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语》作为最为典型的儒家文化典籍,是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在不同时期,国内外众多译者对《论语》的翻译都具有不同的特色,而笔者认为,国学经典须由国人翻译,才能最好地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的精髓。本文将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两个生活在不同时代译者--辜鸿铭和吴国珍的《论语》译本。
【关键词】《论语》;目的论;辜鸿铭;吴国珍
【Abstract】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s the most typical Confucian cultural classics, is the best way for foreigners to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 many translato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how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ir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Chinese classics must be translated by Chinese in order to best show the essenc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the author will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version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y Gu Hongming and Wu Guozhen, who live in different times.
【Key word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Skopostheorie; Gu Hongming; Wu Guozhen
【作者简介】马沙娜,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在全世界都将目光投向中国时,经典外译,尤其是《论语》外译,无疑是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绝佳途径。从第一部拉丁文译本《中国的哲学家孔子》在1687年问世之后,到目前为止,《论语》的英译本数量已超过60种,众多译家因来自不同时代,出于不同目的,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译本各有特色。本文将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两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国人译者-辜鸿铭和吴国珍的《论语》译本。
一、目的论概述
德国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ie)的创立者弗米尔和赖斯根据行为学的理论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制约翻译过程的首要法则便是翻译行为的目的”。弗米尔在目的论中提出了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三大原则中,目的原则居于首位。翻译的目的在于使译文在目标文化中发挥作用,并且能够以目标读者所期望的形式呈现,以满足其阅读需求。因此,翻译技巧与策略的选择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
二、译者所处时代背景与翻译目的
1.辜鸿铭所处时代与其翻译目的。辜鸿铭(1857-1928)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国不得不睁眼看世界。为了摆脱落后局面,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浪潮,對于西方文化不论好坏,一概吸收。辜鸿铭并不赞同这种做法,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才是拯救中国的良方。19世纪晚期,辜开始潜心翻译《论语》,希望西方人通过其翻译了解中国古代先贤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他译《论语》也是表达对理雅各译本的不满,认为其中不少是对中国文化和古老智慧的曲解,会使西方误读中国。辜鸿铭的《论语》译本在1989年出版,他也成为了第一位翻译《论语》的中国人。然而,在辜所处的时代,中国地位落后,面对西方强势文化,“东学西渐”似乎不可能实现。因此,辜鸿铭在译文中引用西方名人名句、典故神话等,意图使《论语》的内容和思想易于被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
2.吴国珍所处时代与其翻译目的。吴国珍,1945年10月出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吴先生与新中国一同长大,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国家经济的腾飞。如今的中国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正在慢慢回归世界舞台的中央。而此时,西方却处于发展停滞不前的尴尬期,他们需要了解中国,用古老神秘的东方智慧来指导他们走出发展困局。现今,孔子学院在全世界遍地开花,掀起了世界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潮,可是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思想是什么?他为何能代表中国形象走出国门?这就需要通过像《论语》这样的经典外译来给出答案。尽管《论语》译本众多,但正如吴国珍先生所说,虽然《论语》的英译版有十余种之多,但却并不尽如人意,所以“非重译恐有误后辈青年”。2005年退休后,吴国珍一直潜心翻译《论语》,经过多番修改校对后,《<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终于在2012年出版,这也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翻译的通篇用英文注释的典籍。该书现已成为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推荐读物。
三、译本对比分析
1.辜鸿铭译本特点。辜鸿铭学贯东西,为使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儒家思想,改变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偏见,使《论语》更易于为西方读者理解和认识,在其译本当中,“只要可能,一概不用中国人名、地名”,他还创造性地援引西方读者熟悉的名人名言,也将《论语》中的人物和故事与《圣经》中的圣徒和人物做类比,以去除儒家文化在外国人眼中的陌生感。此外,辜氏还在译文的语句结构方面采用了符合英语表达的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形合”结构。辜的译本正是因为迎合了西方的价值观,才让当时处于弱势的中国文化得以进入西方世界。
2.吴国珍译本特点。吴国珍的《论语》译本体例独特、释义确切、通俗易懂。译本第一部分是外国读者不易理解的关键词语解释。第二部分是一篇关于孔子生平的人物传记。第三部分除了英译正文,还在每节译文下面增加了原文注解、原文现代汉语版本、原文主旨大意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和作者评论。在人名、地名的处理上,吴译本全部用拼音譯出,并在注释中附上人物资料或古代神话传说,使读者能轻松理解译文内容。在译文下加详注的方式,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特色,让读者领会到中国古代典籍的语言特色和神韵,还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儒家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迎合了时下世界想要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的需要。
3.举例对比分析。本部分将选取两译本中的具体译例,结合目的论,对两个译本译文风格做出评析。
例1: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 “There are three things which a wise and good man holds in awe. He holds in awe the Laws of God, persons in authority, and the words of wisdom of holy men.”
吴译:Confucius said,“A man of virtue holds three in awe: destiny, the superior and the words of sages. ”
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最高法则,指“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从例1可以看出,不同翻译目的下译文会有很大的区别。辜鸿铭为让西方读者迅速理解文中的儒家思想,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将“天命”译为“the Laws of God”, 给孔子思想蒙上了一层西方宗教的色彩。这样翻译虽会给西方读者以亲切感,但其中的儒家思想却被误解了。因孔子不讲怪、力、乱、神,所以这样的翻译并不恰当。吴译本将天命译为“destiny”,并在下文注释中阐释了“君子畏天命”的含义,这样不仅让译文贴合原意,也为读者理解扫清了障碍,实现了译者精确传递原文之意的目的。
例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to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 But he is truly a wise and good man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even when he is not noticed of men.”
吴译:The Master said, “Isnt it a pleasure to learn and constantly practice what is learnt? Isnt i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afar? Isnt he a gentleman who is not annoyed for not being understood?”
连贯原则指译文需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强调译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关注译文是否能让读者理解。连淑能曾指出,古汉语与其他语言相比,遣词造句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较少使用或不用连词,摆脱形式的束缚。例2中辜的译文将原句中的疑问句直接译为陈述句,并采用增译法,加上了greater, still, because of, but 等词语,加强了语内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符合英语表达。而吴则坚持异化的翻译方式,译文中用了三个反问句,表现出原文中以疑问表肯定的行文特点。
例3 :子曰:“有教无类。”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 “Among really educated men, there is no caste or race-distinction.”
吴译:The Master said, “Let there be education for all regardless of learners background.”
忠实原则是指原文和译文之间语际的连贯,强调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例3中对“有教无类”的翻译,辜氏译文回译过来是“在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中,没有等级或种族区分。”而原文意思应为“人人我都教育,一视同仁没有区别”。《论语》中有记,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相比之下还是吴国珍译文比较恰当。
四、结语
著名翻译家刘重德先生曾说:“经无达诂,译无定法。”笔者认为,译者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各自的翻译理念和目的,内在的知识结构和对文本的认识理解,都是造成经典外译多元性的因素。也许辜鸿铭采用归化策略只是在强势文化压力之下的无奈之举,但毕竟使得《论语》在当时处于话语强权的西方传播开来,而吴国珍版本则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为我国的经典外译开启了新的篇章。通过分析的《论语》两个译本,依据目的论提倡的翻译标准多元化,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版本都实现了各自的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国珍.《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1,2.
[2]辜鸿铭.辜鸿铭英译《论语》[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2,1.
[3]易飞.《论语》英译中的“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以辜鸿铭和吴国珍译文为例[J].英语广场,2017(09):61-63.
[4]秦艺,李新德.译家经典,译事典范——吴国珍《〈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评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27(01):80-84.
[5]王晨婕.翻译目的论视域中的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04):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