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晓健
摘要:分析了当前语文教学在思维培养方面存在的弊端,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提出了“走好双线四环节,全面提升语文思维品质”教学策略。即在“双线四环节”语文教学模式下,逐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思维。
关键词:课程改革;思维;双线四环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语言环境更为复杂,多种文字形式的涌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生活,但参差不齐的文本也扰乱了阅读者筛选信息的节奏。语言学家索绪尔曾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哲学家吉尔比也有言:“逻辑是思想的语法。”可见,提升语言水平的前提是发展和提升思维水平。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如今的校园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聚集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逐渐形成。数字化背景下,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思维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但是,现实中的教学,还处在传统教学阶段,轻视学生思维水平的训练,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1.重讲解,轻阅读,——缺少直觉思维训练
虽然课改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很多教师依旧固守着老传统,对文本的分析讲解依旧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认为如此分析才算尽到了责任,殊不知,这种讲解在对文本不了解的情况下等于“废话”。老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的“读”。只有在充分阅读后的分析点拨才是有效的,才会提升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2.重识记,轻实践——缺少创新性思维训练
没有语言的积累,就不会写出优美的文章,因此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度重视积累,一味地强调识记,就会固化和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缺少对知识的建构,就不会形成能力,更谈不上任何创新。
3.重经验,轻反思——缺少批判性思维训练
其实需要识记的知识有限,更多的则是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教师的经验代替不了学生的实践,也未必全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因此,很多“经验型知识”应与时俱进,不应墨守成规。但是还有很多教师在善意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沿着自己的老路前行。重视“是什么”缺少“为什么”,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走进死胡同。
4.重单篇,轻整体——缺少辩证性思维训练
单篇教学是目前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训练效果,但单篇只是特例,只观一斑,是难以窥其全貌的。没有全面地看问题,只是片面地理解,就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二、新课改对语文思维水平提升的需求
1.新课改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具体到语文学科,主要由四大核心素养构成,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素养正是数字化背景下需要的核心能力,新的培养目标需要配以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语文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很难适应数字化的社会发展需求。数字化的大背景,迫使教育者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使课堂教学实现最优化。
2.思维水平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和思维是共存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语言既是人类智力活动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外化形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可以说,所有语文活动的背后,都是思维的活动。因此,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没有思维品质的支撑,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就成了空壳。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水平是重中之重。
三、走好双线四环节,全面提升语文思维品质
数字化背景下,要求学生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能力,批判性、归纳性等思维能力。只有努力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语文核心素养”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没有章法的教学,缺乏系统性,在一定教学模式的规范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才会更高效。
笔者经过实践总结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双线四环节”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系统而高效。“双线”:是课堂教学高效运行的两条线索,即知识探究线和核心素养生成线。主线是知识,辅线是核心素养。“四环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即整体感知、局部探究、归纳总结和拓展延伸。
1.“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性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设想或者猜想,突然对问题有“顿悟”,甚至对未来的结果有“预感”等的直接感受。直觉思维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没有“直觉”就谈不上“灵感”,也就没有“创造”。
针对新的任务群学习,首先要广泛运用数字技术,搜索任务群相关信息,对本任务群学习内容和目标有整体上的把握。针对每堂阅读课特定的教学篇目,进入新课后,教师先组织学生通读全文,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明确以下内容:(1)本篇课文的体裁、题材。(2)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读完本篇课文后的主观感受。对任务群或者单篇文本有了一定程度的整体感知,对内容有了大体把握,在未经教师讲解之前,对作品进行直觉把握,這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没有此环节,文本分析如空中楼阁。做好整体感知,就如同上了一层“个体色彩”,再加上教师的讲解,为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时,我先让学生阅读了整个单元,在读完了全部三篇文章并明确单元学习方向后,再按照顺序进行单篇分析。整体阅读后,学生对《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和《囚绿记》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审美判断,同时也产生了理解上的疑惑,带着问题去听教师的讲解,效率倍增,同时学生先期产生的个性化解读与教师的传统分析发生“碰撞”,新的观点便产生了。以此循环训练,学生对作品的直觉感受能力会越来越强,文字的感受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2.“局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整体感知使得探究行为目的更加明确,思维更加深入。只有感知,思维知识浮于表面,局部探究則如同思维的垂直深挖。当明确了文本讲的“是什么”,随之便要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比如,在学习《项脊轩志》一文时,整体感知后便提出了‘,(一)作者是如何表达“喜”这种情感的?(二)作者又是如何表达“悲”情的?”这两个问题,经过深入的探究,学生不仅明确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色,还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作者怀念先母用“泣”,怀念先大母用“长号”,他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为何没有一滴眼泪?”经过师生的合作探究,同学们明白了原来作者将对妻子的思念寄托在了一棵树上,此树为亡妻亲手种植,睹物思人,同时“亭亭”是修饰女性的专有词汇,妻子的形象会自然浮现在眼前,并永远留在归有光的记忆里。树已亭亭如盖,随着树的增长,归有光对妻子的思念也将不断地增长着,绵绵无期,直到永远……虽然没有一滴眼泪,却情深无限;虽是寥寥数语,却情意无穷;正所谓“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至情言语即无声”。本来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经过同学们的探人探究,有了创新性的解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整体得到了提升。
3.“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收放自如。局部探究之后的总结归纳,以数字技术为依托,通过希沃等软件的支持建立思维导图,对知识主线进行强化,对素养辅线进行显性点拨,使学生对课文形成整体把握,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实现最大化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呈现单一、零散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得不断地引导和训练。如在文本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任务群进行整体的归纳,对“类文”进行规律性的把握。如在高三复习课“现代散文”阅读专题课上,对例文主洲解过后,我经常引导学生对“类型题”的解答方式进行总结,比如“赏析题”“作用题”“含义题”“探究题”“筛选信息题”等,其相应的思考方向应有哪些,以使学生养成归纳的习惯,笔者还经常引导学生面对不同题型的“提问变体”进行思考,探究出应对思路。这样做,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填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养成“灵活性”和“敏捷性”等思维品质,使其对知识的把握更加系统化.对知识的建构更具逻辑性。
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多维发散状态,和直觉思维一样,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标志。在语文课堂中,发散思维的训练方式有多种,如一词多义,一事多写等。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拓展延伸是发散思维训练的最佳时机。在数字化背景下,大数据的支撑,使得发散思维的培养有了实施的可能。
拓展延伸,拓展的是文体的容量,延伸的是阅读的视野。一种文体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容纳丰富的情感内容。课堂内容有限,但阅读的视野无限,通过最后的拓展延伸,同学们不仅可以得到阅读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比如,在“经典文化研读”专题阅读中,学习了“杜甫专题”,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及高度后,在拓展延伸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进一步去阅读杜甫全部诗作,对杜甫有更完整的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与杜甫同期的其他诗人或与杜甫风格类似的诗人诗作,以期对古典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习惯性的发散自己的思维,多维度地学习知识,了解社会,而不仅仅局限于有限的作品与内容。
新课改企盼语文课堂的新气象,重视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我们的改革重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及时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紧跟课改步伐,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
[2]安杨华.核心素养视阈下的中学语文逻辑思维训练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1).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