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春宇
(东北农业大学医院放射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脑梗死当前已经从成为了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之中,可能伴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本病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故在早期对脑梗死患者予以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对本院诊治62例脑梗死患者均予以CT与MRI诊断和检查,现研究结果作了如下报告。
资料分析本院收治的62例脑梗死患者,研究对象均符合《脑梗死诊断与治疗》的标准,排除患有脑出血、动脉瘤手术史、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2]。其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56.11±5.60)岁,疾病类型:缺血性脑梗死14例、腔隙性脑梗死32例、出血性脑梗死16例;本研究选取的性别、年龄的基线资料均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MRI诊断方法如下:所有的患者均接受MRI相关诊断,MRI诊断仪器选择采取飞利浦双梯度Achieia 1.5T MRI,选取了1mm的层间距,取5.0mm的层厚。CT诊断:CT诊断则选取飞利浦128层螺旋CT机开展患者的CT扫描相关操作,本研究所有的对象均选取的是仰卧位,机器选择从头部率先进入,对全脑实施常规扫描操,间隔为5mm,扫描时需要同眦耳线保持平行,设置120KV的电压以及380mAs的电流,取1.0mm的层厚,选择1.375∶1的扫描螺距。本次研究结果均由3名影像学和神经内科医师共同参与阅片,且得到一致确诊结果。
分析比较不同疾病类型的CT、MRI检出率情况,其后针对两种检查方式在确诊6h内的检出率情况予以比较[3]。
皆选取SPSS21.0软件包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处理,其中采用均数标准差(±s)完成对计量资料的表示,采用百分比(%)完成对计数资料的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则选择用P<0.05完成表示。
MRI检测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为92.86%(13/14)、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为87.50%(28/32)、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为81.25%(13/16),CT检查分别为71.43%(10/14)、50.00%(16/32)、75.00%(1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RI检查确诊6h内脑梗死40(64.52%)例,CT检查确诊6h内脑梗死30(48.39%)例,可见MRI检查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性的临床心脑血管疾病,本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伤残率以及复发率均较高,就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而言,其主要是因为大脑内的血液循环系统出现异常,进而导致了患者额的脑细胞出现缺氧和缺血情况,脑内出现了坏死的病灶,进而出现梗死,严重损害大脑,危及患者生命健康[4]。CT以及MRI均能够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检测和诊断,由此,本研究选取并分析了6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本研究发现:(1)MRI检测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为92.86%(13/14)、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为87.50%(28/32)、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为81.25%(13/16)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确诊6h内,MRI检查检出率64.52%显著高于CT检查检出率48.3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CT检查,脑梗死患者早期行MRI检查的检出率更高。上述研究结果的产生可能与MRI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更高有关,即脑梗死疾病早期存在着不同的组织密度差距,此外脑梗死患者的疾病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机体的骨性结构不同等,采用CT影像学检查在机体脑干和小脑等位置的检查结果没有MRI检查结果好[5]。提示,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的过程中,影像学技术辅助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CT、MRI均需对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并结合医学影像等进行临床诊断。由于受到样本量、时间等影响,关于CT与MRI在脑梗死早期诊断的深入价值,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脑梗死早期患者采用MRI检查,相比CT检查行临床诊断的价值更高,具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