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军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既美丽又忧伤的话题。作为一个爱好写作的语文教师,我常常思考,为什么学生怕写作文?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老师花了大力气教学生写作文,结果常常收效甚微?我发现了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那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重视作文技巧、方法的传授,而忽略了平时对学生作文品质的培养。
作文也有品质吗?有!我认为这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情感态度、写作的思维习惯以及写作的自我需求意识等方面在作文实践中的综合表现。那么,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优秀的作文品质呢?
善感品质是什么?是对周围的事物容易引起感触,产生自己的认识、情感、看法和联想。简而言之,就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对此,《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作文欲望。”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践行时,往往走进两个误区,一是流于形式,一味要求学生留意生活,却缺少必要的体验引领。二是把观察生活与感受生活简单地画等号。关于“觀察”和“感受”的区别,李怀源老师在《语文课堂的艺术》中的一段话阐述得很到位:“观察能力不容易落实在学生身上,重点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颗敏感的心。学生情感丰富,对外部世界的变化就会有敏锐的感觉,自然就能够产生很多体验。观察是外部的,体验是内在的,观察到的是现象,体验到的是情感。”事实上,纵观古今作家,没有一个作家的心思不是细腻敏感的。唯有敏感的心才能小中见大,捕捉住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感动,才能于平凡的生活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冲动。
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受程度因为性格的不同而表现得深浅不一,这使得教师对他们平时的引导和熏陶变得尤为重要。笔者建议可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熏陶:
(一)“同位想象法”———以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去观察、想象被观察者。这样的范例在教材中有很多,比如统编新教材小学版三年级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把风和水想象成音乐家,风喜欢用手风琴来演奏,水则喜欢玩打击乐器。这么美妙的想象和比喻,全因作者赋予了风和水以生命。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课文,适时地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赋予自然万物以人的生命情感。例如一次写作文《特殊的声音》,为了开启学生对声音的想象力,我写了首小诗:“总喜欢倾听/夜的声音/它们老在讲述/各种神秘/风儿呢喃/传递着花开的信息/雨声淅沥/唤醒了贪睡的土地/……悠远的犬吠/又让我穿越/唐朝的柴扉/上演一回/披蓑戴笠的/风雪夜归”。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倾听大自然的兴趣,于是我在学生的笔下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学校操场上的老樟树在讲述古老年轮的秘密,草丛里的小蜗牛在介绍旅行的见闻,夜晚的星星眨巴着眼睛告诉我们银河的神奇……
(二)“触景生情法”———由生活中所见之景、所历之事触发情感的抒发,学会从平凡的点滴中“以小见大”。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去观察和体验,对同一种事物的观察体验可以因时空的不同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教材《画杨桃》《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无一不是这样的范例。《画杨桃》的作者仅从自己一次画杨桃的经历,就想到了“不要忙着发笑”“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等人生道理。这就是善感的心面对平常事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三)“发散联想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和体验生活中进行相关联想,将生活中经历过的类似情景串在一起来思考。这种方法,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杏林子的《生命生命》,由生活中所经历的几个场景:飞蛾逃生、墙角里的瓜苗努力生长、倾听心跳想到了生命的力量,想到了要珍惜生命。很多教师经常困惑,自己的学生明明对事物有了观察和体验,为什么写出来的作文还是干巴巴的,没有自己的思想?其实就是因为缺少深层次的发散联想。如果每一次观察和体验仅停留在眼前所见,那么所得肯定是有限的。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作文?很多次我拿这样的问题去问学生,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为了考试得高分,有的说是为了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还有的说是为了以后当作家赚钱,没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作文是我想写,我有表达的需要。因为作文目的不清楚,甚至把作文当任务,所以学生们在作文时不能说实话、抒真情,加之常常找不到作文素材,就只好胡编乱造。塞万提斯有句名言“笔是心灵之舌”,作文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更是为了倾诉自己的心声,是为自己的表情达意服务的。所以,我在教学生作文时,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童真,不赞成在学生作文启蒙时使用格式化范文引路,也不提倡学生阅读图书市场良莠不齐的作文习作书。这两个措施虽然在孩子作文起步时确实对他们有帮助,使他们模仿起来毫不费力,教师教起来也相对轻松,但容易造成孩子对范文的依赖,从孩子长远发展来看,很大程度上将扼杀孩子作文中的灵性和真性情。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之路上走得更远,我们的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生活,抒自己的真情,“即使愚笨也好,但必须是你自己的,要有自己的气息,自己固有的气息,这一点最重要”,因为“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
教学生忠于本真,首先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知道什么才是真善美,懂得作文不光是为了表情达意,记录生活,更是为了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举个例吧,一次考试的交叉阅卷,我负责改作文,题目是《一件快乐的事》。有学生写他打游戏赢了很多游戏币,从真实的角度来说,这样写没有错,但是如果从善与美的角度来衡量,这样的选材是不是有点欠妥呢?可见平时老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引领。要让学生认识到,忠于本真的作文态度应该建立在弘扬真善美的基础之上。有了这一点作指导,学生的选材和立意就不会偏离大方向。
其次,忠于本真的作文应该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把每一次习作当成又一次生活的亲历,边写边回忆,边写边感动自己。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尽管老师一再强调写真实,可孩子们写出来的真实就是不够打动人,因为孩子们简单地把真实理解为只要是写真事就行了。其实没有身临其境的“物与神游”,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呢?所以我总是对学生说,作文必须把心放进去写,写事得让事情的经过在脑海里像放电影般,写人必须得感觉这个人就站在你面前,写景就必须把这个地方再神游一遍。一次写人的习作,一个学生写自己的妈妈脾气很暴躁,我故意说,我怎么没感觉,他一急脱口而出:“哎呀,我没骗你,昨天我妈批评我写作业的字太难看,两只眼睛瞪着我,眼珠子鼓得都要掉到地上了!”我连忙说,你这样写不是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吗?为什么学生这会儿说得这么绘声绘色呢,那是因为他在边说边回忆,入情入境的回忆激发了他本能的语感,刘勰所言“情动而辞发”,真是一点都没错!原来不用老师教,真实的生活经历就能引得学生妙语连珠啊!
作文是个静心活,从作文前的构思,到动笔时的酝酿情感再到作文中的斟词酌句,都离不开静思的好品质。作文课上,如果你发现有学生写一下又停下来,和周围同学讲小话,或者咬着笔头东张西望半天不动笔,又或者总是撕掉重写的,那么可以肯定他们难以写出好文章,因为没有养成静思的好品质。
(一)要养成静中构思的好习惯。
这里的构思应该包括作文前的选材、立意、作文框架的簡单设计。很多老师只重视指导学生选材,忽略了对文章立意的指导。这种忽略我想更多的原因是认为小学生还不懂主题、立意之说吧。但是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甚至在作文启蒙之时,就应该让学生在作文中有立意的萌芽意识,学生为什么会记流水账,为什么不知道详略之分,为什么不知道该怎样描写细节等问题,大多是缺乏作文主题意识造成的(这里我暂时抛开了作文技巧,单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层面来分析)。意识决定行动,一篇文章的主题就是它的灵魂,所有的作文行为都应该是围绕主题服务的。这就使作文前期对文章立意的静思显得尤其重要。唯有静思才能沉下心来,才能做一条潜入海底的鱼,才能看到别的鱼看不到的海底美景。比如,写运动会,估计很多学生会想到团结、坚持就是胜利的立意上来,可是如果再静思一番,有的学生会想到为别人喝彩等更有个性的立意。立意之后就是文章框架的构思了,在课堂上,我经常把这种提纲式的构思比喻成画路线图,我说如果把每一次作文比作旅行,那么提纲就是“路线图”,你必须先画好“路线图”,否则走着走着就会迷路。那些喜欢写了撕、撕了写反反复复好几次的学生大多数也是因为事先没画好自己的“路线图”。只有先养成静心构思的好习惯,才会做到动笔时胸有成竹。
(二)要养成在静思中酝酿作文情感的好习惯。
大作家创作之前都要酝酿情感找感觉,更不用说小学生了。前面我提到过要忠于本真才能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一旦时过境迁,就很难细腻而传神地捕捉到当时的感觉。比如第一次看到大海,他可能当时很激动、很兴奋,过一些时候让他来写看海的经历,他也许已经找不到当初的兴奋激动了,那么这时候就需要静思来帮他酝酿作文情感了。让思绪在安静的回忆中任意翱翔,“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欲写感动时心中先装满了感动,欲抒恋恋不舍之情时心里满满的都是留恋,如此怀着丰富的情感去作文,还愁写不出打动人的作文来?
综上所述,善感的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源源不断的作文源泉,忠于本真和静思的品质则帮助学生找到了怎样说实话、抒真情的秘诀。我想,带着这样的品质写作文,学生一定会写得很轻松。当然一篇佳作也少不了匠心独运的作文技巧,但是我相信,学生有了优秀的作文品质做基础,学习、领会作文技巧和方法应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株洲市芦淞区樟树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