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2422)
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内引发以呕吐、反酸、吞咽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消化系疾病,被称为胃食管反流病[1]。西医治疗该病以抑酸、胃黏膜保护、促动力为主,但难以彻底断根,存在复发风险。因此,我院尝试西药结合中医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该病,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4-67岁,平均(50.3±15.4)岁,病程1-8个月,平均(4.3±2.5)个月。实验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3-68岁,平均(50.8±15.1)岁;病程1-9个月,平均(5.1±2.8)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1]中相关标准,所有患者均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反酸、疼痛、暧气等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并经电子胃镜确诊。中医证侯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相关内容,均符合寒热错杂、胃失和降之证候。
对照组:予以西药口服,即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56577,规格:20 mg,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20 mg,睡前空腹,日1次;多潘立酮片(国药准字H10910003,规格:10 mg,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g,饭前空腹,日3次。
实验组:在西药(方法同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姜半夏10 g、黄连6 g、党参12 g、生甘草10g、黄芩10 g、干姜10 g、大枣15 g、代赭石(先煎)25 g、枳壳10 g。水煎2次取汁400 mL,早晚各200 mL,分服。
两组用药期间需戒烟戒酒,忌刺激性食物,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共治疗4周。
临床症状观察:参照《食管胃肠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拟定症状积分标准,其主症有胃脘灼痛、胸骨后疼痛、反酸、口吐、烧心、吞咽障碍、食欲不振等,单项评分0-3分,总评分0-21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疗效观察:康复: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下降95%以上,胃镜显示糜烂愈合,胃腔内未见反流液;改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下降60%以上,胃镜显示黏膜糜烂减少,胃腔内可见少量反流液;减轻: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下降30%以上,胃镜显示黏膜发红减少,糜烂面积有所减少,围墙内可见大量引流液;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康复、改善、减轻患者占比表示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下降,对照组下降程度较实验组小(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对比(±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32 13.72±3.97 8.49±3.26 5.759 <0.05实验组 42 14.01±3.72 4.09±2.25 14.788 <0.05 t - 0.323 6.866 - -P - >0.05 <0.05 - -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与实验组95.24%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n(%)]
胃食管反流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现代研究认为,食管结构功能缺陷、外界机械因素致功能紊乱与该病发生密切相关[3-4]。质子泵抑制剂+胃肠动力药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常用方案,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能选择性作用胃壁细胞,使H+-K+-ATP酶失活,阻断胃腔内H+流入,抑制胃酸分泌;多潘立酮片(胃肠动力药)能特异性结合多巴胺受体,提高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促进食管蠕动,加快内容物排空速度,缓解不适症状。
祖国医学将胃食管反流归于“梅核气”、“吐酸”等范畴内,认为外邪侵犯、饮食不节、情志不舒致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是该病的基本病机[5-6]。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为仲景治疗“痞证”的明方,方中半夏辛温,散结消痞、降逆止呕;干姜,温中散寒;黄芩、黄连苦寒以泄热消痞;党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与半夏配合,有升有降,以复脾胃升降之常;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此方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枳壳以行气除痞,加代赭石重镇降逆[7-8]。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用药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西药能发挥抗炎、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作用,中药能多靶点调和机体状态、改善临床症状,中西药合用能优势互补,促进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常规西药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佳,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