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淑荣
(重庆西南铝医院 超声科/病理室 重庆 401326)
患者,男,79岁,退离休人员,已婚,因确诊“膀胱癌”13+年,咳嗽、咽痛3天。入院。入院情况:入院前13+年,患者因“反复肉眼血尿”在我院经B超、膀胱镜等检查诊断:膀胱癌。于2004年8月在我院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8+年前再次出现血尿,于2010-04-25在新桥医院行膀胱全切术,术后给予多次全身化疗;3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阵发性轻度咳嗽,以干咳为主,伴咽痛、全身乏力、流涕,稍感气紧,轻度头昏、畏寒,无发热、寒战,自购药物治疗后(具体不详)症状无好转,遂门诊收住院治疗;既往10+年前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程中渐出现视物模糊、四肢麻木,患者未正规监测血糖,自诉目前血糖控制可;5+年前,患者活动后出现心悸、胸闷、乏力,反复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诊断“冠心病”明确。目前患者日常活动后偶有心悸、胸闷,无胸痛、咯粉红色泡沫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不适。入院查体:T36.6℃,P69次/分,R21次/分,BP124/67mmHg,慢性病容,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69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全腹未扪及包块,肝区、脾区、双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诊断:(1)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化疗后;(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患者入院后,彩超示膀胱术后改变,内实质性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CEA明显升高、彩超提示代膀胱内实质性占位,不能排除肿瘤复发可能。盆腔CT示膀胱形态不规则,膀胱壁局部有增厚,其内见形态不规则的团状不均匀性密度影。泌尿外科考虑膀胱结石,与患者商议后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后,于2018年03月20日20时05分在腰硬联合麻醉+静脉强化下行经尿道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术中 F9.5输尿管镜顺利进入膀胱,见回肠代膀胱壁光滑,膀胱内有一枚黄白色结石,最大一个大小约3.5×2.5cm,通过输尿管镜置入斑马导丝,在导丝引导下置入经皮肾穿刺鞘,顺鞘进入输尿管镜,以钬激光将结石击碎后,从穿刺鞘冲洗出来,检查膀胱内未见确切结石后,将F16两腔气囊尿管经尿道顺利插入膀胱,气囊打至10ml,手术完毕。
病例特点:该患者老年男性有多次膀胱癌复发并手术病史,结合影像学检查:
(1)该患者做超声检查时回肠代膀胱充盈良好,内见大小约30mm×25mm不规则低回声,CDFI: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结合病史考虑实质性占位可能。
(2)CT:提示膀胱形态不规则,膀胱壁局部有增厚,其内见形态不规则的团状不均匀性密度影,泌尿外科结合CT报告考虑结石可能。
膀胱结石的声像图[1]:膀胱腔内单个或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结石的大小从粟粒状至占据整个膀胱。较大、致密的结石形成较宽的、明显的声影,会影响结石深处的膀胱壁观察,需变动体位观察。较小的结石或密度较低的结石,结石伴随的声影可能不明显或较弱。有时结石可发生于膀胱憩室内或输尿管囊肿内。
膀胱肿瘤[2]:上皮性肿瘤占95%以上,其中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鳞癌和腺癌各占2%~3%。非上皮性肿瘤罕见,由间质组织发生,多数为肉瘤。
膀胱上皮性肿瘤声像图表现[3]:膀胱肿瘤多发生于膀胱三角区、侧壁及后壁。70%的膀胱肿瘤为表浅型,30%的膀胱肿瘤为浸润型。超声检查膀胱肿瘤的检出率>95%,直径<0.5cm的肿瘤易于漏诊。
膀胱腔内见菜花样、乳头状或结节样回声,通过细窄的蒂或广基底与膀胱相连。分化良好的肿瘤,多由窄蒂连于膀胱黏膜,并突入膀胱腔,膀胱壁回声连续性好,肌层回声清晰,未受破坏,分化不良的肿瘤癌基底宽广,瘤体的一部分凸向膀胱腔,基底部浸润膀胱壁,甚至向膀胱周围组织浸润。局部膀胱壁回声模糊,连续性中断。晚期肿瘤膀胱壁显著增厚,膀胱腔明显减少甚至接近闭塞。彩色多普勒可在肿瘤基底部探及肿瘤血管,为动脉血管,脉冲多普勒可探及肿瘤血管的流速及阻力指数等。
该病例诊断的难点在于,该患者是膀胱癌术后、且多次复发的病人,回肠代膀胱,形态不规则,内见低回声区,且彩色多普勒见少许血流信号,声像图不具有典型膀胱结石的特点,高度怀疑是肿瘤复发的可能。
超声诊断膀胱肿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筛查出大部分肿瘤,但是超声医生本身应该提高自己诊断疾病的能力,根据声像图的表现从多方面考虑,给临床医生更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