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由于脑部供血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1]。本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何提高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减少其致死率、致残率和高复发率,是脑血管病研究的重点内容。本研究采用自拟通脑复原汤治疗脑梗死病人3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的诊断标准和分期标准。
1.1.2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1994年《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3]。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40~80岁;②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③符合中医中风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④中风发病后15~180 d的病人;⑤病人或家属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②近6个月以来有脑出血者;③经检查证实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卒中病人;④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及骨关节病、精神病病人;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对本药物成分过敏及过敏体质者;⑥>80岁或<40岁者。
1.4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80(60.41±5.46)岁;病程14~180(22.02±6.13)d。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1~79(58.42±6.43)岁;病程14~172(20.38±5.2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4]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通脑复原汤(黄芪120 g,当归10 g,川芎20 g,赤芍10 g,三七10 g,红花10 g,地龙15 g,水蛭10 g,红景天25 g,牛膝20 g,鸡血藤20 g,甘草5 g)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1.6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h h strokescale,NIHSS)评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thel指数(bathelindex,BI)判定;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治疗后 15 d、治疗后30 d 各评定1次。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5]制定。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及以下或病情加重者。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见表2)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治疗后15 d下降较为明显(P<0.05),治疗后30 d下降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15 d、30 d 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3)P<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见表3)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观察组治疗后15 d升高较为明显,治疗后30 d升高更为明显(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30 d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15 d、30 d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
表3 两组 Barthel 指数比较(±s)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3)P<0.01
2.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4 )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15 d下降较为明显(P<0.05),治疗后30 d下降更为明显(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30 d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15 d、30 d 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3)P<0.01
脑梗死恢复期是指病人从急性期到后遗症期的过渡阶段(发病后15 d至6个月),一般在此阶段,病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瘫、语言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6]。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病因病机归纳起来不外乎虚、风、火、气、血、瘀六方面,与虚、瘀关系最为密切。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气虚血瘀而成”“元气既虚,不能达到血管,血管无气,必停而留瘀”。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说:“中风之人气必虚,气道多滞”。 郑秋惠[7]认为本病的发生是气虚为本,血瘀为标,血瘀是缺血性卒中的病理核心,气虚是本病的根源。总而言之, 目前大多认为气虚血瘀为本病基本证型,病机多为本虚标实,因此,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通脑复原汤其基本的理论是“气虚血瘀”学说,在益气补虚的基础上化瘀通络,从而使气血通畅,脑神得养,四肢百骸得充,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方中重用黄芪,配以甘草,培补脾胃之气,以复其本,气旺则血行;三七化瘀通络,并能补气养血;地龙、水蛭活血化瘀通脉;红景天理气活血;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活血化瘀;牛膝、鸡血藤活血养血通络。诸药合用,既治标实,又顾本虚,标本兼治,同时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能兴奋中枢神经,有显著扩血管作用,可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加快脑血流速度,防止血栓扩展,使血栓溶解,保护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8];水蛭的主要成分为水蛭素、抗血栓素等,水蛭素是一种抗凝物质,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的作用,水蛭还能分泌一种组胺样物质,能扩张毛细血管,缓解小动脉痉挛,降低血液黏度;地龙所含蚓激酶具有激活纤溶酶、溶解血栓的作用;三七可升高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抗凝、溶栓、延缓动脉硬化进展的作用;赤芍、红花、当归、川芎、鸡血藤、牛膝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可以改善脑梗死组织的缺氧缺血程度,促使血管侧支循环重建,促进纤维蛋白原的溶解,有利于脑细胞功能恢复[9];红景天对心脑血管病人能改善缺氧,防止复发或恶化,促进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脑复原汤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病人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