尔的脚印石,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求子洞,内地游客去的比较多。摩托、自行车、马都能轻松通过。据说这几年还要修通环湖公路。以前边转湖,边烧茶、煨桑。现在因为森林防火要求,基本没有人再半路烧茶烧火煨桑等了。从湖心岛到求子洞的快艇十分便捷。”
(责任编辑/孙芮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