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合作,中海油放大招!

2019-02-27 06:48:50杨国丰
中国石油石化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海油勘探油气

○ 文/杨国丰

中国海油与9家国际公司集体签署合作协议。这种创新合作模式为我国石油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2018年12月18日,中海油与壳牌、道达尔、赫斯基、SK等9家国际石油公司集体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南海珠江口盆地两个区内开展合作,各方希望由此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合作区内发展机会共享,为最终签署油气勘探开发合同创造条件。中海油此举将为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打开新局面,同时也为国内陆上油气资源有效开发和我国石油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创新模式提高勘探开发效果

中海油与雪佛龙、康菲石油、马普蒂尔、赫斯基、库福佩克、中石油、壳牌、SK创新公司和道达尔9家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涉及地区的总面积超过6万平方公里,是南海地区油气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占我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四分之一左右。该区资源的有效开发对于提高国内油气储产量,缓解自身油气供应紧张局面意义重大。包括A、B两个区(不包括区内现有的开采矿权和在执行合同区范围)。其中A区面积为1.53万平方公里,水深在80米~120米,可在古近纪恩平组以深进行深层勘探,B区面积为4.87万平方公里水深在500米~3000米,可对地下任意地层进行勘探。此举也表明我国的油气勘探正从陆上转向海上,从北部转向南部,而且这一战略合作协议所达成的开放广度是前所未见的,不仅展现了中海油在对外合作中的诚意,而且表明了我国进一步油气体制改革、开放上游勘探开发业务的决心。

在之前的国际合作中,中海油采用了传统的产量分成协议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外国公司在与中海油签署分成合同后自行勘探并承担相应风险,在发现商业油气田之后,双方合作开发,外方负责开发和生产作业,依据合同规定份额进行产量分配。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外资在勘探的初期便介入区块作业,且掌握项目主动权,可以在合同期内任意决定勘探开发进展和规模。中海油已与国际石油公司签署了200多个这样的分成合同。但随着国内石油工业逐渐成熟,我国石油公司逐渐具备了在陆地和海上独立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和资金实力,而且随着勘探的逐渐深入,在我国进行油气勘探的风险和难度也不断增加,传统的外资出钱出技术,资源方提供区块的产量分成协议在我国油气上游的国际合作中不再具有吸引力,导致很少有外资愿意以这种方式进入我国油气上游市场。

此次中海油在珠江口盆地的国际合作中尝试了创新的合作模式。通过广泛的战略合作协议方式与外国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但并不提前规定具体的合作方向和内容,外资可以选择在勘探开发的任一环节进入,只是当外资在勘探开发中期或后期介入时,则需要按比例支付前期投资,国外也有类似的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国内外双方合作项目规模的更加灵活,大至整个区块,小至具体勘探目标或勘探开发中的某个环节都可以,而且整个项目的主动权掌握在我国企业手中,可以根据公司和国家的需求调整项目进度,提高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利用效率。外国公司可以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和自身条件,选择其认为风险最小的环节介入,增强了我国油气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对外资的吸引力。

中海油在海上油气上游项目对外合作中的这种尝试对我国陆上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对外合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陆上主要油气勘探开发区已进入中后期,比海上更加复杂,无论是常规还是非常规项目,勘探开发的风险以及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都更高。在当前油价长期保持相对低位的情况下,国内石油企业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完成陆上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从而达到改善我国能源安全形势的目的。由此,我国企业可以考虑采用类似中海油这种灵活的对外合作模式,在陆上油气勘探开发中更多的引入外资合作伙伴,在自身增加投资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国外资金和技术,提高陆上项目的效率。

中海油组建“战略联盟”的方式,也是国际石油公司所青睐的。供图/视觉中国

为“走出去”提供了新途径

低油价、能源转型、地缘事件频发等正使全球油气勘探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寻找“互惠互利”的合作机会受到更多国际石油公司青睐。例如巴西国油就对低油价下的结盟策略推崇有加,认为结盟可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潜在效益,如风险分担、扩大油气业务投资能力、技术共享和加强公司治理等。该公司已经先后和道达尔、BP、中石油、埃克森美孚等大型公司组建了战略同盟,共同寻求在巴西国内和全球的合作机会。类似的联盟合作还有壳牌与俄气(Gazprom)、BP与俄罗斯国油(Rosneft)等。我国石油企业经过20多年的海外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也积累了不少发展经验,行业内日益兴起的战略联盟式的合作形式也为我国石油走出去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方面,利用好目前国内加大对外开放和油气体制改革的机会,采用创新的模式引入有技术实力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自身掌握主动权的合作项目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开展国际合作奠定基础。例如,目前页岩油正成为国内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阶梯对象,但我国页岩油形成和富集的地质条件与美国有本质上的差异,具有成熟度低、黏度大等特点,国外开采油页岩时所使用的原位加热技术对于我国页岩油开发比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 术的意义更大。壳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国际巨头都有比较成熟的地下原位加热技术,我国石油企业可以考虑与这些公司组建战略联盟的形式开展我国陆上低成熟度页岩油开发试验方面的合作,借此建立互信互利合作关系,进而将这种合作关系向国外项目合作上推广,拓宽我国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与国外主要资源国相比,国内的油气地质条件要复杂得多,我国石油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体系,正好可以借助战略联盟这个“顺风车”加快相关技术的输出。例如,阿曼的油藏条件相对其他中东国家要复杂一些,开采难度较大,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需求比较大,目前采用较多的包括聚合物驱、混相驱和蒸汽驱等,而且该国超过三分之二的提高采收率项目都是阿曼石油开发公司(PDO)负责的,对于相关方面的国际合作有比较大的需求,我国石油公司可以考虑通过战略合作的形式参与相关提高采收率项目,为更广泛的合作创造基础。

猜你喜欢
中海油勘探油气
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3:00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非常规油气(2021年2期)2021-05-24 03:23:36
勘探石油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能源(2017年5期)2017-07-06 09:25:55
力控华康中海油透平数据远传项目
自动化博览(2017年2期)2017-06-05 11:40:39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19
中海油的深海之殇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